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法治宣傳守正創新的著力點研究

2020-08-10 23:16陳燕華
領導科學論壇 2020年5期
關鍵詞:守正創新法治建設

陳燕華

【摘要】法治宣傳作為法治建設的重要一環,不僅關乎全民法律意識與法律素質的提高,更對依法治國的推進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影響深遠。新時代法治宣傳既需要堅守志不變、道不改的信念,也需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的決心。

【關鍵詞】法治宣傳;法治建設;守正創新

【中圖分類號】D920.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103(2020)09-0022-04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總目標,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推進法治建設,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塑造與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培育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強調要全面推進全民守法,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梢哉f,法治宣傳不僅關乎全民法律意識與法律素質的提高,更對依法治國的推進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影響深遠。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來臨,法治宣傳面臨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巨大改變。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新時代的法治宣傳既需要堅守志不變、道不改的信念,也需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的決心。

一、守正創新:新時代法治宣傳的指向標

法治宣傳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動國家現代化治理進程的必然選擇,更是提升全民法律意識、法律素質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是改革開放以來首次以依法治國為議題召開的中共中央全會,深刻闡述了新時期法治宣傳教育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法治宣傳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指出,“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這為法治宣傳工作指明了方向,也體現出法治宣傳主體的人民性與全面性??v觀中國的法治變革史,這是一個由“人治”消解到法治確立的前進過程,既需要公共權力制度化、法律化與程序化的推進,也要求法治理念與法治精神等內在價值體系的支撐,更需要開展積極有效的法治宣傳工作,讓整個民族與舊的“人治”觀念徹底決裂,向現代化治理轉變。在建設法治社會進程中,國家與地方的法治實踐、基層利益主張以及新興權利訴求產生摩擦或是偏離是難以避免的。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背景下,新舊矛盾與問題交織碰撞,都需要通過有效的法治宣傳工作,對民眾訴求與民眾矛盾進行積極的回應與調節,讓民眾充分認識法律賦予的權利與義務,從認知、情感、行為等多個方面提升全民族的法治素養,堅守與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觀。

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全黨特別是宣傳思想戰線必須擔負起的一個戰略任務。隨著宣傳思想戰線步入新的階段,法治宣傳工作擔負統一思想、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的重要功能,守正創新就變得尤為重要。守正,就是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堅持與黨、與國家同向而行,堅守服務人民的初心,堅守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將立場與擔當在法治宣傳的全部要素和整個流程中體現出來。創新,則需要在傳播格局與輿論生態的巨變下,將新技術裂變帶來的挑戰轉化為法治宣傳發展的機遇與動力。只有堅持守正,創新才有了方向與依歸;只有時變時新,守正才有基礎和活力。

二、新時代背景下法治宣傳的主要內容

1.培育憲法信仰,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作為國家的根本法和最高法,憲法對國家制度與法治體系的建構具有統領地位。憲法的實施離不開政治動員,需要將法治宣傳作為重要依托,對憲法的根基、原則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內容進行廣泛宣傳,引導人們充分領會憲法精神。由于我國歷史上“人治”傳統的長期影響,法治意識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漫長的任務。例如在部分農村地區,因缺乏法律知識,人們依然以鄉規民約作為生活中的主要選擇;部分人受經濟與文化條件的限制,產生糾紛時經常依賴靜坐、上訪等措施解決,而不是正常訴訟程序;部分國家工作人員尚且存在嚴重的“尚權”思想和熟人觀念等。這些都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現實阻礙,需要通過全民普法,將憲法與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學習宣傳充分結合,讓法治深入每個人的思想與實踐中。

2.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過程中,黨的價值與主張貫徹其中。社會主義法治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在要素、價值與品質,體現著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是新時代政治文明建設的著力點。法治宣傳即通過法治知識與法治精神的普及與傳播,夯實黨的領導基礎,培育人們的法治思維,讓人們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切身體會法治力量,并內化為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品質。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能為法治社會的建設提供文化土壤,形成法治實踐的內在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不同于傳統“人治”文化和西方法治文化,它以人民為中心,以自由、平等、民主、公正、法治為目標,是社會主義法治在精神理念、制度體系、社會行為等方面反映出的文化風貌。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培育需要借助法治宣傳來實現法治文脈的繼承與發展,涵養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引導人們自主融入法治生活。

3.培育法治價值觀,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

法律規范作用的發揮需要充分體現道德理念,以法治促進道德建設。優秀傳統道德中的價值、理想與規范蘊含于法治之中,構成法治建設重要的意識形態支撐。良法善治既需要嚴明的法律規范,也需要優秀道德的內涵與價值滋養。法治宣傳不僅要重視法條普及,也要注重優秀道德的滲透,使二者在彼此中汲取養分。要實現社會全員對法治的認可與遵循,法治價值觀的支撐與司法手段的強制力同樣重要。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法治價值觀擔負著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任務,為人們提供是非曲直判斷與行為選擇的重要準則,能夠以無形力量作用于社會成員之間,使其產生自我約束與共鳴。法治宣傳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導社會成員培育法治價值觀,讓法治素養融入每個人靈魂深處。

