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師同文館德籍教習施德明考

2020-09-03 02:18吳限
科學文化評論 2020年2期
關鍵詞:中國化學德國

吳限

摘 ? ?要 ? 德國人施德明曾于19世紀末在京師同文館擔任化學與礦物學教習。他不但是中國第一位德國籍的化學教習,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化學教習。在研究人物的過程中,挖掘出一些重要的原始文獻,從中獲取到不少關于此人的信息,所得結果大大增進了對其生平事跡的了解,意圖填補中國和德國科學史在相關方面的空白。

關鍵詞 ? ?施德明 ?化學 ?歷史 ?中國 ?德國

中圖分類號 ? ?N09

文獻標識碼 ? ?A

一 ? 引言

19世紀后半期起,中國開始重視現代科學教育。始建于1862年的京師同文館作為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教育機構,帶有高等教育的特征,對近代自然科學,包括化學知識的教授與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1—2]。京師同文館最初的目的是培養外語翻譯人才,不久后學校便引入了數學和自然科學課程,其中包括1871年起開設的化學課,并由同年到館的法國人畢利干(Anatole Adrien Billequin,1837—1894)講授。畢利干是法國著名化學家布桑果(Jean-Baptiste Boussingault,1802—1887)的學生,但未曾取得過博士學位[3—5]。他在同文館擔任化學與博物學教習。1893年離開同文館后,繼任他的是一位擁有博士學位的德國人,中文名為施德明,文獻中常給出其原名為Carl Stuhlmann或C. C. Stuhlmann。目前科技史料中所提供的關于此人的信息極為有限,據稱他來自德國漢堡[6—8],在京師同文館擔任化學和礦物學教習[8],曾和其中國同事王鐘祥一起將德國分析化學大師伏累森紐斯(Carl Remigius Fresenius,1818—1897)的著作《定性化學分析導論》(Anleitung zur Qualitativen Chemischen Analyse)翻譯成中文,取名《分化津梁》,1897年由京師同文館出版[6]。施德明不但是中國第一位擁有博士頭銜的化學教習,同時也是在中國的第一位德國籍化學教習。至于他的博士學位是在哪所大學獲得的,已有文獻中所給信息相互矛盾: 有說他的博士學位是在漢堡大學取得的[5],也有說是在弗萊貝格大學①取得[9],而此人的生卒年份和地點亦不詳。到目前為止,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科學史學界對該人物都缺乏較深入的了解。筆者對這位曾在19世紀末的中國從事化學教育事業的德國學者頗感興趣,作了一番調查研究,挖掘出了一些重要的原始資料,大大豐富了對此人生平事跡的認識,所取得的結果將以下文呈現。

二 ? 《中國圣地》與《中國童話》

筆者發現,在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立圖書館②藏有一本德語小冊《中國圣地》(Heilige St?tten Chinas),該書副標題為“出自旅華者C. C. Stuhlmann(1909)博士教授的日記”(Aus dem Tagebuch des Chinafahrers Professor Dr. C. C. Stuhlmann,1909,圖1)[10]。書里的內容來自報刊《明登新聞》(Mündensche Nachrichten)③,出版于1938年,當時作者(即C. C. Stuhlmann)已去世,是由其遺孀安娜(Anna Stuhlmann)整理出來的。該書的導言部分應該是安娜自己加上的,系對已故丈夫的生平所作的簡短介紹,其主要內容為: 19世紀70年代初,中國開放通商口岸,英國設立海關局,負責人是赫德(Robert Hart,1835—1911),他欲從歐洲各國吸納年輕人前往中國建立并負責各地方海關,兩位來自漢堡的商人為此受其聘用,C. C. Stuhlmann即為之一; 他于1869年踏上中國土地,當時年僅19歲; 芝罘(今煙臺)是他去的第一個港口城市; 1882年,他辭去職務回到德國,先后在柏林和弗萊堡學習化學及相關專業,并于1886年在弗萊堡以晶體學方面的研究取得博士學位; 1893年,他受聘于北京新建立的大學,并在那里工作至1900年; 此后由于學校陷于停頓,遂再次進入海關部門工作,在南京擔任主管職務,直至去世前夕;1909年他卒于格斯拉①。

