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

2020-09-10 08:55劉天剛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教育途徑大學語文思政教育

摘要:本文對當下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現狀進行研究,認為高職教育雖然積極加強思政教育力度,在各種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增加思政教育內容,但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不足,不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語文教學與思政教育具有共通性,高職院校應當在語文課程中融合思政教育,采用模塊教學的方式,讓思政教育貫穿語文課程的始終,并結合實際,讓思政教育能夠真正落實,發揮思政教育的現實意義,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思政教育;教育途徑

引言: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人才有了新的需求。高職院校應當看到國家的人才需要,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加強對學生思想道德和能力的培養,為國家提供更多高質量的綜合性人才。目前,高職院校對思政教育還不夠重視,教學方法比較陳舊,不能滿足學生的思政學習需求。因此,高職院校應當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

一、高職院校課程融合思政教育的價值和現狀

與其他院校不同的是,高職院校更加重視學習的實踐性,強調具體技能的掌握。這就使高職院校中的通識教育比較薄弱,教師和學生對通識教育的重視度不足。學生走向社會除了需要有過硬的職業技能,還應當具有相應的道德和精神,并掌握一定的人文常識。因此,為了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幫助學生更好地工作和生活,需要加強思政教育,將思政教育與其他科目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許多高職院校已經開始逐步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探索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然而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課程融合中,還是表現出許多問題。一些學校的思政教學比較生硬,沒有將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到教學中去。教學中的思政教育往往不能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學效果較差。高職院校應當積極探索專業學科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提高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效果。

二、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育的可實施性分析

(一)語文課程中思政教育資源豐富

語文是一門具有很強融合性的學科,能夠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教育。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非常豐富。語文教材中,有優秀的古文篇章,讓學生能夠領略古人的思想和精神;有優美的詩歌和詞曲,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并使學生通過詩歌中社會現象的表述明辨是非善惡,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有具有代表性的現代文章,讓學生能夠從文章中體會人生百態,形成自己的體會,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形成思想指導。高職院校應當應用好語文學科的思政教育意義,讓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語文課程與思政教育具有共通性

在大學課堂,語文是基礎的通識教育課,其目的是增加學生的見識,提升學生的涵養。而思政教育則通過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大學語文和思政教育都具有人文特性,是能夠共通的。大學語文課本中收入了許多優秀的古今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中包含各個方面的人文知識,通過學習大學語文課程,學生的人文素質能夠得到有效提高。作品中還體現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這些良好的思想感情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促進學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所以說大學語文與思政教育是具有共通性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健全學生的人格,同時塑造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1]高職學校教師要重視大學語文課程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作用,在進行教學時突出對作品思想的教學,讓大學語文教學和思政教育能夠更好地融合。

三、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確立思政教育目標

在進行教學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的具體任務和終極目標,發揮教學目標對課程教學的指導作用,讓教學能夠始終處于正確的方向。大學語文教學也是這樣。教師在制定目標時,首先是語文學科的教學目標,然后才是語文教學的思政教育目標,不能因思政教育耽誤本來的專業教育。在制定語文學科的思政教育目標時,要注意發揮語文學科的隱性育人作用,采用潛移默化的思政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語文專業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思政水平。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對所授課程進行充分研究,挖掘出課程中蘊含的思政教育內涵,然后結合現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接受到積極的價值引導。[2]枯燥的思政理論教學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采用隱性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讓思政教育具有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設置教學模塊,讓思政教育貫穿始終

大學語文具有很強的人文性,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要深度挖掘課本中的思想政治內涵。語文課本中的作品大多具有優良的思想精神內核,有的表現了愛國主義精神,有的表達了艱苦奮斗的精神,有的表現了對貧苦人民的同情……許多作品的精神內核是共通的,教師可以將具有同類精神內涵的作品整合成一個教學主題,進行模塊化的語文教學。[3]如在教學中,可將《長恨歌》、《紅樓夢》、《竇娥冤》集中在一個模塊進行教學?!堕L恨歌》表達了對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同情,但“從此君王不早朝”、“仙樂風飄處處聞”也表現了作者對唐玄宗耽于聲色、不關心民生疾苦的批判之情;《紅樓夢》通過對高門大戶生活的描寫,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敗;《竇娥冤》通過表現竇娥的悲慘經歷對封建社會進行批判,同時也表達了對底層人民的同情之心。這些文學作品都對社會現象進行了批判,表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將它們集中起來進行模塊化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的理解,通過類比分析作品的精神內涵。學生還能夠通過作品的情境和人物境遇加強與作者的情感共鳴,深度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讓語文教學發揮出對學生思想觀念的塑造作用,使語文教學和思政教育真正融合在一起。

(三)結合實際,讓思政教育真正落實

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往往會對文學作品中具有人格魅力和先進思想的人物產生崇敬之情,這種崇敬之情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效仿,在平時的生活中下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形成更加優良的行為習慣,并提升個人品格和修養。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利用好語文教學對學生行為的引導作用,利用文學人物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德育教學應當具有現實意義。在德育教學中結合實際,能夠讓學生的思想道德學習對往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指導價值。高職院校中,學生通常接近成年或者已經成年,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能夠理解大學語文課程教授的知識,也能夠進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和體會。[4]但仍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給學生實踐和應用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實踐和應用對接受的思政教育產生進一步思考,讓學生將語文學習中的精神和思想融合進自己的見解中,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比如,在先秦諸子的語錄中,涉及到了許多先賢對社會民生的深度思考。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結合當下的社會情況和新聞事實講一講自己的看法,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說一說先賢的思想在當下的應用價值。還可以對現今的政策和制度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中體現的先賢思想。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樹立更高的理想和信念,讓學生能夠在其指導下進行學習和工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高職院校語文教師除了要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還應當重視大學語文教學的德育作用。教師應當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積極探索大學語文教學與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深度挖掘大學語文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資源,并結合實事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施靜.“課程思政”背景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語文教育之探討[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30(01):50-52.

[2]高天霞.論“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人文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中列開“大學語文”的必要性[J].漢字文化,2019(11):10-12.

[3]務楠,耿紅衛.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思政教育現狀及策略研究[J].文學教育(上),2019(06):160-161.

[4]王嵐.將思政教育融入大學語文課程的條件及路徑[J].陜西教育(高教),2019(04):24-25.

[5] 王瑾娟.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J]. 文學教育(下), 2020(1).

[6] 彭曼麗, 崔夢飛. 高?!罢n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路徑探析[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0(1):1-4.

作者簡介:

劉天剛(1983-02)男,漢族;四川南部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教育途徑大學語文思政教育
2019年成人高校專升本招生考試模擬試題 大學語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專升本招生考試模擬試題 大學語文(二)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學校專升本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大學語文
幼兒安全問題與教育策略分析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與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討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方法和途徑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