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機制探究

2020-09-10 07:25邱姍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民族院校專業化新時代

邱姍

摘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輔導員承擔著重要的責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輔導員工作室是一種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和途徑。隨著十九大的順利召開,我國社會進入新時代,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對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揮好輔導員工作室的作用在民族院校中更顯突出,以學生為本,聚焦學生發展,提升新時代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輔導員工作室;新時代;民族院校;專業化

高校輔導員工作,需要以大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為核心,圍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努力形成一批專業性、實效性強的工作模式和理論成果,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輔導員名師,使得“輔導員工作室”成為展示輔導員風采的窗口,創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平臺和孵化輔導員名師的搖籃,推進輔導員工作專業化、品牌化。2017年9月新修訂出臺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對高校輔員隊伍建設作出明確規定和制度安排,指出“理論和實踐研究”是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之一,高校輔導員應該在“參加相關學科領域學術交流活動,參與校內外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或項目研究”方面積極作為。在《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教思政〔2014〕2 號)中,“理論和實踐研究”能力是劃分不同等級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標準之一,與輔導員的專業化發展緊密相連。

因此,建立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是新時代新形勢下育人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促使輔導員工作專業化、職業化、創新化的試驗田和新平臺,積極探索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尤其是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路徑尤為迫切。

一、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概述

(一)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的緣起與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009年,“趙強工作室”是全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輔導員工作室,在復旦大學成立,它的主要方向是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化的學業指導。隨后,多個省份相繼開展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工作坊的建設工作。目前上海市、廣東省、安徽省、山東省和陜西省等地區在輔導員工作室建設中頗有成效,逐步產生了知名度,同時也形式了輻射圈。例如,2012年8月,“包涵工作室”和“洪漢英工作室”成為了上海市第一批高校輔導員工作室。2013年1月,廣東省廣州大學的首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輔導員工作室“李敏工作室”揭牌成立。隨后在2013年5月,山東省第一批7個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開始建設培育。22014年至2016年安徽省輔導員工作室蓬勃發展從19個增長至36個。與此同時,唐玉琴工作室開發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系統”在山東省部分高校得到了推廣應用;于培麗工作室編制的《高校輔導員工作手冊》被山東省內外多家高校的學工部和二級學院輔導員采納并投入使用。2016年12月,山東省第二批12個高校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成立。2018年,中共陜西省委高教工委設立第一批陜西普通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并給予每個輔導員工作室連續2年,每年3萬元建設資金。

(二)高校輔導員工作的運行與現狀

1.知名輔導員工作室成功與輻射

各高校陸續出臺相關的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方案和管理辦法等,建設起一系列具有輔導員工作特色的工作室。相繼出現了一批全國知名的輔導員工作室,為其他高校的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和發展樹立了典范。例如:華中農業大學祝鑫工作室,聚焦當前年輕一代的各種問題,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與困難,引導學生成長成才。廣東財經大學張丹工作室,吸收了思想政治理論專家學者和有著豐富經驗的資深輔導員,著力做好學生思政工作,極大的擴大了工作室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武漢理工大學敏行工作室則是致力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新創業方面,引進知名生涯規劃師和創新創業專家,為學生配備“青年成長導師”,組織講座、沙龍、論壇等形式增進交流,引領和幫助青年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廣東技術師范學院陳小花工作室則是吸納全省10余所高校輔導員的智慧參與建設,在全省乃至全國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輔導員工作品牌,將就業創業指導的思路打開,方式創新。此外,江西理工大學“發哥工作室”、陜西科技大學李萌工作室、廣州大學李敏工作室等在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方面都起著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2.輔導員工作室的運行內容

從知名輔導員工作的崛起、發展與創新之路看,當前輔導員工作室的成長環境是極為有利的。隨著政策的不斷深入,各省市高校已經將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納入輔導員成長的結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并不斷完善了輔導員工作室的運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主導。立德樹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實施和指導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要求輔導員不斷促進自身專業化發展,提升科研能力,將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應用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入新時代的學生思政工作者,要不忘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初心,牢記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新思想,指引學校學生思政工作正確方向;要始終圍繞新時代新使命,提升學生思政工作質量;要貫徹落實新時代新要求,提高思政隊伍工作能力和水平。

服務學生健康成長是核心。成立輔導員工作室旨在更好地、系統性地、專業化地為學生服務,除了日常工作的“點對點”個別輔導、“面對面”的事無巨細,工作室要提供的是精細化、個性化的服務。圍繞立德樹人、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對學生的需求加以分類,打破班級和專業的壁壘,擴大服務對象和服務質量,才能提升工作室的影響力。

提高輔導員綜合素質是基本導向。輔導員只有自己的綜合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的服務學生,通過參與工作室的建設和發展,獲得學習的途徑,在案例中,在問題中,在實際實踐中獲得成長與提升,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二、新形勢下民族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的運行要義

民族院校主要任務是服務民族地區,培養合格的服務民族地區發展的人才。在新形勢下,民族院校輔導員要謹記“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這一要求,緊跟形勢變化,創新工作機制,在這一語境之下,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則擔負起了更為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一)新形勢下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的重要作用

輔導員工作室有助于促進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和專家化的發展。促進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和專家化發展,輔導員“抱團取暖”,精準發力,不囿于事務性工作的纏繞,用更開闊的視野和眼界,更深刻的思想思考學生工作,輔導員工作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為民族地區培育更多專業化、職業化的人才。

