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及培養

2020-10-14 15:12陳鎖傳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核心素養

陳鎖傳

摘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本文簡要探討中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以及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自主發展;社會參與

中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礎,重在強調能習得人文、科學等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和運用人類優秀智慧成果,涵養內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統一,發展成為有寬厚文化基礎、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文化基礎涉及兩個方面:一、人文底蘊。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人文領域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具體包括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等基本要點。 二、科學精神。主要是學生在學習、理解、運用科學知識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價值標準、思維方式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點。

自主性是人作為主體的根本屬性。自主發展,重在強調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掘自身潛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成就出彩人生,發展成為有明確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質的人。 自主發展涉及兩個方面:一、學會學習。主要是學生在學習意識形成、學習方式方法選擇、學習進程評估調控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具體包括樂學善學、勤于反思、信息意識等基本要點。 二、健康生活。主要是學生在認識自我、發展身心、規劃人生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具體包括珍愛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點。

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參與,重在強調能處理好自我與社會的關系,養成現代公民所必須遵守和履行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個人價值實現,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發展成為有理想信念、敢于擔當的人。 社會參與涉及兩個方面:一、責任擔當。主要是學生在處理與社會、國家、國際等關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態度、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具體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等基本要點。 二、實踐創新。主要是學生在日?;顒?、問題解決、適應挑戰等方面所形成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行為表現。具體包括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等基本要點。

首先,重點談談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學校,影響學生的最重要的就是老師了,學生素養的提高和老師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要提高學生素養,必須要提高我們教師隊伍的素質水平。學校的課程設置要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提供滿足孩子現實生活、未來發展的課程,特點關注核心價值觀、生涯指導、金融理財素養,突出學生是現實生活中“完整的人”。

一、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載體,應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1、教學目標設計凸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教學目標設計凸顯到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2、切入創設課堂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在具體目標指引下,能夠通過分析、理解、歸納等策略達成目標的空間學習環境,它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啟發性、新穎性、趣味性、互動性。

3、著力倡導交流合作探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教師應抓牢“交流合作探究”這個著力點。所謂“合作探究學習”就是從學科領域或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探究的情境,通過學生分工、合作、閱讀、思考、討論、交流等活動形式,獲得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4、實現情感體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從學科教學的角度來看,核心素養的形成不僅需要知識與技能的習得,更需要習得過程中的體驗和感悟,并內化為優秀的品格,外化為崇高的行為??梢?,教學過程是一個知識與情感相互交織的學習和體驗過程,但情感教育不是在朝夕之間便可速成,而是一種“情動—體驗—理解—內化”的過程。

5、構建多元評價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教學評價是課程改革的一大難點,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支撐點。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建構一種多元的評價模式:評價目標的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和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二、其次,還可以考慮從其它方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1、家庭是影響一個學生的最重要的場所,原生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所以,孩子素養的提高和父母密不可分,良好的父母形象,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都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有利于孩子的素養提高。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表率,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是為人父母必須做的。

2、社會實踐是提高學生素養的有效途徑。孩子在學校和家庭接受的教育運用到社會實踐當中,并得到正確的輔導,有助于孩子質的飛躍,比如經常帶孩子參加有益的社會團體,培養孩子的愛心,帶孩子參加一些藝術方面的社會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眼界和藝術修養。

3、閱讀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就開始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于孩子素養的提高非常重要,我們的學生可以從好書中汲取豐富的養分,這些可能是父母和老師做不到的。

4、環境會影響一個人,作為孩子更容易被影響,所以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周圍的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和外部的鄰居、孩子同學等各方面。不要等孩子發生不好的變化才發現問題,可能已經晚了。

參考文獻:

[1]陳惠英? 淺談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J] 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4(8):19-19.

[2]顧乃軍? 淺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 現代農村新科技,2014(13):54.

猜你喜歡
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核心素養
網絡民粹主義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創設教學空間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作用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煙臺市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析
基于兒童本位的學習方式新探
普利茲克獎2016新標向
從知識習得到知識創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