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優秀傳統文化的互動式教學方法研究

2020-09-10 07:25楊曉光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思政課文化自信

楊曉光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體現了炎黃子孫對待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人生感悟,也道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弘揚傳統文化就是營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睹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情節、唐詩宋詞元曲抑或是古代歷史事件來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建設歷程做注解和補充,就能讓學生領略到文化之美,感受文化帶給人的道德支撐和思想引領,從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提升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思政課;文化自信;愛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自覺肩負著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傳承者和宣揚者。習總書記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雹僖挚茖W精神和客觀態度,堅持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②高?!睹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前簡稱“概論”課)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課程,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匯在講授課程過程中,更能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和報國志。

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必要性

高校概論課就是關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歷史縮影的課程,無論哪部分內容,都彰顯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力量,都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力量,這些指導思想成為中國人民在不同時代改天換地、力爭上游的精神支住和思想武器。

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特征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全體中國人以主人翁精神建設著新中國,為以后實現工業現代化和改革開放打下了物質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鄧小平思想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中國人民在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篇章。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不動搖,在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上不斷探索。胡錦濤“科學發展觀”思想為我們如何在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諧的狀態下再創佳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全方位的、開創性 的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深層次的、根本性的歷史性變革,黨的十九大為我國開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性的歷史方位,“新時代”是靈魂,“強起來”是底色。

毛概教材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不同時代的黨的指導思想以歷史縱軸呈現在大學生面前,讓學生在理解中國革命和建設不容易、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很堅強、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青年人作為中流砥柱,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受到傳統文化熏陶,感受到華夏文明的厚重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更容易理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的屈辱是刻骨銘心的,就更能體會這個曾經輝煌過的民族需要復興,而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必然復興。在宏大敘事的思想理論下,點綴上優秀傳統文化的旁邊和注釋,能讓抽象的理論更鮮活,讓課堂更活躍,讓學習更有趣。論從史出,偉大的理論總有她生長的沃土,回首歷史上的文化傳統,讓學生能感受到歷史的溫度,直觀當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讓學生能驕傲于中國建設的速度和質量。讓歷史照進現實,用傳統文化滴灌建設者的心靈,必將讓學生涌動熱愛這方土地的鄉愁,激發學生奮進新時代的斗志。

二、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融入到思政課堂的選擇標準和構建原則

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包羅萬象,作為思政課教師,要學會選擇適合的內容來表達要講的內容,如果沒有讀過很多有關傳統文化的書籍,也就不知道怎樣選,所以,在談選擇標準時,前提已經暗含了一個思政課教師要有大量的閱讀。

選擇的內容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能立即產生共情。教師在授課時,那些非?,嵥榛蛘卟痪哂写硇缘睦右倭信e,學生熟知的或者一知半解的內容就是拉近師生之間距離的橋梁和紐帶。教師課堂上的高聲吟誦或者舉例,學生座位上的跟隨和思考,就形成了讓愛國主義情感進入大學生頭腦的交響樂,歷史和現實的碰撞,曾經輝煌和現在正步入輝煌的交融,學生會在喜悅、感嘆、希冀和思考中完成認識的升華。

選擇的事例教師要盡量能夠復述下來,經常說教師的知識儲備就好比是水桶里的水,為了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這意味著教師要先于學生掌握引用的內容,注意出處準確性和讀音和解讀的科學性。教師最好購買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書籍,經常翻看。只有在浩瀚的知識中遨游,才能有對歷史和現實表達的激情。雖然很多專家反對將授課比作演員在演戲,但是必要的肢體動作語言是不可缺少的,老師在表達這些內容時,態度一定要真誠,做到活靈活現。

可以將合適的案例進行綜合,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進程中,有很多內容可以歸類,比如華夏民族歷史上的愛國英雄,比如謳歌相同事物的詩詞,比如遭遇貶謫的詩人,比如銳意進取的改革家,比如勵精圖治的皇帝,比如侵略我國的列強在中國做的壞事等等。只要我們善于總結,不斷分類,腦海中就會根據授課內容選擇出適合的案例。

關于中國傳統文化融入課堂的時間問題,作為一種鋪墊或引起學生們共鳴的材料,時間不宜過長,有時候是一個故事,有時候是一首詩,但是,很多內容比如說毛澤東、鄧小平在革命戰爭年代、建國后的一些事例可以穿插著講,偉人的生平可能稍微長些,但也不應該超過10分鐘,不能讓傳統文化內容喧賓奪主。

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概論課的相關資源挖掘

在這里以概論課中的部分章節作為案例,探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政課堂的相關資源內容。

