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020-10-14 15:12武楠楠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
關鍵詞: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閱讀教學

武楠楠

摘要:閱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更是學生個人綜合能力不斷提升的有效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閱讀任務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要使閱讀教學能夠貼近生活,關注學生的個性成長。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導學生完善閱讀過程,創建適宜學生成長的生動閱讀環境,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以穩步提升?,F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為理論基礎,分析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完善對策,指導小學生開展豐富多元的閱讀活動,使小學生的人格和文化素養可以不斷提升。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前我們正生活于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嶄新時期。加之核心素養理念的深度推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閱讀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關注內容的全面性,更重要的是要體現閱讀的社會性、綜合性、發展性特點,關注學生生活和成長的需要,借助書本中的語言、文字、符號,傳遞更多的生活化氣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差異化思維的成長,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可以獲得顯著提升。但當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自身的閱讀意識不能被有效帶動,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停留于表面,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推進效果不明顯。教師必須要結合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理念,進一步完善小學語文閱讀活動。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理念分析

陶行知先生是中國鄉村教育的重要實踐者,從大革命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陶行知先生先后在平民教育、鄉村教育、抗日教育、民主教育等多項教育活動中不斷探索和實踐,最終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關注了當時中國教育的弊端,單純的用嘴巴講,用耳朵聽,用手來做,這種教學做相分離的教育方式,不能夠有機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單純以教和學為中心,而忽視了做的教育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成了書本主導下的復述,學生的主體價值不能有效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也被逐步削弱。

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指引之下,做要具備三個特征:第一是行動;第二是思想;第三是新價值觀念的產生。按照陶行知先生對“做”的要求,不僅要讓學生們行動起來,更重要的是要將知識學習與創造創新有機融合在一起,依托做使學生思想觀念產生新的變化,并讓學生從根本上接受知識,運用知識,生發出新思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內化吸收自主進步。按照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還需要充分把學習的自由歸還給學生,讓他們可以解放思想,認真去想;解放雙手,積極去做;解放眼睛,多角度觀察;解放嘴巴,靈活討論;解放空間,回歸自然;解放時間,讓學生積極消化學習,讓做學問真正成為學生心底的渴望。

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的現狀分析

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學生、家長都非常注重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也為學生布置了相應的閱讀任務,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引入了表演性朗讀、親子共讀、美文鑒賞等多種學習活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障,尤其是每一半小時閱讀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很多學生也逐步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但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及從家長方面了解到的情況可知,很多學生對閱讀還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多時候不能實現主動學習,而是因為家長的從旁監督,或者單純希望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亦或取得一個漂亮的卷面分數。這就說明很多學生從心底還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也不能夠積極自主開展閱讀。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學生對閱讀資源的運用嚴重不足。當前小學生可選擇的閱讀資源非常靈活,除了課內閱讀之外,教師很難針對性對學生開展閱讀指導,這就使得很多小學生對于手中閱讀資源的閱讀和運用非常不足,教學做合一的落實推進非常困難,孩子們閱讀得也不夠盡興,很難體會閱讀的妙處。

第二,學生們本身對于閱讀的參與意識不強。因為小學階段學生需要閱讀的數量比較多,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規定, 小學生課外閱讀文字總量應不少于145萬字。故小學生每天都要堅持閱讀,但是很多學生的參與意識都不強,或者只是單純按照教師的指引來完成閱讀數量,對于學生自主建構、思維成長、文化審美、創新意識等促進作用發揮并不明顯。

第三,閱讀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去甚遠。生活教育理念的一個核心就是教學做合一,但是因為學生本身對于閱讀的參與意識就不強,所以他們很難生發閱讀實踐意識,對于他們思維價值觀方面的引導作用也不能有效發揮。閱讀變成了脫離生活實踐的枯燥性看文,加之教師教授的方法與他們的生活實踐相去甚遠,所以很多閱讀游戲也只能在課堂時間內完成,課余時間難以引發學生主動去觀察和探究。

三、陶行知理念指引之下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面向學生當前的學習發展,使學生能夠獲得更高的卷面分數,或單純讓學生掌握一些閱讀策略,更重要的是依托閱讀活動要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讓學生從閱讀過程中可以汲取更多知識和力量,以更好地規范學生的閱讀行為,讓學生養成一些積極思考,堅持閱讀的良好習慣。小學語文閱讀活動的不僅需要學生多方面積極做出努力,配合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同時教師還需要進行必要的教學指引,從而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更加有切入點,閱讀的過程也能循序展開。

