?

丘陵山區旱地套作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2020-08-09 08:48陳靜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栽培技術

陳靜

摘 要:套作種植模式,仍然是閬中旱地栽培的主要模式,玉米是各套作模式中的主要作物,為提高玉米產量,避免各套作作物前期共生的互相影響,專家現場指導,提出了一些關鍵措施,希望能對提高玉米產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閬中套作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

丘陵山區的地塊特點,地塊面積小、坡度較大、形狀多樣,進而形成了以旱糧種植為主。閬中作為川北典型的淺丘地貌,玉米同時也是閬中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位居第二大農作物,隨著生豬等畜牧業的發展,常年種植玉米面積穩定在25萬畝以上,其中套作春玉米占80%左右,而玉米單產在近幾年卻一直穩定在400kg左右,似乎成為玉米單產的瓶頸,為此,為了提高玉米單產,從2018年開始,我們特邀了川農大、南充農科院玉米所專家,親臨現場指導,并依托“糧豐項目”的支持,在閬中文成鎮靈城村,集中建立了400畝以上“麥//玉//豆”套作種植模式核心示范片,提出了套作玉米畝產“百畝超千斤”的目標,通過幾年的高產攻關,效果顯著。

一、目標提出的背景

閬中的溫光資源“三熟不足兩熟有余”的特點,決定了栽培上主要實行套作種植模式。于是先后探索出了“麥//玉//苕”“麥//玉//豆”等主要模式,三熟作物均取得了較好的收成,套作小麥平均畝產達到了300kg、大豆畝產125kg、玉米畝產400kg左右,年畝產達到了825kg。在套作行比上,根據收獲主要作物不同,先后實施了“雙二五”“三五二五”“雙三0”“雙五0”“雙六0”,從玉米帶栽種2行玉米,發展成栽植4行玉米,玉米單產卻沒有明顯提高,甚至單產出現了下降趨勢。

二、目標提出的依據

專家通過入戶調研和現場分析閬中套作玉米種植情況,發現玉米單產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品種多、亂、雜現象突出,缺乏高產抗逆品種;二是種植密度低,全縣玉米畝植密度普遍不足3000株,有的甚至不到2000株,與農戶喜歡種植稀大窩,鐘愛單株大穗有關;三是栽植方式不科學,特別是“雙五0”“雙六0”模式,玉米帶栽植4行玉米,第2、3行玉米長時間處于中間蔭蔽環境,個體發育差,造成了大部分玉米穗子小、禿尖長,穗粒少,從而產量低;四是病蟲防治不及時等等。針對上述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措施。

三、目標實施效果

玉米收獲前,通過省、市專家在示范區隨機選擇了3個代表性田塊,參照部、省糧油高產高效創建驗收辦法進行挖方測產,結果見下表,3塊田加權平均畝產611.8kg,比大面積畝產400kg,增產211.8kg(增產53%),增產效果非常顯著。

四、主要集成技術要點

本項目是為了提高玉米單產為最終目的,故采取了“雙三0”行比套作種植模式,關鍵技術如下:

(一)加強小麥品種選擇和田間管理

一是在小麥品種選擇時,要嚴格選擇株高適中、高抗倒伏,生育期相對較短的品種,二是適量少施氮肥,防止小麥分蘗過多,造成貪青晚熟、中后期倒伏現象,從而影響套作玉米。

(二)品種選擇

套作種植的特點是,各作物前期共生,互相遮陰,影響較大,玉米宜選擇高產、耐密抗倒、抗逆性強的品種,如先玉1171、仲玉3號、聯創808等。

(三)規范行比

玉米行比試驗及多年玉米套作實踐證明,“雙三0”行比套作種植模式,玉米個體發育最好、穗大粒多,產量最高。小麥播種時,按2m劃廂,小麥帶占1m寬,機播4行小麥,另1m寬的空行留作預留行,待來年種植2行春玉米。

(四)確定播期

閬中夏旱、伏旱較重,為避開玉米抽穗前后的高溫伏旱,在確定春玉米播期時,應以適時早播為宜,2月底至3月上旬,地膜覆蓋,為最佳播種期。

(五)精量播種

為確保一次全苗,采取藥劑拌種、精選籽粒、挖窩點播,玉米帶1m播種2行玉米,行距40cm、窩距36cm,每窩播3粒,確保2株成苗,畝植3600株,播后及時覆膜。同時早間苗、早定苗,確保苗齊、苗壯。春玉米播種一般采取挖窩點播,挖窩時,要特別注意,玉米與小麥間距達到25cm以上,否則小麥與玉米共生期間,會存在小麥嚴重欺玉米現象,即玉米長勢極其弱小,嚴重影響玉米前期長勢。

(六)科學施肥

玉米施肥采取重底肥、早追肥,增施磷、鉀肥、減施氮肥的原則。底肥:一般每畝施用玉米專用復合肥50kg左右、有機肥50kg左右或菜枯100kg左右、硫酸鋅2kg,于兩行玉米中間開溝集中施用;重施拔節肥:拔節肥可以看苗早施,一般每畝施用30kg玉米專用復合肥,采取于兩苗玉米間挖窩施后蓋土;攻苞肥:畝施25~30kg尿素或50kg碳酸氫銨,兌水追灌。

(七)預防病蟲

閬中春玉米主要以防蟲為主,苗期防治好地下害蟲,以保全苗,玉米大喇叭口期防治好玉米螟。防治地下害蟲的藥物可以選擇辛硫磷大粒劑隨種子施入,也可在出苗后兌水澆灌玉米幼苗。防治玉米螟也可選擇辛硫磷大粒劑施入玉米大喇叭口期的心葉中或選擇辛硫磷兌水噴霧玉米心葉,均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另外注意防治玉米紋枯病、大小葉斑病等。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
提高大豆種植生產效益的栽培技術分析
蘭山區義堂鎮簡易大棚蔬菜高效輪作栽培技術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