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相互影響作用下如何有效推動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2020-09-10 09:26門玉康
看世界·學術下半月 2020年12期
關鍵詞:良性互動世界經濟中國經濟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進步。中國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融合下得到了無比肥沃的養料,世界經濟也在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中得到了推動力。為有效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增添了一份磅礴力量和堅實保障。

關鍵詞:世界經濟;中國經濟;深化改革;良性互動

中國在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歷程中取得了長足而深刻的進步,并已然成為具有全球巨大影響力的經濟貿易大國之一。目前,中國與世界之間的經濟聯系正在悄然改變,這種聯系的增強和減弱,都會直接引起巨大的經濟價值變動,中國與世界早已不可分割。因此,我們必須全神貫注于當今經濟形勢,清晰把握對世界經濟的認識,了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分析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情況,促進中國和世界經濟之間開展良性、健康、長遠的互動。

一、國際經濟環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愈加緊密,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影響到國內經濟的多個方面。

一是世界經濟貿易增長低迷既導致外需拉動作用減弱,也為我國深化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帶來新契機。在全球經濟貿易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外貿出口穩增長仍面臨不少困難。隨著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們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要適應國際國內需求結構變化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以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促進外貿優進優出,更好發揮外貿進出口對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作用。

二是在科技產業大變革背景下,我國既面臨迎頭趕上的機遇,也不排除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拉大、傳統產業面臨被技術性淘汰的風險。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紛紛加大對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的研發投入力度,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制高點;新興經濟體也在大力推進結構調整,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更加重視發展制造業。我國在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領域與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在制造業領域的傳統成本競爭優勢逐漸弱化。若不能有效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就有可能進一步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新一輪國際產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在傳統制造業領域也會面臨來自其他新興經濟體的激烈競爭。

三是國際經貿規則主導權之爭,既為我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帶來難得機遇,也對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市場開放帶來挑戰。我國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為維護我國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就必須主動參與推動多邊經貿規則制定和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提升制度性話語權,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同時,也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貿體系變革的新形勢,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四是地緣政治關系復雜多變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構成潛在威脅,也擴大了我國在大國關系動態博弈中的回旋余地。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不斷從經濟、金融、科技、產業等領域向社會、政治、軍事、安全和國際治理等更廣泛領域傳導,全球利益格局的戰略博弈更加激烈,地緣政治和大國關系深刻調整,全球恐怖主義出現新回潮,熱點敏感問題頻發。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既要堅持原則,妥善處理大國關系,有效應對和管控風險,主動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更要實施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對外開放合作新格局,贏得發展主動,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一帶一路”環境下如何實現中國與世界經濟良性互動

(一)推進政策溝通

政策溝通是“五通”之首,說明了政策在全球化經濟建設中的基本性和關鍵性作用。各國成員的自身政策難免有所著重點的不同,因此,充分協調好與各國的政策是務實開展一帶一路建設中勞動合作、策略實施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中國作為發起者,需要著手頂層設計,不斷加強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不斷拓展政策溝通的領域和渠道,不斷深化政治互信、戰略對接、項目協作,從而夯實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保障和政治保障,與沿線各國攜手并進, 合作共贏。

(二)加強設施聯通

基礎設施之于一帶一路正如血脈經絡之于人體。設施聯通包括交通設施如公路、鐵路、航空、物流,以及能源設施如管道,和通信設施如光纖電纜。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優先領域。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這句話言簡意賅地道出了設施聯通在一帶一路倡 導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設施聯通建設的具體過程中,也必不可少的會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要確保設施聯通中軟、硬件的精確對接,杜絕“聯而不通”。 要根據實際情況與各國一起加快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基礎設施網絡,建立起橫跨亞、歐、非大陸的穩固型設施橋梁。

(三)穩固貿易暢通

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助力。 建設一帶一路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實現各國間的相互貿易,將各國的資源高效整合和分配利用,從而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和資源保障。貿易暢通了, 就相當于盤活了區域資源,與世界的聯系也更緊密了。為了保障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順暢通行,要合理規劃好進出口貿易額、進口來源和出口方向,簽署貿易合作協議,加強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互補性。 此外,還要加強防范化解貿易沖突等重大風險,倡導與各國一起協商,統籌推進貿易的來往暢通。

(四)促進資金融通

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施工項目不可勝數,建設所需要的資金無疑是一筆巨額資金。為此,為保障工程建設的順利完成,必須整合世界銀行、協調各國家銀行,圍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展聯合融資。中國也應該積極鼓勵開展第三方合作、多方合作,加大推廣股權投資力度,帶動各地充分發揮公共資金的利用率。如此,也為世界經濟一體化起到了推動和示范作用。

(五)維護民心相通

各國人民心意相通才能保障世界良性互動,世界的發展必然離不開各國人民的交流。只有世界各國、各區域人民的心打開了、聯通了,世界的經濟發展才有了根本動力源泉,不然僅靠一紙協約是保障不了發展的長久順利進行的。 中國作為“共商共建共享” 原則的倡導者,需要鼓勵各方摒棄偏見,坦誠相待,相互包容地推動各國人民交流,維護以人為本的政治中心,確保多國協作的項目符合各國人民的現實要求和美好憧憬。

三、結束語

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互影響也勢不可擋,當世界經濟面臨大風大浪,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良性互動,是建立在中國對世界發展合作共贏的向往,中國與世界密不可分等基礎上的。要想更好推動這一目標,中國還需要把握當前形勢,調整國內經濟結構,加強對外合作,利用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深入挖掘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互動的可行性策略和現實性難題。

參考文獻:

[1]劉偉.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良性互動[J].經濟研究,2018(2):75-77.

[2]解凡斐.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良性互動的建議[J].當代經濟,2016(7):4-5.

[3]張建中,潘慧,沈國兵.“世界經濟新格局與新時代中國經濟增長”會議綜述[J].世界經濟文匯,2018(4):118-120.

作者簡介:

門玉康(1989.12—),男,講師,漢族,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經濟學。

猜你喜歡
良性互動世界經濟中國經濟
營造互動的主題墻飾
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有效銜接的路徑探索
制度變遷與經濟增長
國際糧食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研究
融合時代輿論監督中的媒體互動
碳關稅對世界經濟和農產品貿易的影響探討
世界金融危機后,國際交易勢頭銳減的原因和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