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惡性血液病采取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營養支持的研究進展

2020-09-10 07:22吉慧姝吳紅霞康虹陽張世娟徐文建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20年6期
關鍵詞:營養支持白血病

吉慧姝 吳紅霞 康虹陽 張世娟 徐文建

摘 要:惡性血液?。℉M)是一種嚴重的造血系統疾病,致死率較高,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HM常用的治療方法,治療時患者胃腸功能受到嚴重影響,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嚴重影響到患者的預后情況,因此,正確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為其提供營養支持,可以有效改善營養狀態,促進患者康復,延長其術后生存期。

關鍵詞:惡性血液病;造血干細胞移植;營養支持;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惡性血液?。℉M)是起源于造血系統的惡性疾病,會對患者造血、免疫系統造成極大損傷,發病率與死亡率均較高[1]。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HM的治療已經取得較好的療效,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世界范圍內一直認可治療HM的方案,使患者的造血、免疫系統得以重建,有效改善患者預后。移植后,患者因使用大量的化療藥物造成胃腸功能損傷,且機體處于應激狀態,需要大量的能量,患者極易出現營養不良癥狀,若不進行營養支持,患者感染其他并發癥甚至死亡的風險性加大,營養支持護理可以改善其營養狀態,從而改善患者預后。本研究對HM發病機制、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移植后出現營養不良需要營養支持的原因、營養狀態評估以及營養支持護理措施進行總結?,F綜述如下。

1 惡性血液病與造血干細胞移植概述

HM是一種較難治愈的造血系統惡性疾病,主要包括白血病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有數據顯示,白血病的發病率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在第17位,且呈不斷升高的趨勢,死亡率位于第8位,以其較高的死亡率,對患者心理以及健康造成巨大影響[2]。血液病又被稱為造血系統疾病,是一種影響造血系統伴發血液異常的病癥[3],血液病包括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如白血病等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者骨髓成分惡性改變即為原發性;如缺鐵性貧血等營養缺乏、代謝異常等因素造成骨髓系統的不良反應,使血液或者骨髓成分發生改變即為繼發性[4]。目前關于血液病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多數認為與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遺傳、感染、免疫、污染等因素有關,也有學者認為,血液病是以上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死亡率較高[5]。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進步,血液病的治療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F代醫學中多數使用激素或者化療等治療方案,但治療效果甚微,且極易復發,副作用極大,對患者機體損傷較為嚴重。隨著骨髓庫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造血干細胞移植成為目前治療HM最重要的治療方案,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指在患者接受大劑量的放、化療之后,將正常的造血干細胞以靜脈輸注的方式輸入患者體內,正常的造血干細胞會取代惡化的細胞,使患者的造血功能得以重建。造血干細胞來源主要包括臍帶血移植、外周血干細胞移植以及骨髓移植,其中臍帶血移植廣泛用于HM的治療,主要原因考慮臍帶血采集較為方便,還能有效降低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造血干細胞是從胚胎干細胞發育而來,具有自我復制更新與分化的功能,衰老的干細胞可以分化成各種造血細胞,如髓細胞、淋巴細胞、紅細胞等,維持外周血細胞數量的穩定。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有效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與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病情,縮短其康復時間。

