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一念無明》的本土訴說

2018-01-09 22:48李仕芬
華文文學 2017年6期
關鍵詞:父子關系精神病

李仕芬

摘 要:《一念無明》是香港電影發展局“首部劇情電影計劃”資助下的低成本影片,卻取得票房佳績。緊絀的資金反而造就了影片的獨特藝術風格。外景偏少,室內取景為主、固定鏡頭、近鏡、大特寫運用等均為其中特色。兩位年青人,導演黃進及編劇陳楚珩,憑著電影中對精神病人及相關社會議題的表述,成功引起各界別人士的關注及討論。男主角的躁郁癥,成了串連劇情的主線,也帶出了父子、母子、朋友等種種關系。這是當下香港人的香港故事,電影充滿本土地域色彩及時代意義。城市的狹窄空間,低下階層的窘迫生活,人承受的精神壓力等等,無不是戲里欲以反映的內容。

關鍵詞:香港城市;精神??;父子關系;狹窄空間;固定鏡頭;大特寫

中圖分類號:I2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17)6-0092-07

一、引言——香港人的香港故事

200萬港元制作,16日拍攝期,竟然成就了本地一千六百多萬票房,①更分別贏得本土、海外的電影獎項,《一念無明》可說是2017年香港影壇奇葩。新晉導演黃進及編劇陳楚珩,才二十來歲,憑著對電影的熱誠,以及對社會弱小的關注,在首部合作長片中,便成功引發談論。兩人深信影片上映后的延續討論至關重要,因此參加了不少座談會。②與會者不乏精神病康復者、心理學家、醫生、社工、牧師、教師等各界別人士?;ヂ摼W上,相關議論,亦沸沸揚揚。藝術成就先不論,單就社會層面看,《一念無明》確曾引起大眾對精神病等議題的關注。介紹及宣傳單張上,開宗明義,打出反映“六個社會問題”的名號:“照顧者的壓力、責任外判化、精神病污名化、精神健康服務不足、住屋問題、下一代發展”。③沒錯,《一念無明》只是低成本制作,卻無礙年青導演及編劇兼及上述議題之用心。然而,才101分鐘的劇情,詮釋能否深入肌理,無乃成疑。值得玩味的是,一些話題電影中即只稍事鋪陳,已引起大眾探討的興致。這與觀影者身為港人,不無關系。富本土特色的戲中內容,正好讓他們可以自身經驗,比附閱讀,引申討論。近年合拍片成風,為了遷就非港人的觀影口味,純粹反映香港現實的題材自被拒諸門外。就本土電影而言,從商業角度考慮,精神病為題,也難受投資者歡迎。香港電影發展局的“首部劇情電影計劃”于是成了契機,讓初試啼聲的導演取得資助,實現“紀錄時代”的心愿。④

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部預期難符大眾口味的電影,卻出奇不意創下票房佳績。1986年爾冬升執導的《癲佬正傳》,與《一念無明》取材相近,亦是有心之作,上映后輿論反以為加強了對精神病人的負面標簽。時代迭變,30年過去,觀眾對同類題材的認知自有所改變?!兑荒顭o明》細節上盡量避免獵奇或消費個案本身的取態,亦易于讓大眾從同理角度對劇情作出反思。躁狂抑郁癥的選題,比起其他較嚴重的精神疾病,角色情緒演繹上,同樣較易為大眾接受。

