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探究 有效生成

2020-09-10 20:57李娜
信息技術時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學為中心自主學習

李娜

摘要:初中科學課程實施的方式要注重自主學習,要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傳統教學方式偏重知識的灌輸和傳授,學生學習主要是接受和存儲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對知識的傳承有一定作用,但對學習興趣、創新意識、探究能力、科學方法的培養作用甚微,有時甚至起負面作用。因此,在初中科學教學實施方式上要進行改革和創新,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學為中心,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

關鍵詞:自主學習;學為中心;主體性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在現代社會中,自主學習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學校教育為適應終身學習的要求,必須把受教育者培養成自主學習者。學會自主學習,不僅是學生在校學習所必需,也是學生終身學習以適應社會發展所必要?,F代教育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主體性教育??茖W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領域,也應該是一種主體性的教育。也就是說,科學教育應該有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展,應從學生主體性發展愿望的實際出發,通過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活動,來達到學生潛能的充分發展。這種主體性學習活動主要通過自主學習來進行的。因此,科學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責任心,給學生獨立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方法。

對于自主學習的涵義,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其一,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傳統學習的學習往往是一種被動學習,學習體現出一種“要我學”的特征,也就是學習出于外在的誘因和強制。而自主學習是基于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在需要,體現一種“我要學”的特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愉快的享受和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學習效果也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學中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是實現自主學習非常重要的途徑。

其二,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傳統學校的學習往往是教師主導,甚至是教師包辦,體現了對學生“我能學”的不信任。而自主學習是一種獨立學習,反映了學生在學習中“我能學”的特征。離開了獨立性,學習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主學習。教師要相信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積極鼓勵學生獨立學習,并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讓學生發現自己的獨立性,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其三,自主學習是一種元認知監控學習。元認知監控學習的實質反映了學生“我會學”的特征。在自主學習中,學習者對為什么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在學習活動之前,學生能夠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放啊,做好學習準備。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對自己的學習結果自我檢查,自我總結,自我評價和自我補救。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監控能力,并養成習慣,這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

二、實踐探究

(一)“物質的溶解性”的教學

上課一開始,我向學生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情景:學校運動會,小明參加了1000米長跑,流了很多汗,爸爸媽媽喊加油,嗓子的喊啞了?;氐叫∶骷?,如果你是小明,你準備給他們一家三口泡什么茶最合適?學生開始討論起來,大家一致認為應該給小明自己泡一杯鹽水,因為他流了大量的汗,為爸爸媽媽泡兩杯糖水,因為他們喊啞了嗓子。于是全班分小組準備泡這三杯茶,分別標明“小明、爸爸、媽媽”字樣。

我向學生提出了幾個要求,課件展示給學生看:1.三杯水要一樣多。2.因為爸爸喜歡甜一些,要求媽媽杯里沒有白糖出現在杯底,而爸爸杯里有白糖出現在底部。3.要求媽媽和小明杯里加入的白糖和食鹽質量要一樣多。并把泡茶條件課件展示出來。

大家都清楚了泡茶條件,我說:“現在,你們四人一組,利用桌上所提供的器材配制兩杯糖水,一杯鹽水。注意配置過程要符合條件,要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疑問,看哪組泡茶本領最好?”接著,學生就開始動手操作,我來回觀察并不斷參與到他們的泡茶活動中去,給予指導。幾分鐘后學生紛紛表示自己這一組完成得很出色。我于是抽幾個小組,讓他們說說泡茶過程中能提出哪些問題。

“白糖和食鹽為什么能溶解在水中?”

“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與哪些因素有關?”

“有什么辦法能使剩余的白糖溶解呢?”

“水為什么會變甜呢?”

“當我泡媽媽這杯糖水時,加入少量白糖,白糖全部溶解了,而當我泡爸爸這杯時,加入比較多的白糖,白糖會有一些剩余,這是為什么呢?”

“同樣多的食鹽和白糖加入同樣的水中,為什么它們溶解的量不一樣呢?”

對于學生提出的這一連串問題,我很興奮,正是這些問題促使他們去學習和獲取新知識。我順勢激勵他們“同學們,你們所提出的問題都很有價值,都是我們今天這節課學習中所要解決的,我相信這些問題通過大家繼續實驗,自己有能力解決的?!爆F在先讓我們來比較這三杯茶,能得到一些什么結論:比較媽媽和爸爸這杯,有同學說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比較小明和媽媽這杯,有同學說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F在我們再利用桌上的器材做實驗,如何把爸爸杯子里剩余的白糖溶解掉?各組又開始思考,動手做實驗如何把爸爸杯子里剩余的白糖溶解掉,經過幾分鐘,好多小組成功了,我讓各小組派一位代表發言,把自己這一組采用的方法,如何做的,做一個匯報。從各小組匯報的情況看,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

