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討厭一個人,用不著翻臉

2020-09-09 10:02許朝暮
關鍵詞:三觀蘇軾學會

許朝暮

我們這一生,難免會和形形色色的人不期而遇。遇見自己喜歡的人,是難得的幸運;碰到自己討厭的人,才是生活的常態。然而,種種原因下,我們往往躲不掉討厭的人,不得不學著與他們相處??催^一個人際關系定律:無論你走到哪個圈子里,遇到討厭的人的概率都是基本相同的。即使你屏蔽了這個,一定會有新的補上來。所以,面對自己討厭的人,逃避永遠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與其被討厭的人影響情緒和生活,不如學會主動適應環境,與他們自在共處。

三觀不同,用不著翻臉

朋友小然入職新公司后,跟部門里的一個同事走得很近。她和同事是老鄉,年齡也相近,本以為彼此會很合得來。沒想到,相處了一段時間,小然發現她們根本聊不到一起。一塊吃飯時,她抱怨最近負責的項目趕進度,每天都要加班,對方卻說:“就為了一點加班費,至于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嗎?”小然興奮地聊起自己喜歡的明星和電視劇,對方卻吐槽明星的長相,取笑道:“你居然為了他看這么垃圾的???”

最過分的一次,是小然說自己不想戀愛、結婚,享受目前的獨居狀態,對方張口就來了一句:“等你嫁不出去成了沒人要的老女人,你就知道后悔了?!毙∪辉囍瘩g過幾次,但對方堅持己見,毫不示弱地回懟,令她又氣又惱。最后,她不再與之針鋒相對,而是有意疏遠了她,來往漸漸少了,讓她感覺輕松了許多。

生活里,最令人討厭的事情,莫過于和頻率不同的人對話。生活經歷不同,知識儲備不同,思維方式和層次也不同,即使費盡口舌,跟對方也說不明白。正如莊子《秋水》篇中所說: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遇到這樣的人,不必爭辯,也不必翻臉,默默地保持距離,才能各自安好。

因為三觀和層次不一致,再多的爭辯也無法得到正確答案,只會白白浪費時間。村上春樹說過:“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里?!庇行┤?,注定跟你不是一路人,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糾纏。生命來來往往,遇見想法不同的人,就盡量減少接觸;碰到三觀不合的人,就學著視而不見。不必勉強自己去分出勝負,只需心平氣和地保持距離,從容不迫地做好自己。

性格不合,應拋開偏見

心理學上有一個暈輪效應:人們會根據對一個人的初步印象,推論出他的其他特質。也就是說,我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得出整體印象,很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誤差。尤其是面對討厭的人,我們總是習慣全盤否定對方,無視對方的優點,認知也就越來越狹隘。相反,真正有格局的人,會找到對方的優點,忽略對方的缺點,視角就能越來越開闊。

文化學者馬未都就曾說過:“能跟討厭的人共事,才叫有本事?!蹦贻p時,他有一位朋友,是圈子里年薪最高的。朋友在銀行上班,董事長問他能不能跟某位同事一起工作。這位同事性格古怪,是全公司最不受歡迎的人,很多人寧愿辭職也不想跟他共事。但是,朋友認為,備受討厭的同事卻能一直留在公司,一定有過人之處,便立刻答應下來。

他放下個人的好惡,一心協助同事,讓工作得以正常進行。最后,他獲得了董事長的青睞,順利升職加薪。心理學家曾奇峰說過一句話: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與這個世界無關,而與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樣子有關。

人生漫漫,免不了要跟討厭的人打交道,與其和討厭的人針鋒相對,不如學會與之相處,達到共贏。我們公司有位市場部主管,好大喜功,剛愎自用,不少人因他辭職,只有小陳愿意追隨他工作。其實,小陳最初跟大家一樣討厭他,經常在背后跟人吐槽。后來,他漸漸發現主管的工作能力確實很強,做事不拖沓,再難纏的客戶也能被他搞定。而且,小陳發現只要多夸他幾句,凡事多順著他,他也愿意傾囊相授。于是,小陳放下了偏見,虛心向他學習,改進了思考模式和工作方法,半年后就被提拔為了副主管。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會從別人的缺點之外看到可取之處;從彼此的不合之外找到共通之處。與對方的缺點抗衡,只會兩敗俱傷,而與對方的優點和解,才能互惠互利。既然無法改變他人的行為,不如改變自己的偏見,讓相處變得更加舒服。

爛人爛事,要學會放下

作家馮唐說過:時間太少,好玩兒的事兒太多,從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糾纏。人生苦短,沒必要因為一些討厭的人、糟糕的事而耿耿于懷,心煩意亂。把有限的時間多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放下別人的錯和過去的事,才能解脫自己的心。

大文豪蘇軾和好友章惇因朝廷之爭而分道揚鑣,成為了彼此的宿敵。在章惇的屢次迫害下,蘇軾一路被貶,流落到了瘟疫橫行的南方地區。被昔日好友算計,蘇軾也曾有過怨憤不滿,但他處世豁達,隨遇而安,修小屋、種果樹,遍嘗美食,過得怡然自樂。章惇得知后惱羞成怒,一紙令下,將蘇軾貶到了更加艱險的海南,環境極其惡劣,他疾病纏身,九死一生。后來,局勢反轉,章惇被罷相,蘇軾免罪回京。章惇的兒子生怕蘇軾回來會報復章家,連夜寫信求情。但蘇軾的回信中,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但以往者,更說何益,惟論其未然者而已?!?/p>

意思是說,一切就算了吧,過去的事情都不必再提。得知章惇生病,蘇軾還隨信寄去養生藥方,希望他保重身體,早日康復。

面對章惇帶給他的種種傷害,蘇軾沒有選擇原諒,而是決定不再計較。其實,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因為一個人的快樂,不在于擁有的多,而在于計較的少。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鈍感力》中說:不要對日常生活太過敏感。和什么樣的人一般見識,你也就是什么水平。一遍遍怨恨欺騙你、辜負你的人,只會讓傷口越來越深。把爛人爛事放在心上,苦苦糾纏,其實是在消耗自己。面對討厭的人,你可以不理睬;面對糟心的事,你可以不原諒,但要學會放下,讓生活重獲陽光。

忙著討厭別人,不如強大自己

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討厭一個人,說明他還在你的視野里,你只有成長自己,才能讓他不在你的視野。有些人,任憑你如何努力也無法成為朋友,不必費盡心機地討好,也不必咬牙切齒地痛恨。

三觀不同,不必強融,只需保持距離;性格不合,不用逃避,嘗試尋求共贏;爛人爛事,不要糾纏,學會放過自己。與其沉湎在煩惱和痛苦中,不如把討厭別人的時間,用來專注當下,提升自己。只有自己變得更優秀,內心更強大,才能把討厭的人甩在身后,讓煩心的事輕易翻篇。

摘自《好日子》

猜你喜歡
三觀蘇軾學會
你的三觀,我很喜歡
你的三觀,我很喜歡
從善如流
蘇軾“吞并六菜”
蘇軾吟詩赴宴
學會分享
請告訴女兒,三觀不合的人不能嫁
蘇軾發奮識遍天下字
學會尊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