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瓊瑤文學作品中婚戀倫理觀的現代性建構探析

2020-09-10 08:55鄭百花唐慧芳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女性形象傳承

鄭百花 唐慧芳

摘要:本文通過仔細研讀瓊瑤作品,運用社會倫理學相關理論,系統研究瓊瑤文學作品中婚戀倫理關系的現代性建構,其塑造了在戀愛和婚姻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認同,又是在新時代下發出的另一種聲音。

關鍵詞:瓊瑤作品;婚戀倫理;女性形象;傳承

瓊瑤原名陳喆,祖籍湖南衡陽縣,1938年4月3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是當代著名女作家,兼編劇家、導演和產業經營者,在文學界和影視界都享有盛譽,其創作的小說被翻譯成多種外文,根據其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在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北美等國家受到了觀眾的熱捧,這使得文藝批評界對于其小說和影視劇的研究經久不衰。

瓊瑤作品中,愛情和婚姻一直是永恒的主題,對自由戀愛的追求、父權體制下包辦婚姻的痛苦、愛而不得的無奈、婚姻圍城下浪漫愛情消逝的苦痛、婚外戀中的道德情感沖突、男女平等的探索等。而在這普通的主題中,瓊瑤從情愛倫理新編以及女性關懷的視角,表達了對婚姻家庭以及社會問題的關注,對理想婚戀關系的思考,對婚戀倫理觀予以敏銳的思考,呈現出對女性主體生命意識的關注、對傳統婚姻倫理道德的傳承與僭越、對以和諧平等兩性關系為基礎的現代婚戀倫理觀的構建。

瓊瑤的研究者杜素娟曾在《煙雨愁人:瓊瑤傳》對瓊瑤進行評價,“她的小說,像一張無比大的漁網,把人們在現實平庸瑣碎的生活中流失的、磨平的、暗淡了、麻木了的對于感情、命運、人性、道德的所有感覺和觸覺全部打撈起來,使之重現光彩,使那些在平淡無味的生活中沉溺已久、感情已經疲憊的人們得到想象的補充和精神的慰藉”。誠然,瓊瑤筆下,都是一些愛恨情仇的通俗主題,但是,在這種執著而非凡的女性創作實踐中,其塑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兩大類女性形象,大力張揚了女性的主體地位。

第一類是勤儉持家、堅守傳統道德的傳統女性形象。在瓊瑤多部作品,都流露了對勤儉持家和堅守傳統道德美德的認同與堅守,看做是女性必備的品格。勤儉持家,自古以來都被奉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傳統家庭,一般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女性要勤儉要持家,這是女性最基本的品格。很明顯,瓊瑤對這一傳統道德是非常認同的。這也與她從小成長的環境以及來自母親身體力行的耳濡目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瓊瑤出生在抗戰烽火四起的年代,自幼跟隨父母四處避難,過著饑寒困苦的生活,這段苦難的童年經歷,培養了她勤儉持家的品格,在她婚后的生活,一直堅守這種品格,建立和諧的兩性婚姻關系。瓊瑤在她撰寫的自傳中,就談到自己和慶筠結婚后,每天必須要做的一項工作,就是用賬本記錄每一筆開始,嚴格控制開支。而另外一個重要影響就是來自母親的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瓊瑤的母親結婚之后,就放下富家小姐的身段,精打細算,操持家務,“母親每天都在算賬,想辦法縮減開支”。在瓊瑤筆下,塑造了一批堅守勤儉持家美德的女性形象,如《窗外》、《幾度夕陽紅》、《彩云飛》等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在小說中,女主人公都有一個家庭賬本,是勤儉持家品格的象征。瓊瑤曾透露自己“有牢不可破的傳統道德觀”,這種傳統道德觀表現在作品中的家庭關系和兩性關系中,即是孝敬贍養父母、幫助兄弟姐妹、遵守基本的婚姻倫理道德等。如在《六個夢》、《追尋》、《浪花》、《一簾幽夢》等作品中,塑造了一個個勇敢堅強、遵守傳統婚姻道德觀的女性,這些女性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愛上不該愛的對象,她們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但是,也絕不讓感性操控一切,而是遵守傳統道德觀,不做“第三者”。這些女性并不是忍氣吞聲、完全受男性主宰、永遠屈服命運的,相反,她們是與男性平等主體,她們堅守傳統道德,并不是屈服于傳統道德,而是對傳統道德中美的東西的認同和傳承。