由以上內容,結合已有史料可知,該日記作者C. C. Stuhlmann應該就是繼畢利干之后京師同文館的第二位化學教習施德明。他曾是漢堡商人,后在德國大學求學,并取得了博士學位,且其學位是在弗萊堡大學取得的,而不是漢堡大學②,也不是弗萊貝格礦業學院③。按文中所給信息,他在1869年時19歲,可以推斷施德明出生年份應在1849或1850年。另外,文中所稱在北京新建立的大學指的應是京師同文館④。

這篇日記詳細記敘了作者(即施德明)于1871年8月底—9月底在山東境內的一次旅行。施德明在文中提到,1871年8月,時任俄國在北京的觀測臺臺長的費禮飭博士(Hermann Peter Heinrich Fritsche,1839—1913)從北京來到芝罘,欲在山東境內做一番科學考察,包括地理、地磁和高度測量,并打算將所得結果發給俄國圣彼得堡的科學院。而施德明正好也想游覽一下山東的著名景點,于是兩人定好結伴而行。根據《中國圣地》記載,他們于1871年8月31日從芝罘出發,途經萊州、濰縣、濟南,之后到達泰山所在地泰安。施德明一直對泰山懷有崇敬之心,他和費禮飭本計劃一起登上泰山,但由于遇到惡劣天氣,后者中途放棄登頂,而施德明則堅持登上了泰山頂峰,并用費禮飭交付于他的儀器測得泰山高度為1545米⑤。離開泰安后,他們繼續南行,終于到達了施德明此行的終點 —— 曲阜。施德明十分敬仰孔子,他如愿以償地拜見了曲阜的孔子墓,之后他與費禮飭分道揚鑣,后者一路北上前往北京,而施德明則于9月30日返回芝罘。

筆者另找到一篇署名為C. C. Stuhlmann的德文文章,于1876年發表在一份名為《地球》(Globus)的德文期刊上[11]。該文章的標題為“中國童話”(Chinesische M?rchen,圖2),署名部分顯示作者所在地為汕頭。作者在文中翻譯了《聊齋志異》中的三則短故事,分別為《金陵乙》《狐入瓶》和《紅毛氈》,并稱自己盡量將原文逐字逐句翻譯成德語,沒有添油加醋。作者還說道,之所以選擇翻譯這三篇短文,是由于前兩篇關于狐貍的故事,他認為與歐洲某些地區,比如德國薩克森的一些關于狼人的民間傳說有神似之處,而第三篇他認為可能改編自關于北非迦太基建立的古老傳說①。施德明將第一篇《金陵乙》的標題譯為“南京酒商”(Ein Weinh?ndler zu Nanking),第二篇《狐入瓶》的標題譯為“罐中之狐”(Der Fuchs im Kruge),第三篇《紅毛氈》標題譯為“紅毛人之毯”(Der Teppich der rothhaarigen M?nner)。

從《中國圣地》和《中國童話》可以看出,施德明對中國的歷史、地理和文化頗感興趣,至于他對中國的興趣是在來中國之前就已經有了,還是來到中國之后才產生的,尚無法獲知。

三 ? 博士論文

對于施德明的博士論文,筆者做了一番仔細調查。如上述日記的前言部分所稱,施德明的博士學位是在德國弗萊堡大學獲得的。筆者查得弗萊堡大學圖書館確實收錄有署名為C. C. Stuhlmann的博士論文,時間為1887年[12]。另外,格廷根大學圖書館和柏林州立圖書館亦有所收藏。與此同時,筆者在德國的古籍市場上十分幸運地找到并購得該博士論文的原印本(圖3左)。封面右下方的印章表明,該原印本原屬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化學所的圖書館,但不知何故落入古籍市場。如封面所示,該論文標題為“對苦杏精的研究”(Beitr?ge zur Kenntniss des Amarins),出版于1887年,作者C. C. Stuhlmann,出生地為漢堡,所獲得的是弗萊堡大學高等哲學系的哲學博士學位。論文共25頁,其中作者對苦杏精及其21種衍生物的晶體做了詳細研究,給出了結晶所用的溶劑、晶體學參數(包括晶系、晶格常數)、物理性質(熔點、顏色、光學性質),并對每種晶體繪制了相應的晶形圖。圖3右為博士論文中的一頁。

