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我國優秀女子標槍運動員助跑速度峰值的影響

2020-09-10 08:15喻皖臨
新教育論壇 2020年18期
關鍵詞:標槍

喻皖臨

摘要:擲標槍成績與助跑速度、速度峰值密切相關,標槍出手時機應與最大速度峰值的出現相吻合。助跑速度曲線以可控型和緩坡型較為合理,可控型助跑更有利于擲標槍成績的提高。統計分析可以進一步改進技術,指導訓練,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標槍;助跑速度;可控速度

1前言

在田徑運動項目中,擲標槍是一項器械輕、技術比較復雜的多軸性旋轉的投擲項目。把這一完整的運動過程又分為持槍、助跑、最后用力及緩沖等幾部分。助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使運動員和標槍獲得預先速度,為最后用力創造良好的條件,使標槍飛得更遠。

理論研究和運動實踐表明:助跑對擲標槍的貢獻率為30%~50%,甚至更高。這就說明助跑速度在投擲標槍中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據相關專家對優秀標槍運動員的助跑與原地投擲成績對比發現,我國優秀的標槍運動員助跑投擲比原地投擲標槍的成績遠15~25米,這就更充分說明了助跑在投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實踐中如何提高助跑技術?助跑的加速形式及助跑的速度應該達到多快?還有它對最后用力動作的影響等都需要進行研究和探討,以便為今后的運動實踐提供科學的理論參考。

2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國內優秀女子標槍運動員助跑速度。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近年的很多院校核心期刊等十幾種科學刊物中與標槍項目相關論文幾十篇,閱讀了相關的書籍與論著,為本文論文的研究分析和論證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2.2.2綜合分析法

運用專業知識對所查閱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

2.2.3對比分析法

對國內優秀女子標槍運動員助跑速度研究數據資料進行比較。

3分析

3.1標槍助跑速度理論分析

投擲標槍是運動員助跑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獲得最后用力前的最大的運動慣性。而運動員和器械在這種最大的運動慣性的屬性下,才會具備有最大的慣性動量,根據運動力學可知,所謂動量即質量和速度的乘積P=mv。在標槍助跑中,運動員和標槍的質量是恒定的,所以,動量的大小則主要是由速度大小來決定。而助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最后用力投槍前身體和標槍獲得最佳的初始速度,并形成最佳姿勢。如果助跑單一的去追求快而影響最后用力最佳姿勢的形成,導致技術動作變形,就會適得其反。所以,助跑速度一定要是可控速度。要達到最大的可控速度,這就需要運動員既有較好的加速奔跑能力,又要有熟練的技術動作。

3.1.1標槍助跑速度的穩定性

標槍是一項較復雜的運動項目。在投擲標槍過程中復雜的技術實際上是整個助跑速度過程中較為重要的技術,而助跑速度的穩定性是保證完成整個助跑速度過程中復雜技術的前提。助跑速度穩定性表現在運動員在整個助跑速度過程中,穩定的助跑速度、穩定的助跑速度節奏、準確的步點以及穩定的技術基礎和穩定的心理素質。助跑速度的穩定性越高,越能發揮運動員的技術水平,能更好使身體形成超越器械,給最后用力創造有力的姿勢。

3.1.2標槍助跑速度的利用

助跑速度的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與跑的絕對速度的百分比。投擲標槍中的助跑速度是為了使器械最后出手時獲得更大速度,而要想獲得盡可能大的速度,就要求運動員最大限度地利用助跑速度,保證運動員由助跑速度不停頓地進行投擲動作,使器械具有更大的出手速度。而決定標槍成績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出手速度。

3.2標槍助跑的速度曲線分析

從持槍助跑第一步開始,到“交叉步”右腳落地這一段稱助跑,進而運動員又把它分為預跑階段和投擲步階段。在此階段中,投擲者的身體從靜止開始,經一定時間的跑動后,達到較高的速度。但是,由于個體差異,運動員在這一段跑動中的速度變化是不同的。根據資料中運動員助跑的時間與速度關系的分析顯示,助跑速度曲線可以分以下三種形式:

3.2.1可控型

從助跑開始,助跑的速度隨時間和距離的增加而加速上升,達到較高值后相對穩定一段,至最大速度峰值標槍出手,如圖1所示。這類運動員的預跑段與投擲步段,投擲步與最后用力動作銜接自然,速度控制好,有利于成績的發揮。

3.2.2緩坡型

助跑開始后,助跑速度緩慢上升,進入投擲步后出現最大速度峰值,但在標槍出手時速度略有下降,幅度較小,如圖2所示,這類運動員擲步段與最后用力銜接不緊密,助跑速度不能充分的利用,不能使標槍在最大的可控速度峰值時出手,對成績略有影響。

3.2.3尖峰型

助跑開始后速度上升較快,預跑段結束時出現最大速度峰值,進入投擲步段速度開始下降,下降幅度較大,如圖3所示。這類運動員預跑段與投擲步段銜接不好,速度損失大,投擲步段與最后用力的速度都在下降,成績影響最大。

