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靈活應用

2020-10-14 15:12王樹良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模式

王樹良

摘要:目前,我國的教育在不斷改革完善,歷史教學的目標緊隨著歷史教學模式革新而改變,嚴格的要求和嚴苛的標準核實歷史教學水平和教學改革的重要指標。保值保量的凸顯出內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同時趣味化、情景化的初中歷史教學在現代歷史課堂上得到深入貫徹的實踐,老師和學生都能夠主動積極學習歷史知識是歷史故事深入課堂提升趣味性的前提條件,改變傳統歷史教育教條化的模式是教師與學生在歷史教學的共同學習目標和教學目的,靈活運用歷史故事也是教師及學生改變教學模式的最終動力。

關鍵詞: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模式

引言: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因為剛接觸歷史學科,所以對其會有著一定的好奇心理,不過也會有著一些理解偏差。很多學生會覺得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事件,和現實生活沒有什么太大的聯系。并且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很多初中歷史教師都是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這樣很難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而通過歷史故事的融入,則是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加深他們對歷史知識的掌握。

1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其一,初中學生不夠成熟,注意力不夠集中,導致學生認為歷史教學缺少生動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師要通過趣味性的歷史故事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促使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其二,歷史課程對初中學生來講,便是久遠年代的事件記載,存在較大的難度,同時歷史課程自身相對枯燥與乏味,所以教師要運用歷史故事賦予課堂教學生動性。其三,初中歷史教學的方式不能充分適應學生身心成長規律,歷史教學沉悶,取得的效果不夠理想,所以教師要借助歷史故事更好的吸引學生注意力。針對歷史故事應用的重要性,其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現歷史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轉變效率,致力于教學實效性的獲取。與此同時在歷史故事的引進中,活躍教學氣氛,豐富教學內容,自然而然的調動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最大限度上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創設高效的歷史教學課程。

2初中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靈活應用

2.1借助提問的方式開啟課堂教學

初中歷史教師在講述完成歷史故事之后,可以在課堂中提出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問題,然后讓中學生主動翻找課本來尋找答案,進而使中學生盡快掌握和了解教材中的內容。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歷史《人類的形成》這一內容中,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這樣開頭: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神話故事,關于人類起源的故事也較多,如在《圣經》中的亞當和夏娃是由神耶和華創造的,但是因為偷吃了善惡樹的禁果,亞當和夏娃被趕了出去,最后成為了人類的祖先。再如,自盤古開辟天地之后,世界上本沒有人類,是女媧用黃土捏造了人類,人類便出現了。但是,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傳說,并沒有真實性可談,那么人類到底是從何而來呢?將這種故事的形式引入到教材所講內容中,引導中學生帶著問題從教材中尋找答案,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中學生變得異常積極,進而提升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2.2新課導入中歷史故事的應用

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結合所學的新課,通過歷史故事來演繹歷史課文中的內容,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常見的做法是:在教師導入新課時,利用五分鐘時間來播放或者講解歷史小故事,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強化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安史之亂”的歷史事件教學為例,可以在教學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對事件的原因進行陳述和說明。比如,通過楊貴妃的故事來引導學生了解唐玄宗后期腐敗的統治,然后再進入課堂的主題,能更好地強化學生對其的接受和認知。

2.3在課程講述時合理的應用歷史故事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適當的穿插歷史故事,能夠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還能夠很好的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例如初中歷史教材中有很多涉及到性格不同的歷史人物,要想讓學生更好的記憶,最好的方法就是將有關于這些人物的故事和教學內容有效的結合。例如在“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這一課文教學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便可以在課前多搜集幾個有關于孫中山先生的小故事,然后適時的穿插入課堂教學中。如“買書比買吃的重要”以及“改造中國的決心”等。其中改造中國的決心這一小故事主要就是講:孫中山小時候住在海邊的一個村莊上,一次很多海盜到村子中搶劫,當時孫中山就想:“為什么我們這樣受欺負,中國卻沒有法律保護我們?!碑敃r他就下定決心要改造中國。通過這一小故事,學生也是能夠更好的感受到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信心和決心。

2.4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

教師在講述歷史故事時,僅靠單一的口述方式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诖?,各個初中院校都開始意識到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優勢。開始在歷史課堂上引進多媒體器材,然后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培訓工作。教師通過網絡技術收集與本堂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信息,制作精美的教學課件,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收集歷史故事翻拍的電影、電視劇,在課堂上與學生一同觀看。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歷史故事的發生時間和背景,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習慣,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此外,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微課教學模式也受到了學生的廣泛歡迎,教師通過將復雜的理論知識點制作成微視頻的模式,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結構體系。這種方法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展開歷史知識的學習。

結語:

綜上所訴,利用歷史故事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方式正在不斷深化與革新,對新一代的初中生學習有重要的意義。學生能在初中較為繁重的課程中對歷史提升興趣,對未來知識積累和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語言表達、文字書寫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歷史故事將不僅在歷史學科中,而且在語文、數學、地理等各個學科都有所體現,所以歷史故事深入教學是現代歷史教學革新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曉薇.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中學),2017(3).

[2]包義華.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應用研究[J].北方文學,2017(2):129-129.

[3]陸曉燕.聽故事,學歷史——淺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8(28):78-78.

猜你喜歡
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歷史故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