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究

2020-10-09 13:02趙宗銀
讀與寫·下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趙宗銀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教師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的教學,不僅可以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能為學生搭建提升自身發展的學習平臺,實現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以此高質量地完成素質教育所下達的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0-0039-02

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不僅是推動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更是給學生的語文學習發展指出了一個新的前進方向。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地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結構與教學內容,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自我展示平臺,讓學生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引導下透徹的消化語文教學內容,尋找到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并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與綜合能力,進而推動學生在今后語文學業道路上的可持續發展。

1.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1.1 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一直都是由教師占據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對學生實施的灌輸式的教學引導,學生被動地接受語文知識。對于思維活躍的初中學生而言,這樣的課堂教學很難調動他們的學習思維,所以無法讓課堂教學質量達到理想的標準。而教師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優化,就可以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語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生機活力,以此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更積極的狀態參與語文課堂知識的探究與學習,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的條件基礎。

1.2 突破課堂教學重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教學講解,對一些抽象的知識點學生可能很難透徹地理解,而這些知識點如果不能及時的幫助學生進行消化,經過長期積壓很容易導致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產生抵觸厭學的心理,從而嚴重地影響到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更不要說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了。教師在教學開展中合理的借助信息技術中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內容的補充,就可以有效地開闊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幫助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豐富教學資源的引導還可以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思維品質,實現學生在初中語文學習中的進一步發展與提升,以此推動初中語文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2.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開展策略

2.1 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想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語文知識的探究,教師在教學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依據語文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可以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更多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參與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在多重感官刺激下,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挖掘作者通過文章所傳達出來的情感,以此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例如,在學習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紀念白求恩》一課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電影《白求恩大夫》中的片段,讓學生通過影片的觀看來更直觀地感受白求恩大夫身上所具備的共產主義精神,有了影視片段的渲染,可以有效地開闊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思維,這樣學生在接下來課文學習過程中就能快速地融入文章所記敘的事件之中,深刻地認識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崇高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

2.2 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文字自古以來都是文人墨客傳達情感的重要工具,所以每一篇文章除了它本身所具備的文學價值以外,還反映了作者的內心情感。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快速的攻破教學重點與難點,首先教師就需要幫助學生抓住每篇文章中作者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學會從作者的角度進行文章內容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透徹地理解閱讀內容,并且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實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綜合性成長。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合理的借助信息技術中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閱讀教學內容的補充,就可以讓學生對作者與文章有一個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與了解,以便于學生在接下來的文章學習中與作者進行更深入地交流與溝通,更好地抓住文章所傳達的情感內涵,以此達到保證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目的。例如,在學習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紫藤蘿瀑布》一課時,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以感悟人生為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抓住作者的情感變化,理清文章脈絡,感悟人生哲理。為了幫助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作者的相關資料與該篇文章的創作背景。通過這些資料的補充可以讓學生在接下來的文章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作者通過紫藤蘿命運所傳達的情感,從花兒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還發似錦,正是幾十年來國家命運的寫照和象征,同時花的不幸也象征了作者小弟的不幸,這樣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就可以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所感所悟,并學習作者豁達的心理,即使遭遇不幸也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活的美好和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紫藤蘿瀑布圖片,讓學生在直觀感受紫藤蘿瀑布的景致中進一步理解作者借物抒情的寫作特點,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中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課堂教學資料的補充,可以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幫助學生更好地攻破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達到保證學生課堂學習質量的目的。同時,通過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資源的補充,還可以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深入學習中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實現學生學科素養的有效培養,以此進一步加快初中語文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

2.3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延伸,縮短班級學生的學習差距。要想更高質量地完成初中語文教學任務,教師就一定要注重班級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學習差距,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對于教師而言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想顧及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具有一定的難度。而信息技術具有不受時間與空間的特點,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合理的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進行課堂教學的延伸,就可以給每一個學生創建一個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通過有效的課后鞏固來及時消化課堂教學知識,這樣不僅可以逐步地縮短班級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還能為學生創建一個優質的自主學習平臺,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可以在高質量完成課后鞏固任務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實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綜合性成長。例如,在學習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中國石拱橋》一課時,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以后就可以通過簡單的提問來了解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依據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錄制針對性的微課引導視頻,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微課視頻的觀看來透徹的消化課堂教學知識。通過微課視頻的引導不僅可以幫助班級每一個學生掌握說明文的寫作特點,還能讓學生在透徹理解文章過程中感受中國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結語

綜合上述,在核心素養下開展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不僅可以加快初中語文教學任務的高效完成,還能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全面發展。所以在日常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一定要從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出發點,合理的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進行語文教學形式的創新與改革,為學生創建一個利于他們成長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們在語文學習中不斷突破自我,為他們今后更好地開展語文學習探究打下扎實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 謝華諾.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思考[J].精品,2019.

[2] 彭義.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探究[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2019.

[3] 何振鑫.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信息化教學思考[J].中外交流,2019.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學初中語文核心素養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淺析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信息化教學課程改革研究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