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枝裕和家庭題材電影中“父子關系”主題分析

2020-09-10 07:25張瑾
看世界·學術上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父子關系

摘要:是枝裕和作為近年來日本電影的中堅力量之一,作品中一直保持著與主流審美微妙的距離,著眼于日本當下社會生活中被人們忽視掉又不斷在發生著的世態變化以及人情,探索著永恒的“生與死”“離別與缺失”的問題,以平均兩三年一部片子的速度,對社會和人生進行嚴肅且嚴謹的思考。

關鍵詞:是枝裕和;家庭題材;父子關系

一、是枝裕和家庭題材電影中的“父子關系”

從是枝裕和創作生涯上來說,電影的題材與孩子和喪失緊緊聯系在一起。而縱觀其已經在其五部家庭題材影片中,“父子關系”是一個貫穿始終的母題。

對于孩子在影片中的調度達到完美高峰是在第一部家庭題材故事片《無人知曉》中,片子講述了有著不同父親的四個孩子,因為是黑戶而無法去學校讀書,母親每天穿著與年紀并不相符的衣服,濃妝艷抹,飲酒作樂。讓孩子藏匿在屋里不準出門,是她躲避閑言碎語的方式。年紀并不大也是唯一一個有戶口的長子阿明很早就代替了母親的職責。有一天母親終于不忍生活的重負,留下20萬日元和一張紙條便離家出走,無親無故又對外面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重新面對生活。片子里無論是對不明身份也毫不負責的四位父親還是對不知所蹤的母親看上去都沒有任何的指責或者批判,只是冷靜的敘述四個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的生活狀態。

不知道父親是誰和母親出走是孩子們困擾的根源所在,在這部片子里父子關系像是一種債權關系。但片子絲毫沒有掩蓋母親的存在,即便是母親不堪重負離家出走。筆者認為是枝裕和想表達的大概是雖然母親是不負責任的,但她也是愛孩子們的。但在這部片子里,即便媽媽同樣不負責任的離家出走,依然表現了媽媽對孩子的愛并且給了媽媽的不負責任一個出口,孩子們接受這樣的媽媽也愛這樣的媽媽,和媽媽一起在公寓里的溫暖時光,深深留在孩子們的心中,也留在觀眾心中。這部片子里唯一一滴眼淚,是母親清晨留下的,幾位孩子從來沒有哭過,就算是母親離開后,孩子們也和往常一樣,偷偷跑出去像正常的孩子一樣玩耍,是枝裕和用明亮的色調批判沒有給過太多鏡頭的身份不明未曾擔當起絲毫責任的父親。

《步履不?!穭t是是枝裕和家庭題材影片前期創作的又一個高峰。片子講述的是長子純平繼承父業,十五年前因為救人溺水身亡,又逢他的忌日,次子良多和姐姐千奈美帶著各自的家人分別趕回家中。家中是牽掛自己最多的老父親和終日操心忙碌的母親。是枝裕和用一個特殊的日子,展示了一個家庭十五年來的變遷。這部片子里,母親是以不停地陳述生活瑣事來維系一家人的關系的形象,而父親年輕時出軌、多年來一直不懂溝通。長子死后,父親對于次子良多繼承診所事業的期望,讓父親與良多之間總是矛盾重重,很明顯是枝裕和是有偏向性的。

這部片子里是枝裕和選取了一件并不常見的意外 “抱錯孩子”,講述了在外人看來擁有一份高薪工作、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可愛懂事的兒子健太,一家人過著優質而幸福的生活的成功人士,在經歷得知養了六年多的兒子并非自己的親生兒子的事情之后,學習如何做一個父親的故事。極其細膩的敘述,用心的表現孩子的天性同時體現出了尋常老百姓的價值觀,用心的構筑了什么樣的人是對立的,怎樣年齡的人會怎樣處理感情問題的內容,設定了崩壞了的人物,并讓他在沒有感情的情況下面臨沒有余地的選擇,準確的把孩子和成年人,父親和兒子的關系刻畫出來。精英白領野野宮良多和平庸電器店的老板齋木雄大,內向乖巧的慶多和活潑率真的琉晴,兩對性格迥異的父子被迫在血親問題上做出選擇。

二、導演的生活中父親的“缺席”是“父子關系”中主題確立的決定因素

是枝裕和的父親曾經嗜賭成性,在是枝裕和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還帶他買過彩票,因為他是左撇子,于是決定用左手抓票,直到現在,選那10張彩票時心臟砰砰直跳的感覺還留在他的記憶中。而當他興高采烈地回家告訴母親時,母親卻發了怒——她一直打心眼兒里厭惡著父親愛賭博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是枝裕和也明白這是惡習,他努力擺脫父親的影響遠離賭博。在是枝裕和青年時代,父親從未曾履行過一個父親該履行的職責,父親也沒有對于家庭盡到一個丈夫該盡的責任。

