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階梯

2020-10-20 06:53林海鸼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25期
關鍵詞:層次階梯寫作

林海鸼

【摘要】? 寫作是思維的藝術,思維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寫作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應試寫作的分數高低。高中生寫作,常常會陷入思維的諸多困境。但是,思維水平的提升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逐級發展的過程。本文著眼于高中生寫作的思維困境,提出高中生寫作的思維階梯模式,并結合部分試題進行實踐探索。

【關鍵詞】? 寫作 思維 階梯 層次

【中圖分類號】? G633.3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77-02

寫作就是用語言表達思維的活動,高中階段是個體理性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寫作是思維能力高低的一種表現形式。寫作的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是有原理、方法和技巧的,同時又是有一定層級的。因此,從思維的角度搭建高中生寫作能力的階梯,是從根本上幫助高中生走出寫作困境的有效途徑。

一、寫作思維階梯搭建的立足點

高中生寫作思維階梯搭建的立足點就在于高中階段語文寫作的基本思維能力?;舅季S能力,是在大量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基礎上形成的基礎性思維能力。高中生需要具備由表及里探求事物本質的能力,用發展和聯系的思維分析意義價值的能力。

為了能更清晰地呈現以上的思維能力模式,可以把思維能力綜合為以下三個層面:

(1)探求本質意義的思維能力。以論述類文章的寫作為例,論述類文章的寫作思路一般是提出問題后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就是“為什么贊同或反對這個觀點”,說出原因并證明。那么這個原因該從哪里說起?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這個價值的高低、有無,決定了這個事物的位置與去留。如2017年山東高考作文題,題目涉及“24小時書店”的經營模式和理念。無論我們作出什么判斷,都必須對書店的模式和理念的本質意義進行分析。書店不拒絕任何人的進入,從本質上看是平等意識;書店給很多人閱讀的空間,從本質上看是對閱讀文化的推動;書店提供人們休息的場所,從本質上看是人文關懷價值的體現。綜合起來看,“24小時書店”是閱讀空間、溫暖空間,也是平等意識的人文空間。寫作時,從這些角度出發進行論述都能夠切中材料最本質的內涵。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導高中生思考事物的本質意義、存在價值的時候,應該提醒他們不能僅僅從個人的經驗出發,不能只是由自身的個別現象而以偏概全。例如前述“24小時書店”的寫作,就不能只從自身體驗出發,認為書店的做法違背了市場經濟的規律,這樣既有失偏頗也不深刻。再如2014年廣東高考作文題“黑白照片和數碼照片”,若僅從自身“隨便一拍”的拍照經驗出發,是無法理解照片承載的意義的。而若是能想到檔案館、博物館的照片、祖輩父輩的照片,甚至自己的畢業照,便能讓照片的意義豐富起來:“定格瞬間,承載情感,留待回憶?!?/p>

(2)分析多樣變化的思維能力。把本質意義挖掘出來了,接下來該往哪里走?調動發散思維、多樣化思維、比較思維等思維方式和能力,思路大致確定為:肯定本質意義——探討本質意義產生和發展的原因——分析本質意義帶來的影響——挖掘本質意義的推廣價值。

能夠在本質意義的基礎上探究產生和發展的原因,其實已經完成了寫作思維最難的一環。但是由于很多高中生思考問題的角度都比較單一,我們有必要指引他們多角度分析原因。原因往往是多樣化的,主觀客觀的,主要次要的;意義也常常在變化,時代在變,價值也會發生變化。例如2018年高考全國Ⅰ卷作文題,材料以編年體的形式呈現了若干新世紀以來的事件,較為完整地展現了新世紀中國的發展變化。材料闡述的內容是多樣變化的,回望過去,關乎當下,展望將來,既有成就,也不回避災難,既是時代的,也是個人的。如果不能對這種多樣變化進行基本的思維分析,寫作必然要陷入思維的困境。材料關聯角度多樣、主題內涵豐富,學生需要調動多個方面、多種維度的聯想與思考方能寫好作文。

