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水災保險的發展現狀和對策

2020-09-14 12:01徐晶格曲巍
現代商貿工業 2020年29期
關鍵詞:發展現狀對策

徐晶格 曲巍

摘 要:我國是世界上災害頻發、受災面廣、災害損失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幾年來,自然災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都在1000億元以上,常年受災人口達2億多人次。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日益增多,水災風險不斷增加,水災損失補償的安排問題變得越來越迫切。在我國保險業穩步發展的今天,已經初步具備開展水災保險的條件,而且,在我國很多地區對水災保險具有大量的潛在需求。然而我國水災保險經營現狀及水災保險依然存在問題,通過進行系統性分析,由此提出了我國水災風險保險的發展現狀與對策。

關鍵詞:水災保險;對策;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9.051

1 我國水災保險的需求分析

水災保險也稱洪災保險,是一種為配合洪泛區管理,限制洪泛區不合理開發,減少洪災社會影響,對居住在洪泛區的居民、社團、企業、事業等單位實行的保險制度。它屬于防洪非工程措施之一。水災保險應是非商業性的、應急的保險,投保人的財產一旦遭受洪水損失,由洪水保險機構立即負責賠償,以保證水災風險的即時性。同時再保險更需要加強創新,建立全新的分擔機制以減少物質損失,加快經濟發展。保險需求既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在各種可能的價格下愿意購買且有能力購買的保險商品數量。

水災保險需求大體上分為兩種:個人需求和企業需求。國外學者提出了個人對財產保險需求的理論模型,為后來學者對水災保險需求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受災者可以自己預估到自己會面臨水災的風險,保險人會準確估算到被保險人的財產風險,這其中包括消費者個人的收入水平和保險價格及受災損失率,還有消費者的風險偏好程度。企業的需求則與個人需求有一點是不同的,企業購買水災保險主要是滿足參與企業交易的各方利益,這其中包括企業供貨商、購買商、企業員工等。處在水災風險覆蓋范圍內的企業對于水災保險需求更大,主動性也更強。

2 我國水災保險存在的問題

2.1 水災保險費率厘定有待完善

世界上遭受洪水嚴重侵害的國家中我國始終占據著一席之地,因洪水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年年攀升。水災保險就成了降低受災群眾的保障,而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水災保險承保難度較大,水災保險所涉及的利益主體主要有政府、保險公司、投保人三個方面。政府在水災保險系統中主要是制定規范,進行政策上的支持,管理各個利益主體的行為。當洪水災害發生時,投保人是水災的受害方,同時也是水災保險的受益方。水災保險的定價問題,是保險公司如何分擔風險的問題,是水災保險研究的關鍵和核心。如果保險費率太高,居民和企業會因為經濟問題可能不會選擇投保。如果保險費率過低,保險公司收入減少、無法獲得利潤,如果洪水災害發生頻繁,保險公司將面臨沉重的經濟壓力,導致破產。因此保費的厘定是保險公司在水災保險業務推行的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2 水災保險基金管理和運營模式不明確

水災保險基金是結合政府、資本市場等多元主體參與融資管理與損失分擔,以保險產品為載體,是一種用于分散水災風險與分擔水災損失的專項基金。水災保險基金管理上的主要問題就是政府在水災保險基金上的管理不夠嚴格,當突發洪水災害時,政府會進行臨時防洪機制,相關政府部門會對災害現場進行救援,救援的物質方面的錢款均來自水災保險基金。隨著災害發生頻率的增加和損失增加,僅僅靠財政救濟轉移風險的方法往往會造成“突發性”財政負擔,而且對受災地區有局限性。在政府的支持下,減少了保險公司的資金壓力。我國商業保險公司大都采用內設投資管理部運作保險資金的模式,保險公司直接控制投資活動,投資效率較高,多數水災保險基金都是以負債的方式籌集的,隨著時間的增長,資金的模式難以適應自身負債性的要求,再加上寬松的政策法規,單一的投資品種、匱乏的投資工具,這些都導致了嚴重的資產與負債失配現象。

2.3 未形成有效的保險經營模式且法律法規不健全

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規范的水災保險模式,水災管理的現有機制可以歸類到巨災管理中,缺乏有效的風險轉移機制和分擔機制,如今我國的風險管理上采用的是中央政府為主導、地方政府配合,以災民自救為主、國家財政救濟和社會捐助的模式,沒有形成一套可推廣的、有制度保障的管理機制。我國已出臺的相關條文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但對于水災保險方面具體條款仍然缺失。我國應該建立如水災保險的構建路徑,可操作性的水災保險的法律依據。抽象的、政策性的呼吁和指導往往具有不確定性,而且具體實施過程中容易偏離其倡導目標。

2.4 洪水災害風險圖繪制不完善

洪水災害風險圖作為實施洪水保險措施的基礎依據,不但規定了參與對象,還用來預估風險因素以界定保險費率。我國東南沿海及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經濟發展繁榮,眾多富裕經濟區域及城市聚集于此,工、農、商業財富集中數量龐大,是洪水危害最大的威脅對象。洪水災害具有復雜性、隨機性和不確定性,這些特點導致災害的經濟損失也很難預估。我國水利工程多,需要及時更新風險圖。洪水災害嚴重程度往往也取決于不同地區、不同流域等因素,關于其周圍相關水利工程運用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洪水災害的變化情況和嚴重程度。洪水風險圖有很多種功能,針對每個國家的不同國情、特殊的管理方式和社會情況特點,繪制水災風險圖時需要在上述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