另外一類是顛覆封建傳統、獨立堅強的現代女性形象。瓊瑤在文學作品中極力推崇女性的獨立,塑造了一批擁有自己的事業、經濟獨立的女性形象,同時,這些女性為在愛情、婚姻和家庭中爭得獨立和平等進行抗爭,徹底逆轉了封建社會父權家庭中的關系。在封建傳統思想中,男尊女卑,女性被囿于家庭,不能追求自己的愛情,婚姻都是由父母主宰,婚后要屈尊于丈夫。而在瓊瑤的作品中,我們看到女性作為主體被張揚,成為了自我成長的獨立支撐者,她們敢于追求自己的愛情、敢于流露自己的真實情感、敢于掙脫家庭的束縛自己謀生,成為了生活的強者和勝利者。如《彩云飛》、《金盞花》、《心有千千結》等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們都以顛覆傳統女性形象的姿態逆流而上。

眾多讀者及研究者都一致評介瓊瑤作品的統一基調是“愛”,事實上,透過瓊瑤筆下一個個關于“愛”的故事,看到了瓊瑤對人類戀愛關系、婚姻關系和兩性相處倫理的深刻哲理性的道德思考。有評論家指出,瓊瑤作品“描寫女性的勝利、女性的優勢地位……在男尊女卑的現實世界中刻畫一個理想世界,在這里,女性受到尊重、珍視、接納與肯定?!贝_實如此,瓊瑤以現代女性作家的身份,為女性發聲,敘寫了個性鮮明的女性主體,構建了一幅婚戀倫理觀理想圖,在這理想圖中,戀愛倫理的核心思想是倡導戀愛自由,崇尚理性至上的原則,強調以理性規范人的欲望;婚姻倫理,與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倫理相悖,訴求的是婚姻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上,婚姻自由,然而,無論是在精神還是物質上,婚姻講究的還是門當戶對,否則即是一場悲劇;性別倫理方面,不是徹底推翻男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權威,而是強調兩性之間是和諧的平等的。

瓊瑤文學作品中,建構了現代婚戀倫理觀,即遵從內心真實情感,兩性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都是平等的,既在經濟上獨立和平等,也要在精神上平等,既要傳承傳統道德中的美德和勤儉持家,也要敢于摒棄傳統道德中束縛女性的枷鎖。這無疑為當今家庭關系的維護提供了借鑒和參考,為現代社會婚戀倫理的構建指引了道路,為處于轉型發展時期的中國社會出現的婚戀問題予以啟示。

參考文獻:

[1]瓊瑤全集(1—50)[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6.

[2]瓊瑤全集(51—53)[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7.

[3]瓊瑤全集(54—56)[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8.

[4]瓊瑤全集(57—61)[M].??冢耗虾3霭婀?,1999.

[6]顧曉鳴.透視瓊瑤的世界[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

[7]何滿子.中國愛情小說中的兩性關系[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8]姜曉.情之世界——瓊瑤小說賞讀[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2.

[9]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M].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

[10]羅婷.比較視閾下湖湘女性文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11]瓊瑤.我的故事[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6.

[基金項目] 本文為湖南省衡陽市社科聯自籌項目“瓊瑤作品的婚戀倫理思想研究”(2016D149)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女性形象傳承
阿爾比作品《動物園的故事》“厭女”可能性分析
“看”與“凝視”中的美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淺析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業化運作下的作用
文化視野下日本文學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