二、從理念內容、制作支出平衡

到獨特藝術風格的形成

1. 以男主角躁郁癥為主線串連劇情

香港人幸福感從來不高,根據《全球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的排名,2014至2016年,快樂指數更跌至75位新低。⑤香港人口密集,近年樓價高企,貧富越趨懸殊。2016年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本地堅尼系數為0.539,創了45年來新高。在這種充滿壓力,而又缺乏社會支持下生活,個人情緒易受困擾?;忌暇癫〔⒎呛币?。⑥編劇陳楚珩一直想以情緒病為電影主題,最后落實為躁狂抑郁癥。⑦躁郁癥有兩極情緒交替特征,落實在主角阿東身上,劇情隨而有了起伏變化。其實,阿東的病,可說是串連劇情的主線。東母長期患病,由阿東獨力照顧。母親意外去世后,阿東入住精神病院一年。故事開始便是東父大海接兒子出院。兩人原本形如陌路,現在卻要回到窄小板間房⑧一同生活。阿東期后病發,一度躁狂,受外界刺激后,又轉成抑郁。父子相處更形困難。這種情況,不僅未獲援手,更惹來訕笑排斥。最后因要共同面對問題,疏離的親子關系反而得以改善。黃進強調,父子關系是《一念無明》的主題,由于資本限制,只能放棄攝制枝節內容。如男主角與劉易斯(Louis)以往共事種種,便因未能負擔另一實景費用而刪減。再如男主角與同屋的南亞裔阿力相處細節,也有所刪節。這樣改動難免對劇情發展有所影響。⑨然而,父子情固為主導,仍可見導演兼及其他情節之努力。東母及阿東未婚妻詹妮(Jenny)等角色,戲中便不無著力。如飾演東母的演員金燕玲檔期雖只一天,但拍攝片段散落全戲之中,成為阿東倒敘回憶的重要內容。隨著阿東情緒起伏,倒敘片段即一并讓觀眾目睹這段讓人難以釋懷的母子關系。從敘述來看,回閃鏡頭不時出現,正好說明阿東于母親死后,陰影尚存,心結未能解開,一直為昔日關系糾纏困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戲里情節并非按時間推進,而是依據阿東的情緒變化加以剪輯。如醫院自戕一幕,便安排在阿東病發,猛吃巧克力后,以凸顯情緒陷于谷底的激烈行為。此一幕戲,特用俯攝及慢鏡方式表達,以突出他的內心世界,強調無助之感。另如東母細撫花草鏡頭,刻意放于阿東聽到同屋小孩余果講故事之后。余果的關懷,觸動了他對母親的溫情企盼。導演曾特別指出此非如實影像,而是阿東對母親笑容的想象。⑩觀眾能否領略此為想象鏡頭或未可知,不過,影像本身無論實或虛,仍可反映出兒子心底一直對母親溫柔的渴望。伊斯拉埃爾·羅森菲爾德(Israel Rosenfield)曾指出,回憶為感知行為,語境不同,內容性質會有所改變。{11}安東尼·克爾比(Anthony P. Kerby)同樣認為,過去的意義并非固定不變,而是不斷根據現時重整及更新。{12}阿東病發當下,得到關懷,自然更把母親過往形象理想化。無論如何,這樣以情緒為主導的剪接手法,無疑較易使觀眾投入劇情,與角色同喜同悲。

2. 由新聞事件引發的創作意念

觸動陳楚珩創作《一念無明》,為以下新聞:兒子長期照顧患病父親,最后誤殺后者被判入獄。{13}隨著報導焦點,大眾視線往往只落在案發過程上。案件本身被“消費”了,背后問題的探討則付之闕如?!兑荒顭o明》參用上述新聞,卻作出改動。其中的引申演繹,更反映了編劇及導演對精神病污名化,以至對照顧者的關注。如東母之死,在戲中給安排為意外,與上述案件兒子被判誤殺情況已有分別。創作偏向支持、同情男主角的理念清晰可見。戲里亦貫徹始終,避開東母死亡過程本身,而訴諸較含蓄的呈現手法,以免觀眾像看新聞報道般只把注意力集中于兇案現場。這樣設計反而造就了懸念的戲劇效果。戲里多次以重復空鏡,展示浴室的水向門外流溢。如此避實就虛,反可引起觀眾尋找真相的欲望。