三、法治宣傳守正創新的四個著力點

1.將增強“四力”作為法治宣傳的總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新形勢下,法治宣傳工作的開展需要宣傳思想干部以極高的政治素質與業務本領,在優良作風的錘煉中銳意創新,才能擔負起其重要的歷史使命。第一,增強腳力就是要保持政治定力。宣傳思想干部要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走得實、走得正、走得久;要深入基層,在工作第一線了解群眾生活情況,增強法治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第二,增強眼力需要練就一雙政治慧眼。宣傳思想干部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端倪判知大勢,增強判斷力與辨別力,看得清、看得遠,不被錯誤的觀點與思潮迷惑;要在重要的問題與事件上敢于亮劍,以鮮明的態度堅持真理、批駁謬誤。第三,增強腦力是指要練就縝密思維。宣傳思想干部要強健思想、多思善謀,想得細、想得全、想得深。正如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時期為《新中華報》題詞“多想”一樣,要使用辯證思維,一分為二地看問題,在實踐中探索事物的本質規律;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會其中蘊含的力量;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銳性與開放度,增強創新思維,積極認識新事物,敢于對思維定勢進行打破,緊跟時代節律,增強法治宣傳工作的時代性與創造性。第四,增強筆力就是要練好基本功。腳力、眼力、腦力的提高最終都要以筆力呈現,要寫得好、講得好。鄧小平同志曾說:“不懂使用筆桿子的領導是很有缺陷的?!狈ㄖ涡麄鞴ぷ鞲侨绱?。宣傳思想干部要在理論上、口才上、筆頭下練好“幾把刷子”,堅持求真務實,反對假大空,憑借富有感染力、引領力、凝聚力的作品實現對群眾的服務與引導,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獲得主動,在時代潮頭引風起之先,進而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2.將大眾參與作為法治宣傳的總方法

法治宣傳工作要著眼于人民群眾,實現由“灌輸式”到“參與式”及“對話式”的轉變。以“一五”普法期間的普法宣傳教育為例,“灌輸式”普法宣傳教育雖然也曾發揮過巨大作用,但其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隨著新時代對法治建設需求的提高,必須充分調動公眾的積極性,通過大眾的參與促使其更深層次地去領會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一方面,要將特定人群作為法治宣傳的重點對象,如各級領導干部及執法人員。部分領導干部濫用職權、辦事不公必然會帶來政府公信力的嚴重破壞;潛規則與“辦事找關系”等不良風氣也對人們守法用法的積極性造成打擊。必須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提高其法治觀念和堅持為民用權、依法用權、秉公用權的自覺性。另一方面,要增強普法活動吸引力,讓公眾自覺參與普法活動中。隨著法治宣傳工作的推進,以公眾法律需求為導向的法治宣傳活動會越來越受到廣泛歡迎,例如向未成年人和家長普及《未成年人保護法》,向年輕群體普及《婚姻法》等。要采取以案釋法的方法,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讓其擁有切身體驗。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要將網絡平臺作為普法宣傳的重要載體,對網絡言語加以引導和規范,進一步提升法治宣傳的廣度與深度。

3.將一體化作為法治宣傳發展的主要方向

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要唱響網上主旋律、弘揚網上正能量。當傳播向著無死角與全覆蓋一步步發展時,法治宣傳需要更加積極主動地運用技術變革成果,在媒體融合的縱深發展趨勢下將主流輿論做大做強。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法治宣傳領域要順應趨勢,把一體化發展作為主要方向。要致力于實現資源要素的一體化,提高聚合力與整體競爭力,促進平臺體系與媒介流動的暢通,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放大法治宣傳效能。要將法治宣傳工作依賴傳統媒體進行的信息單向傳遞轉變為對公眾體驗與互動的重視,建立并增強用戶與中心平臺之間、用戶之間的情感鏈接,在矩陣、平臺、云等不斷推進集聚與協同的傳播體系中提高法治宣傳效果,讓接受者擁有更多的參與感。

4.將內容創新、技術創新與平臺創新作為法治宣傳主要路徑

在內容創新上,法治宣傳要找準定位,把關注點放在對內容的打磨上。要通過互聯網思維與新媒體語言進行立體式的宣傳,并提供更多導向明確、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宣傳內容,提高法治宣傳的傳播力、公信力與影響力。正能量內容的傳播效能會在市場化平臺的作用下被放大,要通過高質量的法治宣傳文藝作品提升宣傳效果,鼓勵創作電影、小說、宣傳片、動漫等多種形式的法治題材的文藝作品,鼓勵依托文藝演出、紀念慶典、主題展覽等活動進行法治宣傳普及。在技術創新上,要順應發展趨勢,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技術,通過海量用戶數據的挖掘與科學的算法優化,對民眾的法治需求進行動態的收集與分析,讓法治宣傳更加具有針對性。在平臺創新上,要主動適應以新媒體、融媒體為代表的法治宣傳新格局。要樹立陣地意識,通過縱向貫通與橫向聯動拓展法治宣傳工作的廣度、密度與深度,在充分利用傳統法治宣傳平臺的基礎上推動主渠道與新陣地的融合。例如使用掌上平臺定向推送法治資訊;利用報紙、期刊、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體推送普法案例;推出信息公開、在線答疑、互動交流等平臺功能等??傊?,要推進法治宣傳線上與線下的融通,讓法治宣傳內容與傳播效果在現實與各平臺之間被不斷延伸放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N].人民日報,2016-04-18.

[5]柯衛,朱海波.社會主義法治意識與人的現代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鐘雪

猜你喜歡
守正創新法治建設
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守正創新
溫儒敏:在課程改革中“守正創新”
構建和諧社會的思考
論高校法學院系與新農村在法治建設中的耦合互動
法治建設要充分吸收本土性資源
以“五個常態化”為核心的供電所法治建設
習近平法治思想對黨法治建設的新貢獻
生態文明法治建設當立法先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