觀點一: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與水的質量有關。在水中溶解能力與水的質量多少有關。因為我們在爸爸這杯里加了水,剩余的白糖就溶解了。

觀點二: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與溫度有關。因為我們這一組用酒精燈加熱的方法把剩余的白糖溶解掉的。

觀點三:白糖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與是否攪拌有關。因為我們這組是用玻璃棒攪拌好不容易把剩余白糖溶解掉的。

學生們已具備了根據自己動手實驗和已有的知識進和思考并作出判斷的能力。雖然他們的觀點有些是錯誤的或片面的,如將溶解速率與溶解能力混為一談。但是,這些片面甚至錯誤的觀點,正是他們進行科學探究,獲取科學知識的推動力,是產生和構建新知識的起點。觀點一表面上看是非常正確,也經得起實驗的檢驗,對此,我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溶解能力”概念的涵義,比較“溶解能力”和能夠溶解的數量之間的差異,從而使學生認識到不能只用溶解的數量來比較物質溶解能力的強弱。至于觀點二,學生們已能過實驗得出,并且大部分學生都認同:溫度越高,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就越大。我給予學生能答出這樣的結果高度地肯定,而且一致推廣,溫度越高,大部分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也就越在,但我用課件列出熟石灰特殊例子,這種子別物質,溫度越高,溶解能力反而越小,這是有一位同學大膽的舉手說:“老師,我不同意:溫度越高,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就越大的觀點?!蔽易屗f說他的想法,他于是說:“也許當水的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白糖在水中溶解能力將不再變大,說不定會減少。我們這一組,不斷給水加熱,剛開始時,剩余的白糖都溶解掉了,可我們一直升高溫度,白糖又析了出來,難道溫度進一步升高,白糖的溶解能力不再變大了嗎?所以我猜測水的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白糖的溶解能力反而會越小的可能?”學生這種大膽的猜測反映了學生思想的解放和可貴的想象力。對此,我加以充分的肯定:當水的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白糖的溶解能力怎樣變化,這一想法是很有意義的,需要我們進一步地探究。

(二)案例反思

1.正確處理好教師的主導和學生主體關系。

課堂是學生的,當我們把學生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系主人,我們的課堂才會顯得生機勃勃,學生的創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激發。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著力創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教學環境,最大限度地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表達見解和通過反思完善自己認識的機會。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到課堂上,教師、學生、課程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不能過分地強調任何兩方面的關系。新課程倡導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方式根本性轉變,目的是使學習方式和教學行為由原來偏重教師傳授轉變為立足學生發展,著重于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但因該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不要片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略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本案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一面,但教師的開始設計故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學習中不斷提出啟發性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是不可忽視的。

2.學生的錯誤也是一種教學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都盡量不讓學生出差錯,盡量讓成功伴隨著每個學生的學習。但是,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會出現各種錯誤,總要經歷許多挫折和失敗。對學生來說,正確的觀點與錯誤的觀點做斗爭中才能確立起來的。在本案例中,面對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錯誤,教師并不是加以責怪和譏諷,而是善待學生的錯誤,將這些錯誤和困難看成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加以利用,積極引導熱情地幫助。學生通過識錯、析錯、和糾錯等環節,在認識錯誤的過程中進行學習。這樣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對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因素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也反映出教師對學生的寬容、尊重,反映出教師的教育智慧。

三、結束語

新課程教材中體現較多的是討論和實驗環節,而這兩個環節的實施特別需要教師的及時評價,否則很容易落入形式化,走過場的游戲中去,難以使學生真正完整地、系統地、正確地掌握知識。如討論大多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抽幾個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然后由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補充或提出不同意見,盡量使學生的參與面廣一些和足夠的時間來表達完整,教師在過程中不斷地對學生的想法給予肯定、訂正或否定,用已學知識能說明問題的適當作出解釋,不能說明的給學生留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好奇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還宜綜合學生的討論結果作出小結,給學生留下完整系統的印象,當然對表現好的小組教師也應及時進行表揚,讓他們體會問題解決的成功感,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如本節教材開始時讓學生提一些有關物質溶解的問題,教師可對學生的回答予以適當的評價和嘗試性的回答。如:“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相當不容易?!薄斑@位同學很會思考,有創意?!薄坝袥]有不同的意見?你們同意他的觀點嗎?”“是否可以換一種說法來描述同一現象呢?”等等。這些評價不但能肯定并表揚好的回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動腦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周公度.無機結構化學.科學出版社. 1982年

[2][英]D.A.約翰遜著.湖南師范大學化學系譯.無機化學的一些熱力學問題.湖南大學出版社.1985年.

猜你喜歡
學為中心自主學習
“學為中心”視角下學生閱讀思維的導引
開放教育下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為中心:把學生推向課堂的最前沿
積極構建“學為中心”的信息技術課堂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