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機電專業“3+2”專本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20-09-10 08:26王利娜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對口課程體系職業

摘要:“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是完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了更好轉變適應山東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為區域經濟產業結構升級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技術人才,本文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例,探索介紹了本?!?+2”專本貫通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實施情況。

關鍵詞:“3+2”對口貫通;人才培養模式;一體化銜接;課程體系

“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是現代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現行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積極完善,有利于提升高等職業院校辦學質量,促進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提升應用創新能力;有利于拓寬學生學業進升路徑,實現多層次教育人才培養的互通立交,更好地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聊職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作為山東省首批“3+2”專本貫通培養專業,與聊城大學實現專業共建,人才共育,打通了人才成長立交橋,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

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與合作本科高校--聊城大學一起積極調研,認真探索,圍繞現代經濟社會對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充分體現“貫通”這個核心,著力培養有真才實學的工程型、高層次技術型以及其他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一)確定一體化銜接的人才培養目標與規格

通過綜合運用專家咨詢以及對專業、職業崗位及能力情況、職業資格情況、相關學校課程設置情況、畢業生就業情況等調研數據分析,確定崗位核心能力群,結合機電類行業崗位職業特點,確立職業崗位需求視角下的知識、能力、基本素養要素集合,確定一體化銜接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參照職業資格等級證書及“1+X”證書的相關要求,分段設置梯次遞進、上下銜接的人才培養規格。

(二)打造對口貫通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帶領下,以服務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為導向,按照職業崗位任職要求,打造基于“?!!蟆眳f作的“崗位引領、素能融通、能力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

“崗位引領”——通過前期的專業調研,明確機電一體化相關職業崗位及所需的能力要求,設置專業人才培養方向,體現“寬面就業、精通崗位”的人才培養特點。

“素能融通”——將素質培養與能力培養融合貫通于人才培養始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職業能力與社會需求相通;(2)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通;(3)職業素質和個性發展相通。

“能力遞進”——整合共享聊職院和聊城大學的校內外教學資源,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培養有機結合。前三年在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基本技能和職業素質;后兩年繼續加強專業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并注重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

我們打造的“3+2”對口專本貫通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主要特色有:

(一)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層次更高

專本對口貫通分段培養的人才,相較于高職層次,在知識結構上更為重視學科體系的培養;相較于本科層次,在崗位面向上更突出了職業特色。

在培養規格上,除普通本科教育的一般要求外,強化了職業能力的培養。

(二)人才培養模式融合了聊城職業技術學院與聊城大學雙方的優勢

教學體系相互融合貫通,全程貫穿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師資、實踐教學條件、學風校風等軟硬件有機銜接,充分利用和發揮雙方的優勢教育資源,達到了“1+1>2”的教育效果。

(三)統籌規劃了專業課程體系

專本對口貫通分段培養人才,統籌規劃、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將高職課程體系的職業性特征和普通本科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全面性有機結合,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實踐教學條件實現了優勢互補

專本對口貫通構建的實踐教學體系,將技能課程按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研究與技術開發能力的邏輯安排,職業素養全程貫穿,符合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規律,同時充分利用和發揮了高職與本科雙方的優勢條件。

二、重構設計課程體系,實現一體化銜接、梯次遞進

從職業需求出發,按照課證一體化、特色突出的理念,以知識和能力的擴展與遞進關系為主線,構建一體化銜接、專業能力梯次遞進的課程體系。此外,在課程體系中,設置專業提高方向課程、專業應用方向課程和第二課堂活動等,將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課程體系的始終,以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本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參照教育部關于制定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山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以學生為中心,以技能培養為重點,進行課程構建。

考慮到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我們的課程體系按如下原則進行分組構建:

(一)通識教育課程。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培育、滿足升本的需要,使學生的通識教育落到實處,為學生職業發展長遠規劃奠定基礎。

(二)“課證融通”的專業教育課程。工作過程為導向,形成以典型工作項目或典型案例為主體的新型模塊化課程體系,注重學生專業基本技能和崗位技能的培養,構建“課證融通”專業教育課程。

(三)職業素養培育課程。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工匠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根據裝備制造職業教育的特點,開展集中實踐教育,構建綜合職業素養培育課程,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職業認同和敬業精神。

(四)本科階段的能力拓展課程。主要設置為學生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課程和專業深化課程,如考研所需要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職業能力提升所需的專業課程。

三、科學安排教學計劃,校校企合作,促進教學團隊建設

(一)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

圍繞職業能力與課程體系,科學合理進行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選取深度和廣度適宜的教學內容,選擇體現我省經濟特點的先進性、通用性的典型工作任務,做中學、做中教,科學組織教學活動。

正確處理公共課與專業課之間的關系,科學制定學生實驗、實訓、實習計劃,將德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二)打造“共融共享、多徑注入、專班專育”特色的教師隊伍

以“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模式為平臺,我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探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師隊伍建設,逐步實施了“共融共享、多徑注入、專班專育”的教師隊伍建設模式。

(1)共融共享——雙方共同組建教師團隊(共融性);

(2)多徑注入——行業專家、企業導師(師傅)任教,凸現技術應用培養;

(3)專班專育——聊職院組建一支“高水平”專班隊伍,專門進行專本貫通班的教育教學工作。

結論:

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創新人才模式成功的前提,“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不是簡單的升學教育和簡單提高動手能力的應用型教育,也不是高職、本科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簡單銜接,要充分體現“貫通”這個核心,立足現實,著眼未來,在實施過程中充分體現當代職業教育特色。

參考文獻:

[1]關于做好職業院校與本科高校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的通知.山東省教育廳. 魯教高字[2013]20號.

[2]高職與本科對口貫通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李敏.中國成人教育.2015(22).

作者簡介:

王利娜(1984-),女,碩士,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教學與研究。

猜你喜歡
對口課程體系職業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2021年山西省對口升學招生考試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對口升學考生體格檢查表
山西省2020年對口升學考試 數學
2021年對口升學考試模擬試題 數學(一)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我愛的職業
五花八門的職業
關于馬術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