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及食物安全的內涵辨析

2020-09-10 07:22岑丹李太平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20年6期
關鍵詞:糧食安全食品安全

岑丹 李太平

摘 要:通過梳理相關文獻對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及食物安全三者概念內涵分析后發現,糧食安全的研究重心在于保障數量安全、食品安全的研究重心在于保障質量安全、食物安全的重心在于實現營養安全。

關鍵詞:糧食安全;食品安全;食物安全;內涵辨析

1974年,世界糧農組織(以下簡稱FAO)首次提出了“Food Security”的說法,當時被譯為“糧食安全”[1],把糧食等同于食物,這使得我國對于食物的概念理解十分狹窄?!癋ood”即“食物、食料、食糧、糧食;營養物、營養品、食品;飼料”,而不僅僅是“糧食”[2]。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滿足人們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要。在此背景下,學者們開始更多地討論“食物安全”的內涵。周志和[2]、程廣燕等[3]認為,“食物安全”應是“四位一體”的概念,它包括數量、質量、營養及結構四個屬性。李國景等[4]則認為,“食物安全”更多是指食物營養安全,保障食物數量及質量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保障居民的食物營養安全。

1 糧食、食品、食物的概念辨析

為了厘清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與食物安全概念的具體區別與聯系,首先應弄清糧食、食品與食物三者概念的國內外差異。在國外,與中文對應“糧食”的概念并不存在,在英語字典中也查不到與“糧食”相對應的英語單詞。與 “糧食”最相近的FAO定義的“谷物(Cereal/Grain)”概念,它包括稻谷類、麥類、粗糧類以及補充主食用的薯類和豆類。在國內,糧食包括谷類、豆類和薯類。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屬于糧食范疇的大豆在國際上被列入油料的范疇。關于食品的概念,各國有著自己的立法說明(附表)。歐盟、加拿大和美國均在立法說明中沒有否定半成品的食品屬性,但在我國,法律界定的食物概念中不包括半成品。但在相關標準中,如《食品工業術語》就將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列入食品的范疇。關于食物的概念,曹寶明等[5]認為,食物是維持機體生長、代謝和生命過程以及供給能量所必需的物質,它是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構成以及一些機體所必不可少的礦物質、維生素和輔助物質。當代漢語詞典中“食物”泛指吃的東西,但在中國百科大辭典中,“食物”指的是加工后的食品,其也指明在中國,“食品”與“食物”兩詞無嚴格區分,?;ハ嗤ㄓ谩,F代漢語同義詞典中則對食物和食品的概念做出了嚴格區分,“食物”的試用范圍較廣,指一切能吃的東西,包括制成品與非制成品,而食品則多指是經過加工的制成品。這里食品概念與中國《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法定概念有較大的出入??傊?,國內外關于糧食、食品及食物的概念差異較大,但總的來說,糧食的范疇最小。食品和食物的內涵較為廣泛,但對于食品與食物之間的差異和聯系,國外不做區分,但在國內的相關詞典中兩者還是存在差異。

2 糧食安全、食品安全、食物安全的內涵辨析

通過對中國知網關鍵詞信息的檢索發現,關于“糧食安全”的年度發文量自1976年的16篇逐年提升,至2014年達到數量峰值3 174篇,隨后,年度發文量有下降的趨勢?!笆称钒踩钡哪甓劝l文量自2000年開始全面超過糧食安全,峰值在2013年(11 311篇)。反觀食物安全的年度發文量變化則始終維持在低位,峰值處于2016年,但僅有625篇。1991—2018年關于“糧食安全”“食品安全”“食物安全”的CSSCI年度發文量也展現出同樣的變化趨勢(圖1)。

