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明的人物形象 濃郁的邊地風情

2020-10-20 06:13李國慶
科研課題成果通報 2020年9期
關鍵詞:感言

摘要:蓋步瀛先生的長篇小說《茶——發生在香格里拉的故事》,創造了云南文學史上的兩個記錄。成功有以下幾點:一、選材選得好。二、人物塑造比較成功。三、環境描寫富有特色。

關鍵詞:長篇小說;茶——發生在香格里拉的故事;感言

首先,我要表示對蓋步瀛先生的欽佩,他創造了云南文學史上的兩個記錄:第一,整整用了51年時間,精心打造自己的一部作品;第二,以82歲的高齡,最終完成了自己一生中迄今為止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茶——發生在香格里拉的故事》(以下簡稱《茶》),這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確實難能可貴。

大家都知道陸羽煎茶的傳說吧!

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歡品茶,宮中也常常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職。有一次,竟陵今湖北天門)積公和尚被召到宮中。宮中煎茶能手,用上等茶葉煎出一碗茶,請積公品嘗。積公飲了一口,便再也不嘗第二口了?;实蹎査麨楹尾伙?,積公說:"我所飲之茶,都是弟子陸羽為我煎的。飲過他煎的茶后,旁人煎的就覺淡而無味了。"皇帝聽罷,記在心里,事后便派人四處尋找陸羽,終于在吳興縣苕溪的天杼山上找到了他,并把他召到宮中?;实垡婈懹鹌涿膊粨P,說話有點結巴,但言談中看得出他的學識淵博,出言不凡,甚感高興。當即命他煎茶。陸羽立即將帶來的清明前采制的紫筍茶精心煎后,獻給皇帝,果然茶香撲鼻,茶味鮮醇,清湯綠葉,真是與眾不同?;实圻B忙命他再煎一碗,讓宮女送到書房給積公去品嘗,積公接過茶碗,喝了一口,連叫好茶,于是一飲而盡。他放下茶碗后,走出書房,連喊"漸兒(陸羽的字)何在?",皇帝忙問"你怎么知道陸羽來了呢?"積公答道:"我剛才飲的茶,只有他才能煎得出來,當然是到宮中來了。"

拿到《茶》(云南出版集團公司、云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以后,我一刻也不敢放松,抓緊時間閱讀,一來是為了不辜負蓋老對我的信任,二來對《茶》這個題材確實存在著濃厚的興趣,亟欲一睹為快。

掩卷之后,不由為蓋老多年辛勤耕耘所收獲的豐碩果實感到由衷的喜悅,同時也為發現了白璧中尚存的一些瑕疵深以為憾,一并吐之,以圖一快。

我認為,茶的成功有以下幾點:

一、選材選得好

有人說:“題材抓對了,創作就成功了一半?!蔽艺J為這話有一定道理?!蹦谩恫琛愤@部作品來說,蓋老所反映的是建國初期香格里拉地區藏民的生活。藏族地區地域那么遼闊,藏民的生活紛繁復雜、多姿多彩,寫什么好呢?蓋老最后選了一段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那就是當時碧塔海地區因為缺茶而爆發的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這個題材很吸引人,本身充滿了懸念和許多未解之謎,能夠吊起讀者的胃口,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艾蕪曾經說過:“一個作家選定自己喜歡的題材來寫,即使不能寫出了不得的杰作,至少也會寫出象樣的東西?!睋w老介紹,他對建國初期香格里拉地區藏民的生活十分熟悉。1952年,他作為昆明軍區文工團編導室的創作員去香格里拉蹲點,與藏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生活了近半年之久;1953年,他第二次進入香格里拉,又生活了近半年之久。在這段時間里,他成天和藏民打成一片,了解和熟悉他們的生活,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潛心搜集創作素材,為日后創作《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8年5月,他又自費去了一趟香格里拉,尋找新的感覺和體驗,便于進一步修改作品。蓋老的創作實踐又一次提醒我們,生活確實是文學創作唯一的源泉,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F在許多作家把自己關在高樓深院里閉門造車,這樣炮制出來的作品嚴重脫離現實生活,無病呻吟,“為賦新詩強說愁”,除了自己孤芳自賞以外,究竟能吸引幾個讀者?

