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評一體化”校本研修提升小學教師現場學習力的研究

2020-10-09 08:30楊莉
讀與寫·下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校本研修一體化

楊莉

摘要:在學校,教師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教育現場”:教學現場、聽課現場、研討現場......在這些現場,教師不僅僅要做一個“旁觀者”,還要有準備地積極參與,成為“參與者”,“教、研、評一體化”,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完善問題,提高自身的現場學習力,促進教師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

關鍵詞:校本研修;現場學習力;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25.1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30-0235-02

引言

“教”是指“教學”,“研”是指“研究”,“評”是指“評價”,在傳統的校本研修活動中,“教、研、評”是分割開的,是三個獨立的個體,這導致了教師難以將這三者綜合起來進行探討與思考,現場學習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敖?、研、評一體化”能夠以教師的內在需求為切入點,積極發現現場中存在的問題,完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引導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進步與成長。

1.總結提煉經驗,完善自身教學行為

在通過校本研修提升教師現場學習力的過程中,教學問題可視化是提升教師現場學習力的基礎,在教育現場,將問題可視化,教師就能夠自己發現問題,印證到自身的教學當中,從而完善教師自身的教學行為。事實上,不存在沒有絲毫問題的教育現場,因此,在校本研修的過程中,教師在教育現場首要鍛煉的就是自身發現尋找問題的能力,讓問題可視化,作為校方,在教育現場,還可以為教師打印分發研修單,用工具表格輔助教師思考學習,引導教師結合研修單尋找教育現場中存在的問題,印證到自身的教學之中,最終完善自身的教學行為。例如,在進行聽課活動《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在聽課時,教師需要結合研修單進行思考,完善自身的教學行為。

1.1 該課程的關鍵點在于哪里?針對《三角形的內角和》,部分教師認為關鍵點在“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拼剪等方式正證實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并能夠應用這一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部分問題”,還有部分教師認為“實踐操作容易有誤差,可以在猜想的基礎上進行推理證明,體驗方法的多樣性”,教師將自己認知的關鍵點填入,然后結合講課教師的講課側重點來印證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進行反思。

1.2 關注教學片段。在聽課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關注講課教師的動作,關注每一個教學片段,專注于做“發現問題”的教師,如,在聽課現場,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三角形內角和,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較短,在部分學生還沒有完成知識的探索時,現場的授課教師就已經開始公布正確答案并進行深入講解。在看到這一片段時,教師就需要反思自身是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并將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

1.3 聽課后研修。在完成聽課后,教師的研修單上必然是已經填滿,這時候教師要做的不是馬上回去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學行為,而是要繼續組織到一起來進行討論,共同進步,在研修討論會上思考這幾個問題,“他(講課教師)講的課程存在哪些問題?我能從他的課程中學到什么?我的課程有哪些不足?”圍繞著問題進行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完善教師的教學行為。

2.變式學習現場,提煉自身教學風格

在以“教、研、評一體化”校本研修提升現場學習力時,借鑒名師的故事、傾聽專家學者的講座,同樣是提升教師現場學習力的有效途徑,對于教師來說,這些就是教師的“學習現場”,是教師提升現場學習力的主要場所。在“學習現場”,校本研修組應該深入挖掘“學習現場”的潛力,變式“學習現場”,引導教師從名師與專家學者處學習教學理念,讓教師分析捕捉他們的核心教育思想、捕捉名師與專家學者研究中的變化之處,從中及時獲取最新的信息,完善教師自身的教學,使得教師逐漸成長為“精于教學的能手、善于創作的好手、長于調研的高手”,提升自身的現場學習力,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道路,提煉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例如,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傾聽專家講座,邀請專家到學校講授經驗,為教師創造“學習現場”。

2.1 在“學習現場”,教師需要圍繞著專家拋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捕捉專家講座中蘊含的核心思想,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在思維中與專家進行對話,在專家的對話中挖掘自己想要的,尋找自己渴望的,不斷通過傾聽學習講座充實自身。

2.2 進行“學習現場”的變式,由“學習現場”進行延伸,引導教師深入思考,學校在專家完成講座之后,可以將教師組織起來進行研修會議,讓教師在會議上自由踴躍發言,“在講座中,專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你認為這場講座你有哪些可以借鑒的地方?”“通過這場講座,你認為自己下一步的教學計劃應該怎樣去調整?”引導教師將自己的收獲進行量化,全部落實,促進教師職業生涯的發展。

3.組建教師隊伍,相互激勵共同成長

在以“教、研、評一體化”校本研修提升現場學習力時,學校與教師也要意識到團隊的作用與力量,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教育現場學習小組化已經成為必須的事情,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師組合到一起,相互激勵、相互分享。同時,團隊合作進行討論,也能夠為教師營造更加輕松的環節,從而有效地節省教師的精力,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讓教師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作為學校,應該為教師設置有效地措施,引導教師組成研修小組,為教師建立成長檔案,記錄教師小組的成長過程,激勵教師不斷成長。

3.1 在進行“向思維深處漫溯-學習工具的開發”相關內容的校本研修時,學??梢灾朴喴幷轮贫?,鼓勵教師自由組隊,組成校本研修小組,將研修小組的成績納入到教師的考核標準之中,促進教師在團隊中互相分享教研成果,激勵著共同進步,加強教師團隊的驅動力,使得教師能夠以團隊為單位,圍繞主題進行教育教學創新研修工作。

3.2 逐步轉變教師的思維方式,讓教師團隊能夠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關注學生具體的發展需求之上,深入捕捉學生的需求,在教師團隊進行校本研修的過程中,學??梢越M織教師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聽課活動,在現場去進行學習與研修,在聽課過程中,引導教師進行揣摩,“課程的重點在于哪里?這場課程有哪些優點?又存在那些不足?有哪些我可以吸收和學習的點?”讓教師帶著疑問與思考去聽課,讓教師專注于課堂聽課,認真分析課程,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師的專注力與發現力。讓教師思維的觸角不斷延伸,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的力量,在思維的碰撞中產生新的理念與方法。研修小組還需要發展教師的反思力與轉化力,在完成聽課后,教師小組還需要進行研修活動,引導教師結合在聽課過程中的收獲來進行討論與思考,逐步培養教師的能力,促進教師職業生涯的發展。

3.3 學校也可以為研修小組建立成長檔案,準確到每一位教師,以團隊為單位定期進行展示,讓教師能夠清楚地看到自己成長的步伐,激發教師的小組榮譽感,學校還可以根據成長檔案的情況進行優秀教師的評比與選取,對教師進行充分的激勵,有效地增強教師的驅動力,使得教師能夠認真鉆研、相互促進、共同成長,最終促進教師現場學習力的提升,讓教師小組都得到提升,促進教師職業生涯的發展。

4.結語

在新時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不能夠再故步自封,只是一味地被動應對變化,在校本研修過程中只當自己是“受訓者”,這樣不利于教師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作為教師,應對擁有打破現狀的勇氣,用于打破現在“教”、“研”、“評”分割的局面,打造“教、研、評一體化”的校本研修,努力提升自身的現場學習力,促進教師自身職業生涯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柴華麗.基于學習力提升的教師培訓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18(10).

[2] 韓雪婧,安濤,周進.知識創造視角下教師現場學習活動設計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9(01).

猜你喜歡
校本研修一體化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長
技術支持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
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自在成長研究
中高職服裝設計專業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中高職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克里米亞完成入俄“一體化”
最美“鄉下人家”
農村初中校本研修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