這樣的經歷,對于天生敏感的是枝裕和的影響和觸動是巨大的,父親的“缺席”對于是枝裕和來說是一種重大的“喪失”,直接導致了是枝裕和在作品中著重對于“父子關系”問題的探討和表達。

三、是枝裕和生活中身份的轉變和作品中“父子關系”的嬗變

首先在《步履不?!愤@部片子本是是枝裕和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母親拍的,所以片子里對于“父親”角色的描述是有偏向性的。母親去世是在是枝裕和的父親去世七年之后,母親去世之前,是枝裕和和母親在醫院呆了很長一段時間。期間多次回憶往事提起父親,在是枝裕和為父親服喪期間,曾經收到過一張明信片,明信片是1985年世博會上發起的一個活動,上面寫著“二十世紀的我致二十一世紀的你”,收件人是是枝裕和,還有一句:請注意身體健康,組建一個和睦的家庭?!甭淇钣?985年9月16日。這一張來自父親的穿越時空的明信片再次被回憶,或多或少都會在導演心里產生一絲波瀾,這一年是枝裕和有了自己的女兒成為一名父親。人常說生死大過天,筆者認為在父親去世后的7年中,是枝裕和對于父親是有一些原諒的,尤其是在女兒出生后,是枝裕和生活的角色從“兒子”變成“父親”。

當時是枝裕和工作處于上升期,對于家庭當中父親這個角色更多了一些理解。這種理解體現在片子里的父親,年輕時負責養家,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這與當時是枝裕和的家庭情況很一致。衡山這個父親,典型大男子主義嚴格甚至有些“專制”,愛面子,古板但又會在小的細節上(如,父親聞到天婦羅的香味會從書房跑出來吃,在書房里坐著會偷偷聽家人們在客廳怎樣談論自己)體現出父親的可愛。筆者大膽猜測,這一點大抵是是枝裕和在醫院陪伴母親的時候,回憶起父親所看到的。關于片中父子矛盾的是兒子良多不肯繼承父親工作,這個矛盾并不是是枝裕和個人所面臨的問題,是枝本人曾提到他們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上一輩取得了高的成就,期望下一代繼承父業的狀況。既然是一種普遍現象,是枝裕和對此不會報以過多的個人情緒,也是理所當然的。帶著本人對于父親的一絲理解,片子中表現父親和妻子以及子女的關系并不親密,不答應女兒對于房子的請求,不支持兒子當作家,不參與家人們的對話,但是又時刻注意著家人的對話。關于父親從沒有試圖解決家庭里的問題這一點,是是枝裕和仍然不能原諒父親曾經缺席的一個表現。

人因為經歷到了不同的時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很多時候理性是需要時間來沉淀的。筆者認為片子里的大姐對于父親的看法的變化,正是當時已經接近不惑之年的是枝對于父親看法的變化。這樣的變化讓是枝裕和的創作走出了前期的“難解父與子”,最終缺乏溝通的兩輩人因為父親的逝去(葬禮)達成了某種微妙的和解。也就是說,已接近不惑之年的是枝裕和在半生之中似乎理解了父親這一角色缺席的復雜和無奈之感。

從這幾部片子來看,導演由一個“兒子”,到個人逐漸成長成“人夫”再到“人父”,這樣生活中角色的轉變,對作品中關于“喪失”導致的“父子矛盾”的嬗變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參考文獻:

[1]《日本電影100年》[M]. 三聯書店出版社,2006年.

[2]吳詠梅,《日本電影》[M]. 外國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4月版.

[3]馬克·席林,《當代日本電影》[J]. 紐約:韋瑟希爾出版社,1999年117.

[4]拉斯·馬丁·索倫森,《現實之詩:事實與虛構之間的是枝裕和》[J]. 《電 影世界》2012年第1期:第66頁.

作者簡介:

張瑾(1977-)女,白族,江蘇常熟,碩士,講師,云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研究方向:戲劇影視文學。

猜你喜歡
父子關系
1990年代小說中的父子倫理敘事
掙扎中的成長
電影《一念無明》的本土訴說
《路》中父子關系的建構分析
《推銷員之死》中的父子關系
管虎:一個在商業與文藝之間尋找平衡的第六代導演
國產電影中父子關系的儒學意蘊
《李娃傳》中的兩點質疑探析
父子關系:弗洛伊德的權力史觀
民國時期家庭關系的變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