3. 資金緊絀與藝術風格的關系

資金200萬元,制作一部電影,本是極大制肘,然而,在主要演員不收片酬,以及幕后人員努力下,終于成功推出作品。為了遷就有限財政預算,內容以至表演手法亦有所配合。吊詭的是,這種限制,最后反而造就了影片的獨特藝術風格。為了減省支出,外景自然減少,而只集中于室內場景。舊式唐樓環境,幾戶人合住的板間房設計,除反映香港獨有特色外,同樣減輕了成本開支。其實黃進一向鐘情狹小空間。之前《拍的不錯》(Good Take)及《3月6日》兩部短片,已見他如何以室內逼狹環境,表達人生社會問題?!杜牡牟诲e》《Good Take》最后出其不意,披露失蹤戶主被捆藏柜內的情節,更把細小空間概念以黑色幽默手法呈現。

《一念無明》的窄小板間房場景,正宜于表述人性種種。在這種逼仄環境里,人與人關系變得緊張,嫌隙容易滋生。編劇、導演不無野心,在小小空間里放置了不同身份的住客。除男主角父子外,還有余果及其中年單親母親、銷售寬頻上網計劃的青年、阿力、阿伯、阿婆等,恍如社會低下階層的縮影。有限時空里,要介紹這么多角色,自不容易,本片卻嘗試通過生活小節的相互依靠及影響把這些人連結起來。如青年住客推銷寬頻的用語便讓余果聽去后,組合在自己創作的小王子故事里。整體來看,這些人即或占戲不多,劇情也刻意安排只出場一次,哪怕稍一閃現便告消失。其中余果的角色更是戲中亮點。他真心與阿東交往,主動示好,不像其他人般只以精神病標簽阿東。孩童言語表現的天真及恍似的世故,亦常為苦澀劇情,偶帶歡笑調節效果,在延續了之前《拍的不錯》(Good Take)中小孩角色最后閑閑一語,卻對劇情造成轉折、沖擊效果的演繹手法。

其實,戲中板間房或其他細小室內場景,因移動空間有限,反而造就了固定鏡頭運用的美學特色。因利成便,這一較省錢的運鏡方式成了逼仄空間的表現手法。固定鏡頭下,一再呈現出男主角苦無出路的困境,也正合突出抑鬰病征。在這種以不動鏡頭為主的演繹手法下,花費成本相對昂貴的推軌鏡頭,更顯彌足珍貴。片中三個推軌鏡頭,最值得注意的,自是晚間阿東離開住處,往街上奔跑。從劇情安排可見,這是電影刻意表達主角躁狂發作的喻示。黃進從不諱言喜歡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導演的作品。阿東奔跑情節,顯然模仿了《羞恥》(Shame){14}中男主角巴登(Brandon)為排遣郁悶,深宵紐約街頭跑步的經典鏡頭。同中有異的是,巴登(Brandon)是向右邊方向跑去,身影維持在熒幕三分之一位置;阿東則向左面跑,身影常在熒幕中間位置。其實人們看熒光幕時,一般習慣從左向右。安排畫面上的阿東反其道而行,或是希望觀眾透過視覺的不自然來感受角色那種非正常狀態。{15}至于主角身影位置不依熒幕常見的黃金分割比例,而設在中間,雖突出了主體,卻也形成了沉重局促的不自然感覺。此外,阿東及巴登(Brandon)均曾在交通燈位前原地跑等候,后者一直待至燈色轉綠才繼續行程,但前者卻像等待不及般,改變途徑。再從速度看,阿東則比巴登(Brandon)跑得更快。種種安排,均似有意凸顯阿東的躁狂狀態。至于音樂編排上,巴登(Brandon)跑步時,畫外音配上古典音樂,節奏紓緩,意在排解男主角性沉溺造成的煩躁不安。伴隨阿東快跑的則是時下創作歌手黃衍仁的《裝睡的人》,藉此反映香港城市本土氣息外,亦以裝睡意象本身帶出對社會的反思。{16}