2.1 糧食安全的內涵辨析

2.1.1 糧食安全的內涵變遷 糧食安全的內涵重點在于數量保障。1974年,FAO首次提出“Food Security”的概念,它指保證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為維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夠食品。在當時的中國,其概念僅指糧食安全。1981年,Sen將FAO提出的宏觀概念引申至微觀個體上,并首次提出了“糧食獲取權”的概念。毫無疑問,這里的“糧食獲取權”仍在強調個體糧食的數量保障。1983年,FAO對“Food Security”的概念進行了一次修訂,其概念變更為“保證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買得到且能買得起能夠維持生活的基本食物”,強調個人可購買能力對糧食數量保證的影響。1986年,世界銀行提出“糧食安全”是“確保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得到足夠的食物來維持有活力和健康的生活”,其概念從基本生活保障提升至對生活品質的要求。1996年,FAO再次對“Food Security”的概念進行了修訂,提出“只有當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和富有營養的糧食來滿足其積極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時,才實現了糧食安全”,開始考慮消費者個人偏好的要求。

2.1.2 糧食安全的外延研究 從中國知網關于“糧食安全”為主關鍵詞的文獻分布看,在排除一些相關主題后,“農產品產量”“糧食產量”“糧食主產區”“糧食儲備”“糧食生產能力”“糧食總產量”等體現糧食數量保障的相關主題文獻數量占比較多;其次“糧食流通”“農民增收”“農產品價格”“農業資源”“農產品流通”等相關主題的文獻也占據了全部文獻量的一小部分(圖2)。

根據1996年FAO最終修訂的糧食安全概念,學者們根據發展的需要,從不同角度開展了眾多外延研究并提出觀點??紫楸蟮萚6]強調,中國的耕地質量是保障生產能力即糧食安全的關鍵。鐘甫寧[7]通過對全球2007—2008年糧食價格暴漲暴跌的原因分析發現,提出糧食危機的本質是收入問題而不是價格問題。唐健等[8]強調,糧食安全是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活動,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為滿足所有人在任何時候的營養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而對糧食生產、流通與消費進行動態、平衡的政治經濟等活動。翟虎渠[9]認為,在糧食需求剛性增長面臨的資源環境等制約情況下,糧食安全戰略必須以科技為根本手段,以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為可靠基礎,依靠優勢區域增產提升保障能力,以國家政策支持作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有效供給的重要支撐。于曉華等[10]認為,中國的飼料糧自足率下降是威脅我國糧食安全的重大因素,中國現在和將來的糧食安全實際表現為飼料安全。十七大結束后,學者開始將保護環境、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融入到糧食安全問題的內涵研究中[11-12]。隨后,相關學者也在糧食安全的外延研究上提出了注重轉基因技術帶來的糧食安全影響[13-14]。王永春等[15]提出糧食安全的全球化視角,即糧食安全涉及資源、環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疫病防控、遺傳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等多個方面,在現有資源壓力情況下,要減少糧食損失與浪費,加強糧食安全方面的全球治理,國際合作是不二之選。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學者開始強調供給側改革對糧食安全的保障作用[16]。

2.2 食品安全的內涵辨析

2.2.1 食品安全的內涵變遷 食品安全的重點在于保障食品的質量[17]。食品安全在國際上也稱食品衛生。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題為《食品安全在衛生和發展中的作用》的文件中,曾把“食品安全”與食品衛生作為同義詞,定義為“生產加工儲存銷售和制作食品過程中確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適合人消費的種種必要條件和措施,這里強調的是食品生產的操作規范。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其《確保食品安全與質量:加強國家食品安全控制體系指南》中指出,食品衛生是指為確保食品在食品鏈的各個階段具有安全性與適宜性的所有條件與措施。這個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是食品衛生的目的,食品衛生是實現食品安全的措施和手段[18]。2006年,WTO提出食品安全是指食品的制作和食用不會使消費者的健康受到損害,這里強調的是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之間的緊密關系。我國的《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做出了立法規定,即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對食品食用者的食用后病理反應提出了具體要求。

2.2.2 食品安全的外延研究 從“食品安全”為主關鍵詞的文獻數量來看,“食品安全監管”與“食品藥品監管”作為相關主題緊隨其后,其監管目的主要是為了保障食品的質量和衛生?!笆称诽砑觿薄笆称焚|量安全”“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農產品質量安全”等與食品質量與食品衛生高度關聯的相關主題同樣占比較大。最后,“轉基因食品”“生物技術產品”“基因工程食品”等關于生物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的“食品安全”相關主題文獻的數量也占據了少量份額(圖3)。

