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音樂教學的審美取向價值分析

2020-08-13 06:52藍婷婷
錦繡·下旬刊 2020年5期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價值分析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的審美取向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對高校音樂教學的審美取向價值培養也有了新的要求?;诖?,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審美取向價值的積極作用,隨后從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審美取向、重視不同的民族文化,注重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四個方面講解了高校音樂教學審美取向的培養策略,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學;審美取向;價值分析

引言

音樂教學是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審美價值取向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審美取向的培養與文化以及欣賞者自身的經歷有著一定的關系。在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我國學生的審美取向向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促進了高校學生審美取向價值的多元化。因此,教師應當立足于不同音樂的文化背景,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且具有特色審美取向價值。

一、審美取向價值的分析

(一)審美取向的專業性作用

學生擁有正確的審美取向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音樂素養,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音樂文化。良好的審美取向還具有引導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作用?,F階段,網絡信息技術對音樂文化產生了加到的影響,使得審美取向價值不斷發生變化[1]。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審美取向價值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音樂專業的水平,更有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認知,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和文化意識的作用。

(二)審美取向的社會性作用

與其他審美價值相比,音樂教學的審美取向價值有一定的社會性作用。其主要是指審美取向對社會各界有著宏觀指引作用。從另一方面來看,審美取向本身具有較強的指引和選擇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審美取向的社會性作用。

(三)審美取向的帶動作用

高校音樂教學的審美取向價值直觀表現在引導學生陶冶情操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態兩個方面。音樂教學作為一個指引學生認識美、理解美的過程,可以有效的加深學生對美的認識,促進學生對美的追求。同時,音樂教學的審美取向價值還在引導社會層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其能夠帶動音樂教學活動產生社會效益,從而進一步推動高校音樂教學的發展。

二、高校音樂教學審美取向的培養策略

(一)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代音樂教學的需要。新時期,新社會對音樂人才的培養有了新的要求。因此,高校應當及時的改變教學方式,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使高校音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以更好的加強對學生審美取向的培養[2]。同時,教師可以將先進的科技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使用互聯網技術營造合適的音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在音樂環境的熏陶下養成良好的音樂審美取向。此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與每一位學生進行交流,掌握他們的個體特點,在營造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分重點教學,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推動學生良好審美取向的養成。

(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與其他科目相比,音樂教學因為其獨特的藝術特點,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的音樂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美的展示能力,以更好的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體驗音樂的美感。此外,高校音樂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給學生相關的音樂專業知識,還需要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引導學生對音樂的美感進行領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審美取向的目的?,F階段,大學生的思想已經趨于成熟,難以自發的進行思維上的創新,所以需要教師對其進行一定的引導,運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審美取向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引用一些音樂作品來加深學生對美的感受。作家在進行音樂創作時,會將自身對生活的感受和一些情感寄托在音樂作品中,因此每一步音樂作品都有著獨特的情感表達[3]。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播放某些音樂作品,讓同學們在音樂賞析中進入到作品所處的時代,感受作者的情感,了解音樂作品中豐富的思想內涵。為了營造出更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在每節課前選好需要學生鑒賞分析的音樂作品,并搜集作者的相關資料,對作品創作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風格有一定的了解。如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作者生平與作品的創作背景,使學生在進行作品賞析時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比如,教師在領導學生賞析《紅梅贊》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下作品創作的地域和民族背景,引導學生在賞析過程中體會革命先烈江姐的質樸與不屈不撓的精神。

(四)重視不同的民族文化,注重對民族音樂的學習

音樂雖然不分國界,但是有著地域差異、文化差異、與民族差異。在當代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音樂文化的多元化已經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音樂受到了全球人民的關注和重視。音樂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傳承民族文化的方式[4]。因此,高校在進行音樂教學時,需要注重民族音樂的教學,加深學生對民族音樂的了解。更因為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民族文化極具多樣性,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音樂文化。所以,高校在進行音樂教學時,不僅需要教授學生歐洲的圣詠、歌劇等音樂藝術,更需要教授學生重視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取向。

三、結束語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到了世界各國文化的沖擊,在音樂教學方面也受到了西方音樂文化較大的影響。高校作為培養學生音樂審美取向的重要場所,只有及時的優化教學模式,建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重視民族音樂文化才能有效的引導學生形成對美的認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取向,從而推動我國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寧.淺析高校音樂專業鋼琴教學中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J]. 陜西教育(高教),2019(03):78+82.

[2]劉茜,羅洪. 聲樂藝術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價值分析——兼談音樂通識教育中審美態度的培養[J]. 嶺南音樂,2019,000(001):77-80.

[3]劉岑.淺談古典詩詞教學中學生審美取向的培養[J]. 現代職業教育,2019,000(013):142-143.

[4]孫穎.交互式教學模式在\”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北方音樂,2019,039(010):129-130.

作者簡介:

藍婷婷,生于:1988-11-02,女,壯族,籍貫:廣西崇左,職稱:小學一級 ?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音樂學。

猜你喜歡
高校音樂教學價值分析
淺析企業戰略規劃的重要價值、存在問題和實現途徑
“互聯網+”背景下O2O電商模式的價值、問題與對策
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
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文化傳承研究
探究性教學方法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分析
《十周嫁出去》新型網絡相親節目價值分析
試析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體驗式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高校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