2 移植后對營養需求的原因分析

目前國內外學者一致認為造血干細胞移植是HM的根治療法,大劑量的放療、化療以及感染并發癥均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嚴重影響到患者預后,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營養不良是多數HM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6],HM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過程中會經歷清髓、抗感染、激素等多種治療手段,同時HM疾病自身也會使患者出現惡病質,使患者食欲大幅度下降,損傷其胃腸道黏膜,從而出現營養不良癥狀,患者處于營養不良時期自身免疫力極低,極易感染并發癥,導致死亡。HM患者移植后的營養狀態對其結局以及生存質量具有極大影響,正確認知營養不良原因,并及時對患者實施營養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提高其生存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大劑量的化療藥物與放射線的運用,可以有效殺死腫瘤細胞,但同時對機體正常消化道上皮細胞與淋巴細胞具有一定破壞作用,使機體消化功能與免疫功能紊亂,致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同時移植后患者必須采取無菌飲食,所有食物經高溫處理才可食用,但加熱后食物口感嚴重下降,這些原因均導致患者飲食攝入量減少、消化道損傷對營養的利用降低,致使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癥狀。大劑量的放化療、移植后造血系統與免疫系統的重建,導致患者處于高分解代謝狀態,對能量以及蛋白的營養需求增大。有研究表明,不同移植類型患者對能量的需求量均有所不同,但一致認為移植后對能量與蛋白的需求高于基礎能量標準[7]。如若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無法及時實施營養支持,導致患者因營養不良影響到預后,造成不良結局。任廣旭等[8]研究中選擇95例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ECOG評分并監測體重變化分析患者術后營養狀態,結果表明,高于82%的患者移植后出現體重下降現象,并失去生活能力,需要進行營養干預,出現營養狀態低下的原因分析為放療、化療使患者機體蛋白質代謝發生變化,蛋白質合成速度下降;同時移植后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惡液質”,使患者食欲下降,出現營養不良現象,提示造血干細胞移植會導致患者營養狀態低下,這一觀點與本研究觀點一致。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會產生移植相關并發癥,移植物抗宿主?。╣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目前臨床上極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GVHD對患者皮膚以及消化系統影響較大,患者會出現廣泛性斑丘疹、黃疸等皮膚癥狀,以及腹瀉、持續性厭食等消化系統癥狀,甚至導致肝功能異常,患者出現消化道癥狀時需要禁食,直至腸道癥狀消失方可飲食。在此期間,患者需要進行營養支持以保證其能量的需求,降低因禁食導致患者營養不良影響其結局。有研究表明,高達25%的GVHD患者伴有腸道癥狀,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食欲下降、體重減輕[9]。因此,對GVHD患者進行營養支持可以有效補給其能量,降低其他并發癥產生,改善患者結局。大劑量放化療、GVHD以及移植后造血系統重建對能量的需求,這些原因均會對患者的營養狀態造成影響,及時進行營養支持,確?;颊叩哪芰颗c蛋白輸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3 營養支持護理與營養評估方法

營養支持護理主要分為膳食營養護理、腸內營養護理以及腸外營養護理。由專業的醫生、護士以及營養師組成,提高對患者及家屬營養知識的認知,加強與其溝通,確保營養護理方案的落實。膳食營養護理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營養咨詢以及飲食指導,在不同移植階段開展相應的飲食指導。移植進行前,加強對膳食營養補充,使患者以良好的營養狀態應對移植過程;進入層流病房前一天執行無菌飲食,使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易焦的食物可以采用隔水蒸,使其變軟;預處理后大劑量放化療會導致患者出現胃腸道癥狀,可以改成易消化或者清淡的半流質飲食,以少食多餐的形式補充營養;移植術結束后,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極易造成感染,患者的食物以及餐具必須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待造血系統重建,消化系統也逐漸恢復,可加強對蛋白質、葉酸等的攝入量。對于GVHD患者需要禁食,直至大便量連續兩日均少于500 mL,方可食低乳糖流質飲食,癥狀緩解后,可以逐漸進行低脂的固體飲食。移植期間膳食絕不可為剩菜,飲食需保持絕對清潔。

研究表明,腸外營養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保證水電解質以及營養元素的供給,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9],因此,腸外營養支持被廣泛運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患者。進行腸外營養時確保無菌化操作,嚴格遵循配制原則,即用即配;輸注時調整輸注速度,不宜過快或過慢,保持導管暢通,將輸注量做好記錄;密切關注生命體征,定期監測肝腎功能,探查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腸內營養對維持正常的腸道結構以及功能具有重要影響,國外學者認為,移植后患者若無法口服且腸道功能良好時可以采用腸內營養支持,腸內營養可以促進中性粒細胞的植入,可以積極改善GVHD癥狀,對患者總體生存率有積極影響[10]。實施腸內營養時,需根據患者腸道情況進行合理配置[11],輸注時確保導管的暢通,抬高床頭位,避免誤吸發生,關注患者是否出現腹部脹氣癥狀,若患者出現不適立即停用。李冠臻等[12]研究認為,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患者需進行營養干預,確保能量與蛋白質的攝入,避免營養低下持續惡化;對于無法經口攝入食物者可采取口服營養液或者腸內管飼;對于嚴重黏膜炎或者GVHD患者,可采取腸外營養支持,根據患者癥狀采取合適的營養支持方式,改善患者營養狀態,這一觀點與本研究觀點具有一致性。同時該研究還認為,腸內營養時還可添加谷氨酰胺、精氨酸等組件既可防止營養缺乏[13],還可以增強免疫應答,減少化療對胃腸功能的損傷。

