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研究

2020-08-31 10:56馬含俏張曼華
醫學與社會 2020年8期
關鍵詞:居民心理健康社區

馬含俏 張曼華

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學教研室,北京,100069

1 我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發展歷程

現代社會生活中壓力加劇,人們心理問題與日俱增。隨著基層衛生服務的發展,社區作為基層服務的基本單位,承擔著越來越多的責任,心理健康服務在社區開展也是國家政策所指、人民需求所在。2002 年衛生部制定《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準》指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項基本功能是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衛生咨詢服務。2008 年衛生部等 17 個部門聯合印發《全國精神衛生工作體系發展指導綱要(2008年—2015 年) 》指出建立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精神疾病社區康復機構為依托的精神衛生防治服務網絡。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1]。近年來,國家對心理健康服務更加重視,改革步伐迅速,大力整治當前職業技術人員混亂局面,推進心理健康服務走進社區。

2 我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

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是指由專業機構、人員遵循心理健康規律向社會成員所提供心理促進工作,以及圍繞此工作的投資、教育培訓、管理監督等所組成的系統[2]。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主要指在社區服務工作中,運用心理科學理論和原則保持與促進人們心理健康[3]。

根據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概念,本研究從服務建設與發展、資金設備投入與行業收費、人力資源和管理組織體系四個方面來分析我國目前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情況。以“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為主題詞,以“需求”“服務現狀”“體系構建”為關鍵詞,檢索時限為2002-2018年,檢索維普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同時結合百度等搜索引擎檢索相關資料及信息。初步檢索得到1633條標題。納入標準:文獻研究對象為我國的社區,文獻內容涉及心理健康服務的內容、需求、形式、收費,人力資源、體系構建。排除標準:內容、數據、研究對象局限單一、不全,或屬于新聞報道等個案資料、文章。最終納入文獻19篇[1-19]。見表1。

表1 19篇文獻基本情況

2.1 服務建設

2.1.1 服務需求與提供。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目前社區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存在著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居民對心理健康服務需求逐漸上升,但心理服務提供情況不容樂觀,當前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數量不能滿足居民需要[3-7,9,13-18]。

表2 社區居民服務需求情況

2.1.2 服務重點人群。在提及心理健康服務涉及的重點人群的5篇文獻中,青少年、老年人及特殊生理期女性應當為社區開展工作的重點人群。同時,應當注重重大應激事件經歷者、高情感投入行業者、高危崗位行業從業者、中年人及下崗失業人群心理健康狀況[13,15-16,20-21]。見表3。

表3 社區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情況

2.1.3 服務的內容及形式。當前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的社區所提供的服務形式大部分為板報宣傳、講座、心理健康材料發放,少部分社區開展了心理咨詢服務。

而居民更多需要個體咨詢、團體輔導、電話及網絡咨詢,即對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需求更高質化和多樣化。此外,居民最關心的問題集中在子女教育、人際關系、個人情緒和家庭矛盾。具體情況見表2、3。因此可以看出,目前社區提供的服務形式相對單一,缺少對多種媒體的利用。

2.2 服務設備與收費標準

如表4所示,文獻中調查的各地社區擁有固定心理健康服務場所比例偏低,且存在北上廣地區比例較高,其他地區比例較低不均分布情況。同時,有將近五成(41.9%,56.0%)社區未配備相應心理測試工具[7,9]。

經費投入方面,張凱瑞等人發現,所調查社區中僅有15%社區能說出每年心理健康工作投入經費,近九成社區都采取了回避態度或表示不知道。在開展服務的社區中,七成社區表示年投入經費在 1500 元以下[6]。李迪在淮安調查的8家社區中,僅有3家表示有明確心理健康服務經費,但每年投入不足1000元[17]。

目前針對收費標準方面研究較少,僅有兩篇文章提及,吳均林等人發現調查對象中一半以上人群能夠接受每次10元以下收費,同意每次30元以上的僅占調查人數的11%[9]。何華敏等人研究發現,72.8%的居民認為應當免費提供心理健康服務[14]??梢?,居民更傾向于低價位的心理服務。

總結相關文獻發現,經費投入不足、相關場所、設備不足是我國開展社區心理服務的難點。目前很多社區不存在心理健康活動專門場地,更多與其他活動共用一個活動室,達不到心理健康活動應有的效果。見表4[7,9,12,18,22]。

表4 文獻中所調查社區擁有固定心理服務場所情況

2.3 人力資源

從人員構成情況可以發現,社區從事心理健康服務人員背景大多為臨床相關專業,心理學專業背景人員較少,且大多兼職門診、管理崗等,單獨負責心理健康服務情況較為少見。從人員培訓情況可以看出,將近半數人員未接受過專業的心理學學習或者培訓,掌握知識通常通過自學或講座。見表5。謝迎迎、范明林指出,從事醫務社會工作的人員缺乏角色定位,且人員配備不足[23]。