另一方面,褊狹的室內場景,同樣造就了《一念無明》多用近景或大特寫鏡頭的美學特色??闪粢獾氖?,即如教會那場戲,空間應可較寬敞,取鏡卻仍以近景為主。教會為現場實景,各項布置不必改動,已可供拍攝。導演卻沒因利成便,拍攝較大空間。詹妮(Jenny)分享見證一場,能造成強烈效果,與采取近鏡的演繹方式,實不無關系。她背后的金黃色布幕,在宗教氛圍背景下,本為神圣莊嚴的喻示,但在對阿東聲淚俱下的控訴下,反助長了她的氣勢及對人的壓迫感。她臺上站、阿東臺下坐,一主導、一被動。兩人非同一鏡頭出現時,固顯出心靈的分歧;同一畫面里,過肩鏡頭下,也只見前者背面陰影對后者造成的壓迫感。一聲聲“亞門”中,臺下教徒與臺上詹妮(Jenny)“一唱一和”,阿東難以融入的孤獨感更形突出。近距離俯鏡角度下,被眾教徒圍坐的阿東,不安情緒清晰可見,而在心靈無法承受下,最后匆匆離開。過渡到另一場景前,畫面全黑,持續數秒,似乎正好隱喻他心情已陷入低迷狀態。諷刺的是,伴隨全黑畫面的,卻是牧師如常講道的畫外音。傳道人的冷漠,阿東受到的忽略及冷待,清楚呈現。如此設計,自難免引來現實中為教會護航的反響聲音。{17}緊接熒幕全黑的轉折畫面后,則是阿東在超市不斷吃巧克力的場景。除帶出他的心情陷入谷底外,更同時表達了旁觀者缺乏同理心,只顧“獵奇”拍攝,上載網絡。主角蜷縮在地,眾人站著圍觀的構圖畫面,一再顯示前者被困囿及受到漠然對待的弱者姿態。接著近鏡對焦下,阿東抬望眾人,一臉不知所措,眼里盡是惶恐,無助形象越形突出。又如婚宴那場戲,同是以近鏡拍攝賓客歡聚。場面如此調度,除可避免設置較大婚宴環境的花費外,也可一箭雙雕,造成人山人海的熱鬧擠迫視覺效果。此外,鏡頭對這些賓客表情的清晰聚焦,亦同時突出了他們對阿東不懷好意的標簽。竊竊私語下,眾人對阿東貶抑的本土地道用語:“青山出嚟”、“黐線”,正好反映了精神病如何被標簽以至污名化。{18}其實人物以近鏡為主導的美學風格,須依靠演員演技,方能相得益彰。此劇無論主角曾志偉、余文樂、配角金燕玲及方皓玟的表現,早已在各項電影獎提名或獲獎中得到肯定。以其中一場戲為例,近鏡之下,東母之臉由喜悅轉惘然,正是以昔日歲月的美好,比照當下生活的不愜意。演員本身的表演是否逼真傳神,有目共睹。

至于大特寫的空鏡頭拍攝手法,戲中亦不時得見。較為可觀的是浴室之水向外流溢的場景。帶血的水,不時加入的大特寫,使四周環境走出了鏡頭之外。失去了周邊景物陪襯,被對焦的物象,反像失真似的,一味以龐大影像沖擊人的視覺。加上配樂推動渲染,越發對觀影者構成壓迫感,營造了讓人不安的氛圍。然而,頻繁地運用近鏡雖然成了黃進個人導演風格,卻非每次均能達到預期效果。如開場不久,即有阿東在病房里望向空抽屜的鏡頭。劇組之前做過資料搜集,知道醫院內的設備不時給人破壞。影片中便特別設計了抽屜內部底層被刮花的大特寫,藉以暗示病人難以解開的心底糾結。{19}然而,近鏡對焦,雖然引領了觀眾視線,但畫面著實難以看清楚為不規則刮痕。如此一來,也就無法帶出該有之寓意。

