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高考一輪復習策略研究

2020-09-10 07:22陳麗英
信息技術時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現狀與問題反思

陳麗英

摘要:高考是對學生高中三年學習的終評,同時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夠進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個人發展,為此,學生以及教師有必要對高考引起足夠的重視。高中政治教學中,一輪復習課對學生最終學習實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輪復習課還存在著課程枯燥,一輪復習目標不明確,學生一輪復習效果不明顯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一輪復習課必須制定有別于新課的教學目標和課程知識結構設置,才能讓學生從一輪復習過程中得到知識的有效鞏固和深入。

關鍵詞:政治一輪復習課;現狀與問題;一輪復習策略;反思

引言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需要在高三有效的時間內,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一輪復習,才能有效提高備考效果。就高中政治而言,其必修內容較多,教師要在有效的時間內提高一輪復習效果,就需要針對高考政治考查點,采取有效的政治一輪復習策略,促使學生的備考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鑒于此,本文深入探究“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1高中政治一輪復習課的現狀與問題

高中政治一輪復習課存在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過濾型”。由于一輪復習課中涉及的知識點都是已經教授過的內容,所以一部分教師在有限的課時中,選擇重點內容進行一輪復習。而“過濾型”一輪復習課程容易導致教師和學生對考試重點的主觀臆斷,造成知識點的遺漏和知識結構的碎片化。二是“壓縮型”。同樣受課時的限制,教師無法在一輪復習課中實現對所有知識點都進行詳盡的說明,因此,壓縮型一輪復習課的模式主要是通過對課程概念的貫通,為學生串聯起知識的主要框架,以實現知識系統的完整性。然而,壓縮型一輪復習課程所實現的只是學生淺層的知識記憶積累,遠遠不足以應對靈活多變的高考考題,也無法實現對學生現實生活的知識內化運用。三是“題海型”。由于一輪復習課是建立在對知識接受完成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一部分教師選擇跳過對知識的重復階段,直接應對考試試題,以期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和答題效率。主要根據考試說明,設計典型例題,通過對例題的練習達到知識鞏固和技巧訓練兩個目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題海型一輪復習課無法實現政治知識的系統化,容易使學生陷入機械的學習模式中,遑論創新思維模式的轉變了。以上幾種一輪復習課模式的存在,固然源于教師教學風格的不同。然而,追根究底源于政治一輪復習課目標不明確,課程結構混亂,部分教師將新課課程目標作為一輪復習課課程目標;有的教師將考試說明中的考點作為課程目標;有的教師將訓練學生的解題技巧作為課程目標等,都陷入了局部片面的誤區中,沒有實現一輪復習課對知識的深入內化。其中有一點尤其值得教師和學生關注: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許多教師的教學方式趨向靈活創新,許多課堂的重心傾向于師生互動環節,多媒體展示等教學方式的多樣性上,學生實際知識積累往往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證,同時課堂效果也沒有獲得及時的反饋。這也是許多一輪復習課實際一輪復習效果打折扣的原因。

2一輪復習策略的轉變

2.1夯實基礎,鞏固知識點

高三政治教師在進行第一輪復習時,有必要幫助學生理清政治基礎知識,其主要包括政治重要概念、原理以及觀點,與此同時需要幫助學生理清每一個政治考點以及相關聯的考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促使學生能夠掌握政治教學大綱中要求的每一個基礎知識點,從而避免高考基礎失分。例如政治教師在一輪復習《大眾文化》時,教師不僅僅有必要從內容入手,促使學生明確大眾文化是屬于健康有益的一種社會文化,還需要從形式入手,促使學生明確大眾文化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一種文化,這樣學生才能明白本知識點的大眾文化與其他文化具有本質的區別。

2.2關注熱點,知識遷移

首先,新授課堂上,教師經?!耙洆洹?,經常講社會、生活中新近發生的人或事,而遷移到政治課堂上,為政治課堂增添生機與活力。一輪復習課,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問題,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社會問題、分析生活中的問題。如對于《經濟生活》的一輪復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熱點問題之一“低碳生活”而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如何才能低碳生活,作為高中生,我們能為低碳生活做點什么等,通過問題的分析,讓學生意識到發展低碳經濟是生活模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國家權益的全球性革命,同時,熱點問題的滲透,促使學生用政治的眼光、發展的眼光看社會、看生活。其次,該部分中可以滲透的熱點問題還有經濟危機問題、人民幣的匯率問題、節能環保、《中央1號文件》《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發展規劃》、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這些熱點問題的滲透和引入,促使學生關注社會,也實現知識的遷移運用,凸顯“學以致用”。

2.3加強綜合訓練,提高應試能力

練測目的是強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運用,提高應試能力。如選擇題的排除法的訓練如下,排錯法:選項有科學性錯誤、絕對化、以偏概全即可排除。排異法:選項雖沒有科學性錯誤但不合乎題意要排除;表象或是題目意思的簡單重復,非本質的也排除。材料解答題訓練:教會學生帶著問題看題,從材料找答案,劃線,分層、概括成要點;要求結合所學的要找到題意與教材的結合點,在腦海中搜索相關知識作答。

2.4減少壓力,調整學生的學習情緒

成績的壓力,讓苦苦學習的考生,感受到努力與成績不成正比的絕望;家庭的壓力,讓考生不敢面對父母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神;競爭的壓力,讓學生在學習上不敢有一絲懈怠,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讓考生被消極情緒所包圍,非常容易出現心理防線崩潰的現象,這都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事,合理地幫助學生調整心情,排解壓力,否則,再優秀的學生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壓力無處不在,高考面前,考生不僅是成績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質的考驗。懷著一顆平常心對待考試,用正確的方式去緩解并消除壓力,不被困難嚇倒,將壓力轉換成動力,輕裝上陣,讓自己處在一個積極地學習氛圍里,那么考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提升?;鈮毫ψ钣行У霓k法來自于自身的心態調整,考生可以準確地定位自己,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合理,科學,有效的高考一輪復習策略,在成績面前,不驕不躁不攀比,同時,也要安排好自己的睡眠休息時間,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造成精神疲憊,思維緩慢的狀態,適當的放松,以輕松的心態面對學習,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面對家長的壓力,學生要理解家長的心情,但是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與措辭,轉變“上學是唯一出路”的思想觀念,給予孩子更多的學習自由,讓他們能夠自己選擇,多給一些鼓勵的話語,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高考一直是社會的熱點話題,學校應該創造出寬松的學習環境,教師適當地布置作業,控制好任務量,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關注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學生,做好對他們的心理輔導,注重與學生交流溝通,理解學生。在社會方面,也需要大家共同關愛考生,不要給予過多的壓力與關注,讓考生在面對人生重要時刻,能夠以自信的面貌去迎接人生的轉折點。

結語

總之,高考備考工作具體而繁瑣,任務艱巨且時間緊迫,這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一場不小的挑戰。以上所談的僅僅是技術層面上的種種側重與準備,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投入以飽滿的熱情和愛心,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幫助他們一把,讓他們走到奔向夢想的大路上。

參考文獻

[1]謝永明.時政熱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4(13).

[2]郭霞.我的課堂,我精彩——淺談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時政熱點教學[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2(6).

猜你喜歡
現狀與問題反思
動物學野外實習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內蒙古農牧民收入問題研究
高中外國小說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高職《園林規劃設計》示范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學生早戀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時期中學美術課教學方法的思考
行政處罰制度之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