下一個需要澄清的重要問題便是,施德明的導師是誰?在此須指出的是,即使找到了原版博士論文,也未必能知曉相應的導師名字,因為在當時,并不是所有的博士論文都含有導師信息,與今天的情況有所不同。施德明在其博士論文末尾寫道,此論文所做的工作是在講師貝肯坎普(Jakob Beckenkamp,1855—1931)博士位于愛爾薩斯的米爾豪森的礦物學與化學實驗室里完成的。而在正式致謝部分,施德明首先對貝肯坎普致以崇高敬意,另外還對兩個人所給予的支持表示感謝,他們分別是克勞斯(Adolph Claus,1840—1900)教授和埃爾布斯(Karl Elbs,1858—1933)講師。由此可見,貝肯坎普乃是直接指導施德明博士課題的導師。

貝肯坎普是一位著名的德國礦物學家,1855年出生于霍希海姆,在波恩大學學習數學和自然科學,并在斯特拉斯堡大學取得博士學位。1883—1890年在米爾豪森擔任中學教師,于1885年在弗萊堡大學取得任教資格,相當于講師級別①,1890—1897年在米爾豪森的化學學校擔任物理和化學教授,后前往維爾茨堡大學擔任礦物學和晶體學教授,曾是列奧波特科學院(德國科學院前身)院士。因此,和畢利干一樣,施德明也可算是名師之徒了,而他比畢利干更進一步的是取得了博士學位。晶體學是一個涉及化學、礦物學、物理以及數學的學科,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施德明在同文館不但擔任化學教習,而且還任礦物學教習。他在晶體學領域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術背景表明,這一席位安排是合情合理的。

四 ? 其它科研活動

除了上面的博士論文外,筆者還查到施德明發表的其它三篇科學論文。1888年,德國學術期刊《晶體與礦物學報》(Zeitschrift für Krystallographie und Mineralogie)第13卷上刊有以C. C. Stuhlmann為作者的、題為“苦杏精及其化合物的晶體學研究”(Krystallographische Untersuchung des Amarins und seiner Verbindungen)的論文[13]。細閱該文內容,實際上是其博士論文的翻印。同刊同年第14卷上刊有“出自弗萊堡教授克勞斯博士先生的化學實驗室的晶體學報告”(Krystallographische Mittheilungen aus dem chemischen Laboratorium des Herrn Professor Dr. Ad. Claus zu Freiburg i./Br.),作者署名C. C. Stuhlmann[14]。該文報道了12種有機化合物晶體,給出了它們的結晶溶劑、晶體學參數和物理性質。作者在文章開頭部分指出,該研究有些部分是在貝肯坎普的位于米爾豪森的礦物學實驗室完成的,有些部分則是在弗萊堡大學化學研究所的克勞斯的晶體學實驗室完成的。第三篇文章發表于同刊1889年第15卷,標題為“溴喹啉衍生物的晶體學報告”(Krystallographische Mittheilungen über Derivate der Bromchinoline),其中描述了14種溴喹啉衍生物晶體的晶體學和物理性質參數[15]。與其它幾篇文章不同的是,此文署名部分所提及的地點不再是弗萊堡,而是漢諾威①。施德明在漢諾威具體做了些什么,目前尚不清楚。

1890年的《漢堡科學機構年鑒》(Jahrbuch der Hamburgischen Wissenschaftlichen Anstalten,出版于1891年)中有一篇題為“漢堡化學實驗室”(Chemisches Staats-Laboratorium)的文章,作者為該實驗室主任維貝爾(Ferdinand Wibel,1840—1902)[16]。該實驗室的前身是漢堡學術高中的化學實驗室,1878年獨立而出,成為漢堡的官方化學研究與監測機構,1919年起歸屬于是年新建立的漢堡大學。1921年起改為漢堡化學研究所,1969年被并入漢堡大學化學系。維貝爾在此文中對1890年實驗室的情況做了總結,其中提到,實驗室雇傭了Dr. C. Stuhlmann作為臨時科研助手。筆者認為,這個Dr. C. Stuhlmann很有可能就是施德明,因無論是名字、頭銜、地點還是工作單位性質都與施德明的情況頗為匹配。但他只待了不到一年,這一臨時職位同年由另一員工取代[16]。

最后,還有一篇發表在1895年的德文刊物《實踐化學學報》(Journal für praktische Chemie)上的署名為克勞斯的論文——“關于間三苯基三嗪及一些取代苯甲腈”(Zur Kenntniss des Kyaphenins und Einiger Substituirter Benzonitrile),里面提到對間硝基苯胺和二間硝基苯酰胺這兩種有機物的晶體測定結果要歸功于C. C. Stuhlmann[17]。1895年時,施德明已在同文館任職,因此他的測定工作應該是之前在弗萊堡或米爾豪森的時候完成的。