3 完善水災保險制度的發展對策

3.1 科學合理的制定水災保險的價格

商業保險公司積極采取措施,科學合理確定費率,提高保險公司對水災保險的承保率和經營效益。保險公司需要積極整合洪水災害損失資料中心,需要注意洪水災害數據災情報告等相關數據的積累。保證保險公司正常經營,爭取實現盈利且不發生虧損。另外,區分好居民與企業,為他們設定不同的水災保險保費。對于水災保險的研發困難,我國需要科研團隊的支持。應該要求聘請專業人士對水災的評估和保險定價進行專業研究。具體還要全面考慮費率的總體水平和費率結構兩方面。

3.2 明確基金管理和運營模式

由于我國洪水災害損失占GDP的比重逐漸上升,財政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資金壓力,水災保險越來越受到重視,明確基金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政府對水災保險給予的高度重視是十分難得的機遇,值得保險公司積極把握,例如“開拓”水災保險業務領域,做大做強水災保險市場。在承保方面,國家應對存在水災風險的單位和個人推行強制參保,規定企業和個人有最低投保金額,并給予一些政策優惠,只有這樣才會有效分散水災風險,增加了保險公司的收入,為保險公司的水災保險業務帶來更大的“推動力”。目前我國水災保險資金較少,保險公司內部積累的時間較短、資金規模小。相較于一般保險資金,水災保險賠付資金基數更大,這就需要較高的流動性來維持理賠流程??梢酝ㄟ^銀行間債券和證券基金投資以提高水災資金整體的盈利水平,減輕央行低利率造成的后果。對于保障保險公司的經濟實力,保險公司可采用限額的承保方式:出現災害全損時,投保人并不能獲取全部損失賠償,保險公司僅承擔部分賠償責任。超出責任范圍的部分風險轉嫁給再保險、政府基金和資本市場。

3.3 建立有效的保險經營模式和法律法規

建立我國水災保險的模式,要考慮影響我國水災發生的因素,包括水災損失大小的氣候、人口數量、地理環境、資產密度等實際因素。政府在制定保費中按照生產經營狀況、承保土地面積、工程總造價等來收取。是否立法并且以什么樣的形式立法都必須經過縝密的考量。首先需要考慮多方因素,包括法律的可行性、相關社會效應等。法律應具有倡導性,詳細概括水災的性質、作用、保險費率、政府的權威、保險人的權利等。還要考慮法律的可實施性和社會效應。我們要在法律法規實施的過程中,通過具體落實來繼續調整條款,以面對水災保險的法律供給機制的障礙。在修改過后積極進行地方試點,設立好初級目標,建立多種形式的保險實施方案,加強政府的管理;建立中期目標,重新規劃試點地區的具體實施條例;構想遠期目標,在今后關于水災保險制度較為成熟的情況下將相關成果記錄到《保險法》中。

3.4 科學編制我國各流域風險圖

第一,要對洪水損失進行準確的估算,根據洪水災害的特點,重新編制流域風險圖,保險公司經營過程中要根據流域風險圖提醒該地區時刻注意好防災的工作,保險有效期內要對相應對標區域采取規避風險有效舉措,尤其對于大中型企業這樣的大額客戶,要特別關注防災的開展。第二,要對我國的正在建設中的水利工程進行程度及時的更新,以確定水災損失。由于水利工程屬于人為因素,我們要根據不同時間的工程進度對水災風險的程度進行評估,減少災害突發時的損失。第三,在繪制流域風險圖時,要考慮到水災保險的需求,并根據不同的需求,制定包括多種信息的洪水流域風險圖。繪制流域風險圖時要考慮到我國農業發展情況以及企業和個人的需求狀況。洪水流域風險圖能夠展現依據不同頻率水災情況,某區域發生的洪水災害可能受到洪水淹沒的覆蓋范圍和嚴重程度的地圖,據此可以看出洪水風險空間分布程度??梢酝ㄟ^水文水力學數值模擬法、洪災頻率分析法和實際洪水調查法。

4 結語

洪水災害嚴重影響著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水災保險在應對洪水災害時所起到的作用愈發明顯,積極探索我國水災保險是十分必要的??傮w來看,我國開展水災保險具有較強的客觀需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為實施水災保險提供了條件,人民的參與意識也在逐步加強,保險市場發展較快。在開展水災保險所需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保障、基礎工作和技術支撐,以及立足于本國國情的水災保險制度的試點以及研究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洪災保險實施條例[Z].2011-01-01.

[2]蘭虹,孫蓉,韋生瓊,等.保險學基礎[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3]鄭功成.災害經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4]葛宇.我國洪水保險模式的選擇[J].中國外資,2012,(1).

[5]郭超群.論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構建—域外立法經驗及其借鑒[J].法商研究,2015,(2).

[6]譚婧.新型洪水模型在洪水風險分析和洪災保險中的應用[J].水利水電快報,2017,(3).

[7]Ser Durukal,Mustafa Erdik,Eren Uekan.Earthquake risk to industry in Istanbul and its management[J].NatHazards,2008,(44).

猜你喜歡
發展現狀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關于職工隊伍穩定的認識和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