吳林海等[19]認為,企業片面追求利潤、信息不對稱等是產生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原因確定的情況下,我國大多數學者從不同角度就“如何保障食品安全”這一議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古川等[20]從信息披露的角度,通過比較國外為獲得消費者信任而加強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情況,指出現階段國內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不足是導致食品安全事件爆發的一大原因,并提出引導高質量企業進行更多信息披露、加強信息溝通交流和落實信息披露機制的建議。倪國華等[21]從標準制定與遵從出發,指出食品安全的直觀理解是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符合各類標準。周應恒等[22]則從創新食品安全監管制度的角度出發,提出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績效,應切實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體制調整等對策建議。喬娟等[23]認為,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凸現,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已經成為研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的關鍵因素之一。李春艷等[24]認為,打破不安全食品價值鏈,實現供應鏈替代并改善廠商的信用治理環境,是促進食品企業建立質量安全信用機制、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周潔紅等[25]總結美國和歐盟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經驗,提出了改革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包括建設多層次的標準制定與評定體系,建設部門間橫向協作機制,完善法律基礎等。她主張政府主導下多元共治格局的建設以及食品安全全程追溯體系的完善與調整。

部分學者已然意識到官方“食品安全”概念的局限性,所以他們在研究中不斷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李新生[18]認為,食品安全是生產者的產品符合消費者對食品的安全需要,并經權威部門認定為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況下不會損害健康。任端平等[26]認為,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其相關產品不存在對人體健康造成現實的或潛在侵害的一種狀態,也指為確保上述狀態所采取的各種管理方法和措施,強調保障食品安全所涉及的管理辦法。李長健等[27]從食品安全問題的公共屬性出發,提出食品安全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它不僅關系到一個國家食品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與行業的健康發展,關系到食品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競爭力,最重要的是它關系到每個食品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社會的穩定和社會公共事務。部分學者從更宏觀的角度,指出食品安全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體系,包含食品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和營養安全三個層次[28],文曉巍等[29]對我國改革開放后食品安全狀況的變遷過程分析也側面支持了胡穎廉的觀點。在近期的國際貿易中,有將食品安全內涵泛化的趨勢,即將與食品質量相關的生產過程和生產方式納入到食品安全的要求中,如對環境和動物福利的要求。

2.3 食物安全的內涵辨析

2.3.1 食物安全的內涵變遷 現階段,食物安全的重點在于營養安全[30]。在中國經過幾十年的市場經濟建設后,居民食物消費結構不斷轉變,食物安全已經遠遠超越糧食安全的范疇。

“Food Security”于1974年在世界糧食大會首次提出,其西方內涵應是“食物安全”[31-32]。1992年,國際營養大會又對“食物安全”確定了新提法,即“在任何時候人人都可以獲得安全、營養的食物來維持健康能動的生活”。1996年,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首腦會議對“Food Security”下了一個權威定義,中文翻譯為“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和富有營養的糧食來滿足其積極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時,才實現了糧食安全?!?001年,世界食物安全委員會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對食物安全作了新的界定,即“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富有營養和安全的食物”。

2.3.2 食物安全的外延研究 中國知網的“食物安全”主關鍵詞搜索主題文獻顯示,食物安全的相關主題分布較為松散,涉及面較廣?!凹Z食安全”“食品安全”“食物中毒”“食物生產”“食物消費”“食物營養”“食物安全監管”“食物消費結構”等都在學者研究食物安全問題相關主題中(圖4)。

在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樹立大食物觀之前,部分學者已經提出糧食安全應向綜合食物安全轉變。傅澤強等[33]認為,當時的“糧食安全”概念適用性降低,并認為綜合食物安全應定義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農業生產食物供給系統能夠持續不斷滿足人們在食物數量、質量和結構等方面的需求變化。黃季焜[34]建議“國家糧食總量生產”應向“家庭食物安全”的理念轉變。這里的食物既包括禾本科的谷物,又包括其他主要動植物食物的安全,就是一個大食物安全觀概念[35-38]。

