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教學法改革與教學實踐研究

2020-09-10 08:26李偉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思路教學模式

李偉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明顯,我國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愈加的重視,國家對培養大學英語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逐步加快英語課程改革的步伐,因而各大高校普遍重視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新要求。傳統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存在很多的弊端。各大高校和任課老師應該普遍重視國家的政策引導,積極改進傳統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順應新的時代潮流,總結英語課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本文主要討論了中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大學英語教學法改革的方案和意見,以期為更好地發展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提出新的思路。

關鍵詞:英語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思路

大學英語教學法的改革,順應了當前教育改革的趨勢,能給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更大的空間。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大學英語教育者,需要加強對大學英語教學法改革的重視度,要結合最新的教學要求、教學理念及學生發展的需要,將創新的教學法引入教學中,并對其教學精心設計,并對實踐的結果進行反思反思及優化,構建完善的大學英語教學法體系,真正為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及素養的提升奠基。

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夠

在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問題方面,最大的阻力之一是學校以及教師對其重視性不夠,學校沒有一套成文的規范性標準和依據,有些學校甚至存在江大學。英語課程的課時進行壓縮的情況。以至于學生的英語表達水平和基礎知識的積累遠遠不足,學校和教師把關注點放在了。應試能力和水平上,對學生的創新型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接受是一種被動的狀態,會嚴重阻礙學生對專業知識探索和求知的精神。

(二)英語教學規范性不足

大學英語教學的規范性也是影響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創新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學模式的規范性不能確保,就難以培養出更專業的英語專業人才,近年來我國對高校英語教學改革事業不斷推進和重視,很多學校也開始逐漸重視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但在用英語專業知識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方面仍然比較落后,英語教學方法過于死板,不能順應時代變化的要求,對學生整體英語專業素養的培養方面具有消極作用。對于高校開展英語教學改革事業的推進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教師掌握信息技術素養較低

信息化時代帶來的變革為學生和老師開展線上教學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主要包括豐富的教學平臺,教學輔助工具,優秀教學課件以及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等,然而我國仍有部分高校的教師對信息化資源的利用率仍然不足,教師的信息化素養跟不上時代的要求,缺乏敏銳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為學生創造出更優秀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對于學校購置的信息化教學設備存在著不會操作或者操作不夠熟練的情況,對于平臺開發的各種課,課前課中課后的輔助教學工具不能夠應用日自如,這對于現代化教學資源也是一種變相的浪費,達不到與學生隨時進行線上線下互動與溝通的良好效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會隨時的更新和變化,教學理念相對比較滯后,授課內容過于老舊,所以,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不佳。加之很多老師對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有所欠缺。并且存在的問題沒有及時的反思和解決,很多教師人停留在板書授課的層面上,課堂互動性差,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不高,對于有效地進行英語教學評價和總結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四)英語教學改革難以落地

教學改革方案的提出適應以及落地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整個過程需要很長的周期,一項改革措施能否順利開展。主要取決于改革方案是否適應當前的癥結并且學校以及教師的配合也非常的重要,很多教學改革方案從開始到最終取得成功。有長達近三十年的情況,一個實際上。一個優秀的改革方案能夠最終實施并取得效果,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各方的配合以及規范本身要不斷的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變化需求。真正成熟的課程改革需要經歷住時間的考驗,需要去證明,該項改革方案的確適應于當前的變化形勢,然而我國很多高校的。教學改革方案存在著嚴重的泡沫現象。也就是說改革方案雖然提出,但是真正的落實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學校和教師對改革的大方向沒有正確的理解到位,所做的工作也大多是浮于表面,讓改革方案停留在了書面化的文件當中,并沒有在英語課程當中體現出來,教學過程當中暴露出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很多高校迫于上級的壓力,將學生將課堂的教學改革面貌進行暫時性的包裝,加之浮夸的媒體宣傳,教學改革之路越走越偏。很多學校缺乏厚重厚重文化底蘊的支撐,沒有真正的教學改革落實到位,這對學生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更是對社會的一種辜負。

(五)英語教學沒有聚焦

大學英語課程的改革應該是徹底,全面并且有針對性,目標明確的。教學改革的目標應該包括以下內容:基礎知識,過程與方法,情感共鳴價值觀的樹立等多個方面,大學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面對每一節新的知識內容,都應該從多個維度去思考本節知識是否達到了課程體系的總體目標和要求,這些目標與要求背后支撐的理論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去實現這些目標等問題,。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思考問題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非常有限,這時候就要有老師去帶領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共同實現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面對每一節課程知識,要明確本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要注重多學科交叉與融合,以及拓展知識的訓練和加強,并且要思考。當前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有什么可以讓學生解決哪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如果老師都不能明確課程改革聚焦點在哪里,那么課程改革的效果將不容樂觀。由此可見,英語教學改革對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將老師的注意力。全面的集中在課堂本身上面。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讓學生在獲得本節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得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訓練和提升。很多老師不能夠聚焦教學目標。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出現零散,低效的實際情況。整個英語課堂氣氛是被動和死板。

三、新時期高校英語教學改進策略

(一)完善英語課程結構

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應該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聽力,語法,口語,閱讀,寫作等多個部分。而老師的職責是根據學生本班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課時調整與劃分,注重學生專業英語能力的綜合提升,完善課程結構,改進課程目標,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并且在收購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加強互動,而學校要做的事,可以編制與學生擇業觀念,就業形勢分析等相關的教材與書籍,優化英語教學教材的內容,讓學生接受更全面更科學更深入的英語教學知識。

(二)創新教學模式及方法

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進也是深入貫徹英語教學改革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學校和老師要積極配合創新教學方式,改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和填鴨式教學習慣,積極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以及互動教學模式等多樣化形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發展問題,解決問題,同時要注重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和工具。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要留意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進行有效的因材施教,樹立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最大化發揮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內在的潛力。

(三)推進英語教學與學生專業學習的有效結合。

教師要善于發現大學英語課程與本班學生專業課程的聯系與區別,并且要關心學生的關注點和注意力在哪里,例如英語課程可以與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相結合,老師可以指導學生如何在就業和擇業過程中發現和利用好英語課程帶來的優勢,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對學校而言,要加強英語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積極引進優秀人才,注重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為學生創造更加良好的學習平臺和機會,也要注重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一方面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專業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

(四)明確英語教學改革目標

教學改革的目標是全面的培養人才的進步和發展,這也是唯一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改革目標和方向。建立以人為本的育人價值觀,并且要在做教學的知識結構上與時代相吻合。深入研究英語學科的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主動自學以及研究能力,培養學生自主發現探索的獨立思考能力。利用大數據發掘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定制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推動學生的全面進步和發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它有自身的學習特點,而且作為英語工具來說,對于學生的就業考研以及科研工作有著深遠的基礎作用。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英語課堂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用人單位以及科研單位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大部分高校的硬件教學條件較為完善,但是也存在一部分高校硬件基礎缺失。因此,信息化背景下英語教學改革仍存在較大的改善空間。應當完善英語教學設備的短缺,提升英語教師的整體素養,明確英語改革的教學目標,最終實現教學與運用最大化結合,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葉.課堂教學過程再認識:功夫重在論外[J].課程·教材·教法,2013(5):3-13.

[2]曹原,概念隱喻及其視闕下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20(1):49-53.

[3]阮國艷.? 英語教學法課程研究的分析與反思[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2):207-208.

猜你喜歡
思路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創新線上英語教學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語“讀寫學思”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通則有路
我的思路我做主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