五 ? 人名、出身與家庭

C. C. Stuhlmann的名字中有兩個C,其中一個根據已有文獻信息可知是Carl的縮寫,而另一個C是何縮寫呢?

為查明這一點,筆者仔細查閱了1884—1889年的弗萊堡大學員工與學生名冊 [18—25]。資料顯示,在1884/85冬季學期①,有一位名為C?sar Stuhlmann的漢堡人注冊入學(圖4),專業為哲學,在弗萊堡的住址是明斯特廣場15號。此外,還有兩位姓Stuhlmann的學生,都是漢堡人,他們是Franz Stuhlmann②和Gustav Stuhlmann,專業分別為哲學和化學,同住在萊茵街6號。前者于1884年夏季學期注冊入學,后者則與C?sar Stuhlmann的入學時間相同。三個Stuhlmann中,只有C?sar Stuhlmann的名字首字母是C,但未出現Carl。繼續查閱學生名錄,到了1885/86冬季學期,Gustav Stuhlmann的名字不再出現。到了1886年夏季學期,Franz Stuhlmann的名字也被劃去,同時,這個被劃去的名字前加了Dr.頭銜,表明他已取得博士學位。于是三個Stuhlmann只剩下C?sar Stuhlmann。到了1887/88冬季學期,C?sar Stuhlmann的姓前加了Dr.頭銜,表明這時他已擁有博士學位,這與前文提到的C. C. Stuhlmann的博士論文出版時間是1887年正好一致。加以博士頭銜的C?sar Stuhlmann的名字在弗萊堡大學1888年夏季學期的學生名錄中尚在,而從1888/89冬季學期開始,便不再出現??梢詳喽?,C?sar Stuhlmann就是C. C. Stuhlmann,他名字中的兩個“C”中,除了文獻中給出的Carl外,另一個就是C?sar。不過,尚無法確定的是,其全名到底是Carl C?sar Stuhlmann還是C?sar Carl Stuhlmann。

當筆者以為對施德明的原名的調查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之時,出現了新的情況。在一次學術會議上,來自羅斯托克市萊布尼茨催化研究所的佩佩爾(Tim Peppel)博士告知筆者,他找到了一份關于施德明信息的原始資料。這份資料是由漢堡戶籍登記處開具的施德明的結婚證明件(圖5左)[26],上面有關于施德明及其家人身份的重要信息,現將主要內容總結如下: 1888年化學家Caesar Cato Stuhlmann博士,信奉路德教①,1850年2月5日出生于漢堡,結婚之時住在弗萊堡,其父親Caesar Wilhelm Stuhlmann為報紙編輯,母親Hannah Elisabeth Regine,出生姓Slomann②,已逝。Caesar Cato Stuhlmann于1888年8月4日與Anna Luise Emilie Müller登記結婚,后者信奉路德教,于1864年3月12日出生,現居住在埃姆斯比特爾③。另外,該文件左上角的附加信息顯示,施德明的妻子于1947年在埃爾姆山邊的科尼希斯路特④去世。由此可見,施德明的原名為Caesar Cato Stuhlmann,德語中?可寫成ae,因此Caesar可視為C?sar的等價拼法,至于為何文獻中常出現Carl Stuhlmann的寫法,不得而知,可能是施德明后來為求稱呼和書寫方便,自行使用Carl作為名,給人留下了其名為Carl的印象,并流傳至今。

受佩佩爾博士所提供資料的啟發,筆者順藤摸瓜,找到了一份由漢堡戶籍登記處開具的出生證明(圖5右)[27],其主要內容為:化學家Caesar Cato Stuhlmann博士,現居住于埃姆斯比特爾,信奉路德教,其妻Anna Luise Emilie,出生姓Müller,信奉路德教,與夫同居,于1891年6月23日下午6時產下一子,名為Hans Caesar Heinrich。

六 ? 海關職務

《中國圣地》的前言中提到,1869年施德明到中國從事海關職務,首先去的港口城市是芝罘。筆者在1873、1876、1877和1908年出版的關于亞洲一些國家的人名地址年代記中查到C. C. Stuhlmann分別擔任芝罘、汕頭、???、福州的海關助理和南京海關稅務司職務[28—31]。筆者還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提供的中國海關職員數據庫中找到德國職員辭職表,其中列有兩處C. C. Stuhlmann(連同中文名“施德明”一并列出),他入職于1870年1月,曾兩次從海關部門辭職: 一次是在1881年12月,辭職地為福州; ?另一次是在1908年10月,辭職地為南京[32]。另有文獻顯示[33—34],施德明在1901年10月—1908年10月間,先后在沙市、青島和南京任稅務司。這些資料比《中國圣地》前言所給出的相應海關職務信息要詳細得多。

