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時期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

2020-08-28 15:52許錫鋒
現代園藝·綜合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新時期

許錫鋒

摘? ? 要:以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聯系為切入點,闡述了新時期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點,并以衢州鹿鳴公園為例,對新時期下的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實踐進行了進一步闡述。

關鍵詞:新時期;園藝技術;園林景觀設計

在城市化進程中,人們對園林景觀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單一的園林景觀設計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诖?,對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結合路徑進行分析就顯得至關重要。

1? ?新時期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聯系

1.1? ?園藝技術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環節

新時期下園藝技術主要涉及植被移植、植被修剪、植被養護等。通過根據周邊環境特征對植被進行移植、修剪,可以有效提升園林景觀的美感度。

1.2? ?園林景觀設計是園藝技術創新的載體

新時期下的園林景觀設計主要是基于園林工程項目的植被分布、人文區域及建筑物構型設計規劃。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協調特殊植被及場地環境,為園藝技術創新提供良好的載體[1]。

2? ?新時期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點

2.1? ?空間分布

在遵循山、水、植物3點要素協調原則的基礎上,新時期的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還需要注意空間分布。如為避免視覺疲勞,結合場地特征、水源、光度情況,進行植被景觀的科學布置,可以有效提高空間利用率。

2.2? ?景觀劃分

景觀劃分是園林景觀設計重要環節,因此,在新時期下的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結合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地劃分園林區域景觀。如在設計草坪時,需要在排除水域、建筑、道路等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以草坪、植被為整體整合工程區域[2]。

2.3? ?建筑形態

園林景觀設計時建筑形態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整個園林工程的最終呈現效果。設計園林景觀時,通過為不同時代建筑形態配置相應的植被,可以有效提升景觀設計效果。

2.4? ?人文區域

在新時期現代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結合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園內資源狀況,融入園林工程建設區域人文文化。同時,在園藝養護時,也需要通過植被修剪,將需要傳達的人文信息滲透到園林的各個環節[3]。

3? ?新時期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實踐

3.1? ?項目概述

衢州鹿鳴公園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西區石梁溪西岸、新城中心地段。衢州鹿鳴公園設計人員將低維護鄉土植物、生產型農業景觀與景觀設計有機融合,于高密集城市建筑群內創造出了一個綠洲。同時,衢州鹿鳴公園設計人員在保留場地文化遺產、生態特色的同時,通過一系列漂浮于溪水、植被上步行道、亭臺、棧橋設計,構成了一個悠游于自然山水中的休憩網絡,實現了人工建設與自然元素的和諧共生。

3.2? ?景觀設計難題及目標

浙江省衢州市擁有1800多年的歷史,位于我國東海岸重要戰略方位。衢州鹿鳴公園占地面積32.0hm2,四周環繞著被高強度開發的城鎮,西部毗鄰石梁溪,東部與衢州市交通要道接壤。整個區域內現場地形復雜程度較高,不僅具有平坦的農田、縱橫交錯的灌叢荒草,而且還具有高地紅砂巖丘陵地貌及河灘沙洲、沿河岸楓楊林帶等,部分場地內海分布有鄉間卵石棧道、涼亭、提水站、灌溉用水渠等鄉土景觀遺產。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衢州鹿鳴公園原地貌一直被看作經濟價值、歷史文化遺產價值不高的場地,常用修筑方案為粗暴鏟平后修筑道路或者安裝給排水系統。

在衢州鹿鳴公園設計前,擬設計目標為涵蓋運動、休閑、游樂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型濱水公園。即在綠色公共空間設置的基礎上,面對當前城市中存在的水資源短缺、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問題,作為具備生產性、低維護性的生產設施,為整個城市提供生態系統服務。具體設計理念主要是基于景觀新美學視域下的“最小干預”“與洪水為友”“都市農業園林”。通過山水格局、自然植被有機整合,結合“覆被”、“棧道”“休憩網絡”等元素合理設計,達到改造景觀的目的。

3.3? ?設計理念及戰略

衢州鹿鳴公園景觀的“覆被”策略從本質上而言是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結合的戰略,為保證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有效整合。衢州鹿鳴公園設計者在明確場地特征的基礎上,根據園林工程山、水、植物三要素,從空間分布、景觀劃分、建筑形態、人文區域4個維度入手進行設計。

首先,衢州鹿鳴公園設計者在保留原有地植被的基礎上,依據豐產而富有變化的原則,在廢棄地上進行本地生活性作物四季輪作,春、夏、秋、冬四季分別為油菜花、向日葵、向日葵、蕎麥。結合不同顏色的野菊花等低維護草本野花輪作,形成富有魅力的都市田園。同時,基于人文性設計理念,衢州鹿鳴公園設計者設置了2處供游覽者運動、嬉鬧、露營等休閑活動草坪,促使依托衢州鹿鳴公園的四季綠草花香徹底融入了衢州市民日常生活。

其次,為促使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創新有機整合,衢州鹿鳴公園設計人員在保留原地貌詳圖景觀本底(景觀基地、自然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完整保留了野草及灌木等自然植被、紅砂巖體、河岸樹木、農田水系及驛站涼亭、灌溉用設施等文化景觀遺址。以此為場地文化記憶融入多層次設計語言,促使自然文化特色的景觀文化記憶擁有了更加豐富的性質及內涵。

再次,衢州鹿鳴公園設計者依據一步一景的理念,將涵蓋棧橋、亭臺、步道系統的環形游覽網絡漂浮于斑塊景觀上,成功實現了生態型制備、絢麗自然風光的結合。特別是衢州鹿鳴公園原地貌遺留下的帶有鄉土特征的涼亭(原為田間勞作農人午餐、休憩場所)的設置,有效將景觀游覽場地轉變為游覽者可直接體驗的多層次互動觀賞場所。結合環境解說系統中場地故事的穿插設置,為園林景觀設計與園藝技術人文理念有機結合提供了依據。

最后,基于浙江省特殊情況,衢州鹿鳴公園設計者在完全保留自然地表徑流系統的基礎上,設置了一系列綠色海綿——生態滯水泡子,不僅可以滋潤場地土壤,而且可以截流場地內積存雨水。同時,為還原自然河道形態,衢州鹿鳴公園設計者在完全拆除已建設、正建設水泥堤岸的基礎上,在園區內道路、園區內涼亭分別采用的可滲透鋪裝、水適應性彈性設計。在這個基礎上,針對場地中一處與河面最大高差在20.0m的臨水紅砂巖丘陵,設置了高于洪水淹沒線的水上漂浮棧道,為游覽者近距離觀賞特色紅砂巖山壁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不僅可以凈化周邊生態環境,而且可以通過低維護花草樹木溝通城市文化,充分發揮城市園林在自然環境中的守護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園藝技術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環節,園林景觀設計是園藝技術創新的載體。通過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科學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園林景觀設計美感、文化內涵?;诖?,在新時期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可以從空間分布、景觀劃分、建筑形態、人文區域等多個方面入手,明確場地特征及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結合點,保證現代園林人文設計理念的有效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王繼秀.淺談新時期下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結合[J].農民致富之友,2018(20):52.

[2]胡貞珍.現代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結合分析[J].現代園藝,2017(24):58.

[3]周逢旭.新時期園藝技術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7(6):69.

猜你喜歡
園林景觀設計新時期
探析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技術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雨水收集利用方式的探討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