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種植技術要點分析

2020-08-09 08:48王曼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要點分析種植技術馬鈴薯

王曼

摘 要:馬鈴薯營養十分豐富,有著用途廣泛、適應性強等特征。隨著馬鈴薯在我國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它的經濟效益也日漸顯著,可以說馬鈴薯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但是馬鈴薯種植栽培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始終存在粗放型管理問題,所以,需要對馬鈴薯種植栽培進行精細化管理,進而達到高產的目標。

關鍵詞:馬鈴薯;種植技術;要點分析

馬鈴薯是重要糧食作物之一,諸多國家都是馬鈴薯產業國,我國馬鈴薯種植栽培面積也十分廣泛,所以,需要針對馬鈴薯特征全面普及其種植與栽培技術,以此來保障馬鈴薯總產量。

一、施用基肥

塊莖是馬鈴薯主要的營養價值來源,而馬鈴薯的莖葉也可以用于肥料或飼料。因為馬鈴薯能夠食用的部分主要由淀粉組成,所以在生長時能夠吸收外部環境中養分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最終的經濟價值。為確保馬鈴薯生長時具有充足的營養供應,種植時需要施用足夠的基肥,把基肥占比增加到70%左右,在這一基礎上適當降低無機肥占比,施用磷氮元素更多的有機化肥。

二、土地的選擇

因為馬鈴薯果實始終處于地下土壤內生長,所以對于地下土壤的養分和土質也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在正式播種前,需要對土壤實施全面檢查,確保土壤內的營養充足,符合馬鈴薯的生長條件,還需要對土壤內部排水性予以試驗,合理地含水量可以有效提升馬鈴薯的產量。為降低馬鈴薯生長時受到較多病蟲害的侵擾,要盡量避免重茬種植的情況。播種之前需要進行深翻來增強土壤透氣性,還應當對地塊內存在的雜草進行清除,為馬鈴薯的生長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

三、種薯的選擇

所謂種薯即是馬鈴薯的種子,是保證馬鈴薯高產的一個先決條件,種薯質量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馬鈴薯最終的產量,所以種薯的選擇必須與當地的實際氣候環境、土壤質量相適應,我地區以春季種植為主,需選用抗晚疫病的中、晚熟品種。播種前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選用無病、新鮮、芽眼分布均勻的種薯進行切塊,保留其頂端的芽眼。

在進行切塊時需要對種薯實施催芽,確保播種結束后的馬鈴薯可以實現穩產高產。在切塊工作結束之后,需要對切塊實施統一晾曬和消毒,晾曬環境應當保證干燥通風,對環境溫濕度予以有效調整,確保能夠在相對良好的環境下進行播種??茖W處理種薯能顯著提升馬鈴薯種植成活率,保證馬鈴薯健康生長,確保優質高產。

四、適時播種

馬鈴薯生長過程中,各生育期的溫度管理是影響最終產量的重要因素,所以為確保其產量,必須要靈活控制播種時間以及環境溫度。一般來說,塊莖相對適宜的生長溫度在20℃左右,因此我地區規模播種時間一般在3月上、中旬。

五、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有助于促進馬鈴薯最終產量的提高。因為馬鈴薯種植產量會受到諸多外部因素的干擾,而馬鈴薯最終產量由單位面積的植株數量和單株產量來決定,所以種植管理人員需要對這方面的因素予以綜合深入的考慮。若單位面積馬鈴薯植株數量較多,常常會由于遮蔽、缺氧等導致單株產量降低;如果單位面積植株數量過低,即便是可以提高單株產量,但最終的數值不高,也會對產量帶來影響。我地區馬鈴薯種植的畝株數一般在5500~6000株??傊?,在實際播種過程中,應根據馬鈴薯的播種地區、品種及種植模式等,靈活掌握種植密度。

六、加強田管

(一)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的時間、次數應根據當地的土壤條件、栽培方法及氣候決定,我地區一般中耕除草培土2~3次。中耕培土可以增加地下莖節數,有利于多發匍匐莖、多結薯,還可起到除草效果,同時還可以防止塊莖外露變綠,影響商品性。此外,中耕為根系和塊莖的生長創造疏松的土壤環境,增溫保墑。

(二)水分管理

馬鈴薯整個生長階段需水量較大,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65%~85%為宜。下種后先澆一次全溝“跑馬水”,以濕潤土壤。同時畝用乙草胺110g,兌水65kg噴霧進行芽前除草。出苗后,如遇干旱再澆半溝“跑馬水”,保持土壤濕潤?,F蕾至開花階段,塊莖開始形成和膨大,這時需水量激增,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如遇干旱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到成熟期,水分不能過多,水分過多易使土壤通氣變劣,導致田間爛薯。

(三)施肥管理

馬鈴薯是高產作物,需肥量大。在氮、磷、鉀三要素中,馬鈴薯需鉀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較少。在整個生育期,應掌握“攻頭、保中、控尾”的施肥原則。因此,馬鈴薯的施肥以基肥為主,基肥常以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且結合整地或覆土時施入?;始丛诿慨€施用優質有機肥1000~1500kg的基礎上,畝施專用復合肥50~80kg。此外,如果基肥施用不足,可于播種時畝施專用復合肥15~20kg作為種肥。種肥施用方式主要是溝施或穴施,但肥料不要與種薯直接接觸,以免灼傷種薯。需要強調的是,馬鈴薯屬忌氯作物,栽培過程中施用大量含氯化肥會影響馬鈴薯體內淀粉的合成,使馬鈴薯塊莖品質下降,因此施用鉀肥時不宜選用氯化鉀,可施用硫酸鉀,合理施肥是馬鈴薯高產穩產的前提條件。

七、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馬鈴薯的產量與質量,因為馬鈴薯自身無性繁殖的特點,讓其更可能受到各類病蟲害的侵擾。種植過程中需要重點預防晚疫病和環腐病,著重預防蚜蟲以及地老虎等害蟲,針對病蟲害的問題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必須要堅持前期預防,若等到其爆發后往往難以全面根治。如果病蟲害已經發生,則需要應用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辦法來治理,另外堅持定期施肥和除草也能夠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若有條件也可利用無人機進行農藥噴灑。

八、結束語

結合全文,針對馬鈴薯的種植栽培管理,需要從多個環節來進行,如選地整地、種薯處理、高效施肥等等。另外,想要提升馬鈴薯總產量,還需要廣大農戶提升自身的科學種植水平,積極學習多種多樣的栽培技能,在保障馬鈴薯生產順利進行的同時,進一步促進馬鈴薯產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汪玉芹,仲吉年.馬鈴薯優質高效種植技術[J].熱帶農業工程,2019,43(06):15-17.

[2]郭利芳.馬鈴薯田間管理技術要點[J].農家參謀,2019(20):53.

[3]徐學譜.淺談馬鈴薯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10):33.

猜你喜歡
要點分析種植技術馬鈴薯
馬鈴薯有功勞
醫院財務電算化與財務內部控制策略探究
定邊馬鈴薯
工藝美術中微雕的要點分析
胖胖的馬鈴薯
秋馬鈴薯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