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舞相融”在高師舞蹈教學中的體現

2020-09-10 07:25謝春李雯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舞蹈教學文化傳承人才培養

謝春 李雯

摘要:我國高師院校學生專業素質參差不齊,或文化底蘊較薄弱、或技術技能基礎差,針對高師學生的特點,應堅持“文舞相融”教育理念,做到因材施教?!拔奈柘嗳凇苯逃砟顚鹘y文化融入和滲透到高師舞蹈教學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和審美情感,對美的理解和認識也更深刻。既是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挖掘和傳承,也是凸顯傳統文化真正內涵和藝術價值的重要形式。在高師舞蹈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應用“文舞相融”教育理念,深化教學改革,弘揚傳統文化,實現時代價值與民族精神的有機結合,通過舞蹈詮釋和表現豐厚的民族藝術內涵,這樣的舞蹈作品也更耐人尋味。

關鍵詞:文舞相融;舞蹈教學;人才培養;文化傳承

引言:舞蹈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高素質舞蹈類人才,繁榮文化生活,弘揚民族文化。在高師舞蹈教學過程中,一直以來過于關注舞蹈技能技巧的教育,而忽視了舞蹈背后的人文涵義以及民族文化的傳承。舞蹈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是一種文化教育活動,其身肩弘揚和傳承人類文明的歷史重任?!拔奈柘嗳凇苯逃砟钤诟邘熚璧附虒W中的應用不僅豐富了舞蹈教育學科理論,弘揚和傳承民族文化,而且有利于培養當代 “四有新人”,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全方位發展?!拔奈柘嗳凇钡慕逃^念直接影響著當代人才培養的質量,也關系到高師舞蹈教育專業辦學的聲譽與形象,更關系到學生的就業與未來的發展。本課題旨在分析高師舞蹈教學中的現有問題,并通過“文舞相融”教育理念加以解決,以豐富舞蹈教育領域的理論基礎,提高學生文化修養,陶冶學生情操。

一、“文舞相融”教育理念

所謂“文舞相融”,既是舞蹈類專業辦學應確立的基本教育理念,也是其人才培養的目標方向?!拔奈柘嗳凇辈⒉皇俏幕臀璧傅暮唵委B加與匯總,更在于二者的深度融合。將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到日常舞蹈創作和舞蹈教育中去,達到春風化雨,以舞化人的教學目的。它既強調通過專業教學實現人文知識、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舞蹈技能訓練以及創作、表演實踐的相互融合,更強調培養和促進學生人文知識、人文素養、文化底蘊、理論素養與舞蹈功底以及表演能力的高度融合。因此,新形勢下高師舞蹈教學應確立“文舞相融”的教育理念,并根據設置舞蹈專業培養目標,科學、合理地設置舞蹈專業理論課程。同時還要堅持從剖析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應有的素質、能力結構入手,構建舞蹈教育專業的理論教學(包括基礎理論課、專業理論課和選修理論課群等),力求使專業理論教學與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素質、能力結構要求相匹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高師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現狀

(一)學科基礎理論研究薄弱

加強舞蹈理論的研究是把我國舞蹈藝術推向新世紀的迫切需要。當前,舞蹈理論的相對滯后已經影響到了舞蹈創作的發展。以我國某師范大學為例,在該校的舞蹈相關課程中,只有兩門舞蹈理論課,一是“舞蹈編導”,二是“中外舞蹈簡史”。而與美國紐約大學的舞蹈理論課相比,我國高師舞蹈專業舞蹈理論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國紐約大學的舞蹈理論課共有22門,占總課程的55%。社會上,受浮躁世風影響,眾多從事舞蹈理論的研究者耐不住寂寞,紛紛改做他行,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舞蹈理論的“失寵”。

(二)專業理論教師短缺

高師舞蹈教育專業培養的人才目標是“一專多能”,即既能上舞臺,也能上講臺?,F階段,有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少數院校培養少量的舞蹈理論師資,無法滿足眾多高師院校對理論師資的需求,甚至有些學校連一名專業舞蹈理論老師都沒有。大部分舞蹈理論教師由專業課老師擔任或由非舞蹈理論老師跨專業而來。因此,各院校心有余力不足,一些較為科學、規范、系統的課程也難以開設,一些好的人才培養方案理論課程變成了“紙上談兵”?!段璧感睦韺W》、《舞蹈教育學》、《舞蹈生態學》等由專家學者呂藝生、平心、資華筠等分別苦心編纂教材也只能被束之高閣。