夏衍同志生前一再告誡青年作家:“我以為我們要強調:不熟悉的不寫,不關心的不寫?!皇煜ざ獙?,所以只能憑概念來想象,憑主觀來安排,一切都是‘想當然耳,于是人變成了機械?!魂P心而偏要寫,那便是做作,虛偽,言之無物,為寫作而寫作,硬把無情作有情,結果是臺上的眼淚只會使

臺下的觀眾哄笑而已?!保ㄏ难埽骸蛾P心的,熟悉的》,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版《夏衍論創作》第138頁)

顯而易見,正因為蓋老熟悉那段生活,熟悉自己筆下的人物,而且選取了一個比較適合表現的題材,《茶》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解放初期香格里拉地區特定時期的對敵斗爭,讓讀者在審視和反思歷史的過程中得到審美愉悅和藝術享受,從而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刻影響。

二、人物塑造比較成功

高爾基說過:“文學即人學?!币虼?,人物的塑造,是文學作品的中心問題;特別是在敘事性的文學作品(如小說、戲?。┲?,人物形象更是文學形象的核心。作品的主題通過人物活動來體現,作品的情節開展取決于人物的性格發展,作品所展示的環境應與人物的性格、命運密切關聯,以揭示出“環境怎樣影響人”,而“人又怎樣影響他周圍的世界”(車爾尼雪夫斯基語)??傊?,在文學作品的諸要素中,人物形象處于關鍵地位,人物塑造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作品的成敗。古今中外許多名作,往往以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顯示出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結合《茶》的創作,我認為蓋老在塑造人物方面是花了一番心血和功夫的;特別是幾位主要人物給人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是可以“站立”起來的。

澤仁頂珠是蓋老著力塑造的主人公,在整部作品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澤仁頂珠出身貧苦。解放前,他“阿爸康達古瓦靠打獵、放牧牲畜和幫人度日。買不起茶吃,就到雪山上采雪茶、深山里采野茶度日,實在熬不住,就去求拜那些跑普洱、下關和拉薩的藏商們,借上一圓茶,到秋后就要還一斗五以上的青稞,或是一小餅酥油(約一斤半),還不起呢,就要挨利加利、利滾利的盤剝,直到被拉去牲口抵債為止。他自己賠過的青稞、酥油、蟲草、貝母,甚至是牛、羊等,一下實在數不清啊?!苯夥帕?,藏民翻身當了主人,不愁吃,不愁穿,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墒?,農奴主做夢也想恢復他們失去的天堂;旺階千總帶領手下的一伙人陰謀發動叛亂;結果被藏民騎兵隊打得潰不成軍,躲到懸崖上的一個山洞里躲藏起來。就在這時,我們的主人公澤仁頂珠出場了。他當時只有十五六歲,卻表現得非常勇敢,“他把解放軍帶到了花崗巖的峭壁上,插到崖洞后背頂端往下扔手榴彈,把敵方洞口的火力壓住……”,旺階千總走投無路,只好接受解放軍的勸告出來投降了?!皾扇薯斨樵谀腔貞鸲防?,因送情報右腿負傷不下火線,還立了大功呢!”通過作者的描寫,一個勇敢、頑強、憎愛分明、勇于犧牲的藏族青年形象,活生生地站在了我們面前。

陳荒煤認為:“情節是展開人物命運、性格沖突的手段,所以說,情節是性格的歷史,情節是性格的派生物?!泵┒茉谡劦饺宋锱c情節的關系時說:“應當是由人物生發出故事。人是本位,而故事不過是具體描寫出人物的思想意識?!崩仙嵋矎娬{:“一定要根據人物的需要來安排事件,事隨人走;不要叫事件控制著人物?!笨磥?,作者是深諳小說創作之道的。在隨后的情節發展中,澤仁頂珠的性格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示,煥發出奪目的光彩。我們看到,《茶》的故事是按照“缺茶——借茶——運茶——保茶——送茶的線索”展開的,可以說澤仁頂珠在每一個階段都有出色表現,但最令人難忘的是“發展(運茶)、高潮(保茶)”部分。使我們真實地看到了典型環境當中的“這一個”。

