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生物課堂實踐化教學方法的探究

2020-09-26 12:25薛永欣
讀與寫·上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模式探索初中生物教學質量

薛永欣

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傳統生物課堂面對很多挑戰,包括如何提高教學效率,如何加強生物學實踐性教育,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等。本文探討加強生物課堂實踐化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對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模式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4-0201-01

與其他學科相比,生物學科更加豐富多彩,也更貼近生活實踐。但在傳統應試教育中,初中生物課堂往往缺乏趣聞性與實踐性,更多是以“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進行知識傳輸,新課改下生物教學模式應嘗試創新性與多元化的結合,讓課堂貼近實踐,讓學生體驗到生物學的樂趣,提高生物教學效率與實用性,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1.初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

1.1 教學模式單一呆板。

傳統生物課堂上,互動形式以教師為主,學生的發揮空間較小。老師單方面講解,學生被動凝聽。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哪怕一開始學習興趣度很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興趣也會被磨平,如果教師長期按部就班的使用這類教學方式,不想辦法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課堂互動性,就會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下降。這種教學模式產生的主要因素是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過于傳統,或教師的教學創新激情不高,忽略了互動性教學方式的拓展,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1.2 教學內容乏味單調。

教師在實際授課中以知識教授為主,忽視綜合能力培養。在日常課堂教學中,經常聽到教師說“馬上考試了,要抓緊進行分析實驗”等話語,給學生在潛意識里灌輸因為要考試,所以要學習的概念。而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應該是發現問題后做出假設,創造分析后進行實驗,而后得到結果和答案。這也側面反映了當前教育中比較重視理性思辨而忽視了動手實踐。生物教學應以開拓學生的探索欲望和學生的實踐性思維為主,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核心能力。

1.3 教師缺乏資源支持。

教學質量高低是傳統教育的衡量標準,這其中包括政府、地方、學校等,比如農村地區的各方面相對大城市比較落后,國內大城市相對國際發達國家發達城市的教育綜合資源也相對落后,教育方面的資源投入少,教學質量的綜合管理和課程模式研發自然是非常不足的。對比美國的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可帶領學生有效開展實踐性探究教學,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了很多課程項目的實驗與開發。不過即使如此,我們也應做好思維轉變,利用現有條件開創思維,加強在實踐性和探究性教學方向的研究。

2.優化教學思路,提高實踐化教學質量

實踐化與探究性教學在新課改下越來越得到教師和學生的認可,生物學來源于生活,在社會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更實踐于農林牧副漁及醫藥等行業,通過學習基礎知識與多進行案例實踐,可以積累很多關于植物、動物、人體和微生物的相關知識。我們應從教材中挖掘各種各樣生活中的案例,將案例與課本結合起來,做到優化教學體驗,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讓學生樂于自主學習與探索知識,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優化思維方式,為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2.1 優化課堂氛圍,提高教學互動性。

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思考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如何營造一個歡快且高效的課堂是我們本小節所要思考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我們可以引入一些社會熱點話題,在課堂開始時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學生注意力集中后,老師可順勢講個與今日課程有關的生活小案例,這樣趁著注意力集中的時效性讓學生進入課堂狀態。比如近幾年經常報道環境問題,老師可借助環境問題,在課堂開始時讓學生討論霧霾是怎樣形成的、廢氣有什么危害,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如“人體呼吸道是如何處理吸入的廢氣的”。這樣在增加互動的同時,以生活化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并尋求答案,最后落在本節課的知識點上。如此可以提高課堂效率?,F階段雖然采用了互動課堂的方式,但更多的是教師要互動,是教師為打造如此的課堂而開展的教學方式。它和學生要互動是有很大的質的差別的,如何實現這一角色定位的轉變,需要我們仔細思考。轉為學生互動,要善于給出問題,特別是讓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當他們想要指導答案時,就已經成功一半了。這也是在互動教學中,常常采用設問法的原因。初中生物和生活的關聯比較密切。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互動能力,要從生活的角度入手,解析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如,《生態平衡》一節的教學,教師講授時可以讓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有關生態平衡的實例,使學生體會到生物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通過互動激發學習興趣,主動思考,逐漸形成學生主動的局面。

2.2 重視實驗課和生活化教學思維。

實踐課的經驗是寶貴的,在日常課堂中提高效率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實踐課的效率和效果。實踐課堂其實是充滿樂趣的,教師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在提高課堂氣氛的同時,以學生操作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幫助學生利用小組協作的方式進行作業,加強討論,加深思考,促進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課中可利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課堂內容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加強生物課的生活化體驗。課后布置作業也要生活化,課后作業本是學生的日常任務,但很多學生對于作業的感受是枯燥和抵觸的,教師布置作業可加入一些生活實踐方面的內容,幫助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增添作業樂趣。長期注重生活化思維的教學方式,可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鞏固生物知識和實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綜上可見,生物課堂的實踐化和生活化對于青少年生物學習的幫助是極其明顯的,初中生物課堂加強實踐教學和生活化體驗的途徑很多,教師應該注重教學思維的轉變,讓課堂貼近生活,幫助學生愛上生物學習,并形成自主學習和探索世界的思維,如此才能在學生學好知識的同時,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董春義.實現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7(17):36-37.

[2] 陳從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11):31-32.

猜你喜歡
模式探索初中生物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重在科學管理
高校戶籍管理模式探索
初中英語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教學藝術的“變”與“通”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小學英語讓學與生的教學模式探析
高?!胺D課堂”教學模式探索
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