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教相長 以賽促學

2020-08-28 11:35郭曉華尹芳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學科競賽風景園林培養

郭曉華 尹芳

摘? ? 要:風景園林學,以營建和維護高質量的景觀環境為出發點的科學和藝術,其核心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風景園林作為應用性極強的專業,高校教育在強化理論教學同時,更要注重設計能力的培養。以風景園林學科競賽為對象,分析當前學科競賽的現狀和特點,參與競賽的必要性,并提出通過競賽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可行方法,為新時代風景園林專業以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風景園林;學科競賽;設計能力;培養

隨著社會對人居環境的關注度提升,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在我國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不斷強化高校學生專業能力,創新風景園林學科培養方式,彌補社會環境變化所需的實踐型、技術型、創新型的專業人才,相關組織機構和行業協會開展了各類園林景觀設計競賽,吸引了各大高校和企業單位參與[1]。學科競賽不僅可以培養設計思維,提升專業能力,也可緊跟時代命題,直面現實問題,使專業人才始終不忘風景園林初心,牢記人居建設環境的歷史使命。

1? ?風景園林學科競賽現狀

1.1? ?競賽模式

風景園林學科競賽,把本專業的知識體系結合時代熱點形成“考題”呈現在公眾面前。依據題目的差異和賽事的規模形成了4種競賽模式:國際級競賽、國家級競賽、省部級競賽、校級競賽或院級競賽。學科競賽集專業特色、繪圖技法、細節思維等特征于一體,充分反映參賽人員的知識構架和創新能力。

1.2? ?競賽選題

競賽最初圍繞專業發展命題,主要集中于規劃設計帶來的經濟性、美觀性和實用性以及展現藝術文化價值。隨著社會不斷轉型,逐漸關注快速城市化對自然和土地空間造成的影響和壓力。當前,生活日益豐富,人們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更加向往自然山水風光,導致資源過度利用和環境無法平衡,促使競賽主題緊跟國家政策,探討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問題,聚焦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問題上。

1.3? 競賽特點

1.3.1? 反映時代熱點。從每年學科競賽的主題就可以看出,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科競賽以創造舒適和諧美麗的人居環境為宗旨,關注人、自然、城市之間的可持續發展關系。涉及的問題集中于熱點領域,反映出當前社會發展中的環境問題:如道路環境建設、濕地生態治理、廢舊工廠改造、科技結合生活、傳統文化表現等,關注競賽也是在關注業界最新動態[2]。

1.3.2 豐富知識來源。學科競賽的主題緊跟時代發展,相關案例參考極少,通過競賽這種形式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拓展知識面。雖然項目內容涉及層面超過了在校學生課堂內外所了解的學科知識,但所展現的前瞻性和創新性積極引導學生擴展專業知識,補充最新理論從而指導實踐[3]。學科競賽以限期的形式讓參賽者在相對統一的時間內構建知識體系,完成整套方案,使其提升專業素養,提高學習能力。

1.3.3? 啟發設計思維。學科競賽不同于實際項目,需要用創新設計思維把握核心內容,用概念性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如果競賽給出場地,就要針對性地分析,帶入環境,明白主題背后的真實內涵,求“真”;如果自選題目,難點不是在于單純找一個場地,而是在于如何平衡選題創意與設計深度,求“新”。學科競賽就在于完整構思,把破碎化的知識系統重組,完全展現在設計中,發揮無限的空間和技能,啟發潛力和創造力,培養綜合素質。

1.3.4? 彰顯團隊精神。一個好的作品不是一個人的成果,是來自團隊的合作。競賽比的是思維,比的是知識面廣度和專業深度,比的是厚積薄發,不僅僅是表現。這就需要一個良好的競賽團隊,在能力上各有所長,且能互補。團隊在一起設計方案,不斷討論溝通,從尖銳的矛盾到能夠說服對方,最終形成嚴謹優秀的設計方案,培養了理解和溝通能力,彰顯團隊合作精神。

2? ?風景園林學科競賽的參與必要性

2.1? ?短期必要性

一方面,學科競賽可以補充課堂以外的專業知識,完善專業理論體系;另一方面,集中時間參加競賽使理論得到實踐,設計思維和能力得到了鍛煉。國際級和國家級的競賽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通過團隊或個人參與,相互交流中拓寬眼界、積累經驗。通過競賽可以了解學科前沿發展,也能夠在同類型學校學生中找到差距和不足,找尋下一步學習目標。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共同完成作品,也是促進學術進步,讓教育更貼近需求。