運茶隊在返回香格里拉途中,碰到了麻煩——

可是風暴并未稍停,正當渡船進入江心時,無情的暴風挾著急驟的暴雨,陡然扭轉了船的方向,此時船身往下游飛跑了,越跑越遠?!鞍??”船上的人都驚叫了起來,看到那一瀉千里般被風暴狂吞的船,大家的心像掉到了地上似的,澤仁頂珠小聲向納西老人請教:“大叔,怎么辦?”

“不要亂動,防它打旋?!?/p>

老人話音剛出,果然渡船隨著一陣陣猛刮的旋風和急劇的驟雨在浪中打起旋來,船身頓時傾斜。澤仁頂珠見船身歪向一邊,水浪打進船沿,于是急中生智,馬上與札巴、者石尼瑪和米郎聯手倒向翹高的船身上,由此四人的力量使船身暫時保持了平衡,在船身打了幾個旋轉后,暴雨旋風才漸弱了,但船身仍向山邊飛馳,老人這時順勢撐篙,使船身漸趨平衡,終于巧駛到山腳下才靠到了水邊。

此刻納西老人對澤仁頂珠說:“你太聰明了,太機靈了,不是你們聯手向一邊躺倒在翹起的船幫上,這船就會歪向一邊,……,”下面不吉祥的話他就咽下去了。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痹谏牢ky關頭,澤仁頂珠的表現又一次凸現了英雄性格,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與叛匪最后的決戰中,又是澤仁頂珠跳入滔滔的江水中,與叛匪頭子展開了生死搏斗,終于將他擒獲。至此,作者成功地完成了對澤仁頂珠這個主人公的塑造。

恩格斯說:“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做什么,而且表現在怎樣做?!保ā恶R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文藝》)

澤仁頂珠為什么要這樣做?是源于對家鄉、戀人、新社會、新生活真切深摯的愛。他深知:為了保衛勝利果實,保衛自己的心上人,只有奮不顧身地去戰斗、戰斗、戰斗,舍此之外別無它途。正因為這樣,他的每一次正義舉動都是發自內心的,義無反顧的,為“怎樣做”找到了合理的解釋。這就是作者給我們的啟示,相信對我們今后的創作將會起到借鑒作用。

至于其他幾位主要人物,如朱縣委、巴桑經理、娜吉卓瑪也都性格鮮明、各具特色,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加以分析了。

三、環境描寫富有特色

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通過具體細致的環境描寫,烘托人物形象,顯示人物性格,是小說慣用的手法。優秀的小說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時,總是同時賦予他的人物以特定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描繪出一幅幅與人物融為一體的社會風俗畫和自然風景畫面,使讀者一想起某個人物,就自然聯想起他所生活、活動的環境。茅盾說過:“作品中的環境描寫,不論是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密切聯系著人物的思想和行動?!?/p>

看完《茶》這部長篇,除了主要人物的刻劃給我留下較深印象以外,最難以望懷的就是環境描寫了。我認為作者的成功之處在于能夠抓住客觀環境的特征,給予生動、細致的描寫,從而在我們眼前展現出一幅幅濃郁的香格里拉邊地風光,猶如身臨其境一般。

先看自然環境描寫——

這是高山下的湖泊——碧塔海!湖水比天空還藍,每年五月——也就是這個時候,湖周圍的杜鵑樹上紛紛向湖水里落下花瓣,那一圈黃、紅、粉白、淡紫等各色鮮嫩的花瓣就像給清澈的藍色眼睛四周鑲上了多彩的寶石,陽光下,分外迷人。

東方發白,群山后游行的云塊漸被玫瑰色的朝霞浸染,湖畔的白樺林絮絮私語,杜鵑花頻頻點頭,多情的水鴨穿過霧層,直沖向湖面,戲逗起一圈圈亮晶晶的波紋,躲在野梨樹里的貓頭鷹,早已敏感到黎明正在來到,它在為這消逝的夜景而感嘆,就“咕——呱”叫了幾聲,劃破了五月草原晨空的寂靜。

