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中成長的頓悟

2020-09-26 13:27瓦韻青
名家名作 2020年7期
關鍵詞:獸性塞林格守望者

[摘要]運用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力求回到歷史現場,在特定的倫理環境和倫理語境中,對塞林格的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倫理結構和倫理表達進行綜合考察,提出《麥田里的守望者》實質是對霍爾頓的人性因子與獸性因子及其倫理選擇過程的深刻剖析。成長是逐步具備明確的倫理意識和倫理責任感,進而獲得倫理身份認同的過程?;魻栴D認識到自己對摯愛的妹妹承擔倫理責任,自己與他人和社會建構倫理關系的必要性,最后徹底放棄了出逃的想法,隱喻著霍爾頓人格發展過程中人性因子對獸性因子的勝利,即人性因子有效地制約了獸性因子,使他獲得理性的成熟,走向人格的完善,這也正是這部成長小說的倫理教誨價值所在,對今天的生命成長教育及共建和諧社會具有啟迪性。

[關? 鍵? 詞]倫理困惑;倫理選擇;倫理教誨

塞林格(J.D.Salinger)的小說《麥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被認為是當代美國文學經典之一。主人公霍爾頓曾一度是大、中學生爭相模仿的對象。六十多年過去了,《麥田里的守望者》歷經時間的考驗,文學評論界對其熱情依然未減。自20世紀80年代初侯維瑞先生撰文《個性與典型性的完美結合——評The Catcher in the Rye的語言特色》以來,我國關于《麥田里的守望者》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呈現出以下特點:(1)從微觀視角對《麥田里的守望者》的關注是整個研究的中心,主要集中在語言、主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有研究者對霍爾頓的反抗、反英雄、自我、精神危機等描寫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剖析。(2)在理論視角的運用上,雖已逐漸擺脫早期印象式的讀解,但局限于解構主義、生態批評、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敘事學、文化批評。國外相關研究的理論視角多集中于新批評主義、比較文學批評、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和禪宗思想。在文學批評多元化的時代,當今美國文學研究更加注重把文學研究與社會文化聯系起來?;谏鲜鏊伎?,筆者將運用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力求回到歷史現場,在特定的倫理環境和倫理語境中,對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的倫理結構和倫理表達進行綜合考察。

一、倫理困惑:斯芬克斯因子的博弈

人的成長是一個自我揚棄、蛻變的過程,充滿倫理困惑,充分體現出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與博弈。從倫理意義上講,人是一種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一個完整的人是由人性因子和獸性因子構成的?!尔溙锢锏氖赝摺分心兄魅斯魻栴D的痛苦源自倫理困惑,即他身上的斯芬克斯因子的博弈。斯芬克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形象,她那關于人的謎語實則提出的是人類倫理選擇問題,認識自己,做人還是做獸?當人性因子能夠控制獸性因子時,人會棄惡從善,是有倫理意識的人。反之,一旦獸性因子占了上風,人完全靠本能生存,不講倫理,不辨善惡,便會無異于野獸。

倫理混亂是16歲的霍爾頓首先遭遇的倫理困惑?;魻栴D漠視規矩、破壞禁忌、缺乏理性,任憑本能的驅使,竭力追求著感官享樂:抽煙、酗酒、打架、濫交女友;他放任自流,舉止怪異,言語粗俗,滿嘴禁忌語;他謊話連篇,“假模假式”地“融入”社會;他不信教,從來不上教堂;他不用心學習,討厭學校牧師,對于老師和家長強迫他好好讀書不屑一顧,最終被學校第四次開除。透過霍爾頓的視角,讀者體驗了二戰后“美國夢”的破滅: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同時,人與自然的和諧紐帶卻被機器的利刃斬斷了?;魻栴D的孤獨是人群中的孤獨,是喧囂中的孤獨?;魻栴D以一種自我本能的失控去否定社會已有的秩序,試圖通過放浪形骸來尋找自我,但最終收獲的是迷失自我。 《文學倫理學批評》中寫道,“一個人一旦聽憑原始本能的驅使,在理性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各種道德規范就會被摧毀,人又將回到獸的時代,這不僅不是人性的解放,而是人性的迷失?!雹僬谦F性因子占了上風,導致霍爾頓的行為失范、人性迷失,其代價是反復的頭痛、惡心?;丶液蟛痪玫幕魻栴D大病了一場,被隔絕在“正常人生活環境”之外的精神病院里。因為人們通常視整個社會的異己形象為瘋子。

然而,現實中的人身上的兩種斯芬克斯因子往往是在博弈中共存的。在從野蠻向文明進化的過程中,正是人性因子的出現,人才會產生倫理意識,從獸變為人,這是導致人類自身進化為人的要素。在紐約火車站,霍爾頓被兩個要去做老師的嬤嬤所感動并主動捐了十美元。身邊是過往的車輛,馬路邊那個唱歌的小孩牽動著霍爾頓的惻隱之心。當霍爾頓聽到自私好色的斯特拉德萊塔要和琴·迦拉格約會時,“差點兒倒在地上死去了”①,這個約會褻瀆了他心中純真的偶像,為此,霍爾頓和斯特拉德萊塔打了一架,這是一場霍爾頓對純潔的保衛戰。