4. 對比照應的表述方式

前面已引述,“照顧者的壓力”為《一念無明》其中議題。延伸開去,亦不能不兼及被照顧者一方的探討。敘述固然顯示了阿東照顧母親的艱辛、情緒的壓抑,但后者為病痛折磨,橫蠻背后的痛苦也略見鋪陳。當然,一部戲受放映時間限制,內容自有所取舍。如此點到即止的交代是否清楚,人物背景的追溯是否足夠等,實在見仁見智。{20}較為值得注意的,反是其中再三出現的對比照應關系。譬如阿東身為母親的照顧者,但同為后來被父親照顧的人。阿東承受的壓力,在大海身上重復展現。對照之下,不僅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糾結得以呈現,雙方的壓力同時通過種種生活細節,得到更深入的演繹。此外,同一屋檐下,住入板間房的住客,可算是社會邊緣一群,可是,他們并沒有守望相助,得悉阿東有病后,更聯合起來加以排斥。受欺壓者反過來成了壓迫者,對應之下,層層向下剝削,欺壓的人性主題昭昭明甚。余果的想法,與其他角色對比下,也正好反映出未受成人社會扭曲的價值觀。他無視母親阻攔,借隔墻之便,表達關愛,向病發的阿東講述小王子故事。本來難以隔音之木板墻,反映的只是貧困住戶的缺乏隱私,現在反成了傳達溫情的橋梁。此外,他主動陪伴阿東坐在天臺{21}圍欄上聊天時,其他人卻唯恐他受到傷害。重重對照下,更表達了一般人對精神病人的固有偏見,亦即如精神科醫生陳仲謀所說的歧視、標簽、污名化。{22}其實,空間較大的天臺與逼狹的室內板間房,本身已構成了對照關系。天臺曾是阿東與余果展開夢想之基地,亦是見證前者主動安慰,擁抱父親之處所。相對之前阿東在板間房里受盡排斥,天臺大概可暫作舒氣之用。其實,戲里除板間房天臺,亦有醫院天臺,相互呼應,扮演著讓父子得以剖白之場所??梢酝茰y的是,使用天臺作場景,未嘗不是省錢之故。然而,從對比角度來說,相對于室內的局促、對人性的窒礙,天臺較廣闊的空間以及可抬望天空的視野,大概也是讓戲中角色以至幕后制作人員得以發揮及實踐想望的權宜選擇。

最后一幕,阿東與父親于“城門水塘”閑坐。此一設計,除了回應昔日大海缺席親子活動外,亦為全戲帶來仍含寄盼的開放結局??梢惶岬氖?,城門水塘旅行為香港人一般曾有的本土經驗,代表著愉快的童年記憶。城門水塘作為場景,容易喚起港人的集體回憶。不過,因原址當時已為其他劇組借用,故改了在大埔三門仔附近拍攝。{23}戲里所見,只是城門水塘之假設地。這樣的假設、移用,反映了拍攝檔期倉猝等制作問題外,亦可讓我們從想象及隱喻角度切入。逝去光陰不復可追,舊地重游自難完全如愿。重要的是,他們仍然努力彌補。前路艱難,可以預期?!俺情T水塘”一景前有鳥于天空孤獨飛翔之空鏡,持續差不多半分鐘。鏡頭之下,天色暗淡,鳥兒飛來飛去似也難逃熒幕框囿。如此安排,折射的未嘗不是主角人生路的重重障礙。一如伴隨畫面歌聲幽幽訴說:“四面八方有隱蔽的光”{24}。光已隱蔽,暗喻前景黯淡。然而,一路走來,受排斥、被迫遷之后,“返去嘞”那句劇終對白,無奈中亦隱隱寄寓了大海父子此刻當下,人生路上仍愿結伴前行。

