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性痔上黏膜吻合術治療老年低位直腸良性腫瘤臨床研究

2020-08-21 05:33孫潔慧王留珍張嬌嬌劉瀏榮施文陸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吻合器低位肛門

孫潔慧,王留珍,張嬌嬌,劉瀏榮,施文陸

(江蘇省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肛腸科,江蘇 鹽城)

0 引言

直腸低位良性腫瘤在老年人群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而對于該病臨床上常采取手術的方式治療[1],但因其特殊的解剖結構及年齡,在手術方法的選擇上較困難。傳統的經腹手術對患者損傷大,患者一般難以接受。雖然近年來經肛門局部切除術技術改進了不少,大大減少了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而直腸低位良性腫瘤的位置具有多變性,表現在手術空間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導致手術操作困難,完整切除腫瘤困難[2]。

選擇性痔上黏膜吻合術(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TST)是對痔上黏膜環切術加以改良而成的一種微創手術方式,具有創傷小、出血少、操作方便簡單、切除定位準確的優點[3]。本研究探討TST治療老年低位直腸良性腫瘤與傳統經肛門局部切除術的效果差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的病例為本科收治的被診斷為低位直腸良性腫瘤,共計60例,所有納入對象的時間均為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納入標準:(1)直腸腫瘤距肛門距離為2-8cm;(2)行纖維結腸鏡下活檢病理回報均為良性結果;(3)年齡 >60歲;(4)腫瘤直徑≥ 1.5cm,無法行內鏡治療;(5)無結核及腸道感染者;(6)無合并精神、神經疾患者。將60例患者分成治療組(采用TST手術治療)和對照組(采用傳統經肛門局部切除術)各30例。兩組在年齡、性別、腫瘤直徑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術前完善纖維結腸鏡及腸鏡病理檢查,胸部及盆腔CT平掃。兩組均采用雙阻滯麻醉(極少部分患者選擇全身麻醉)。

1.2.2 手術方法

治療組采用TST法,首先對患者實施麻醉處理,麻醉成功后將患者置于截石位,對肛管使用碘伏進行消毒處理,之后對腫瘤的位置、大小及活動情況進行探查。對于腫瘤過大的患者使用電刀對表面組織在大范圍內進行切除,并在腫瘤的四周以“8”字的方法進行縫扎,或腫瘤上、中、下“三”字形黏膜下層縫合三針。將單開窗定位肛門鏡納入肛管內,能夠將腫瘤整個地嵌入到窗內,深至腸壁肌層,應該注意的是腸壁最好不要全層地嵌入。之后將旋開的吻合器納入,腫瘤及腸壁基層均納入到吻合器中,然后將縫線從兩側孔拉出,將縫線結扎于吻合器旋桿上,旋緊吻合器同時適度用力拉縫線。如系女性患者,腫瘤又位于直腸前壁,則同時行陰道指檢。當吻合器指示刻度至安全域底端激發吻合器保持30s,完成切割和吻合,慢慢旋松并取出吻合器。將切除的腫瘤邊緣及基底部標記后送病理。后用三個“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創面,以減輕吻合口張力,并預防術后出血。若腫瘤基底部范圍較大,難以一次切除干凈,可依上法行2次,甚至3次切割釘合,以保證腫瘤的完全徹底切除。傳統的采用邊切邊縫的方法將腫瘤切除或腫瘤基底部縫扎切除術,方法不一一詳述。切下的標本均標記后送病理檢查。

1.3 評價指標

1.3.1 手術情況及并發癥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尿潴留、吻合口出血、排便困難情況等。

1.3.2 術后疼痛

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觀察[4]。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耗時(min) 術后住院時間(d 30 30)治療組對照組10.12±2.43 20.15±9.03 20.15±8.16 40.12±12.13 4.00±1.10 9.12±3.15 tP 5.87<0.05 7.48<0.05 8.40<0.05

2.2 兩組患者疼痛率比較

疼痛率=(1級例數+2級例數+3級例數)/總例數×100%,兩組疼痛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疼痛率比較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因兩組患者大部分在術中留置了導尿管,故術后尿潴留問題無法比較。術后吻合口出血問題,兩組患者術后出血極少見,各發生1例,無統計學差異。急便感兩組均有,無明顯統計學差異。排便困難兩組均有不等病例,無統計學差異。

3 討論

據研究報道,大腸息肉的位置大部分都是在乙狀結腸或是直腸中,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會增加,逐漸形成大腸良性腫瘤。特別是腺瘤性腫瘤,該病的顯著特點為出血容易發生,且有發生癌變的概率,因此,發現疾病后應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5]。當前,臨床上對于低位直腸腫瘤患者多采取手術治療,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1)經肛門切除術,該術式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對于年齡較大或是有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尤其適用[6]。但是有些患者的瘤體較大,對于距肛緣9cm以上的直腸腫瘤進行手術較為困難,不能將腫瘤進行完全的切除。(2)經肛門括約肌的直腸腫瘤切除術,在手術過程中會對肛管直腸環的解剖結構造成一定的破壞,有導致肛門失禁的危險[6,7]。(3)經肛門內窺鏡直腸腫瘤切除術,但由于手術設備及技術要求較嚴格,在臨床上不能廣泛應用。(4)經骶尾部途徑手術,但該術式手術視野暴露困難,術后仍有較多的并發癥發生。

直腸良性腫瘤的好發人群為老年,發生出血及癌變的概率高,宜盡早手術治療。傳統方法經肛門局部腫瘤切除術,因手術視野暴露困難,操作受限制,術中出血多,手術時間長,加上老年患者手術耐受性明顯下降,增加了術后并發癥及復發概率。TST手術其實屬于一種局部切除手術,是微創手術中較為安全的術式,是在痔吻合器環形切除術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技術[8]??筛鶕g者對腫瘤切除的范圍、深度等要求進行人為調整。必要時,如果腫瘤較大,無法納入切除窗內時,可先人工切除腫瘤,絕大部分再用TST術式切除腫瘤基底部。如果腫瘤基底部較廣時可考慮用2次TST術甚至3次TST操作。為防止術后吻合口出血,張力大時裂開等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我們一律采用三個“0”可吸收線行吻合口間斷縫合,術后未發生過一次此并發癥。本研究顯示TST手術在手術耗時、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疼痛率方面明顯優于傳統手術(P<0.05)。

綜上所述,TST手術是低位直腸腫瘤局部切除的最佳手術方法,尤其適用于老年患者。

猜你喜歡
吻合器低位肛門
甲狀腺癌“低位領”式與“L”型切口淋巴結清掃術的比較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痔瘡的臨床對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優勢與劣勢再認識
肛門瘙癢如何治療
肛門瘙癢不止為哪般
犬頭低位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模型的建立與驗證
低位產鉗術在陰道分娩中的臨床應用
一次性全電動腔鏡吻合器的研制及應用
肛門瘙癢不能撓
衛生紙也能治療肛腸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