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林業資源和生態優勢發展林下經濟

2020-08-09 08:48汪承鳳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林下經濟林業資源

汪承鳳

摘 要:伴隨著林業經濟環境的不斷轉變,林業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需要及時有效解決的問題。在這一環境之下,人們提出了關于升天、經濟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現代化林業經營模式,這不僅是保障與發揮林業資源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推動林下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對此,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本文簡要分析利用林業資源和生態優勢發展林下經濟,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林業資源;生態優質;林下經濟

林下經濟屬于一個完整性的系統,其主要是以林地資源與森林環境作為支撐與依托,以持續性發展理念為主導實行的一種發展模式。對于林下經濟發展而言,充分發揮林業資源的生態優勢屬于保障經濟發展效益的關鍵,借助完善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并保持經濟發展的持續性狀態。對此,探討利用林業資源和生態優勢發展林下經濟具備顯著實踐性價值。

一、林下經濟發展現狀

以貴州湄潭為例,該地區的林地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所以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林下經濟的戰略發展過程中,可以突出產業主導,并以建林、種、養三種途徑結合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為主,目前基本形成了關于企業、基地與農戶相結合的產業鏈。在具體的模式方面,經營模式比較多,主要是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和農民自發初步形成了林菌、林藥的林下種植模式,林禽、林蜂的林下養殖模式以及森林景觀的利用經濟發展模式。雖然經營模式比較多,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主要集中下面幾方面:產業發展勞動力缺乏。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在家多為老、弱、病、殘人員,發展林下產業勞動力不足。發展模式較少。當前林下經濟的發展在規模方面處于一個持續擴大狀態,但是整體來看仍然存在品種少的特征,尤其是林苗的品種比較少并且規模比較小;管理水平不均衡。養殖與種植過程中,特別是養殖期間存在比較明顯的傳統技術應用現象,對于科學養殖技術的掌握情況并不理想,導致整體養殖成本相對較高,整體經濟效益比較差。因為缺少相關專業知識的幫助,導致產銷難的現象比較突出,無法適應市場的供需關系,導致林下經濟的持續發展受阻。

二、利用林業資源和生態優勢發展林下經濟

(一)增加農村勞動力

政府方面需要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做好相應政策的制定,制定完善的關于林下經濟扶貧發展策略。同時還需要及時構架相關管理部門,以管理部門責任落實為基礎,真正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并強化資金的投入,針對資金的出處做好監管,強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做好農業生產技術的條件發展支持,并以林下經濟的發展需求做好貸款補貼、稅收減免等政策性支持,從而為林下經濟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其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緊盯關鍵環節和問題短板,借“林”發展,做足“林”文章,全面推進“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努力探索林業產業發展新路子,帶動群眾持續增收致富,從而吸引年輕勞動力回鄉創業,促進鄉村林下經濟及林業產業的發展,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二)統籌規劃安排

按照自然環境、林地資源的實際狀況,并基于注重保護、有限生態的基礎原則,以適度的規模開發與集約化經營的基礎原則,突出地方的經營特色,并以分類實施的方式實現林下經濟的推動。以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狀為基礎,借助龍頭企業的參與做好示范引導性支持,并將林下經濟和農業結構的調整進行整合,同時和農業的產業化發展相結合,和農村經濟發展方向為主導,做到多角度、深層次的林下經濟潛能挖掘,并突出林下經濟的持續性發展特色,突出注重多規模性發展。例如,以林苗經營模式為主,這也是當前主要的經營模式,林地建設期間可以突出各種資源的使用,例如金銀花、黃連等藥材,同時以整體規模中適當占比的方式發展藥材種植,突出藥材使用林地與經濟林地的選擇,同時突出帶狀種植思路。

(三)優化資源建設,形成生態優勢

首先,樹種選擇。在造林的工作中,高質量造林工作屬于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一種治理方式,因為地區環境相對比較惡劣,所以造林期間需要高度重視樹種的選擇,只有在保障樹種選擇合理性的同時才可以確保石山造林的質量。從目前的造林技術水平以及品種方面來看,任豆、頂果木、狗骨木、香椿、茶條木等樹種都可以應用在,能夠在惡劣環境中健康生長。對于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同時立地條件相對比較理想的山坡地區,可以優先選擇當地的一些竹、藤等植物,同時對于一些有人長期看管的地區可以以果樹為主,這樣的樹種選擇方式不僅可以達到綠化作用,同時還可以適當的提升農戶的經濟收入,從而實現脫貧與環境質量等綜合目標。其次,強化育苗播種處理水平。因為苗木的質量會直接決定栽培之后的存活率,所以在育苗期間需要高度重視壯苗處理措施。在苗木的選擇方面應當以良種為基礎要求,對于發芽之后的種子需要采用精細化的管理措施,確保及時地病蟲害防治效益以及苗木密度的合理調整,適當的施肥,促使苗木可以在適當的密度之下健康生長,同時在育苗期間需要先做好煉苗處理,保障苗木可以有效地域不良環境,從而保障育苗的成活率。例如,在植苗育苗方面,栽種根系完整的樹苗,可以節省種子的數量,具有較強的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提高樹苗的成活率。但栽種的樹木根系一定要完整,樹苗必須要小心保存,防止運輸過程中出現根系損傷以及失水過多的情況,根系不能被擠壓,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栽種樹苗,保證成活率。在人工催芽與苗木在中土壤方面。人工催化主要是借助人工的方式促使種子快速的發芽,人工催芽的目的在于控制出苗器,并促使苗木幼芽能夠順利、整齊的出土,在提升苗圃發芽率的同時促使林業苗木生產效益能夠持續提升。同時在苗木栽種期間,需要做好土壤的處理,在幼苗栽培期間需要做好土壤的預處理,其目的在于有效消除土壤當中的病蟲害,因為青海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相對比較突出,土壤當中的水分并不充足,再加上土壤處理操作影響,導致苗木和土壤的養分供需不平衡,此時需要針對土壤特征提供磷、鉀、氮等多種元素,促使土壤更營養、更肥力,從而保障育苗效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發展林下經濟屬于維持生態環境以及市場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但是發展過程中也需要多個主體的共同參與,以共同努力推動林下經濟持續發展。在今后,需要突出當地的經濟、市場以及生態性特色,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統籌規劃、注重保護、因地制宜等基礎性思路,做到多渠道、層次、角度等效果,促使林業經濟、生態環境以及地區經濟之間可以保持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陳磊,熊康寧,杭紅濤,etal.我國喀斯特石漠化地區林下經濟種植模式及問題分析[J].世界林業研究,2019,32(3):85-90.

[2]張維耀,李天會,鄭嘉琪,etal.6種林下經濟植物的生長適應性研究[J].桉樹科技,2019,14(2):41-44.

[3]邊明明,耿耿,王琦,etal.林下經濟視角下云南普洱中藥材產業發展及對策研究[J].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23(3):144-145.

猜你喜歡
林下經濟林業資源
瀘水縣發展林下經濟初探
淺析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的管理
關于林業造林技術的研究
對林業資源與林業造林方法的探索與研究
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討
邢臺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經濟推廣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