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讀蕭紅

2020-08-18 09:35張維萃
駿馬 2020年2期
關鍵詞:際遇老酒筆觸

張維萃

家里幾本蕭紅的書一直就沉默在書柜一個不醒目的角落。多年前想看,翻過幾頁,覺得尋不出趣味和意義,就放下了。這書是父親的,我雖不愛但三次搬家不曾棄。

去哈爾濱,返程那天,丈夫提議去蕭紅故居轉轉,這是他的多情饋贈,我欣然領受:故居院子里、屋子里,慢慢地轉、細細地看;回來后還熬了三晚,看了《呼蘭河傳》《生死場》,算得投桃報李式的回饋吧。匪報也,舉世知音稀也!

此次閱讀讓我相信多年前的自己是決不會愛讀蕭紅的:筆筆都在嘆息貧困的悲哀,句句都在惆悵生命的艱辛,章章都是那個已逝的滿目瘡痍的時代。

她筆下的呼蘭城在凜冽的冬季出場,嚴寒把大地凍裂了,把人的手也凍裂了,這一村望不到那一村,村與村之間只有一片白茫茫。夏季,城東二道街上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以及這深坑里掙扎之后得以逃命和不得逃命的馬、豬、雞。街市里的店鋪、風物多是今時今日不見了的。小說開篇的環境描寫就把人壓抑在陳舊和破敗里了。

多年前的自己也不是拒絕沉重,只是蕭紅的筆觸過于真實細碎,她不知是刻意還是無意地掩藏了藝術加工的痕跡,只是平靜地、客觀地敘述,讓我看不到她的激情和悲喜。這在當年的我看來是不討巧的,怎么的也得自己先澎湃起來才能拍擊別人的心岸啊,殊不知這種不動聲色的渲染,像一壺微溫的老酒,三杯兩盞下肚,才會上頭,才會讓飲者酒酣耳熱,胸膽開張,往事佐酒,頻頻舉杯。

我這兩天是醉在蕭紅釀的老酒里了。兩本小說看得我寂寥寡歡、悲慨萬端、欲訴無處。

最揪我心的是那個十二歲的小團圓媳婦,她被虐,死去。她婆婆的愚昧和最后的瘋癲,圍觀者的冷漠和同情隱藏著的對人性和良知的拷問。

王大姑娘被村人先褒后貶,只因她自主地嫁了勤勞樸實只是窮極了的馮歪嘴子,她產后就住在冬季里的四面透風的磨坊里,那剛出生的孩子偎在草窩里,好像睡在喜鵲窩里一樣,這段真讓人周身寒涼。王大姑娘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后死了,馮歪嘴一個人喂著小的,帶著大的。寫那個小的孩,似乎一天比一天小似的,絕不會給人以時間上的觀感,只見眼睛大,越瘦眼睛才越大。這樣的描寫讓一個做了母親的人怎能不落淚啊。

那王婆子在一個閃電的夜晚,娓娓訴說著多年前女兒小鐘的死,鄰婦們散了,豬槽上她一個人化石一般地留著。這個際遇悲慘但性情剛烈的王婆也化石一般堵在了我心口。

金枝一個算得從愛情——當然小說里絕沒有愛情這個詞的,她的情愛伴著非議和責罵,伴著羞辱和痛悔——走向婚姻的女子,婚后也得不到丈夫的幾許溫情,盡多的是謾罵。兒子被丈夫摔死了,后來她成為寡婦,在戰亂里掙扎著出走,依然在哈爾濱城里受了最不堪的羞辱。

所有的人物都在貧困里卑微著茍活,或在愚昧里寂寥著死去……光明也是有的,只是太微茫。那個時代許是如此的,以蕭紅的際遇和敏感來關照必是如此的。

這個少小不得父母之愛,十九歲離家,三十二歲辭世的女子,這個生于動蕩亂世,卻受了文化啟蒙,向往自由和愛的女子,這個以短暫青春飄蓬在三個男人的情感漩渦中的女子,這個歷盡貧病、孤獨、掙扎的女子,她所見的所寫的又怎么可能光芒耀目呢。

讓我感佩的是,這一切都沒有磨鈍她的心,只讓她感同身受地去關照那些不幸,只歷練出她平靜從容的筆觸。

我一直心念她臨終的句子“我將與碧海藍天永處,那半部《紅樓》留給別人去寫吧”,嘆惋著她才情早逝卻終不枉活。讓我再一次堅信,文學的意義之一是引領人走向心靈。從時代意義看,至今沒有某個生命真的至尊至貴;從個體意義看,還是感受的豐富性決定了個人存在的質量,如春花、朗月、雪舞、風清,發現著、欣賞了,就收獲了一份心靈的富足。文學正是指點我們如何去欣賞和感受的,如何在受限的物質和時代中,活得更豐盈的。

猜你喜歡
際遇老酒筆觸
老酒收藏投資六個方法
藝術之春
桃花煮酒
普通老白汾酒一瓶也值一兩千
擁擠豆豆林
梵高:筆觸與激情
聽李波談古董級老酒收藏
我們時常寬己苛人
我們時常寬己苛人
我們時常寬己苛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