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教學平臺在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接本《外科護理學》的應用探索

2020-10-20 06:15李小雷張園園石蕾盧新杰
經營管理者 2020年9期
關鍵詞:外科護理學護理學外科

李小雷 張園園 石蕾 盧新杰

本文通過高職護理專業專接本外科護理學的教學引入網絡課程平臺的學習,探討其應用效果。方法是實驗組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開展外科護理學教學,對照組則采取傳統教學方式,比較兩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結果是實驗組的理論考試成績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是運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教學,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師的信息化水平均得到提高,從而為高職護理專接本外科護理學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經驗基礎。

當今社會正處于科技飛速發展和網絡普及的時期,5G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國家對教學質量要求的不斷提升,促使網絡教育日趨繁榮,教學平臺也應運而生。

網絡教學平臺是指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實現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促使教學資源的統一管理及有效使用,進而實現信息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綜合教學平臺[1]。江蘇省自2008年推行“專接本”工作以來,逐步受到了參與院校、學生和社會的廣泛歡迎,形成了“品牌效應”,“專接本”在自學考試總規模的比重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2]。在專接本教學中充分利用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能大大提高教學的效果。本研究通過構建專接本外科護理學網絡教學平臺,與傳統教學互為補充,以期提高《外科護理學》的教學質量。

傳統教學模式在高職護理專接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外科護理學是高職院校護理專業開設的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核心課程,主干專業課程,也是專接本專業的主干課程。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外科護理學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正確的職業觀念。

筆者學校外科護理學專接本的教學方法主要還是停留在以傳統教學為主,即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而相應的情景模擬教學、PBL教學、網絡教學相對使用較少,缺乏與學生及時的溝通與互動,而且很多學生反映教師使用的多媒體文字太多,還有很多老師過分依賴于多媒體而在上課時缺少必要的板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記筆記和聽課效果。另外,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為初中畢業升學,相教于高中起點學生,在學習態度及學習能力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認識力和理解力不足,參與意識也較為薄弱[3],因此外科護理學課程效果不理想,這也是困擾教師外科護理學教學的一個難題。

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

從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感覺到,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時,從網絡中獲取教學資源并加以學習和利用,更能體現和符合當前專接本課程的要求,但需避免教師和學生大海撈針一樣在網上無方向地獲取資料。所以,建立以學校自身為本,具有專接本特色的網絡課程資源已尤為必要。

筆者學校使用超星集團的“泛雅”網絡教學平臺比較晚,該平臺在整合課程資源、軟件研發、數字圖書館等方面均有優勢的新一代網絡教學平臺[4]。近兩年,筆者在系部老師的努力下依托該平臺建設了外科護理學專接本教學平臺。而該教學平臺由專接本任課教師和圖文信息技術中心計算機任課教師共同組成,均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熟練的使用教學制作工具。平臺設置了課程管理、教學資源、教學活動三大模塊。課程管理主要是針對于外科護理學進行的課程介紹、課程章節設置、教師和學生權限等;教學資源部分教師則將教學資源如新知識的要點、在學習中的注意事項、需要課前準備的案例等傳到網絡教學平臺,同時將授課中用到的教學資源如視頻影像資料、授課任務單、授課講義、課件等上傳至教學平臺;教學活動部分教師可以運用網絡平臺進行課前輔導、課堂教學、課后測驗,學生通過手機運用平臺軟件進行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練習。

《外科護理學》網絡課程教學實施與效果

實施對象

筆者所在學校選擇2016級高職護理專業專接本班,共計204名學生作為教學實施對象,年齡均在17-19歲。通過便利分組,將1班和2班組成實驗組,3班和7班組成對照組。實驗組104人,對照組100人,兩組學生入學以來已修課程的學習成績無顯著性差異(P>0.05),主要是理論教學為主,實施時間為一個學期。

實施過程

對照組教學過程。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前不給同學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學生預習課程隨意、自主;理論課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講解的形式結合課件,并在課堂上采取對個別同學提問形式;實訓課采取先集中示范講解,后以小組的形式分組對老師講解的內容進行練習;課后只要求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即可。另外課堂不允許學生帶手機,但是對學生用手機上網查資料無硬性要求。