表5 社區從事心理健康服務人員構成及培訓情況

現階段我國心理健康服務人員缺乏,現有從事心理健康服務人員能力不足,資歷尚淺,無法滿足社會對心理健康服務人才的要求。

2.4 管理組織體系

2.4.1 組織體系。 楊笑怡等人提出“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建設金字塔模型”,模型共包括三層,第一層指在全國范圍內建立 “以區政府心理工作中心為核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基礎平臺,以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知識知曉率為目的的心理健康宣教模式”。第二層在經濟水平中等以上地區建立 “以地區醫院心理科 (中心) 為核心, 各醫療機構為平臺基礎, 以提高居民咨詢 (治療) 接受率為目的的咨詢 (治療) 模式”。 第三層內容包括在經濟發達地區建立“以政府心理工作中心為核心,以各街道心理工作站為平臺,以街道相關機構人員為基礎,以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服務可及性的服務模式”[10]。

何華敏等人提出“四級三縱協同網絡模式”?!八募墶敝笍恼霭l,由低到高分為四級:第一級為社區心理服務站,主要負責知識宣傳;第二級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職責包括對常見心理問題提供咨詢、建立檔案、嚴重問題轉介工作;第三級為區(縣)心理健康服務機構,負責提供心理咨詢與治療,將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轉診到精神疾病??漆t院,開展公眾心理干預;第四級為市級各大醫院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和精神衛生專業醫療機構,職責是解決重大精神、心理健康問題,對提供服務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對大范圍應激事件提供專業心理危機干預服務?!叭v”表示分別從政府、社會團體、學校出發綜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通過建立縱橫交叉的網絡體系,分層明確任務,綜合彌補當前服務中出現人力、物力不足情況[2]。

霍團英從公共治理角度提出政府、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社區居民三者構成完整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圈[1]。政府通過制定公共政策、服務目標、標準、原則,履行好領導、協調、考核監督職能,完善法律保障體系、組織支持、技術支持和監督評價體系。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組織開展具體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完善工作機制,確保技術水準,組建人員隊伍。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其中。

蔡文云等人介紹了在寧波試點的“醫院-社區-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該模式以抑郁情緒人群為對象,建立健康檔案,隨后開展抑郁癥宣教活動,并在社區開展試點心理咨詢室,并以社區為平臺,聯合家庭、學校、醫院開展心理講座、團體輔導、專題活動等,同時開通心理咨詢熱線,試點效果良好[19]。

從目前對管理體系研究中不難看出,應該明確各級職能部門職責,做到政策、資金、人才上銜接,同時政府要采取簡政放權多元治理模式,充分利用社區周邊資源,聯合學校、醫院、社會機構共同開展心理健康服務。

2.4.2 績效評估體系。何華敏認為應建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評估機制包括三種形式:由專家編制心理健康服務效果問卷;開展現場實效評估;將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納入部門工作考核范圍,接受上級部門檢查、監督[2]。王群等人制定出基于“結構-過程-結果”理論框架的服務評估指標體系。該體系包含結構、過程、結果3個一級指標,結構指標下設政府主導與協調、防治網絡建設、社區衛生機構支撐三個二級指標;過程指標下設人員培訓和能力建設、多部門開展活動、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服務、高危人群心理健康服務、篩查心理疾病人群、群眾參與活動6個二級指標;結果指標下設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認知2個二級指標[11]。我國目前對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績效評估體系研究相對較少,原因在于我國現階段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尚處于起步階段,開展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所需各項資源、技術支持還未成熟,未建立起相對完整管理組織體系。

3 結論

從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首次提出,到當前心理健康服務在各社區均逐步開展,居民對心理健康服務認知加深,表明我國心理健康服務工作開展有一定的成效。心理健康服務相關政策從總體框架提出,逐步細化,精確到工作開展各個層面,在社區工作中比重逐年上升。從相關學術研究中也可以發現,早年研究側重點集中在居民對于心理健康服務認知和需求層面,后逐步轉移到社區所提供的服務等是否滿足當前居民的需求。這種發展趨勢吻合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提出的發展規劃。這一發展變化意味著我國社區心理健康服務正在逐步完善。

具體來看,居民對于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出現了分層現象,但社區由于人力、物力、財力原因無法滿足居民上漲的需求。隨著基本醫療服務在社區的開展,社區除承擔心理健康服務外,仍然承擔著如慢病、預防接種等多項工作,然而社區工作人員短缺現象仍然存在,呈現出基層事務多,人員少的現象,除承擔本職工作外還需承擔大量其他工作。其次,社區目前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形式逐步多樣化,但深度仍不足,導致服務開展效果不理想。

從總體規劃上應遵循“政府牽頭、部門合作、社區參與”原則[24],明確各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內容。其次,做到“因地制宜,本土化”,細化本地區服務制度,解決本地區突出問題。最后,注重監督管理,對開展服務進行評估,包括計劃、過程、效果三階段。建立嚴格人才隊伍考核標準,設立嚴格見習實習、督導考評制度。專職人員在接受了專業的心理培訓后,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經驗才可上崗[25]。

并且,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需要動員社會各個機構、層面,加強實踐和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當前國情,適合不同地域環境的社區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從而有效提高我國居民身心健康水平。

猜你喜歡
居民心理健康社區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石器時代的居民
社區大作戰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高臺居民
社區統戰與社區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