三、結語:中西戲名帶出的意義

加里·尤勒(Gary Jule)及邁克爾·安德魯(Michael Andrew)歌曲《瘋狂的世界》(Mad World),敘述抑郁年青人眼中看到的瘋狂世界。年青人抑郁,因世界瘋狂。從文本互涉角度來看,《一念無明》挪用以上歌名為英文戲名,正好說明全戲的預設立場。戲中欲以突出的是本身有問題的社會如何令人難以正常生活。阿東的主觀立場,不時成了鏡頭的切入方式,反映了戲中對精神病人的關顧?,F實生活中,精神病人常給標簽為不同于一般人的“異類”,因而要強制入院、以藥物使之“正?!?,以免對社會造成危害。精神病人本身的壓力或創傷,個人需要等往往受到輕忽漠視?!兑荒顭o明》卻從阿東主觀角度,審視外在世界。即如阿東在婚宴上教訓賓客,行為看來突兀,說話內容實不無道理。另如由責難到最后安慰父親等,也是從他個人感受、體驗出發。安東尼·克爾比(Anthony P. Kerby)曾指出,自我敘述是個人身份的認同。{25}阿東的觀照以至剖白,也成了角色主體立場的展現。此外,前面提及散落全戲的回憶片段,實不妨視作阿東藉以追尋自我的媒介。同如安東尼·克爾比(Anthony P. Kerby)所分析,早已有不少研究提及記憶(memory)與個人身份(personal identity)的關系。{26}以今日之情,回顧及整理昔日種種,阿東可以更好地面對當下的自己。戲里他曾幾次注視自我之鏡像。在逼仄的房間里,這樣設計除可使畫面空間層次更為豐富外,未嘗不是讓角色自我審視的方式。阿東在鏡里總是一臉茫然。聽到劉易斯(Louis)死訊時,臉上的寬容更頃刻轉為郁愁,反映在鏡里,半邊面的造型,營造了一種讓人不安的情緒。另一閃現即消失的鏡頭,則赫然安排了斑駁鏡面上阿東三個沒有笑容的面部特寫,一再指向的未嘗不是鏡中人受到重重精神困擾,人格難以和諧統合的心理狀況。

從中文戲名來看,“一念無明”四字亦反映了全戲之用心。編劇及導演于不同場合不斷解釋:一念無明為佛學用語,一念指念頭,一念生萬念,念頭不斷堆疊。無明指不明白,沒有智慧之意。就是人因無知,未能看清實相,折磨一己之余,也在傷害他人。{27}“平庸的邪惡”,是導演對戲中角色行為的總結表述。{28}平庸之惡一說,源自漢納·阿倫特(Hannah Arendt)。她認為人總是盲從流習,變得冷感漠然,不知不覺走上邪惡之路。{29}漢納·阿倫特(Hannah Arendt)是以二次世界大戰執行指令的納粹軍人為研究對象?,F今香港升斗市民的心理狀況,自難與這些人的意識型態作出比較。導演以“平庸的邪惡”解讀戲中角色行為,應是想指出如東父、詹妮(Jenny)等均非不愛身邊的人,只是他們用了錯誤的表達方式。又如板間房的余師奶、阿伯等要趕走阿東,也純是因為盲從了大眾對精神病的誤解。

從以上對中西戲名的解讀,編導之用心,已可得見。無論于講座或宣傳單張上,編劇、導演也一再強調同理心的重要。在這種人文關懷下,電影選擇了站在精神病人的立場。無論內容或藝術演繹上,均可見演員及幕后團隊的努力。一如主角阿東,戲里一方面凸顯其為大眾偏見所苦之經歷;另一方面,余文樂本身演出時,亦只循著角色性格敏感之方向。{30}這種不以病為病,盡力淡化的演繹,努力抗衡的,正是現實社會中對精神病污名化造成的偏頗不公??梢惶岬氖?,如從電影著重影像呈現而非直接講述的藝術特色看,戲里以過多對白交代角色內心感受的手法,實值商榷。劇終之后,熒光幕上,更是文字一行接一行,陳詞懇懇,提醒大家要有同理心,正視情緒病。是否狗尾續貂,或待討論,惟初生之犢,編劇及導演之用心良苦,彰彰可見。

① 根據香港票房有限公司所公布的電影票房紀錄(2017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一念無明》的累積票房為港幣16,821,785元。http://www.hkbo.com.hk/admin/banner/1500282843201706Top10.pdf 2017年7月17日網上檢索。