現今“食物安全”的研究重點鎖定在“營養安全”,這在其他學者的研究中早有所提及。丁聲俊[39]認為,在基本實現了食物的充足性后,人們開始重視食物的營養品質的安全性。在經歷了“饑餓”“溫飽”“小康”階段后,國際上的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存在飲食過度的問題,又由于地區的發展不平衡,少量低收入者的饑餓與大部分群體的過度飲食現象并存,居民營養健康狀況面臨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雙重壓力。唐羽彤等[40]從“食物”和“糧食”的營養結構差異分析對兩者內涵做出了區分:“食物”包含了人類所需的主要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以及其他次要營養素及微量營養素,而“糧食”的營養素構成主要是淀粉、碳水化合物。此外,“食物”可來源于陸生、水生和海洋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糧食”僅局限于淀粉類作物和豆類作物。

對于“糧食安全”“食品安全”“食物安全”的異質性,學者們也展開了討論。郭珍等[41]具體分析食物安全各個層次的生產、消費特性及物品性質,指出食物安全區別與口糧安全、谷物安全及糧食安全是因為食物具有很強的私人物品性質。張云華[42]認為,糧食安全的內涵小于食物安全,食物安全的重點是糧食安全。曹志宏[43]則認為,“食物安全”與其相近概念“食品安全”的差異性在于前者更加強調食物內在成分對人體健康無毒害,而后者更多考察的是食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的添加劑問題、農獸藥殘留以及菌落污染等造成對食用者的安全威脅?!吨袊澄锱c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強調,要把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放在優先的位置,因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礎[44]。

3 結論與建議

本文從時代發展的角度通過對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及食物安全概念內涵的梳理后發現,糧食安全的研究重心在于保障數量安全、食品安全的研究重心在于保障質量安全、食物安全的重心在于實現營養安全。三者在概念上存在交叉和聯系,但學術含義的有界性毋庸置疑。據此,本文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有關部門也應完善相關學術術語內涵的修訂工作,加以科學規范和統一,并與國際英文表述合理對接,使其響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這將對后續學者的研究及我國食物安全戰略的實施和實際工作的開展起到推動作用。第二,學者在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時,要對所研究的主體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具體領域具體研究,提高學術研究的效率。第三,政府在全面構建大食物安全的國家戰略、推進大食物安全治理體系能力建設的同時,應緊緊圍繞大食物安全產業鏈的具體治理需求,制定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推進大食物安全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讓大食物安全觀成為國家長治久安和永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旭日干,劉旭,王東陽,等.國家食物安全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16,18(1):1-7.

[2]周志和.審視中國糧食安全需要新視角——從糧食安全觀到食物安全觀[J].中國發展觀察,2015(3):81-83.

[3]程廣燕,王小虎,郭燕枝,等.大食物理念下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需求與途徑對策[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7,19(9):1-7.

[4]李國景,焦月,朱文博,等.收入增長對營養需求的異質性影響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9,25(1):16-21.

[5]曹寶明,等.中國糧食安全的現狀、挑戰與對策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6]孔祥斌,張晉科,張鳳榮,等.中國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與糧食產量對比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06(11):2278-2285.

[7]鐘甫寧.世界糧食危機引發的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9(4):4-9、110.

[8]唐健,陳志剛,趙小風,等.論中國的耕地保護與糧食安全——與茅于軾先生商榷[J].中國土地科學,2009,23(3):4-10.

[9]翟虎渠.關于中國糧食安全戰略的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1,32(9):4-7、110.

[10]于曉華,Bruemmer Bernhard,鐘甫寧.如何保障中國糧食安全[J].農業技術經濟,2012(2):4-8.

[11]田建民.糧食安全長效機制構建的核心——區域發展視角的糧食生產利益補償調節政策[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31(2):187-190.

[12]胡岳岷,劉元勝.中國糧食安全:價值維度與戰略選擇[J].經濟學家,2013(5):50-56.

[13]曾曉昀.“開放發展”中的糧食權:中國非法轉基因糧食進口的法律規制[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3):28-39.

[14]余翔,李娜.中國轉基因糧食作物安全認證的法律與公信力爭議初探[J].科技與經濟,2016,29(4):46-50.

[15]王永春,王秀東.改革開放40年中國糧食安全國際合作發展及展望[J].農業經濟問題,2018(11):70-77.

