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2020-09-26 12:25黃俊秀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生活化情境小學數學教學

黃俊秀

摘要:數學這門學科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并且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教師要將生活化的情境加入到教育的活動里面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進行學習,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生活化情境;小學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147-01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數學。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因此也比較好奇,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在生活情境下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真實地去感受,從而了解數學知識的魅力。新課程改革也要求教師把學生的生活和教育的活動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所以教師一定要加入一些生活情境,提高教學的真實性和運用性,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切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1.應用生活情境的意義

1.1 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引發學生的重視。

新課標中有明確的說明,數學知識可以讓人們更好地處理一些數據,從而完成相應的工作。數學知識帶有邏輯性,并且比較抽象,這對正在發展的小學生來說,往往不能通過教師的理論講解明白這些內容。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入一些生活化地內容,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引起他們的重視,讓他們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1.2 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

教師往往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知道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于成人,他們的理解水平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而數學這門學科里面有很多抽象的內容,如何讓這些知識變得形象起來,就需要教師多去下功夫。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往往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生活中也會遇到需要借助數學來解決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在教育的中加入一些生活情境,讓這些知識變成學生已經有的生活經驗。

1.3 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們也在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育的方法,并且已經有了一些進步。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態下,這樣就不利于學生之后的發展,更不要說學生學會將這些知識運用在生活里面。在具體的課程中,教師需要構建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里面進行學習,還要安排給學生一些任務,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2.生活情境教學運用的具體方法

2.1 運用學生的已有經驗,構建合適的情境。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將教學和生活聯系起來。通過調查就可以知道,小學生在學習一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非常地集中,知識掌握的情況也比較牢固。因此教師要多設置一些生活情境,利用學生的興趣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人民幣”這一部分的時候,教師就提出一些生活化地問題,如有沒有去超市買過東西,是不是自己付的錢?這時候學生的回答也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那么教師就可以模擬超市買東西的情境,告訴學生超市里面的橘子現在三元一斤,買了三斤。然后再給學生十塊錢,問問學生超市應該給我們多少錢?這個時候學生們都可以得出一致的答案。在生活中買東西的情境很常見,小學生往往對這種活動特別的感興趣。那么構建這個情境,就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已經有地生活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發現,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2 激發學生的潛力,讓情境高于實際生活。

數學知識有著自己的獨立性,同時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性。具體來說,數學是從我們的生活中提取出來的,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在構建情境的時候,教師要利用學生已經有的知識,設置一些比生活高的情境,發揮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水平。

例如在學習279+99這個題目的快捷運算時,學生就很難操作,這里面主要的問題就是這個題目要轉化成279+100-1。學生很難理解原來的加法現在變成了減法。教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構建一個合適的生活情境,比如在付整錢找零錢的情境,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這樣一個高于生活的情境,就可以讓學生用數學的思維來解決生活化的問題,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完成從簡單到復雜知識學習的過渡,為他們之后的抽象知識學習打下基礎。

2.3 有效地加入情境,增強學生的運用能力。

數學是來自于我們的生活,同時也會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在生活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并把這個當成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生只有學會了運用,解決了實際的問題,才可以發揮他們的潛能,增強他們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平均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構建學生春游地情境。學生會遇到一個水塘,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平均水深1.8米。教師就可以問問學生們我們去游泳有沒有危險?學生自由討論之后,就會建立平均數的概念,而且記憶也比較牢固。當學生在生活中真的遇到這種情況,就會非常地驚喜,從而拉近他們和生活的距離,啟發他們的思維。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實現他們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是數學,感受到數學的有趣,這就需要教師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構建出相應的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數學知識,從而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調動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 張玉芳.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初等教育,2017(10).

[2] 劉勇.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初等教育,2018(2).

[3] 李俊杰.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初等教育,2013(7).

[4] 宋會有.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優勢分析[J].初等教育,2018(6).

猜你喜歡
生活化情境小學數學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合理創設
生活化情境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實現
巧妙選擇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學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創設及應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