② 香港電影、香港教育大學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6日。

③ 《一念無明》的介紹及宣傳單張曾在“《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派發。

④ 導演黃進及編劇陳楚珩,同樣強調電影肩負紀錄時代的使命,而非僅為娛樂用途。兩人希望在電影中留下香港的故事。

施玲玲:《Good Take!新一代香港導演創新演繹非主流短片》,https://www.google.com.hk/?gws_rd=ssl#q=GOOD+

TAKE%EF%BC%81%E6%96%B0%E4%B8%80%E4%BB%A3%E9%A6%99%E6%B8%AF%E5%B0%8E%E6%BC%94%E5%89%B5%E6%96%B0%E6%BC%94%E7%B9%B9%E9%9D%9E%E4%B8%BB%E6%B5%81%E7%9F%AD%E7%89%87&spf=1498796586175 2017年6月30日網上檢索。

香港電影、香港教育大學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6日。

電影文化中心(香港)主辦:“《一念無明》導演映后談”,2017年5月10日。

香港電影、香港理工大學電影學會、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會、香港專上學院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2日。

⑤ J. Helliwell, R. Layard, & J. Sachs, 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7(New Yor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lutions Network, 2017), http://worldhappiness.report/wp-content/uploads/sites/2/2017/03/HR17.pdf 2017年7月17日網上檢索。

⑥ 香港政府統計處:《政府統計處公布香港住戶收入分布研究結果》,《主題性報告:香港的住戶收入分布》,2017年6月9日,https://www.censtatd.gov.hk/press_release/pressReleaseDetail.jsp?charsetID=2&pressRID=4180 2017年7月17日網上檢索。

香港青山醫院黃美彰醫生指出:“大概每一百人當中,有一個會患上狂躁抑郁癥。發病的年齡大多在青年至成年時期。較少會在四十歲以后才發病。男女患病的比例大若相同”。http://www3.ha.org.hk/cph/imh/mhi/article_02_03_02_chi.asp 2017年7月1日網上檢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最新數字,全世界約有6000萬人受躁狂抑郁癥影響。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96/en/2017年7月4日網上檢索。

⑦ 香港電影、香港大學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19日。

電影文化中心(香港)主辦:“《一念無明》導演映后談”,2017年5月10日。

⑧ 板間房是香港的一種住屋模式。一屋幾戶合住,用木板間隔空間,浴室、廁房共用。

⑨ 電影文化中心(香港)主辦:“《一念無明》導演映后談”,2017年5月10日。

香港電影、香港公開大學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0日。

嚴尚民:《“一念無明·博客專訪”導演黃進:電影不是一個人的事》,http://ktoyhk.blogspot.hk/2017/04/20170408_8.html#!/2017/04/20170408_8.html 2017年5月26日網上檢索。

⑩ 電影文化中心(香港)主辦:“《一念無明》導演映后談”,2017年5月10日。

{11} Israel Rosenfield, The Invention of Memory: A New View of the Brain(New York: Basic Books, 1988)89.

{12} Anthony P. Kerby, Narrative and the Self(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7.

{13} 電影文化中心(香港)主辦:“《一念無明》導演映后談”,2017年5月10日。

香港電影、香港理工大學電影學會、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會、香港專上學院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2日。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相處衍生的悲劇個案,香港時有所聞。較近一則發生在2017年6月6日,八旬黃姓老翁殺掉照顧了多年的中風妻子。

《八旬翁勒斃中風老伴自首》,《明報》,2017年6月7日,A1版。

{14} 《羞恥》(Shame)2011年上映,導演為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演員為米高·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嘉莉·慕萊根(Carey Mulligan)等。

{15} Louis D.Giannetti, Understanding Movies(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1990)79.

{16} 《一念無明》選用了黃衍仁的《逆瞄》及《裝睡的人》。黃進認為這兩首歌可以豐富劇中香港的城市氣氛、肌理。

香港電影、香港理工大學電影學會、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會、香港專上學院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2日。

{17} 梁永善牧師網上演說中,曾就《一念無明》教會相關劇情發表了意見。

梁永善:《〈一念無明〉之現實與教會問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_TDeOv738 2017年7月7日網上檢索。

黃進自己也曾指出此場戲曾惹來基督徒不滿。

香港電影、香港教育大學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6日。

{18} “青山出嚟”指人曾入住青山醫院接受治療。青山醫院是香港專為精神患者提供服務的醫療機構。香港人言語間,不時會以“青山”相關表述嘲弄別人?!扒嗌匠鰢币徽Z,除意指主角患有精神病外,也有調笑意味?!兑荒顭o明》中,演員說這些對白時,也刻意裝出不懷好意的表情神態。