[16]蔣和平.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與未來發展思路[J].農業經濟問題,2018(8):51-59.

[17]胡穎廉.食品安全理念與實踐演進的中國策[J].改革,2016(5):25-40.

[18]李新生.食品安全與中國安全食品的發展現狀[J].食品科學,2003(8):250-255.

[19]吳林海,徐玲玲.食品安全:風險感知和消費者行為——基于江蘇省消費者的調查分析[J].消費經濟,2009,25(2):42-44.

[20]古川,安玉發.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1):38-45.

[21]倪國華,鄭風田.糧食安全背景下的生態安全與食品安全[J].中國農村觀察,2012(4):52-58、94.

[22]周應恒,王二朋.中國食品安全監管:一個總體框架[J].改革,2013(4):19-28.

[23]喬娟,韓楊,李秉龍.中國實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與限制因素分析[J].中國畜牧雜志,2007(6):10-13.

[24]李春艷,周德翼.可追溯系統在食品供應鏈中的作用與研究[J].生態經濟,2009(11):131-133.

[25]周潔紅,武宗勵,李凱.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成就與展望[J].農業技術經濟,2018(2):4-14.

[26]任端平,潘思軼,何暉,等.食品安全、食品衛生與食品質量概念辨析[J].食品科學,2006(6):256-259.

[27]李長健,張鋒.社會性監管模式:中國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45-48.

[28]胡穎廉.國家食品安全戰略基本框架[J].中國軟科學,2016(9):18-27.

[29]文曉巍,楊朝慧,陳一康,等.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關注重點變遷及內在邏輯[J].農業經濟問題,2018(10):14-23.

[30]Swaminathan M S.Science and food security:contemporary issues[M].World Science Report(UNESCO Publishing,Elsevier,France),1998:248-259.

[31]Thomas A.Lumpkin.Preservation,food security and mass extinction[J].Cryobiology,2011,63(3):313.

[32]David Pimentel,Michael McNair,Louise Buck,et al.The value of forests to world food security[J].Human Ecology: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1997,25(1):91-120.

[33]傅澤強,蔡運龍,楊友孝,等.中國糧食安全與耕地資源變化的相關分析[J].自然資源學報,2001(4):313-319.

[34]黃季焜.中國的食物安全問題[J].中國農村經濟,2004(10):4-10.

[35]丁聲俊,彭松森.變“國家糧食安全”為“國家綜合化食物安全”[J].調研世界,2004(12):9-11.

[36]紀志耿.新常態下構建大食物安全觀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5):59-62.

[37]吳淵,高頌,高雅靈,等.基于食物安全視角的我國畜產食品進口依賴性風險評價[J].草業學報,2018,27(10):171-182.

[38]成升魁,汪壽陽,劉旭,等.新時期我國國民營養與糧食安全[J].科學通報,2018,63(18):1764-1774.

[39]丁聲俊.糧食轉型升級的科學導向——學習《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的心得[J].中國糧食經濟,2014(5):68-70.

[40]唐羽彤,林慧龍.食物安全評價及其發展的路徑選擇[J].草業學報,2015,24(7):189-196.

[41]郭珍,吳宇哲.基于食物安全層次性的耕地保護:政府與市場的合理邊界[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47(5):30-41.

[42]張云華.關于糧食安全幾個基本問題的辨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8(5):27-33.

[43]曹志宏.中國食物安全及主產區經濟補償機制研究進展[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4,32(3):121-125.

[44]張國友,陳剛,邱靜,等.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食物安全保障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5,21(9):5-8.

Abstract:This paper sorted out the concepts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three different Chinese expressions of Food Security and Food Safety.We found that the main part of the former food security research aimed to ensure the quantity safety,the food safety research aim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safety,the later food safety research aimed to achieve the nutritional security.Based on this,this paper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food security;food safety;food security;connotation

(責任編輯 李婷婷)

猜你喜歡
糧食安全食品安全
城市化背景下的耕地保護
廣義水資源利用效率綜合評價指數的
城鎮化加速背景下河北省糧食儲備形式轉變分析
強化農田水利改革 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農地流轉“非糧化”及對糧食安全影響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