他倆漸漸同碧塔島平齊了。朦朧中,只見島的四周,圍滿了嬌艷的花朵,里面更是萬紫千紅。群花上散列著一片乖巧的小樺林,就像是許多小伙子在花叢中戲玩似的,頭上還覆蓋著一簇簇野梨樹,好像避風遮雨的傘;上面聳立著千姿百態的羅漢松和馬尾松,那威武的神氣,就像是大寺里的四大金剛一樣。上面還有直挺沖天的云杉樹,像一個個巨人,伸展開許多條臂膀,有的插入湖心,就像大寺里的千手佛似的,——又像是綠色的仙島神,正伸開無數只手臂,向他倆來召喚呢!

一輪明月,高掛在廣漠的夜空,銀色的月光把綠色的草浪、白土城堡和大寺的金頂都蒙上了一層迷人的光輝……

再來看細節環境的描寫——

自潔塘城到專區所在地——麗江,是三百六十華里的驛道,要翻過四千多公尺高的大雪山,越過波濤洶涌的金沙江……

最迷人的還是杜鵑醉魚,湖中有一種雙唇裂腹細鱗魚,肥嫩味美,非常珍貴;每當花瓣飄飛在湖面上時,這種魚就會歡躍地跳起來撲到花瓣上,盡情地徜徉、吮吸,由于杜鵑花里含有微量的神經毒素,魚很快就被“醉”倒了,只見魚兒一個個翻成白肚皮。每逢這時,狡猾的老熊就會趁月色清明的時分,下山來到碧塔海里喜撈醉魚吃。

還有當時社會環境的描寫——

我們云南的茶主要是靠滇南佛海(今勐海)一帶的茶山供應,那里的茶樹在解放前,已被國民黨93師砍燒了大部分,現在新栽的茶樹還要兩三年才能摘下新茶,而人民的購買力不斷地提高,現在連庫存的茶都吃了,說老實話,目前漢族地區確實做到了限購,但對邊茶的供應,尤其是對我們藏族地區的供應,還是要保證的。我們藏族史書上說:“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因此,“茶”就是生命依賴的糧食,不能斷了糧呀!

對于藏民生活場面的描寫,作者更是別出心裁,標新立異,小說中出現了大量當時在當地流傳的民歌,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對于刻劃人物、推動情節、渲染氣氛、深化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請看下面的例子——

草原又歸寧靜了。靜得只有樺樹的低語和他興奮的呼吸聲交響著,他舒適得如同躺在她的懷中,摸摸胸前一包為她挑選的頭飾,想著明天這時她就會打扮成仙女了,不由得欣慰地閉上了笑眼,哼著一首心底的歌——

你那甜美的臉蛋啊,

賽過大寺里的觀世音!

你那紅暈暈的笑臉啊,

比那初升的驕陽還嬌艷;

你那濃黑的眉毛啊,

恰似雪山上兩排并列的云杉;

圓亮的眼睛就像碧塔湖,

碧塔仙島就是你的眼珠。

你那略高的鼻子啊,

如同山梁上秀麗的白樺林;

滑潤的兩腮啊,

活像樺林兩側的茶花山;

你那翹嘴唇里飛出的歌聲多美妙啊,

她是醉我膚體、魂魄的天生泉!

當明月隱沒到白樺林的時候,遠處傳來了雞鳴聲,他們盡情地唱舞了最后一支令人難忘的歌,漸漸有人散開了,他們還要到白樺林里對唱情歌,割發相送和私訂終身……此刻,志愿馱茶隊的三對情侶,也相互摟抱著進了白樺林。小王和洛娃并肩手挽著手羨慕地看著他們,好像感到銀色的樺樹桿已為他們閃開了道路;路旁帶著露珠的山茶花和杜鵑花正在頻頻含笑施禮,并向他們散射著芳香;那微微的涼風仿佛自然地傳送著樺葉祝福般的低語:“扎西德勒!”