“黐線”為香港常用俗語,帶貶意,用以指罵別人精神失常。戲里除用以指稱主角患有精神病外,也有低貶之意。

{19}{23}{30} 香港電影、香港教育大學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6日。

{20} 中學老師周子恩從學生學習角度出發,指出《一念無明》不足之處。

周子恩:《如何令〈一念無明〉》更具教育意義?》,https://www.hk01.com/01%E5%8D%9A%E8%A9%95-%E9%A6%99%E6%B8%AF%E5%9C%B0/85106/-%E5%BD%B1%E8%A9%95-%E4%BE%86%E7%A8%BF-%E5%A6%82%E4%BD%95%E4%BB%A4-%E4%B8%80%E5%BF%B5%E7%84%A1%E6%98%8E-%E6%9B%B4%E5%85%B7%E6%95%99%E8%82%B2%E6%84%8F%E7%BE%A9- 2017年7月7日網上檢索。

黃進曾說明角色各有個人背景資料。在筆者看來,角色雖有詳細背景資料可供參考,但受制于時空種種限制,影片中往往難以完全引申發揮。

香港電影、香港教育大學電影學會合辦:“《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2017年4月26日。

{21} “天臺”一般指樓宇露天頂層所在,為香港房屋常見特色。

{22} 黃進、陳仲謀:《〈一念無明〉導演黃進與精神科醫生大對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3U1HtSnKFw 2017年6月29日網上檢索。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為讓大眾關注備受社會歧視的精神病人,增加對香港精神科服務的了解,于2015年12月,公布了“香港精神科醫生的工作概況調查”結果。發給傳媒的新聞稿指出:“面對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資源不足及缺乏長遠的精神健康政策,有七成的受訪醫生感到沮喪。其中更有六成的醫生因疾病患者擔心雇主的看法而在簽發病假醫療證明時感到困難?!県ttp://www.hkcpsych.org.hk/index.php?option=com_docman&task=doc_view

&gid=3180&Itemid=332&lang=en 2017年7月4日網上檢索。

{24} 歌詞見《逆瞄》?!赌婷椤酚牲S衍仁主唱、作曲、填詞。

{25}{26} Anthony P. Kerby, Narrative and the Self(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40; 22.

{27}{28} 《一念無明》的介紹及宣傳單張。單張在“《一念無明》校園分享會”派發。

{29} Hannah Arendt, Eichmann in Jerusalem :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New York: Penguin, 1977)287-288.

(責任編輯:黃潔玲)

A Native Narration in Mad World, a Film

[Hong Kong] Lee Shi-fan

Abstract: Sponsored by Hong Kong Film Development Councils First Feature Film Initiative, Mad World is a low-cost production that was a box-office success. But the tight budget has, on the contrary,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film to be artistically unique, with such features as fixed camera, near shots and close-ups, based on interior scenes rather than shooting on location. The two young filmmakers, director Wong Chun(Huang Jin)and scriptwriter Florence Chan(Chen Chuheng), have successfully caught attention and aroused discussions among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ith their portraiture of mental illness and relevant social issues. The male protagonists bipolar disorder is the main storyline that brings out a variet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ther and son, mother and her children, and friends, which is also the story of the Hong Kong people as they are at present that is full of a local colour and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The narrow city space, the poverty-stricken lives of the people living at the lower rung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spiritual pressure people live under have all formed part of the contents the film is set to express.

Keywords: The city of Hong Kong, mental illness, father-son relationship, narrow space, fixed camera, close-ups

猜你喜歡
父子關系精神病
完形填空專練(五)
精神病
《路》中父子關系的建構分析
《推銷員之死》中的父子關系
管虎:一個在商業與文藝之間尋找平衡的第六代導演
《李娃傳》中的兩點質疑探析
如何判斷你的老板是個“精神病”
江湖后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