(一)有關毛澤東思想的傳統文化資源

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利用傳統文化中的詞或詩發展而來的,可以引用毛澤東詩詞進行課程內容解讀,也可以引用歷史故事和名言警句來烘托課堂氛圍。毛澤東小時候接受私塾教育,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并且學習了六年,學習之余毛澤東還熟讀《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名著,這給毛澤東打下了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基礎,毛澤東日后那些充滿睿智的著作和大氣磅礴的詩賦文章,都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

從祖逖北伐、毛澤東《七律·長征》來學習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過程?!蹲驽驯狈ァ房梢约て饘W生關于祖逖這個人物和他領導北伐事跡的關注,向學生簡單介紹后話鋒一轉,過渡到毛澤東領導中國紅軍跳出包圍圈北上抗日的歷史?!镀呗伞らL征》這首詩詞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所作。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艱難歷程,贊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講毛澤東思想主要內容中的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的理論時,要引入孫子兵法相關資料。在講解毛澤東“活的靈魂”中獨立自主時,引入《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和林黛玉希望賈母給自己和寶玉提親的期盼等情節來說明獨立自主的重要性。當然,也可以通過賈迎春被父親賈赦為了抵債而嫁給孫紹祖,導致迎春沒有獨立性,連回賈府都得請示孫紹祖,最后慘死等情節來說明。

(二)有關鄧小平理論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

在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中,講解“南北問題是核心問題”內容時,可以引《西游記》中二郎神幫助玉帝平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中細節來說明。用孫悟空拜師斜月三星洞中的須菩提祖師故事來說明抓住機遇的重要性,當時悟空領悟了須菩提祖師的提示,從而在眾多弟子中脫穎而出,學有所成。

鄧小平理論主要內容環節,講解第一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時,引入秦朝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來說明不尊重實際的下場。講解第四點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理論時,用中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的貢獻來講解“中國要發展,離不開科學”。講解第六點改革開放理論中,強調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時,可以引入歷史上的“文景之治”等歷史來說明穩定的重要性。也可以用戰國時期,魏國李悝變法,趙國公仲連改革,楚國吳起變法、韓國申不害改革、齊國鄒忌改革和秦國商鞅改革等。第七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可以講春秋時期的管仲善于發展經濟來解讀。。

(三)有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傳統文化資源

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條件中,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慎獨”、成為“君子”的名言警句來說明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也可以引用明代于謙的《石灰吟》詩詞進行解讀。講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過程中,江澤民同志提出“改進黨的作風”問題,可以用傳統家風內容說明,比如諸葛亮的《誡子書》、司馬光的《家范》等,一個家要有良好的家風,才能父慈子孝,彼此和諧,我們黨要不斷改進黨的作風來弘揚正氣,抵御腐朽思想侵蝕,黨員才能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眾的第一個方面,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的本質是創新。引用《禮記·大學》中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話來說明。第二個方面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可以用戰國時趙武靈王為了讓自身強大,學習胡人,即“胡服騎射”的故事進行說明,也可以列舉鮮卑族拓跋宏“遷都洛陽”來說明先進文化對國家強大的重要支撐作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中,可以引用韓非子重視法治的故事和“蕭規曹隨”的典故等。

(四)科學發展觀的傳統文化融入內容

在講述科學發展觀形成條件時,對中國戰勝非典疫情,可以引用《水滸傳》中洪太尉誤走妖魔的內容來拓展,說明疫情自古有之,如何對待疫情,2003年的防止非典體現了科學性。

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中以人為本是核心立場,中國古代社會中有很多關于“以人為本”的內容,比如詩集《詩經·大雅·抑》有這樣名句:"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書經》則說:“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睹献印けM心》又說:“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唐太宗李世民曾將老百姓比作水,“民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等。

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的第四點,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可以列舉宋朝宋太祖趙匡胤為防止“杯酒釋兵權”的發生,重視文人輕視武將,導致被金國所滅。

科學發展觀主要內容的第四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梢砸谩吨杏埂分械拿浴爸轮泻?,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明極盡“中和”之道,天地便各在其位,萬物便生長繁育。協和萬邦的思想也是和諧的思想源泉,《尚書·虞書·堯典》中強調“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眳f和萬邦就是協調不同國家之間的關系,讓各個國家都能夠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①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出版社.2018年:207.

基金項目:本文是遼寧省社科基金思政專項“習近平總書記平等互信外交理念研究”(L16WSZ016)、校級項目“中國夢思想融入高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課例研究”(19yjszx05)的階段性成果;校級項目“高職大學生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路徑研究”(18kyxm123)、校級教改項目“高校優秀傳統文化的互動式教學方法研究”的最終成果。

猜你喜歡
優秀傳統文化思政課文化自信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開放大學交互式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應用
新時代軍校思政課鑄魂育人的新形勢新挑戰新路徑探討
“小三明治式”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思政課中的運用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探析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