最后要說的是,筆者非常幸運地尋找到一張攝有施德明的照片(圖6左),來自于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收藏的赫德檔案資料[35],該照片英文標題為“施德明與麗莎在南京,1907”,當時施德明正在南京擔任海關稅務司。照片前方的四個人顯然是當地的馬車夫(坐在馬車上)和相關服務人員(站立于馬車前后),后方的三個人中,站在左邊戴淺色帽子的女性應為“麗莎”,她究竟是何人,目前未知。站在右邊的身著淺色衣裝的男性很可能是施德明的中國同事或朋友,具體身份不詳。中間戴深色帽子、身著西裝的就是施德明,放大后如圖6右所示。這是目前筆者所能找到的唯一一張施德明照片。

七 ? 結語

經過對原始資料的挖掘和考查,曾在京師同文館擔任化學和礦物學教習的德國人施德明的生平與活動范圍漸為明晰,從而大大增進了對此中國第一位德國籍化學教習以及中國第一位擁有博士頭銜的化學教習的了解,盡管還有一些信息目前尚不清楚,如其19歲之前的經歷、博士學位取得之后和第二次去中國之前這段時間所做的具體事務(除在漢堡化學實驗室任短期科研助手外)等等?,F將施德明的生平簡歷(表1)總結如下:

致謝 ?感謝德國羅斯托克市萊布尼茨催化研究所的佩佩爾博士提供的施德明的結婚證明件。

參考文獻

[1]劉華. 論京師同文館的高等教育性質[J].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34(1): ? ? 22—29.

[2]趙旻. 京師同文館的發展歷史及其貢獻[J]. 中國文化研究, 2000, 8(3): 66—70.

[3] 張澔. 畢利干(Anatole Billequin)——同文館第一位化學教習與近現代中國化學[J]. 中華科技史學會會刊, 2005, (8): 33—42.

[4] 張澔. 畢利干的中文元素名詞[J]. 中華科技史同好會會刊, 2002, (6): 18—22.

[5] Reardon-Anderson, J.. The Study of Change: Chemistry in China, 1840—1949[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56.

[6] 潘吉星. 明清時期(1640—1910)化學譯作書目考[J]. 中國科技史料, 1984, 5(1): 23—38.

[7] 郭保章. 中國化學史[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5. 380.

[8] Martin W.A.P.. A Circle of Cathay[M].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1896. 311.

[9] 劉廣定. 中國科學史論集[M]. 臺北: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2. 473.

[10] Stuhlmann C.C.. Heilige St?tten Chinas[M]. Münden: Mündensche Nachrichten, 1938.

[11] Stuhlmann C.C.. Chinesische M?rchen[J]. Globus, 1876, 29(4): 71—72.

[12] Stuhlmann C.C.. Beitr?ge zur Kentniss des Amarins[D]. Universit?t Freiburg, 1887.

[13] Stuhlmann C.C.. Krystallographische Untersuchung des Amarins und seiner Verbindungen[J]. Z. Kristallogr., 1888, 13: 339—361.

[14] Stuhlmann C.C.. Krystallographische Mittheilungen aus dem chemischen Laboratorium des Herrn Professor Dr. Ad. Claus zu Freiburg i./Br.[J]. Z. Kristallogr., 1888, 14: 155—165.

[15] Stuhlmann C.C.. Krystallographische Mittheilungen über Derivate der Bromchinoline[J]. Z. Kristallogr., 1889, 15: 487—499.

[16] Wibel, F.. Chemisches Staats-Laboratorium[J]. Jahrbuch der Hamburgischen wissenschaftlichen Anstalten, 1891, 8: LIV—LXXVI.

[17] Claus, A.. Zur Kenntniss des Kyaphenins und einiger substituirter Benzonitrile[J]. J. Prakt. Chem., 1895, 51(1): 399—414.

[18] Universit?t Freiburg. Verzeichnis der Beh?rden, Lehrer, Anstalten, Beamten und Studierenden auf der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Universit?t Freiburg Winter-Semester 1884/85[M]. Freiburg i.B.: Universit?ts-Buchdruckerei von H.M. Poppen & Sohn, 1884. 41.