2.2? ?中期必要性

專業競賽的成功是學生的設計能力和作品的肯定,在未來的求職過程中擁有閃光點,豐富簡歷,特別是對于以創意和設計為第一要務的先進企業。競賽過程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設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更快地勝任職業角色。在團隊協作中的磨合和歷練,認知自我優劣,有助于找準未來定位,更好發揮自身價值。

2.3? ?長期必要性

選擇風景園林或景觀專業,是一段感性與理性交織的路程。競賽不同于學院派的循規蹈矩,它要求團隊開闊思路,腦洞大開;它也不同于工作項目多數時候會迫于現實而妥協,競賽鼓勵設計的原創、激情和理想。通過競賽產生的思維碰撞和啟迪,有助于重新看待周邊事物,發現身邊存在的不一定是最佳的,培養在未來的工作中敢于創新的能力。

3? ?教學相長,以賽促學的培養措施

學科競賽作為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一個跨越學校、國家甚至專業的能力訓練平臺,應受到高校教育的高度重視。迫切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將競賽納入教學及人才培養的環節,更新教學方式,促進人才培養改革。

3.1? ?更新培養觀念,將競賽納入分級教學環節

競賽作為提高學生設計能力的有效手段,應納入學校的教學環節。針對年級不同,分層有序地引導學生參加相應競賽,培養學生設計能力。低年級學生設置基礎學科類競賽,如平面設計、視覺傳達、現代手工藝設計等類型,鼓勵學生多接觸各種競賽,以了解競賽模式、培養專業興趣為主;高年級學生,鼓勵參加專業綜合類競賽,學以致用,并分析設計難點,能提出解決方案的辦法。同時,學生通過成員磨合,培養團隊精神;研究生則應積極引導參加國際前沿競賽,鼓勵接觸國內外學科高尖端知識、為培養學科高級人才服務[4]。

3.2? ?完善課程設置,建立科學的競賽培養體系

通過競賽提高學生專業設計能力,要擴展對應的課程和實踐,在培養方案、課程安排、第二課堂、教學實踐、畢業設計等環節,建立科學的競賽培養體系。在規劃設計理論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拓展競賽命題的行業相關熱點,培養競賽思維;在設計課上,注重課堂的引導,結合國內外優秀競賽作品,多訓練多討論,觸發創新意識;利用寒暑假參與多校聯合競賽,與其他學校積極交流,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第二課堂學習中,可定期展示設計成果或者競賽作品,相互學習和交流,在師生中互相借鑒經驗,評價總結繪圖技巧和創新思路;讓有經驗的獲獎同學分享心得,必要時可以幫輔。

3.3? ?爭取學校支持,完善競賽管理和獎勵制度

為了激發師生參加學科競賽的積極性,營造長效的良好的競賽環境,應建立專項的獎勵制度。按照競賽的等級和名次對參賽團隊給予獎勵和表彰,在學生考研推免或者教師晉升職稱時,視為同等科研或者教學成果[5]。除了鼓勵師生參加各種競賽,學校也應積極組織競賽,通過校企合作單位或者其他組織和協會贊助的形式開展主題競賽。通過競賽明確的獎勵制度的鼓勵和刺激,提高參與率,豐富教育形式,完善教育體制。

4? ?結語

學科競賽對學生設計能力的提升有顯著成效。但由于學科競賽的類型多、范圍廣、層次豐富,需要不斷深入研究探討,使其在課堂內外真正作用于學生的專業思維和價值體系,也能在設計創新、科技研發和專業實踐上有積極的意義,為新時代風景園林專業以及相關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劉堯,李燕妮,龐瑀錫.基于風景園林學科競賽的素質教育方法研究[J].風景園林,2012(04):102-105.

[2]劉樂嘉,張合平,姚世磊.從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談獨立學院園林專業畢業設計的改革[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12):122-124.

[3]唐晗梅,張慶新.從“園冶杯”風景園林競賽談園林專業畢業設計改革——以惠州學院為例[J].綠色科技,2017(13):237-239.

[4]路培,劉賀明,曹虎,等.從風景園林設計競賽談課程體系改革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園藝,2016(21):140-141.

[5]劉森,朱李美侖,高楠.競賽導向的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建筑與文化,2019(11):103-105.

作者簡介:郭曉華(1984-),女,河南焦作人,講師,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

猜你喜歡
學科競賽風景園林培養
歡迎訂閱2023年《風景園林》
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思考
GIS相關軟件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
探討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構成藝術的應用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