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中國國際戰略視角觀新型國際格局嬗變之研究

2020-09-10 08:55吳柄萱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中國道路

吳柄萱

摘要:中國國際戰略作為當今中國展開全球、地區、國內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安全等多方面多層次利益導向策略建構的核心依托,愈發受到全球關注、國際重視。在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以疫情開局的全球政治動蕩的形勢之下,如何評價、預測、展望新型國際格局的嬗變,并取得主動乃至成為主導力量,都是當今邁向復興的社會主義中國所必須考慮的。對此,筆者提出以中國國際戰略視角觀新型國際格局嬗變的對策建議,展開視角分析、理論建構和應用評估,希望能夠對解決這一現實問題,從而為令中國作為以政治實體在國際格局變動的歷史潮流中“手把紅旗旗不濕”成為可能的美好愿景提供學理助益和進路啟示。

關鍵詞:國際戰略;國際格局;戰略視角;中國道路;百年變局

一、研究認識論:戰略視角下的國際格局是什么?

(一)國際格局認識論

國際格局,即是各國作為政治單元所形成的跨地區的、范圍廣泛的、復雜多樣、動態迭代的以國家間關系為代表的國際政治諸因素所決定、所導致、所形成的當前世界的政治形勢和發展狀況的綜括性認知。為此,筆者力推“以時間軸為階段分期,以空間范疇為標,以主體性質為的”的認識論體系:

國際格局最早應當出現在“新航路開辟”時期(西方學者言之曰“大航海時代”)。最早的國際關系是以西班牙、葡萄牙兩大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與貿易強國以競爭全球市場、奪取最大利潤為導向的雙邊關系——因此可以說最早的國際格局就是準跨地區(大洲)的雙邊格局。到了重商主義退潮、資產階級政治革命與原始資本進一步積累的時代,可以說第二階段的國際格局就是以“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為代表的,地區(大洲)內的多邊格局。資本主義工業化肇始以來,尤其是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使得更多國家參與到國際關系的塑造中來,深刻地反映了第三階段國際格局的基本特點——準跨地區(大洲)的多邊格局的逐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國際格局正式進入了全球階段。由于到了19世紀后期,國家間聯盟形成的新政治實體形態開始發展(如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這樣的實體間關系的建立、變更、消滅也成為了國際格局變化的又一大推手。故而我們可以說國際格局嬗變的第四個階段即是以全球多邊格局為根本方向,以地區多主體雙邊格局為主要內容的階段。進入20世紀,世界大戰的爆發標志著全球多邊格局成為了國際格局的重心。我們當前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以全球多邊格局為主、以地區多邊格局為輔、多種范圍內多種性質格局并存的歷史時期。

(二)國際格局與中國國際戰略

中國國際戰略,依門洪華教授在《中國國際戰略導論》等文獻著作中的觀點,應該以“中國大戰略”為核心,構建適合于社會主義中國的國際戰略體系,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主要方面,作為中國在國際格局中縱橫捭闔、無往而不利的策略支柱。

“中國大戰略”,如書中所言,主要又由以下的主導理念構成:

“以防御性現實主義為核心,以經濟主義為首務,以區域優先為重點,以制度主義為主要手段,以政策協調為主要途徑,以國際形象建構為主要目標?!?/p>

中國國際戰略與國際格局事實上就是理論與實際的關系,體與用的關系,目的與方法的關系,孳息與本體的關系。

二、研究解釋論:國際格局為何嬗變?

(一)國際格局為何形成?

國際格局的形成/出現,根本原因是決定了國際政治之上層建筑的經濟基礎在列國發生的表現差異巨大的變化:(1)超越個人的、以國家為新型主體的社會大分工;(2)強國對于弱國(尤其在亞非歐主要國家)的優勢地位確立,附隨產生了資源所有和分配意義上的不平等——這都使得國家間的關系一轉而為“有利可圖”。

國際格局的形成/出現,重要因素是:(1)民族國家和穩定政權形式的出現。;(2)產業革命和配套的政治、經濟制度改革;(3)優勢資本主義國家不斷擴大自身政權組織形式的優勢,從而在壟斷資本主義/資本帝國主義時期取得了絕對的地區話事權,從而自然地希望爭取國際話語權,尤其是全球話語權。

所以要出現國際格局,這是不可避免的。

(二)國際格局為何變化?

國際格局的變化,從維持全球分工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角度,絕非百利而無一害。但是,脫離了對國家戰略的認識,決然無法達成對國際格局變化之因果機制的準確評價和分析。

1.國家戰略隨時可能調整。國家戰略調整的原因也是多樣的,包括但不限于:(1)國體、政體變更;(2)產業、事業改革;(3)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調整;(4)國力變化導致的國家間關系的主動/被動失衡;(5)分工變化導致的國家角色/定位在全球范圍內失調;(6)突發的公共性、地區級別以上影響的危機事件等。

2.地緣形勢隨時可能變動。結果將是:(1)戰略安全形勢的變動;(2)經濟、文化等戰略軟實力層面要素的上行/下行;(3)戰略態勢的擴張/收縮。

3.對雙邊/多邊關系的需求變化。

三、研究方法論/目的論:以戰略眼光辨國際格局

筆者對上文的問題抱有相當肯定的答案。

(一)新型國際格局:“國際戰略格局”體系論

筆者贊成以下的觀點——

1.(當前的)“國際格局”概念是一種綜括性的說法(見前文認識論內容),是一集合名詞,內部可進行精到細分(targeted subdivision);