二、倫理選擇:精神家園的守望

自我否定的現象反復發生在霍爾頓身上,成為小說敘述語言的顯著特征。對自身的否定使霍爾頓的內心出了問題,也導致他與外部世界隔絕,但這背后反映的是一種道德意識在規范著他的行為?;魻栴D說自己還是一個處男,又說有很多次可以讓自己失去處子之身的機會。當旅館看電梯的毛里斯給他介紹妓女時,他說這有違于他的原則,不過很快又表示可以接受;最后霍爾頓沒有和那個妓女進行性交易,結果卻被毛里斯敲詐了五塊錢;當毛里斯以霍爾頓是“上等人”、要面子要挾他時,霍爾頓猛然醒悟:“人性的高尚”一直在心底呼喚他??梢?,“獸性因子也不是毫無用途,它可以讓人獲得反面經驗而讓人變得更有智慧”②。

“紅色鴨舌帽”是霍爾頓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同時也是霍爾頓進行艱難的倫理選擇的外化道具?;魻栴D賦予這頂“紅色鴨舌帽”許多寓意:他喜歡倒戴鴨舌帽,是對社會風俗故意“反其道而行之”的標新立異;他幻想戴上“紅色鴨舌帽”,自己可以像鴕鳥似的自我封閉,逃離世俗丑陋,從中獲得遁世的滿足;他喜歡戴著它讀自己最喜歡的書。但霍爾頓又不時將帽子摘下,由此折射出霍爾頓的矛盾心理:他憎惡虛偽的社會,希望逃避,但又害怕孤獨,渴望與人交往。塞林格創造性地借用了彭斯的詩《要是在麥田里遇到了我》中的“麥田”意象,將原本情人約會的花園幻化成為“自然”的縮影?;魻栴D告訴妹妹:“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做游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雹邸胞溙铩笔堑艿馨锏氖澜?,妹妹菲苾的世界,是孩子們嬉戲的場所,承載著霍爾頓對生命的幻想。在“麥田”的世界里,沒有虛偽,沒有暴力,沒有謊言,沒有欺騙,有的是人類的美好,純潔而真誠。樂園與濁世的分水嶺懸崖的下邊就是霍爾頓眼中的那個卑鄙墮落、假模假式的成人世俗世界?;魻栴D喜歡木乃伊,因為木乃伊讓他“覺得平靜與祥和”?;魻栴D潛意識里害怕事物的發展變化,害怕自己的成長,害怕“麥田”的消失。他希望人們永遠停留在純真年代而不改變。當霍爾頓引領兩個孩子找到木乃伊的葬所,看見上面竟然出現“×你”的臟話,古老哀魂被肆意褻瀆,不由感慨“你永遠找不到一個舒服、寧靜的地方”,要想鏟除這些無處不在的罪惡和丑陋,僅靠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哪怕給你一百萬年去干這事,世界上那些‘×你的字樣你大概連一半都擦不掉”④。自己是無力改變這個令人厭惡的世界的?;魻栴D傷痕累累,精神迷惘,找不到人之為人的出路?!爸醒牍珗@里的鴨子到底去哪兒了?”隱含著霍爾頓對自身前途的憂慮:自己就是那些無處安身的冬鴨。鴨子可以選擇到南方去度過漫長的嚴冬,自己為何不能去西部隱居尋求解脫呢?騎在旋轉木馬上手舞足蹈的妹妹使霍爾頓意識到:這個世界上雖然有無數的丑惡和虛偽,卻仍然有快樂和善良,如果不能改變整個世界,那么珍惜身邊的美好也是生活的意義?!胞溙锸赝摺钡膲粝胧遣焕趦和砷L的,菲苾必須經過“摔打”才能真正長大。這樣的思考相對于“做孩子們的保護者”又是一次進步。傾盆大雨是“凈化與救贖,新生和成長”的意象,有著“浸禮”的意味,霍爾頓在危機的高潮中突然理解了生活,自我矯正的力量讓他規避了可能發生的更加極端和激進的行為。