實驗組教學過程。采用網絡教學平臺輔助下的外科護理學課堂教學,學生利用智能手機輔助外科護理學學習。首先,學生下載安裝教學課程平臺應用軟件,對于如何進入學校的教學網絡平臺、如何進入外科護理學課程平臺、如何進入平臺展開學習進行統一培訓。其次,要求學生課前進入學習平臺預習單元相應知識,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根據平臺提示的知識點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教師通過后臺數據統計信息,監控學生完成情況[5]。課中的理論教學,教師則根據學生課前線上反饋學習的結果,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難點進行重點講解,提出具體的臨床問題,讓學生們結合預習的相關章節知識開展分組討論,學生自己做出總結,由其他組的同學進行補充及點評,最終由教師進行點評和歸納,對于表現好的同學給予平時分的獎勵。課后教師根據課堂上發現的問題以及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發布與章節內容對應的思考題和作業,教師通過平臺了解學生反饋的信息。學生課后隨時用手機查看課堂學習內容,進行知識點梳理和鞏固,完成課后練習和測驗,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統計分析方法

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值變量資料應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計量資料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教學實施效果

考試成績分析。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外科護理學》理論考試進行了期末考核,對照組傳統教學法的學生成績為(76.55±8.91),實驗組的學生成績為(81.39±6.59),實驗組的成績高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通過結果分析,實驗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成績比較穩定,由此可以推斷教學網絡平臺的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能夠促進實驗組同學整體的學習。

問卷調查情況。筆者根據學生利用教學網絡平臺開展課堂教學的評價,有利于養成課前學習的習慣(91.3%)、利于培養自我學習意識(93.3%)、促進了知識掌握(92.3%)等方面支持率較高。

討論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

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突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提高了學生對課后碎片時間的利用率,解決專接本課程學期有限、時間緊迫的問題。同時對學生的消極學習行為進行干預,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充分利用學校豐富的網絡硬件環境和大量的網絡學習資源,讓學生擺脫教室的限制,實現隨時、隨地、隨身、隨意的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相應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

網絡教學平臺對教師也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教師要轉變思維,學會運用信息化技術[6]。運用網絡教學是形勢發展的必然,學校和教師均要與時俱進,學校應加大對教師的信息化技術的培訓,通過培訓使教師學會建設并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更要及時的護和更新教學平臺內容,維護和更新的過程就是教師信息化水平提高的過程。

結語

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進課堂也是大勢所趨,學生在校期間上課或課外利用手機訪問教學平臺學習相關知識已經成為護生學習的最佳工具。教師在今后的外科護理教學中應該改進傳統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利用手機和網絡教學平臺學習,同時進一步研究挖掘網絡平臺的優勢,從而提升課堂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許杰,許三林,王洪濤.校院協同共建省級臨床技能實訓基地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5):10-12.

[2]張曉煜.江蘇自學考試“專接本”課程與教學研究[J].江蘇高教,2015(4):70-73.

[3]楊藝,叢小玲,許蘇飛,季云.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J].護理教育研究,2010,24(8):2142-2144.

[4]尹合棟.“后MOOC”時期基于泛雅SPOC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11):53-59.

[5]徐春岳,饒和平,李勝琴,徐淑芬等.運用智能手機與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外科護理翻轉課堂教學的探索[J].職教論壇,2016(12):81-85.

[6]邱志軍.高職護理科研設計課程的混合教學模式構建[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10):728-732.

猜你喜歡
外科護理學護理學外科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對胃腸外科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及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分析
探討心理干預應用外科急腹癥治療的效果
學習通網絡平臺下翻轉課堂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①
福爾摩斯·住院病人(上)
醫工交叉學科發展背景下護理學教研的思考
案例教學法對提高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翻轉課堂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五個對接”導向下的中職《外科護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中職外科護理“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對接”的改革探索
信息速遞:達芬奇進入我國肝膽外科領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