(1)在以上細分過程中,明確需要將“國際戰略格局”單獨列出作為一類型,與經濟、政治等傳統國際格局的類型區分開來。

(2)“國際戰略格局”亦可以作狹義的國際格局義理解,即政治學上強調之“國際格局”實質上意味著/指稱了“國際戰略格局”,從而使戰略“凌駕”于其他因素之上。

(3)最低標準,是國際格局的戰略性質得到確認。即一般政治學理上的“國際格局”是戰略性的(strategic)而非其他取向的。

2.國際戰略格局(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ructure)也可以再細分為國際經濟戰略格局、國際安全戰略格局、國際軍事戰略格局、國際文化戰略格局、國際政治戰略格局等,統合于“國際大戰略格局”的框架之下。

3.國際戰略格局的主要理念是:

(1)國際戰略態勢(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ituation),即列國的戰略態勢在全球視角下的集合的剖面。國際戰略態勢由國際地緣形勢、國際空間戰略態勢和國際海陸相對態勢三個板塊組成。

A.國際地緣形勢,即傳統地緣戰略理論的截面,重在強調某一國家或多個國家或由多個民族國家構成的政治聯盟/利益共同體在戰略層面上對所在地區形成的資源傾斜/國力傾向/主要的可期待的武力威懾方向。

B.國際空間戰略態勢,即利用空間戰略理論為國家在當地的“立體”空間影響力(海、陸、空、天)做一注腳。

C.國際海陸相對態勢,即評價某一國家或多個國家或由多個民族國家構成的政治聯盟/利益共同體的海陸相對政治淵源、發展方向和擴展戰略。

(2)國際戰略關系維度(International Strategic Relational Dimension),即國家的國際戰略所決定的環環相扣的列國關系的疏密、多少、高低、深淺等維度層面的(dimensional)定性/定量評價。

(3)國際戰略能動性(International Strategic Motivity),即某一國家或多個國家或由多個民族國家構成的政治聯盟/利益共同體能否維持國際戰略態勢的相對穩定。

(二)我們怎么看國際格局嬗變:國際戰略格局的中國實踐論

提出新型國際格局,觀察新型國際格局善變,建構戰略意義上的國際格局,運用中國的戰略眼光看世界,其實本質上都是為了解決國際格局的中國實踐問題。

1.抽象實踐:中國模型

我們看國際格局嬗變,應當:(1)看淵源,(2)看動態,(3)看走向。

我們為國際格局變化定型,應當:(1)看態勢;(2)定維度;(3)重能動。

我們決定國際格局戰略價值,應當:(1)看國內;(2)看地區;(3)看全球。

由是我們大可列一空間坐標模型確定三條軸之間的每個點為由某一國家的戰略選擇所定型的,國際戰略格局的特定國家實踐;這一空間模型內的點陣全體即為當前的國際戰略格局。

2.具象實踐:中國戰略

中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表現并不會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來得遜色。中國的國家戰略現如今正處于形成、演進的關鍵上升期,具象實踐的機會也絕不會較近代來得少。

中國戰略的選擇之多樣、形式之豐富、內容之全面,皆可以保證包含國際戰略格局理論體系的諸多構念乃至全部構念,從而具備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戰略理論優勢、乃至是戰略優勢。

今日的中國確實就在做這樣的事業,也確實收獲了累累碩果。以中國國際戰略視角觀新型國際格局的嬗變,是前景廣闊、充滿潛力、值得鉆研的,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是一個不一樣的解法。

四、結論

中國國際大戰略全面展開,一個更美好卻也更具有挑戰性的未來正在等待著社會主義中國的建設者去開拓、去經歷、去發現、去鋪就。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人可以做到,中國戰略一定能做到——國際格局必將為人類全體帶領向更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孫德剛、張丹丹.以發展促和平:中國參與中東安全事務的理念創新與路徑選擇[J].國際展望,2019(10)

[2] 李成章.新型國際分工與全球競爭格局變化分析[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0(2)

[3]王馗.“一帶一路”的國際分工與合作研究述評[J]. 現代商貿工業,2020(5)

[4] 仇華飛.國際格局演變中的當代中國周邊外交環境[J].同濟大學學報,2014(6)

[5]王歷榮.中國和平發展的國家海洋戰略研究[M]. 人民出版社,2014

[6]劉笑陽.海洋強國戰略研究--理論探索、歷史邏輯和中國路徑[D].中共中央黨校,2016

[7]門洪華.關于中國國家定位的思考[J].攀登,2014(2)

[8]門洪華.地區秩序建構的邏輯[J]. 世界經濟與政治,2014(7)

[9]甄新偉.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J]. 經濟參考報,2020(6)

猜你喜歡
中國道路
中國道路視域下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研究
淺議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路徑選擇
中國道路與湖南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承繼百年學脈探尋中國道路
領導干部要著力培育戰略思維、辯證思維與創新思維
中國道路自信的內在邏輯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視域中的中國道路
從馬克思主義角度解讀中國道路的普遍性意義
超越左與右:中國道路的必然選擇
國際生態社會主義將中國視為“實驗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