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精神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

2020-09-27 13:13孔媛媛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20年56期
關鍵詞:精神科護患優質

國 磊,孔媛媛

(濰坊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四科,山東 濰坊 262400)

精神科患者受疾病因素影響,其依從性以及認知能力等方面均較差,這不但會影響到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也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若能夠對患者實施積極的護理模式,則利于提升精神科患者在治療階段的依從性。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主要特征,包括人性化與程序性特征,對于護理人員自身也具備較高要求,要求其能夠充分理解患者,為患者提供更為貼心、優質的護理服務。對此,本文主要研究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精神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中抽取62例隨機劃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1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5例,患者年齡16~60歲,平均年齡(31.63±9.33)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2例,患者年齡17~62歲,平均年齡(32.06±9.35)歲。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予以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護理模式,主要內容體現如下:①心理護理。為患者建立個人檔案,記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病情情況、預計的治療的方式、醫生對患者的診斷情況以及治療費用的情況等,在此基礎上,針對相關信息的記錄情況從整體的角度出發,綜合性評估患者社會功能,通過體育療法,松弛療法以及音樂療法等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并指導患者與鄰里和家人和諧相處,使患者能夠具有較好的鄰里及家庭關系。同時,還需多加鼓勵于患者,讓其可主動參加社會活動。針對患者潛在的心理問題,需要做好疏導工作,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家屬進行溝通,使患者家屬能夠對患者的問題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爭取家屬對于治療以及護理的配合,爭取家屬的理解,同時,使患者能夠感受到護理人員以及家屬對自己的支持,緩解其心理壓力。②健康教育。將精神疾病的影響因素、發病原因以及病程等均講述給患者及其家屬,盡可能避免因患者及其家屬認知較差而產生消極心理,還需多加指導患者家屬認知精神疾病在治療階段的各種注意事項,明晰用藥原則等[1]。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針對患者疾病可能給其自身以及家庭生活帶來的影響進行講解,使患者家屬能夠做好心理準備。針對患者本人以及家屬心中存在的疑問,護理人員需要積極進行解答,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疑慮,提升家屬對于護理人員工作的配合度。③用藥護理。在患者住院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謹遵醫囑,督促患者按時用藥,還應多加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并將用藥結果及時匯報給主治醫師。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精神病患者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在發病后經常會出現拒絕服藥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私自將藥物丟棄或是藏起來的情況,對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于患者的用藥監督,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手段誘導患者服藥,提升患者服藥的配合度。④運動與飲食護理,確?;颊呖茖W飲食,攝入充足的營養;指導患者進行適度運動,增強患者機體功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在為患者制定運動計劃以及飲食計劃的過程中,保證患者健康以及安全的基礎上,需要盡量考慮患者自身的愛好,患者在面對感興趣的事物的時候往往更容易配合,在此基礎上,切實保證護理效果。

1.3 臨床觀察指標

運用生活質量量表(SQLS),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包括心理社會因子、精力、動力因子、癥狀和副作用因子這三項指標,分數愈低,則表示患者生活質量愈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SQLS評分(±s,分)

表1 對比兩組患者SQLS評分(±s,分)

?

3 討 論

從臨床的角度來講,缺乏正常交流意識是護理人員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他們往往無法理解醫護人員的醫療行為,認為自己屬于健康人群,不需要進行治療,進而對于醫護人員的治療以及護理工作產生抵觸情緒,對于臨床治療缺乏足夠的配合度,因此,科室護理人員工作的開展相比于其他科室來說難度更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想在護患之間建立融洽的關系,護理人員就需要主動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交流,提升患者家屬對于護理人員工作的配合度。而要想達到上述的護理目標,護理質量的保證是前提條件。而在此過程中,優質護理方式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致力于滿足患者基礎的護理需要,與此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個體條件,相比于常規的護理方式來說,優質護理方式具有不更強的針對性。

在精神科病房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有助于營造和諧的護患關系,全面性提高精神科病房護理工作的開展質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護患糾紛的出現率,讓患者及其家屬均能夠滿意于臨床護理服務[2]。

以護理質量的衡量標準來說,則為護理服務水平。據相關調查顯示,護理自主性一般為影響護理滿意度的一項重要因素。通俗來講,即為自主性愈大,那么患者的滿意程度則愈高。

對于精神科患者來說,因其具備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過激行為,如自傷或傷人等消極行為,這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也會影響到患者的心理社會因子、以及副作用因子等,甚至造成危險事件[3]。而針對此,護理人員就可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來更好的服務于每名患者,如護理人員可通過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以及運動護理等,積極防范患者產生過激行為,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此來持續性提升精神科護理工作的質量。

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在日常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給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化關懷,使患者能夠獲得足夠的尊重,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避免歧視患者,鼓勵患者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在此基礎上,營造和諧的護患關系,降低護患糾紛問題的發生概率,實現患者生存質量的提升。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的SQLS評分整體低于對照組患者,這也驗證了在對精神病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優質護理方式的積極作用。

總之,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精神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心理社會因子、精力,動力因子以及癥狀和副作用因子,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說,可在精神科病房護理工作中大力推廣與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

猜你喜歡
精神科護患優質
果桑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優質
精神科護理工作研究進展
蔬菜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探討精神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護理對策
淺談如何優質開展“三會一課”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