當然,《茶》的優點還有很多;因為篇幅關系,這里就不詳加敘述了。下面就《茶》的不足之處談幾點個人的淺見。

一、在主題的開掘上力度不夠,只是一般化地表現了藏民對共產黨的“報恩”和人民政府如何關心、幫助邊疆群眾,缺乏現代意識和思想深度,給人一種“舊時王謝堂前燕”的感覺,與現代人的欣賞習慣存在一定距離。

二、從結構和容量上來說,似乎把《茶》定為中篇小說更恰當一些。關于長篇小說的定義,《小說大詞典》是這么說的:“長篇小說是篇幅最長、容量最大的大型敘事作品。它能夠多方面地描繪豐富多彩的社會現實,細致地展開波瀾壯闊的生活事件,具體地表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及其發展的全過程,詳盡地敘述一個人、幾個人、甚至幾代人的經歷;除有一個正主題之外,常常還有若干副主題;人物眾多,主要人物往往構成典型人物的畫廊;情節特別生動豐富,曲折復雜,有主線和從屬于主線的一條或幾條副線,主副線之間還可以互相轉化;其結構復雜,除單線型結構外,更多的采用復線型結構、網狀結構;在篇章組織上有的分為若干章、部、卷、集。優秀的長篇小說被視為歷史的巨幅畫卷、反映生活的‘史詩?!?/p>

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茶》的情節簡單,線索單一,它只是選取了臧區缺茶、人民政府設法予以解決這一較大的事件,構成一個中心情節,人物關系大都圍繞中心情節展開,這正是中篇小說的特點。當然從字數上來說,超過10萬字都可以算長篇,但給作品體裁定性主要不是依據數字,而是看實質和內容。

三、茅盾說:“一篇作品,不能平鋪直敘,始終如一,也不能從頭到尾,一味緊張;總得有錯綜變化,迂回曲折?!睆摹恫琛返那闆r來看,總的感覺是“平”了一些,少了“錯綜變化,迂回曲折”。在“運茶、保茶、送茶”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碰到什么大的挫折。敵人的陰謀都是一出籠就胎死腹中,沒有給我們造成什么損失。敵人都是“日膿包”,我們的勝利來得太容易,小說就失去了“看點”,無法做到“引人入勝”。本來擒獲匪首康司拉垮是小說的高潮,應該濃墨重彩,著意渲染,結果三言兩語就打發了,實在可惜。

四、前面說過,作者對小說主人公澤仁頂珠的刻劃下了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比較而言,反面人物康司拉垮的形象就顯得淡薄,好像得了“軟骨癥”,沒法站立起來。照作者的描述,康司拉垮是旺階千總的衛隊長,心狠手毒,狡詐陰險,是我們的主要對手??墒堑瓤赐晷≌f,我們發現,這個“反一號”不僅出場次數不多,而且乖得像一只“小綿羊”,縮頭縮腦根本沒有什么“作為”;這樣一來,我們的英雄也大打折扣,失去了用武之地。

總而言之,《茶》是一篇基礎不錯的小說,但還有修改的余地。這里,我談兩點不成熟的意見:一、干脆壓縮成中篇,減少人物和不必要的細節,使故事更加集中、緊湊,從人物的命運和性格的變異中見出立體感和歷史感;二、加大篇幅,擴大容量,按照長篇小說的創作規律,要具體展示歷史時代背景,安排好錯綜復雜的情節線索,增加懸念和沖突,結構曲折多變,手法靈活多樣,人物描寫須有歷史的縱深感,并注意從總體上把握和反映社會生活,爭取以新的姿態和面目出現,成為繼《塵埃落地》和《水乳大地》之后又一部藏族題材的優秀作品。

不揣冒昧,斗膽妄言,不當之處,尚希鑒諒。

作者簡介:

李國慶,男,上海市人。在中央、省、市級報刊及網絡平臺發表各類文學作品600余萬字,獲國家、省、市級獎勵50余項?,F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國微型小說學會、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猜你喜歡
感言
“誰也比不上我聰明!”
感成長之樂 言生活之悟
學員感言
百期感言
“第一屆海外英語杯口語大賽”選手獲獎感言
核心配件行情
《上海工藝美術》雜志100期感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