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水土流失治理中林業技術措施的應用

2020-08-09 08:48房光房權華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林業技術水土流失治理

房光 房權華

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土流失治理模式及類型,接著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后對水土流失治理中林業技術措施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水土流失;治理;林業技術;應用

水土流失問題出現的原因多是由人類活動導致,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主要也是針對人類的生存和生產工作。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的過程中,要盡量采用自然方法,其中應用林業技術措施可以相對有效地緩解水土流失問題。通過造林綠化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從而降低水土流失的影響程度,促進自然系統的良好循環。同時,林業部門要重視水土涵養,采用合理地林業技術措施開展水土保持相關工作。

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類型

對于水土流失現象的治理,通常是將工程防治措施與生物防治措施進行有機結合,以便發揮整合優勢。具體講,針對水土流失的治理,水土工程作用的發揮很難在短時間內呈現,長效性不足。為此,需要合生物工程手段。林業技術隸屬生物治理手段范疇,以退耕還林以及植樹造林為手段,切實提升植被覆蓋率,加強對土壤的固定,減少地表徑流,降低不良因素的影響。從功能上講,林業措施治理效果突出,凸顯長效性、經濟性強。

二、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首先,由于不法分子為追求自身利益而過度砍伐樹木和破壞森林系統而導致森林面積減少、對水土涵養的程度不足,造成了水土流失現象的出現。比如,早期大肆開采林木、燒山造林、森林資源無序開發、過分種植經濟林、野外頻繁用火等,都會造成水土流失。其次,因為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很多地區在農業技術進步的背景下大肆開墾土地作為農用地,在化學肥料等物質的影響下,原有土壤的成分被破壞,甚至會深入到地下水中,植被因遭受污染而限制生長,從而導致水土流失。再次,人類自身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強,將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等隨意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導致土壤和水源受到嚴重污染,致使生物多樣性減少,進而形成大范圍的水土流失。

三、水土流失治理中林業技術措施的應用

(一)造林綠化工作

在治理水土流失的過程中,可以將林業技術措施應用到造林綠化工作中,其主要是通過建設和營造水源涵養林、護坡林、固溝林等在水土流失區域的山坡、侵蝕溝兩岸進行涵養水源,從而起到阻滯、攔截、分散和吸收地表徑流的作用。同時,造林工作也可以盡可能地減小徑流的流速和流量,發揮含蓄水分的功能,避免溝狀侵蝕溝繼續擴大,在改善小氣候、合理利用土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營造固溝林時,一般所處的區域坡度都較大、保水性差,如果直接種植樹木,則存活率不高。因此,主要采用林業技術中的林草間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地表侵蝕。在中坡及緩坡位置可以營造保持林和經濟林等,其中要保障植被的枝冠覆蓋地表,目的是為了減緩雨水對地面土壤的沖擊力,起到固土作用,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二)在坡地種植調節林,固結土壤

由于重力因素影響,在坡地中,土壤固有隨重力向下滾落的趨勢,在雨水的沖刷侵蝕作用以及風力的侵蝕作用下,這種趨勢更加明顯。在現實中,許多坡地只有草本植被或者少量灌木。草本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較淺,并且對水的需求量也比較低,在面對較大的降雨時,草本植物難以起到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而在這種地形中種植林木,則能夠有效起到固結土壤的作用,減輕雨水、風力以及重力等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現象。相較于草本植物,林木的根系較為發達,主根系能夠深入地下,對樹木起到固定作用,而發達的附根系能夠良好地固結周圍的土壤。除此之外,林木根系吸水的性能較強,能夠將地下的水吸收及轉化為地下水。一般而言,調節林需種植在坡地中心地帶,并且保持在8m左右的寬度,而樹種則應當選擇根系較為發達的種類,并且合理搭配種植灌木與樹木,建立多層森林模式,以便最大程度地實現調節林調節水流和吸收地下的水的功能,防治水土流失問題。

(三)結合自然與地理條件,合理構建防風林

為了有效避免土壤侵蝕現象的發生,首要工作是強化地表徑流的管控,其中,分水嶺是重要手段與方法,需要將其有效應用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鑒于溫度影響,加之風速較快,只有重視改善分水嶺水土流失問題,才能實現對水土流失的有效改善。為此,要重視以分水嶺為基礎,積極構建防風林,目的是達到對惡性氣候有效抵制,維護農村網的穩定性。分水嶺防風林需要以自然條件為依據,落實統籌與規劃工作。如果嶺脊不大,防風林需要選擇在嶺脊位置,關注嶺脊寬度,維護防護林寬度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如果分水嶺脊處于寬闊狀態,其遭受大風侵蝕的概率升高,為此,要建立稀疏的防護林帶。

(四)建設溝底防護林

林業技術措施的應用還體現在洼地密集的區域,尤其是凹陷地區要建設溝底防護林,從而能有效阻止因降水而導致泥沙卷入到河流中。同時,溝底防護林還能夠較為有效地防止河道發生堵塞,具有顯著的防護效果,最大限度地減少水流速度對水土流失地區土壤的侵蝕作用。除此之外,溝底防護林還能夠調節當地的氣候、改善小環境條件,經過長期影響之后可以使河流形成促進生態恢復的形態,改變原有流動方向,從而盡可能地控制水土流失。

(五)構建水流調節林,強化水流的合理調整

對于水流調節林,主要實現對地表水的有效控制,避免其對土壤產生的侵蝕,達到水土流失現象的有效治理。具體講,需要將這種調節林選擇在合理坡度的位置,一般多處于中間地帶。從作用上看,流調節林能夠實現對水流速度的有效調整,避免地表土層的損失。另外,水流調節林能夠服務于地表吸收下滲水的需求,加快地表水向地下水的轉化。在實施過程中,要合理設置水流調節林帶的寬度,結合差異化的條件,實現調整的動態性,以達到良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在寬度上,水流調節林帶寬度為普通林帶的數倍,比較適合于牧區。在進行建造的時候,需要對植物種類進行搭配,保證大型喬木與小型灌木的數目比例適當,實現對水流與水分的有效調整。

(六)溝邊防蝕林的建設與管理

溝邊防蝕林主要服務于對攔截水流調節林而產生了地表徑流,有效防止溝壑坍塌現象的出現。因此,在栽種的時候,需要對位置進行選擇,一般需要距離溝岸約1.5m位置,寬度標準與水流調節林類似。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土流失現象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以人為與自然因素為主。因此,要合理應用工程治理與生物治理,發揮林業治理技術的優勢,重視水體保持林建設,有效降低地表水徑流量,實現土層加固的目的,綜合使用防風林、水流調節林、溝底防蝕林、溝邊防蝕林等形式,實現對水土流失現象的治理。

參考文獻:

[1]李軍.林業技術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作用探究[J].農家參謀.2020(09).

[2]任光宇,田佳杰,王靜.林業技術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應用研究[J].種子科技.2018(03).

猜你喜歡
林業技術水土流失治理
拓寬基層林業技術推廣思路 保障林業資源可持續利用
水土保持對防治水土流失的關鍵
吉林省土地整治規劃效益分析與評價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北方農田土壤有機農藥污染現狀及修復技術綜述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