1.聯系生活指引學生樹立閱讀目標

生活教育理念指引之下,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依托閱讀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認知生活的意義,進而使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發展目標。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很多生活化的學習資源,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生活的意義,激發強烈的進取意識。因而在閱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立足學生的長遠性發展,幫助學生確定一些切實可實現的閱讀目標,并鼓勵學生在閱讀的同時樹立自我的成長目標。

對于一篇課文,除了為學生樹立字詞、段落理解、主旨大意等方面的目標之外,可以讓學生根據個人的生活經驗確定自己的一些學習目標,讓學生們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深刻體驗目標達成的快感。如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碰到了一組詞匯“一邊……,一邊……”,學生會覺得這個句子很有意思,并聯想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一邊走路一邊唱歌等生活細節,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與生活產生共鳴,并在閱讀中學會自我學習,自我延伸,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參與意識會更強,同時,學生對于所閱讀的文本也會更感興趣。

2.以立體化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渴望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碰到一些難度越高的文本,這些文本很難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直接聯系。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為例,它講述的是在解放之前,瑞金地區人民吃不上水的問題,但是這一事實與學生當前所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差異性,學生很難與自己的實際生活有機聯系在一起。這時候如果教師強硬的讓學生自主從文本延伸生活,會使學生產生較強的抵觸心理。

針對這個問題,教師不妨把需要閱讀的內容,以立體化的方式為學生來呈現,除了讓學生閱讀文本,聆聽音頻之外,可以為學生播放解放之前人民群眾現實生活的一些片段,讓學生們理解當時取水不易,吃水困難的現實問題。并讓學生再結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如果沒有自來水的話,我們平常吃飯、洗漱、洗衣、洗澡、洗頭、潔廁等過程該如何完成。用立體化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視頻,使學生對于文本中講述的內容有具體的理解,再聯系生活讓學生反思視頻中出現的一些細節。這種交流方式往往比教師單純的語言解讀更有效果,而且能夠使學生產生多方面的思考,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同時能傳遞給學生珍惜生活,學會感恩等積極價值觀,達到教學做合一的同時,創新學生的思維認知。

3.發散思維使閱讀活動情景化

在教學做合一理念指引之下,教師要讓學生從單純的教與學模式中突破出來,讓學生能夠自主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創設與文本表達的內容相適應的生活情景,并進行有效的表演和展示。這樣就從個體與文本對話,上升到了閱讀與生活對話的高度,讓學生獲得更多閱讀體驗。同時在表演、對話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使學生生發新的生活感悟,以有效地探索新知。

以《端午粽》一課為例,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吃粽子也是學生們所非常熟悉的一件生活事務。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單純的有感情朗讀上升到情景表演,并鼓勵學生們進行自主的創新和延伸,融入更多端午節期間的習俗,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可以更好的學習創新。同時這類創編表演活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生活習慣,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更多語言文化,促進學生的創新性應用能力不斷發展。

4.有效點撥使閱讀體驗的層次性遞進

閱讀本身就是個性化的活動,所以才會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獨特的體驗,不同的學生在閱讀同一篇文本是他們個人的理解、認知發展也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時,要能夠重視學生的閱讀差異,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試圖對自己的閱讀理解進行個性化地表達。這樣可以使學生對于文本涉及的一些含義理解的非常透徹,而且可以使學生的閱讀體驗層次性遞進。

如結合一篇文章,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比較喜歡的部分是哪里,在閱讀這部分是想到了哪些生活細節。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會在閱讀文本時聯想到了文本中不涉及的一些其他方面,這時候教師也要讓學生的突發奇想有一個表達的空間。另外,還有很多學生在價值觀方面產生新的認知,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們積極表達,有效建構。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們由基本的文本理解層面,向思維創新、態度價值觀發展等多個方面有機遞進,從而使學生在閱讀互動中的參與意識顯著增強,同時,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也能更加全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同步結合朗讀、復述、縮寫、擴寫、創編、繪畫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們開展綜合展示,以使閱讀過程更加個性化。

總之,從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角度,來審視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還要使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能夠更加多元化、立體化、現代化,讓學生在閱讀中可以積極參與,全面成長,讓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思維成長的階梯,讓學生的手、眼、腦、口都能夠積極行動起來,讓閱讀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常態。

參考文獻:

[1]黃亦玲. 基于陶行知教學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 基礎教育研究, 2019(18).

[2]張培培.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基于陶行知教育理念調查探討[J]. 課外語文, 2018(22).

[3]倪麗莉.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學語文創新教育中的運用[J]. 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 2018.

[4]陳瑤婷. 在尊重文本的基礎上超越文本——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9, 16(04):131.

猜你喜歡
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陶行知:書香年少時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陶行知夜歸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對高職語文教學的啟示
踐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實現體育教學生活化
陶行知的另類教育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