(三)忽視舞蹈人文涵義

現階段,高師舞蹈教育專業教學與其他舞蹈專業院校一樣,教學重點主要放在對學生技能的要求和培養上,追求技能的完善和精湛。雖然這種高、精、尖的教學模式為我國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舞蹈人才,但問題在于缺乏對舞蹈背后的人文涵義以及民族文化的傳承,缺乏對舞蹈背后文化的思考和舞蹈動作創新性的開發,長期發展下去,這并不利于舞蹈文化的傳承和舞蹈教育的可持續發展?,F如今,伴隨著對社會各界對素質教育的日益關注,舞蹈教學應在課程的設置上、教學的理念上、訓練價值的認識等方面根據社會的需求進行發展和創新。

三、“文舞相融”在高師舞蹈教學中的應用

(一)協作攻關,構建科學的舞蹈課程體系

根據舞蹈學學科基礎理論研究薄弱和相關理論課程教材建設滯后的現實狀況,各高師院校一方面應積極尋求與國內外專業院校、科研院所的協作攻關,集中各方力量重點攻克舞蹈基礎理論或本體理論研究方面的難題,力爭早日構建科學的舞蹈課程體系,有效彌補和完善舞蹈史論、舞蹈批評、舞蹈教育等分支學科的學術漏洞和舞蹈訓練的學理缺陷,構建起周密、嚴謹、科學的專業學問和教材。另一方面,各高師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多學科辦學的優勢,整合各校、各相關學科人才資源,共同開展集體攻關,努力建構符合高師舞蹈教育專業教學特點與要求的理論教材,為專業理論教學的實施搭建堅實的平臺。

(二)資源共享,落實理論教學任務

釆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實施專業理論教學是保障理論教學任務得以落實的有效途徑。一是科學整合各高師院校的理論教師資源,力求做到理論教師的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有效保證專業理論教學;二是釆取從專業院校、科研院所聘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短期講學的方式開展理論教學,既可以彌補理論教師的不足,又可以確保理論教學的質量和效果;三是借鑒部分高校制作發行舞蹈技能訓練課程優秀課程教師教學光碟的成功經驗,鼓勵和支持高水平舞蹈理論教育專家制作發行課程教學課件、光碟,或建立網絡課堂供各高校有償使用;還可以利用網絡會議系統或課堂實時直播系統,實現有效專家理論課程教學的資源共享,切實保障專業理論教學任務全面、高質量的完成。

(三)統籌推進,確保知識性與技術性相融

在高師舞蹈教學過程中,力爭做到知識性與技術性的有機融合。所謂知識性也就是舞蹈本身的文化內涵,技術性則指舞蹈形態方面的技能與技巧。只有堅持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讓舞蹈更有內涵和表現力。舞蹈是一門講究實踐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動作形態和技術技巧的訓練,而且還要重視動作內涵的介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內到外地理解和掌握舞蹈文化知識,弘揚和傳承舞蹈精神。特別是民族舞,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舞蹈文化知識與舞蹈專業課堂結合起來,講解舞蹈產生的歷史背景、文化特征、民族習俗等知識,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示范標準的舞蹈形態和動作,既能讓舞蹈課程變得形象生動,激發學生興趣,而且還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建國以來,我國舞蹈教育已經走過了七十余載,大批經典之作不斷涌現,那么,如何保持舞蹈教育鮮活的生命力是所有舞蹈教育者必須關注的問題?!拔奈柘嗳凇苯逃砟钜笪璧杆囆g發展兼顧思想性與文化性,否決機械化生產的模式和缺乏文化積淀的快餐式消費。在高師舞蹈教學中,應始終秉承“文舞相融”“以舞化人”的教學宗旨,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日常舞蹈教育教學活動中,以文化為引領,將民族性與時代性充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舞蹈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藝術高度,進而培養出更多的舞蹈人才,推動舞蹈教育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梓橋.守住民族文化之根將傳統文化融入高師舞蹈教學與實踐[D].遼寧師范大學,2019.

[2]楊思思.高師專業舞蹈教學中民族民間舞傳統教學內容創新初探[J].戲劇之家,2019(33):158.

[3]曹端丹.“文舞相融”——安徽花鼓燈課堂教學方法探析[J].明日風尚,2017(12):230+223.

[4]游雅嵐.文舞相融 因材施教——淺談高校舞蹈專業對普高生的教育[J].大舞臺,2011(10):165-167.

[5]李玫潔.文舞相融,互為相長——林懷民創作探微[J].音樂大觀.2014(04):150-151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批準號:XJK015BTW013)《高師舞蹈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問題與對策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舞蹈教學文化傳承人才培養
淺談舞蹈演員良好個人修養的養成
淺談舞蹈演員的舞臺表現能力培養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民辦應用型本科音樂表演專業舞蹈教學現狀、問題與對策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