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如何在生成性主題活動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2020-09-26 12:25蘇小薇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幼兒教育

摘要:在幼兒身心發展過程中主要關注幼兒主體性思想培養,幼兒教育的核心即為提高幼兒主體性。在過往長期預成課程教學模式下,幼兒園教學并未較多關注主體性發展。在幼兒園教學環境中,師幼之間需要加強互動交流,共同形成主題活動,并在活動中推動幼兒主體性發展。

關鍵詞:幼兒主體性;生成性主題活動;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016-01

1.主體性發展是幼兒發展的核心

通常學術界和教育界將幼兒主體性的概念定義為幼兒以主體身份參與各項活動時所具備的本質特征。人生來即具有主體性,幼兒是具有獨立認知能力的群體,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中需要肯定幼兒主體性特征,關注幼兒性格、愛好以及對于外在環境形成的判斷和響應。主體性是人類生長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個體發展評價的主要評價標準。主體性是人類有別于其他動物,能夠獲得提升和進步的主要原因。盡管人類無法在各個方面實現均衡發展,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將主題性視為基本內容,是綜合素質提升、不斷進步提高的前提。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是提高自身主體性,由此可見,幼兒教育需要將如何提高幼兒主體性作為主要教學任務。對于幼兒而言,獲得更多知識技能并非幼兒學習的唯一內容,而是需要將知識技能作為促進成長的方式。幼兒園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模式,均需要注重如何提升幼兒在學習和認知過程中的積極性,使得幼兒能夠主動參與至主體性發展中。

2.生成性主題活動中發展幼兒主體性現狀

2.1 幼兒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對幼兒知識技能訓練關注較少,對如何使得幼兒獨立主動的形成參與創造活動并未關注。盡管在理論層面、口頭層面注重幼兒情感培養、觀念塑造、能力提升,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定輕視。幼兒園教學往往注重集體活動,忽視幼兒個體性差異,對幼兒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個性化特征關注較少,難以滿足幼兒個體成長的實際需要。幼兒教師需要結合每個幼兒基礎知識情況和社會閱歷,使得幼兒能夠以原有水平為基礎獲得快速成長。

2.2 在幼兒園教學中長期存在預設性課程教學模式,造成教師形成"為教而教"思想,所教學的內容并不能滿足幼兒實際需要,也難以激發幼兒學習積極性。幼兒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關注教學任務完成,僅重視與預期期望相關的反應,忽視與預期相違背的反應。教師并未以幼兒興趣為導向,造成幼兒缺乏參與學習的熱情不足。

2.3 當前幼兒教育在開展過程中與家庭教育資源、社會教育資源結合較少,造成大多數教學活動并不滿足幼兒需要,幼兒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與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存在一定脫節,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幼兒教育環境難以有效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

3.在生成性主題活動中發展幼兒主體性

3.1 發展幼兒主動性。幼兒主動性是指幼兒能夠主動響應外部環境變化,應對各項外界事物,幼兒教師應肯定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為幼兒提供各項學習條件、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幼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使得幼兒能夠主動完善認知結構,進而提高知識技能。

幼兒教師可結合幼兒現階段興趣愛好、整體發展基礎等,收集整理幼兒所感興趣的內容,選定合適的活動主題。如在戶外活動中,幼兒聽到飛機轟鳴的聲音,跟著飛機飛行的方向奔跑。飛機怎么能在天空中飛行呢?這一情況引發幼兒們探究興趣,也為幼兒帶來廣闊的思考空間。幼兒教師組織開展與飛機有關的主題活動,引導幼兒表達對飛機的認識,并通過師生交流的方式,發散幼兒思維,向幼兒傳授相關知識,在該主題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高漲熱情。

3.2 發展幼兒獨立性。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幼兒提供各種環境材料、活動材料,以滿足幼兒在活動中的實際需要。如以"有趣的水"為主題活動內容,教師首先需要為幼兒提供基礎性材料,如瓶子、罐子、海綿、罐子等,幼兒可以認知到水是透明的、能夠流動的;隨后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塑料、木塊、磁鐵、小球等,幼兒發現物體在水環境中的沉浮,一些理解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發現空瓶和裝滿水的瓶子沉浮情況并不一樣。

3.3 發展幼兒創造性。幼兒教師在生產性主題活動中需要強調培養幼兒創造意識,使得幼兒能夠以過往知識技能為基礎,實現知識價值創造,幼兒在被肯定、受鼓舞的環境中,可能會創造一首歌、一幅畫、一個舞蹈動作等,盡管可能會有些幼稚,但這也是幼兒自我創造的結果。如以"多彩泡泡"為主題活動內容,引導幼兒探索尋獲吹泡泡的工具,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吸管、牙刷、木棍條、三角板等,有些幼兒嘗試將吸管對著水面進行吹泡泡,這也是一種自我創造的表現,幼兒教師在主題性活動中需要鼓勵幼兒相互交流,培養幼兒大膽創新、探索求新的習慣。

4.結論

總體而言,在開展生成性主題活動時,需要肯定幼兒主體性發展的重要性,使得幼兒成為活動主體,教師需要為幼兒營造寬松、活潑的活動環境,提供活動所需的各項材料,善于捕捉孩子的興趣點,讓幼兒能在積極參與、自由交流中體現出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而獲得更多知識技能。

參考文獻:

[1] 談彩梅,曹祎.激發幼兒園生成性主題活動探究的生長力[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9,(2):81-83.

[2] 莊云.幼兒園生成性主題活動中的集體學習--基于哈佛大學零點計劃框架的啟示[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13):21-22.

作者簡介:蘇小薇(1986,12-)女,籍貫:福建莆田,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幼兒教育(內容有關:幼兒園生成性主題活動的開展;生成性主題教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如何生成,如何開展等)。

猜你喜歡
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中如何實施挫折教育芻議
試析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如何在農村幼兒教育中滲透德育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優化師幼互動,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與發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農村幼兒禮儀啟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