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措施

2020-08-09 08:48齊立強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林業有害生物自然保護區

齊立強

摘 要:從有害生物特點和防控技術要點兩方面,對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技術措施進行了分析,總結出我國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的特點,其中包括有害生物種類多,區域差異明顯;傳播形式多樣,危害具有持續性;種群發展影響因素多,治理困難等。進一步指出了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的要點。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有害生物防控

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對于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非常重要。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通常具有珍貴性、典型性、脆弱性等特征,有害生物的爆發,容易給其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損失。

一、我國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特點

(一)種類多,區域差異明顯

我國地域遼闊,生物種類分布區域個性化特征明顯。因此在對有害生物進行防控時,每個區域都因其自然生態環境的自成系統不同,導致工作落實重點各不相同且無規律可言。與此同時,我國自然保護區比較重視保持生物多樣性,即便是有害生物的治理,也較為注重保證其種群數量與生物多樣性。所以適配的防控技術無法一致。

(二)傳播形式多樣,危害具有持續性

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具有傳播性,傳播形式也會受到有害生物種類、森林樹種結構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傳播形式豐富多樣,群體遷移、動物攜帶、人為移栽植物等活動都可能導致有害生物被攜帶進新的、沒有其天敵存在的區域,此區域一旦發生有害生物暴發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后,仍有概率繼續爆發。同時,危害具備較明顯的長期持續性。

(三)種群發展影響因素較多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種群會出現數量與覆蓋區域的變化。尤其是人類活動對其造成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可能導致有害生物物種出現變異、新生、遷移等情況。因此,在治理過程中,有害生物種群變化可能會給治理工作帶來很多阻礙。

二、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措施

(一)提升早期防范力度,加強有害生物監控

在落實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時,應當以防控為主,保證此項工作落實質量的基礎上,提升有害生物治理水平,積極使用新技術與新方法,同時,最好使用生物防護技術。與此同時,在使用防控技術時,應首先提高對有害生物監控工作的重視力度,配合建設更為完善的有害生物監控體系。綜合使用多種監控措施,保證有害生物爆發之前就有所察覺,并提早制定防控措施,將有害生物暴發扼殺在準備爆發的搖籃之中。在組織落實實踐操作時,工作人員應借助更多種類的信息化監控手段,如林區視頻監控系統、生物偵測實例系統等,并對一些地形復雜、信息設備使用效果差的區域采用人工巡查的方式落實監控工作。如此,可以及時對有害生物的種類、危害程度、爆發概率等信息進行動態性掌握。與此同時,在對防控措施進行布置時,還需結合氣象區域間生物調查等信息,保證早期防范措施更早落實,治理手段可以配置得更加科學合理。

(二)重視營林規劃,預防有害生物爆發

提升自然保護區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力度,能夠有效預防有害生物暴發概率。但需要注意的是,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的種類與傳播方向與樹種、森林結構、分布特點有著較為直接的聯系。因此,通過保證森林植物多樣性的方式,可以讓有害生物的傳播范圍得到有效控制,進而大幅降低有害生物爆發的概率。防控治理工作落實過程中,林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必須注重引領規劃工作,采用人為干預的方式對森林植物種類與分布情況進行科學布置。盡量營造更多的混交林,防止大量同類植物集中分布,讓有害生物爆發概率更大。與此同時,還要對部分有害生物傳播的中間渠道進行阻斷,讓有害生物傳播范圍得到科學控制,這也可以讓有害生物暴發概率得到有效縮減,同時可有效控制有害生物暴發群體數量。

(三)注重檢疫落實,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區域生態系統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已經具備較強的自平衡性。同時自然保護區林業有害生物種群變化也會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變化較為緩慢。如果不出現意外情況,例如外來物種入侵或天敵群體數量急劇下降等,基本不會出現有害生物種群數量過多的情況。但是一旦出現此問題,林業工作人員就需要承擔巨大的工作量,并需面對極難的控制現狀。所以工作人員必須嚴格落實生物檢疫工作,從人為角度對傳播渠道進行控制。工作人員還需對本地區的植物進行種類與區域層面的信息掌控,并配合科學、適宜的生物種群控制操作。外來的植物進入本地區之前,都要經過嚴格的生物檢疫。如果發現外來植物上帶有有害生物活體、病菌或蟲卵,應嚴格禁止進入到本地區,及時采取適宜的措施進行銷毀。防止外來物種入侵,導致有害生物暴發,給本地區的動植物以及生態系統平衡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四)引入有害生物天敵對危害發展進行科學控制

自然生態系統具備自平衡性,主要原理是通過生物相生相克的自然規律對各類生物的群體數量以及覆蓋區域進行協調,以達到生態平衡的目的。如果其中有一種生物的天敵數量驟減或在某一地區消失,就有可能導致生物危害集體爆發或某種生物群體數量急劇增加,導致此地區的生態平衡被打破,甚至引發更多次生災害。所以,工作人員在自然保護區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落實過程中,必須科學利用有害生物天敵,針對性地控制區內原有有害生物天敵生物種群數量,維持平衡,起到更好的生態平衡作用。當然,并不意味著有害生物群體全部消失,此區域的生態平衡就能得到保證,正確地觀念應是通過有效的方法對有害生物群體數量進行抑制或控制,重要的是達到一個平衡,而不是將有害生物全部消滅。

三、結束語

自然保護區有害生物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策略,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合理選用防控技術措施,加強安全無害防控技術手段的運用,突出防控工作的重點,并保證防控力度的適當性,避免對生態安全、生態平衡造成影響,促進自然保護區生態價值的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彭立冬,劉萬楊,牛牧野,楊杰,董穎穎.淺談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綜合技術[J].北京園林,2020,36(01):57-59.

[2]李莉.林業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及發展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20(02):96-97.

[3]陳華妍.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在生態文明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9(16):54-55.

[4]韋海星.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和現代林業建設[J].江西農業,2019(10):88.

猜你喜歡
林業有害生物自然保護區
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民樂縣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特點與現狀分析
臨沂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簡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現狀及對策
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自然保護區刻不容緩
淺淡黃崗梁自然保護區的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
林業有害生物防控中植物檢疫的作用探討
閱讀理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