輔導員工作室有助于提升輔導員自身的育人能力。輔導員借助工作室平臺,了解更多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發展,根據每個人的自身專業特點和工作室的側重點,互通有無,互相協作,相互促進,形成育人合力,這既有利于輔導員個人的發展也提升了學校的育人能力。

輔導員工作室有助于凝聚輔導員力量,聚焦發力。輔導員借助工作室的合力,能將個人的成果擴大,影響更為深遠,凝心聚力,在專業領域上有更多成績,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更有利于輔導員隊伍的進步。

(二)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存在的問題

一是遴選機制不健全。當前輔導員工作室的成立和建設的人員選拔尚未形成制度化,年齡結構失調,職稱結構失調,學歷結構失調等現象存在。工作室隊伍不穩定長期存在,輔導員隊伍出現了年年走年年換年年進的現象,存在著部分輔導員奉獻精神、服務意識不強。二是相關政策支持力度不佳,資源配置有待提高,需要思想的引領、政策的扶持、專項資金的配置來加以運轉。三考評機制不完善,考核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不利于輔導員工作室的長遠發展。四是工作實效有待提升,活動設計和操作性欠佳,獲取學生需求不夠,服務效果不佳。

三、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實踐探索

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的實踐建設可從以下方面打造屬于民族院校特色的工作室,更好的服務學生,為少數民族地區輸送更多的更優秀的人才。

(一)落實政策扶持,提高政策針對性與服務性。

高校要做到“有政策可依、有政策必依”,學校相關部門應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文件要求,提高政策執行力,杜絕“面子工程”,有針對性地制定適合民族院校師生發展的相關辦法。上級主管部門在經費、場地、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強對輔導員工作室的扶持,給予政策的傾斜,發揮好國家對民族院校的扶持作用,將國家對民族院校和少數民族師生的關愛幫助落到實處。

(二)完善管理制度,把握準入機制、嚴格考評機制,增強組織和管理創新力。

把好入口關,規范遴選制度。聘用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輔導員作為核心成員,吸收具有專業特色,專項能力強的輔導員為主要成員,選用的德行和能力過硬的輔導員,嚴格準入機制,選出腳踏實地工作,愛崗敬業,為學生做實事的優秀老師。

規范運行制度,將工作室的日常工作開展起來,不做面子工程。做好工作室的工作計劃和培養方案,深入學生群體調研,聽取學生意見,真正把學生的所需所求所想納入工作室的工作范疇中。

嚴格考評機制,獎懲分明,激勵進步獎勵優秀。建立學校、同行、學生、輔導員自評的四層的考評機制,評選年度優秀工作室和品牌活動,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將考核不合格的淘汰出工作室。

(三)加強工作室品牌建設,打造核心競爭力,擴大工作室影響力。

輔導員基礎工作是重心,那么應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使得日常管理規范化,讓輔導員從繁雜的日常工作中“解脫”出來;以能力發展為中心,增強輔導員工作能力,學生服務專業化,建設學習交流站、兄弟院校聯盟制度等制度;提升輔導員職業力,促進輔導員個人成長,師生關系和諧化。

樹立標桿形成特色品牌,以輔導員工作室為平臺,創新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路徑,樹立輔導員隊伍中的模范、典型人物,發揮引領作用。結合輔導員隊伍具有多學科寬口徑知識儲備的特點,通過工作室平臺提升職業能力,明確專業方向,培養一批輔導員名師和優秀工作團隊。通過輔導員工作室的運營,在思想引領、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心理咨詢等方面打造特色項目和品牌。

工作室圍繞要輔導員思政研究、學業指導、網絡思政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就業與生涯輔導、學生資助工作、思政隊伍建設等專項工作開展行動研究,育人產品開發,工作交流與實踐探索。其中可以從談心談話為切入點,提升談話策略,把握“真實真誠、旗幟鮮明、平等尊重、耐心觀察”的基本要義;就業工作從難道“暖”,凝聚一個公式,聚焦量大苦難、摒棄三種觀念、把握四個維度等方面為輔導員開展好就業工作;結合常見的學生心理問題,應對一般心理問題與嚴重心理問題,結合相關案例分析如何處理常見心理問題等日常工作中做出特色做出品牌做出亮點。

最后,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應搭建平臺及展示工作成效。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工作室是圍繞學生工作的具體問題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和深度教育,進而開展相關活動,提升服務學生的能力;另一方面,工作室成員通過參與工作室建設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科研工作模式,在切實解決學生工作中的疑難問題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理論水平。通過學習知名工作的先進做法,結合民族院校的具體實際,制定符合自己院校的特色平臺,是民族院校輔導員工作室發展的必然之路。

建立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是為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推動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專家化發展,提升高校學生思政工作質量,貫徹落實新時代新要求,提高思想政治隊伍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舉措??傊?,必須不斷加強對輔導員工作室相關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和創新,繼續推進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精細化、品牌化、長遠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摘編[J].共產黨員(河北),2017.(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

[3]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摘編[J].共產黨員(河北),2017,(24)

[4] 覃柳云.輔導員工作室: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的新動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8(45).

[5] 王淑珍.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 途 徑 探 究[J].黑龍江教育,2019,(2)

[6] 胡星鵬 . 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培育與建設策略研究 [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7(03):258

猜你喜歡
民族院校專業化新時代
勞動教育課程的常態化、專業化還有多遠
幼兒園保育員專業化現狀調查與分析
區域教學視導: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助推器
我國航天航空產業專業化水平測算與分析
我國航天航空產業專業化水平測算與分析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民族院校英語口語預料庫建設初探
民族院校機電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初探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民族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