根據以上三種類型助跑速度曲線的對比分析,結合運動員在比賽現場的技術表現及成績狀況的資料顯示,在上述三類曲線中,可控型和緩坡型相對較為合理,符合投擲原理和投擲標槍技術對助跑技術的要求,二者之中可控型要更好一些。因為它既符合助跑逐漸加速,創造預先的速度,以較高的速度進入最后用力動作過程的要求,又可在保持一定階段較高的助跑可控速度下,使助跑與最后用力投擲動作銜接緊密。相反,第三種尖峰型則存在著不足,它雖然在助跑開始到速度最大峰值出現,速度也是逐漸上升之勢,但升幅太快,預跑段水平速度很快達到最高速度,超出人體自控速度,只能降低助跑速度進入投擲步段乃至最后用力,導致助跑速度貢獻率效果差,直接影響標槍運動成績的提高。影響最后用力和投擲成績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助跑技術的不穩定,身體起伏較大。因此,在訓練實踐中,要加強助跑技術訓練,改進速度結構,使助跑中保持最高的可控速度完成投擲動作,這樣才能使助跑的速度和最后用力完善結合。

3.3助跑速度對成績的影響

助跑不是投槍的直接階段,它所產生的效果必須經最后用力才能表現出來。投標槍不像跳遠那樣,可將助跑中產生的速度直接作用于人體的拋出,而是要將助跑中產生的速度,在最后用力階段通過運動員一系列的動作的轉換方可作用于標槍的飛出。

3.3.1最大速度值與投擲成績比較

從表1中可以看出,成績好的運動員,其助跑速度的最大峰值并不是最高的,而成績較差的助跑也可能是最快的,這說明在投擲標槍過程中,助跑雖要逐漸加速,但并不是越快越好,原因在于運動員既要創造預先速度,又要在快速跑動中完成一系列復雜的擲槍的技術動作,還要控制標槍并投擲出手。如果跑動太快,就會來不及完成最后用力的合理正確動作而使成績下降。因此,助跑必須是在穩定的技術基礎上,必須符合投擲原理和標槍技術,盡量達到較快的速度,這樣就能取得最佳的投擲成績。

3.3.2標槍助跑速度損失率與投擲成績

根據表2數據統計可知,中外優秀運動員的助跑速度損失率與投擲成績對照比較,損失率大的投擲成績較差,反之,則好。平均成績好于中國運動員,一個重要因素是外國運動員的助跑速度損失率比中國運動員的助跑速度損失率小。從擲標槍的技術看,標槍的出手是通過運動員一系列動作來完成的,在助跑進入最后用力時,機體要在快速的運動中完成投擲動作,身體水平速度的下降是必然的。但不同水平的運動員速度下降的幅度是不同的,即速度損失率的高低,對投擲成績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助跑中,如何有效利用較高的可控速度進入最后用力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出現減速又是不可避免的,但盡量減少這種損失才是合理的。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投擲成績與助跑最大的可控速度、速度峰值出現的時機密切相關,標槍的出手時機應與最大速度峰值的出現相吻合。

4.1.2助跑速度曲線以可控型和緩坡型較為合理,尤其可控型更適合標槍投擲技術特點,更有利于成績提高。

4.1.3助跑進入最后用力時,身體水平速度下降。出現減速是不可避免的,是投擲技術特點所決定的,屬共有現象,但是不同水平的運動員速度下降幅度是不同的,在實踐中應力求減少投擲助跑速度損失率,使最后用力投槍動作更為快速實效,從而獲得理想的投擲標槍運動成績。

4.2建議

4.2.1有計劃的逐步提高助跑速度。在進行助跑時,應當遵循客觀規律,在運動員身體素質逐漸完善的基礎上,有計劃的逐步提高,循序漸進,如果運動員投擲動作還沒有完全掌握,助跑速度就不能過快,這樣不僅不能提高成績,還可能破壞運動員的運動節奏,導致動作變形,反而影響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4.2.2注重投擲和速度的結合。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應當做反復速度訓練,但是一定要安排好助跑速度,不能盲目追求快而破壞了整個投擲節奏,將助跑速度結合起來,讓助跑速度提高投擲成績。

4.2.3助跑速度因人而異。對助跑訓練,教練員應當注重運動員個人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生理特點等,進行適合運動員自己的助跑節奏。

參考文獻:

[1]張春城.淺談助跑速度對標槍成績的影響[J].少年體育訓練,2011

[2]王連忠,張海云.論助跑速度對投擲標槍成績的影響[J].才智,2011,12

[3]楊成.我國優秀青年男子標槍運動員擲標槍最后用力技術的三維運動學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2.

[4]邵占朋.影響我國男子標槍運動現階段發展的主要因素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9.

[5]曹建強.淺談助跑速度對標槍投擲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3,05

[6]彭志軍.陳志萍.青少年男子標槍運動員助跑速度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南寧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

猜你喜歡
標槍
主動出擊
物理知識點在標槍運動中的應用
軟式標槍的介紹及使用方法
少兒標槍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標槍運動最后出手角度的分析
基于3軸運動傳感器的標槍軌跡測繪儀的設計
標槍
藍精靈奧運會
超迷你的吹箭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