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醫藥辨證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84例臨床觀察

2020-08-21 05:33敖敦高娃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74期
關鍵詞:噯氣蒙醫證候

敖敦高娃

(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人民醫院蒙醫科,內蒙古 科右前)

0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一種功能性胃腸病,為臨床常見的胃腸功能性疾病,其主要臨床癥狀來源于胃十二指腸,包括餐后飽脹感、早飽、惡心、噯氣、食欲不振、上腹痛或上腹燒灼感,具有病程長、反復發作等特點[1]。有研究顯示,該病與患者抑郁及焦慮狀態、胃動力異常關系密切,臨床治療困難,癥狀持續,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目前西醫多采用促胃動力、抑酸制劑、黏膜保護劑治療,但療效并不十理想,且停藥后癥狀易復發。蒙醫學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胃衰”之范疇,病因主要是由巴達干、赫依等互結寒盛,呆滯胃火傷敗,終致飲食不化所致。蒙醫藥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從整體出發,多途徑、多層次對胃腸激素、胃腸運動等進行調節,辨證施治,個性化用藥,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2]。近年來采用蒙醫藥辨證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治療的1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分析對象,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84例,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觀察組采用蒙醫辨證治療。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3]。出現消化不良至少每周1次,且長達2月余,同時符合以下3個條件:(1)餐后飽脹、上腹部燒灼、早飽、上腹痛;(2)癥狀的發作與緩解和排便與否無關;(3)實驗室、B超等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或炎癥、內分泌紊亂導致的消化不良癥狀。(4)通過胃鏡、病理活檢或13C呼氣試驗診斷為非幽門螺桿菌感染。

1.2.2 蒙醫辨證標準

參照《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學》[4]巴達干盛型者:胃脘痞滿或疼痛、四肢厥冷、顏面蒼白、納呆、脘腹脹痛、噯氣舌淡、脈細弦、尿清。赫依盛型者:攻竄作痛,痛連兩脅,有時疼痛如絞,干嘔,心煩,脈虛芤,舌紅,尿清澈。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多潘立酮片,規格:10mg×30片,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規格:20mg×14片,飯前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共治療1個月。

1.3.2 觀察組

巴達干盛者,早飯后毛勒日-達布斯-4湯3g,午飯后健胃十味丸15粒加服六味安消散3g,晚飯后阿那日-4味湯3g;赫依盛型者,早飯后六味木香散3g,午飯后五味清濁丸15粒,晚飯后優日勒-13味丸15粒,均溫開水送服。2周為1個觀察療程,2個療程進行療效評價。兩組患者規律飲食,忌煙酒,忌吃辛辣刺激、油膩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1.4 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前后的蒙醫癥狀評分: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腹脹、早飽、上腹痛、上腹燒灼感,根據癥狀的輕重可劃分為無、輕度、中度和重度,分別計為0分、2分、4分和6分,且評分越高,患者癥狀越嚴重。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

1.5 療效判斷標準

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蒙醫證候總癥狀得分較治療前下降>95%;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蒙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下降60%-95%;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蒙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下降30%-60%;無效:癥狀、體征均未見改善,蒙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下降<30%。

1.6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蒙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蒙醫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蒙醫癥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蒙醫證候積分比較(±s,n=84,分)

表2 兩組蒙醫證候積分比較(±s,n=84,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時間 脘腹脹滿 胃脘疼痛 噯氣反酸 納差 胃中嘈雜 惡心嘔吐觀察組 治療前 4.57±0.72 3.51±0.34 4.51±0.49 5.24±0.63 3.27±0.57 2.65±0.47治療后 1.21±0.13ab 1.08±0.14ab 1.17±0.15ab 1.29±0.21ab 1.26±0.15ab 1.31±0.30ab對照組 治療前 4.68±0.89 3.49±0.85 4.53±0.48 5.26±0.65 3.28±0.58 2.77±0.48治療后 1.97±0.56a 1.97±0.91a 1.86±0.32a 2.87±0.32a 1.63±0.27a 1.68±0.39a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發病率高,主要是指具有腹痛、腹脹、噯氣等常見消化系統癥狀但經檢查可排除消化系統器質性病變的臨床綜合征[6]。西醫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以胃動力藥物為主,其中多潘立酮是常用藥物,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約肌張力、防止胃-食道反流、增強胃蠕動、促進胃排空,但是不能治本,在風險因素的誘發下,療效欠佳。蒙醫藥治療時可通過多靶點對機體進行整體調節,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施治,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減少不良反應[7,8]。蒙藥方劑分析:五味清濁丸可解火溫胃,健脾補虛,祛濕化滯,促脈道溫通,使精華暢行;六味安消散有強效導滯消食之功效,可調和腸胃,潤通腸路;輔以木香等,可有效止痛平血;毛勒日-達布斯-4湯可健脾、消食、扶胃火,降脾燥;六味木香散用于巴達干、寶日引起的呃逆,嘔吐,胃痙攣等;優日勒-13用于胃腸痞癥,嘔吐,腹瀉,消化不良等。諸藥合用,使脾升胃降,氣機通暢,達到和胃降逆,疏肝健脾的功效。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蒙醫癥候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綜上所述,蒙醫整體辨證論治的思想更有利于對本病的治療,針對不同證型的患者給予針對性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并進行整體性的身心調節,進而提高遠期預后,且安全可靠。

猜你喜歡
噯氣蒙醫證候
單核苷酸多態性與中醫證候相關性研究進展
改進貝葉斯統計挖掘名老中醫對肺痿的證候分型經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證候研究綜述
蒙醫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一帶一路”視域下蒙醫圖解的譯介及跨文化傳播研究*
總是打嗝,是不是胃腸有問題?
飽嗝不斷,喝荸薺雞金飲
噯氣飽脹,可能是腸胃“發脾氣”
蒙醫痛經診療方案
淺談蒙醫藥對糖尿病的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