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學習風格差異調查

2020-09-27 23:00劉保琛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12期
關鍵詞:學習風格

劉保琛

摘要:本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學生的學習風格,為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更好地掌握學習規律提供一定的數據參考。筆者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該學院二年級學生的學習風格分布情況。

關鍵詞:學習風格;科爾勃兩維坐標理論;專業情況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5-0004-01

1.問題的提出

學生的學習受到其自身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的共同影響,學習風格是個體經過常年的學習生活,形成的一種穩定的認知思維傾向,這種思維傾向會使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趨向于某種獨特的學習方式??茽柌膬删S坐標理論有助于我們了解學習的實質,從而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使他們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掌握學習規律,學會學習。因此,許多學者通過研究個體的學習風格來了解人類學習。再者加之,科爾勃認為個體的學習風格是多種學習風格的融合,但在融合的過程中,有一種主導風格。那么,不同性別、不同專業的個體的學習風格是否存在明顯差異?

2.相關概念界定

2.1?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是指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所具備或者偏愛的方式,是學習者在完成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一貫的、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1]。

2.2?科爾勃(Kolb)的兩維坐標理論。

科爾勃對學習風格中的認知風格進行了綜合分析,并總結出區分認知風格的兩個維度:具體體驗(CE)—抽象概括(AC)維度和反省性觀察(RO)—主動實驗(AE)維度??茽柌罁@兩個維度確定出4種學習風格:順應者方式、發散者方式、聚合者方式與同化者方式。

3.研究設計

3.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對西安某高校的二年級學生展開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性別、專業對學生學習風格有無影響以及總體學生學習風格的分布情況。

3.2?研究工具。

3.2.1?科爾勃學習風格量表(1985年)。

該研究主要借鑒科爾勃在1985年制定的學生學習風格測量量表,量表包含12個排序題,每道題4個選項,分別代表抽象概括(AC)、具體體驗(CE)、反省性觀察(RO)以及主動實驗(AE)四種學習方式。被試在回答問卷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并根據其符合情況加以排序。在處理問卷方面,將各個排序選項設定分值,由第一項指第四項依次是1分、2分、三分、四分,而后根據回答情況計算總分。該項調查主要評價6個變量,其中包括4個主要變量與2兩個合并變量。合并變量按照兩個維度分類,以第一維度的AC減AE來表示其在感知信息時對具體或抽象事物的偏愛程度;以第二維度的AE減RO來反映在加工信息的過程中深入思考與動手實踐的偏愛程度。最后,根據被試這兩個維度的得分,對照科爾勃的學習風格模式圖可知其所屬類型。

4.調查結果

4.1?科爾勃學習風格總體分布情況。

在測量被試學習風格的結果中,聚合型學習者共11名,占總體的35.5%;順應性學習者共12名,占總體的38.7%;發散型學習者共3名,占總體的9.7%;同化型學習者共3名,占總體的9.7%;剩余兩名同學第二維度的合并變量為0,無法判斷其屬于哪一種類型,但第一維度都更傾向于直觀感受、具體經驗這一方。

4.2?各專業學習風格分布情況。

本次調查中,漢語言文學專業被試8名,其中,聚合型學習者6名,占75%;發散性學習者1名,占12.5%;順應應學習者1名,占12.5%;同化型學習者0名。哲學專業被試7名,其中,聚合型學習者2名,占28.6%;發散型學習者1名,占14.3%;順應型學習者3名,占42.9%;同化型學習者0名,還有一名被試的學習風格無法測量,但其第一緯度更傾向于具體經驗的方向。錄音藝術專業被試共16名,其中,聚合型學習者3名,占18.8%;發散型學習者1名,占6.3%;順應型學習者共7名,占43.8%;同化型學習者3名,占18.8%,還有一名被試的學習風格無法測量,但其第一緯度更傾向于具體經驗的方向。

4.3?不同性別學習風格分布情況。

本次調查中,被試學生包括20名女生,11名男生。20名女生中,聚合型學習者8名,占40%;發散型學習者1名,占5%;順應型學習者8名,占40%;同化型學習者2名,占10%,還有一名被試的學習風格無法測量。11名男生中,聚合型學習者3名,占27.3%;發散型學習者2名,占18.2%;順應型學習者4名,占36.4%;同化型學習者1名,占9.0%,還有一名被試的學習風格無法測量。

5.討論

科爾勃的兩維坐標理論實際上是一種為了平衡學習風格的理論,他認為,個體應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而有效地選擇與之對應的一種學習風格或將幾種學習風格有機結合起來,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不同的學習風格對應不同的學習場景,但學習風格有適合與不適合的差異。那么,如何選擇更適合文科學生的學習風格呢?筆者在此做出大膽的推斷,文科學生的學習內容較為感性化,偏愛主觀感受且對抽象概念不感興趣,同時他們擅于接受各類復雜的信息,并對其進行反思性觀察。因此,同化者方式與發散者方式相對來說,更適合文科學生的日常學習。

本次研究還表明,不同專業間的學習風格存在明顯差別。從科爾勃的學習風格理論上來說,個體不是僅有一種學習風格,且這種方式經過時間的錘煉,已經演化為一種學習習慣,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不易受到環境與學習任務的影響。有研究認為,學習風格會隨著個體的年齡增長、學習時間的增長、適應能力的提高,而逐漸發生轉變。

參考文獻:

[1]賁志紅.高校教育管理的機制優化與體系創新研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03):57-61.

[2]姜麗莉.高校人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D].長春工業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理論的研究焦點及新思路
學習風格對大學計算機課程MOOC學習的影響
語言學習風格的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分析
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大學英語教學銜接研究
物理教學中的學習風格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