三、倫理教誨:理性覺醒與社會責任

塞林格運用重復敘述和多重聚焦的手法,成功地將讀者引入一個倫理錯亂和道德失衡的故事世界,最終巧妙地將倫理教誨傳遞給了讀者?;魻栴D經歷的一系列倫理困惑事件,是青春期必須通過的成人儀式,是男孩走向成年的“再生”。塞林格運用倒敘的手法,開門見山地道出霍爾頓這個少年的精神狀態已經發生了轉變。故事中的“我”不是現在的“我”,而是現在認為有些“荒唐”的過去的“我”。在講自己過去的時候,霍爾頓依舊罵罵咧咧,他依然看不慣很多事情,他對“假模假式”的攻擊是生動而準確的。但此時的他學會了懷疑自己的眼光,學會了欣賞別人的好處,學會了理解學校教育的意義。當回想起“從前”的自己,在醫院里接受治療的霍爾頓說:“我只知道我很想念我所談到的每一個人,甚至斯特拉德萊塔和阿克萊,比方說。我覺得我甚至也想念那個混賬毛里斯哩。說來好笑。你千萬別跟任何人談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談起,就會想念起每一個人來?!雹龠@表明霍爾頓具有了人的全部理性,他已經用理性擺脫了獸性, 走向人格的完善,徹底從獸轉變成了人。人性因子有效地制約了獸性因子,使霍爾頓獲得理性的成熟,這是霍爾頓人格發展過程中人性因子對獸性因子的勝利。文學倫理學研究表明:倫理、道德、習俗等人類共同構建的倫理體系,才是維護整個社會秩序的基礎。難能可貴的是,在小說的尾聲,霍爾頓重新確立了自己的倫理身份,同他人達成了和解,這是自我成長的體現。他承認自己想念小說中提到的所有人,包括曾經最厭惡的人,表明他已經能夠接受經歷的所有痛苦和誤解,表明他已經有了人的理性或是理性萌芽,這是人的覺醒、人性復歸。至此,男孩完成了其倫理身份的轉變:不再堅持改變世界,而是樂于接受生活的本來面目,努力從中發現快樂。當所有的人或在期盼成長,或在經歷成長,或在回味成長的時候,塞林格用一個十七歲少年的成長經歷詮釋了成長的必然與其中的艱難。不是因為成長了才去承擔,而是因為承擔了才會成長!小說所描述的正是成長不可避免的精神危機出現后,人性因子和獸性因子之間的力量消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麥田里的守望者》給全世界無數彷徨的年輕人以心靈的慰藉。

霍爾頓是美國社會的叛逆者、反抗者,同時也是西方文學史上的孤獨、痛苦的覺醒者,精神凈土的守望者和精神家園的追尋者形象。通過霍爾頓的視角,塞林格再現了美國當代社會的亂象,表達出一個人文作家對失衡社會生態的關注,對人類命運的深切憂慮。雖然是短短幾天的“流浪”經歷,卻讓霍爾頓的心靈得以凈化和解放?;魻栴D追尋的目標越來越清晰——不是在壓抑、虛無的環境中沉溺,而是勇敢地尋覓真誠、善良與友愛,并竭力去愛護和守望。對于做過的惡事,不是靠請求對方原諒來解脫,也不歸于忘卻,而是自己承擔良心的譴責,這是何等的坦蕩!這意味著霍爾頓領悟了人生的意義和存在的價值,最終走向成熟。耐人尋味的是,小說中的人物,包括霍爾頓、艾里、菲苾、安東里尼老師等都先后扮演師父或徒弟的角色。是的,“文學的根本目的不在于為人類提供娛樂,而在于為人類提供從倫理角度認識社會和生活的道德范例,為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為人類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經驗”②。在小說的尾聲,塞林格筆鋒一轉,賦予了霍爾頓師父的職責,以此繼續引導霍爾頓在成人的世界中獲得更深刻的領悟,也引導讀者去認識生活中矛盾和平衡的意義,從而強化作品的倫理教誨的力度。

簡言之,青少年成長的過程,是逐步具備明確的倫理意識和倫理責任感,進而獲得其倫理身份認同的過程。通過分析霍爾頓的人性因子與獸性因子及其倫理選擇的過程和結果,可以看到:最后徹底放棄出逃的想法,標志著霍爾頓的成長。因為他懂得了自己對摯愛的妹妹承擔倫理責任,自己與他人和社會建構倫理關系的必要性。這也正是這部成長小說的倫理教誨價值所在,對我們今天的生命成長教育及共建和諧社會同樣具有啟迪性。

參考文獻:

[1][美]J.D.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M].施咸榮,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

[2][美]坎尼斯·斯拉文斯基.守望麥田:塞林格傳[M].史國強,譯.北京:現代出版社,2014.

[3][美]瑪格麗特·塞林格.夢幻守望者:我的父親——塞林格[M].潘小松,劉曉潔,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5.

[4]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5]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倫理選擇與斯芬克斯因子[J].外國文學研究,2011(6):1-13.

[6]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 基本理論與術語[J].外國文學研究,2010(1):12-22.

[7]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8]田迎春.《麥田里的守望者》國外研究綜述[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152-155.

[9]管南異.《麥田里的守望者》在中國的傳播與失落[J].外國文學研究,2013(2):150-155.

作者簡介:瓦韻青,貴州師范學院文傳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外國文學與兒童文學研究。

作者單位:貴州師范學院文傳學院

猜你喜歡
獸性塞林格守望者
The Beasts Within
大橋上的守望者
愿你時刻向往并擁抱對人性的希望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評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不拒絕善于用心的人
小說《塞林格的信》出版
守望者
塞林格拒絕總統邀請
不赴“總統宴”的塞林格
俏皮精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