[19] Universit?t Freiburg. Verzeichnis der Beh?rden, Lehrer, Anstalten, Beamten und Studierenden auf der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Universit?t Freiburg Sommer-Semester 1885[M]. Freiburg i.B.: Universit?ts-Buchdruckerei von H.M. Poppen & Sohn, 1885. 48.

[20] Universit?t Freiburg. Verzeichnis der Beh?rden, Lehrer, Anstalten, Beamten und Studierenden auf der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Universit?t Freiburg Winter-Semester 1885/86[M]. Freiburg i.B.: Universit?ts-Buchdruckerei von H.M. Poppen & Sohn, 1885. 45.

[21] Universit?t Freiburg. Verzeichnis der Beh?rden, Lehrer, Anstalten, Beamten und Studierenden auf der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Universit?t Freiburg Sommer-Semester 1886[M]. Freiburg i.B.: Universit?ts-Buchdruckerei von H.M. Poppen & Sohn, 1886. 56.

[22] Universit?t Freiburg. Verzeichnis der Beh?rden, Lehrer, Anstalten, Beamten und Studierenden auf der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Universit?t Freiburg Winter-Semester 1886/87[M]. Freiburg i.B.: Universit?ts-Buchdruckerei von Chr. Lehmann, 1886. 47.

[23] Universit?t Freiburg. Verzeichnis der Beh?rden, Lehrer, Anstalten, Beamten und Studierenden auf der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Universit?t Freiburg Sommer-Semester 1887[M]. Freiburg i.B.: Universit?ts-Buchdruckerei von Chr. Lehmann, 1887. 52.

[24] Universit?t Freiburg. Verzeichnis der Beh?rden, Lehrer, Anstalten, Beamten und Studierenden auf der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Universit?t Freiburg Winter-Semester 1887/88[M]. Freiburg i.B.: Universit?ts-Buchdruckerei von Chr. Lehmann, 1887. 45.

[25] Universit?t Freiburg. Verzeichnis der Beh?rden, Lehrer, Anstalten, Beamten und Studierenden auf der Grossherzoglich Badischen Universit?t Freiburg Sommer-Semester 1888[M]. Freiburg i.B.: Universit?ts-Buchdruckerei von Chr. Lehmann, 1888. 51.

[26] Urkundennummer 817[A]. Standes?mter, Personenstandsregister, Sterberegister, 1876-1950 [R]. Hamburg: Staatsarchiv Hamburg, Best, 1888. 332—335.

[27] Urkundennummer 1589[A]. Stande?mter, Personenstandsregister, Sterberegister, 1876-1950 [R]. Hamburg: Staatsarchiv Hamburg, Best, 1891. 332—335.

[28] The Chronicle & Directory for China, Japan, & the Philippines for the year 1873[M]. Hongkong: Daily Press. 1873. 165.

[29] The Chronicle & Directory for China, Japan, & the Philippines for the year 1876[M]. Hongkong: Daily Press. 1876. 171.

[30] The Chronicle & Directory for China, Japan, & the Philippines for the year 1877[M]. Hongkong: Daily Press. 1877. 178.

[31] The Directory & Chronicle for China, Japan, Corea, Indo-China, Straits Settlements, Malay States, Siam, Netherlands India, Borneo, the Philippines, &c. for the year 1908[M]. Hongkong: Daily Press. 1908. 846.

[32] Database of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taff[Z], University of Bristol, http://www.bristol.ac.uk/history/customs/resources/servicelists/databases.html, 20.11.2019.

[33] 劉武坤. 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稅務司名錄(上)[J]. 民國檔案, 1986, (3): 132—134.

[34] 劉武坤. 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稅務司名錄(下)[J]. 民國檔案, 1986, (4): 110—129.

[35] Day, S.. Stuhlmann and Lisa at Nanking, 1907[A]. Special Collections & Archives[R]. Belfast: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1907. MS 15/6/10/1.

Abstract: C. C. Stuhlmann was a German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nd mineralogy at the Tong Wen Guan of Beijing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He was the first chemistry professor from Germany as well as the first chemistry professor with a doctoral degre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is person and uncovered some important original documents. The obtained results could greatly improve the current biography about him, thus enrich the content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oth in China and Germany.

Keywords: C. C. Stuhlmann, chemistry, history, China, Germany

猜你喜歡
中國化學德國
“夢夢”“嬌慶”德國行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奇妙的化學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國”調子
新中國科技60年(3)
開始敲門
非常演奏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