研究證實,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均會出現營養風險[14],加強對患者的營養狀態評估可以明確患者的營養狀態,確定是否需要營養支持,營養狀態較差時及時進行營養支持,有利于患者預后。身體測量、生化檢查、臨床綜合營養評定均是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患者的評估項目。身體測量主要包括對體重、上臂圍、體重丟失比的測量;生化指標檢查較為快速、靈敏,可較好地反映患者營養狀態。對患者營養狀態的評估可以明確患者是否需要營養支持,避免因營養不良導致患者感染并發癥,出現不良結局。

綜上所述,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HM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移植后患者因大劑量放化療、造血系統重建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極易造成營養狀態低下,及時進行營養支持護理,有效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可以改善患者營養狀態,促進其免疫、造血系統恢復,改善患者預后,延長其生存期。

參考文獻

[1]王昱,黃曉軍.單倍型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進展[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7,38(4):348-351.

[2]Olin JL,Griffiths CL,Smith MB.Venetoclax:A novel B-cell lymphoma-2 inhibitor for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and other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J].Journal of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ce,2018,24 (7):517-524.

[3]Moore DC,Arnall JR,Plesca DC,et al.Transitioning historically inpati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for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to the ambulatory care setting[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system Pharmacy,2018,75 (22):1824-1830.

[4]劉曉亮,高素君,趙楊祉.惡性血液病患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免疫細胞的重建[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17,38(2):70-77.

[5]Katsanis E,Sapp LN,Varner N,et al.Haploidentical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ith post-transplant cyclophosphamide/bendamustine in pediatric and young adult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J].Biology of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2018,24(10):2034-2039.

[6]Rotolo A,Karadimitris A,Ruella M.Building upon the success of CART19: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 for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J].Leukemia & Lymphoma,2018,59(9):2040-2055.

[7]Passwater C,Itano J.Care coordination:overcoming barriers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in rural settings[J].Clinical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2018,22 (5):549-554.

[8]任廣旭,李明花,余昌榮.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患者營養狀態與ECOG評分[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35):50-53.

[9]Watanabe K,Arakawa Y,Kambe T,et al.Unrelated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 patient with Revesz syndrome,a severe variant of dyskeratosis congenita[J].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2019,46(1):116-128.

[10]Piana JL,Perez-Pitarch A,Guglieri-Lopez B,et al.Sirolimus exposure and the occurrence of cytomegalovirus DNAemia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2018,18(12):2885-2894.

[11]Phan TL,Pritchett JC,Leifer C,et al.HHV-6B infection,T-cell reconstitution,and graft-vs-host disease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J].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2018,53(12):1508-1517.

[12]李冠臻,丁麗麗,李長平,等.造血干細胞移植預處理對腸屏障功能的損傷及其營養干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7,20(1):105-108.

[13]Hayashida MZ,Seque CA,Enokihara MMSES,et al. Disseminated fusariosis with cutaneous involvement in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report of six cases with high mortality rate[J].Anais Brasileiros De Dermatologia,2018,93(5):726-729.

[14]Rodríguez Bandera AI,Moreno Bonilla G,Feito Rodríguez M,et al.Usefulness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cutaneous lesions in children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J].Pediatric Dermatology,2018,35 (5):276-280.

Abstract: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HM)is a serious hematopoietic system disease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a commonly used treatment for HM,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of the patient is seriously affected.The patient has malnutrition,and the malnutrition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Therefore,correctly assessing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patient and providing nutrition support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promote patient recovery and prolong their postoperative survival.

Keywords:hematologic malignancies(HM);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nutritional support;leukemia;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責任編輯 李婷婷)

猜你喜歡
營養支持白血病
走進兒童白血病的世界
探討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膿毒血癥患者中營養支持治療的有效性
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在腎功能障礙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
白血病病人能否生育
影響腦卒中患者營養支持療效及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對胃癌患者術后恢復情況的療效比較
重癥燒傷患者急救期輸液及營養的路徑護理
閱讀理解Ⅰ
白血病·患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