(3)探尋解決方法的思維能力。能夠探求本質意義和分析多樣變化,寫作的思維階梯也就基本搭建起來了。寫作的思維過程,往往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而分析本質的過程,有時為了解決具體問題,還可以進一步發問:解決問題的路徑在哪里?探尋解決方法的思維能力,就是在前述的基礎上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材料中事物或事件的變化,預測發展的方向,推知發展的路徑。

二、分學段搭建高中生寫作的思維階梯

高中不同學段強調不同的寫作思維能力。高中的學習目標是分階段、分年級、分學段去完成的,這與高中學生的認知和理解等能力是相契合的。高中生寫作思維階梯的搭建,也必須分學段去強調和推進。高中低學段,應該重視想象思維、發散思維等寫作思維方式和能力的培養;高中高學段,應該重視多樣化思維、比較思維、逆向思維等寫作思維方式和能力的培養。

(1)高中低學段(高一高二年級):想象思維、發散思維等寫作思維的運用。

想象思維是一種自由度極大的思維,它是在本來已經獲得的信息的基礎上,創造出一些與現有信息有一定聯系的新信息的思維方式。高中低年級學段的學生,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利用好這把鑰匙,可以開啟學生的思想寶庫。在寫作訓練時,緊緊圍繞一個中心,廣泛地展開聯想,多方面地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共同表現一個中心。在描述事物的形象時,學生可以創造性地想象到其它領域與之相關的事物,用比喻、比擬甚至夸張等手法形象地描述出來;在闡述一般道理時,學生可以創造性地想到自然或生活中存在的與之相關的實例,從而化抽象為具象,寫出帶有普遍道理的文章。

發散思維是一種多角度思維,它要求在觀察客觀事物時沿著不同的方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從而獲得較為全面的認識。這個階段適合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適合進行由此及彼、由點到面的思維訓練。審題時的發散,主要從題目或材料的重要信息出發,辯證分析這些信息的含義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把握題目或材料的思想內容,把握精神實質;從已經確定的寫作主旨出發,多方面展開聯想,從與主旨相同、相似或相反的情況出發,廣泛尋覓和精心選擇所要寫的具體內容。

(2)高中高學段(高二高三年級):比較思維、逆向思維等寫作思維方式和能力的培養。

高中高年級學段的學生,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對現象和問題有了個人的見解和態度。這個階段,適合進行深度挖掘的作文思維訓練。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基本思維過程建構起來之后,適時引入比較思維和逆向思維,是十分必要的。

比較思維包含兩種,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v向比較,意味著在思考問題時要把現象和事物放在自己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對比分析中加以認識,這是從時間和歷史的角度來認識問題從而進行深度寫作的。比如在看待一類現象時,分析其出現的原因,需要從歷史角度的來探尋其出現的源頭;推測其發展的結果,需要由現在推知未來,分析其可能產生的效果或者危害。橫向比較,意味著在思考問題時要把現象和事物放在不同環境中進行比較,也可以將其放在左鄰右舍中進行相互比較。比如在看待一類現象時,分析其出現的原因,推測其發展的結果,都可以從相似現象的原因和結果來推知。在學生作文中經常出現的正反對比,實際上也是這種思維方式的體現。

逆向思維既可以對錯誤的看法加以否定,也可以從反面對不完善的看法加以修正和補充。在“材料+情境任務”作文的背景下,這種思維方式是值得運用的?!安牧?情境任務”作文提供了多角度的材料或者多向度的立意,高中學生往往都會從正面的、最直接的、最保險的角度或向度去立意。如果能夠巧妙運用逆向思維這一工具,學生的寫作空間有時會豁然開朗,反而會有源源不斷的思想和材料涌出來。

三、在寫作過程中搭建思維階梯

寫作過程中,審題、立意、構思、選材、行文等環節應該強調不同的寫作思維方式。如在審題立意訓練時應該強調的是矛盾切入,構思行文訓練時應該強調的是縱向分解和橫向類比對比。

(1)審題的矛盾切入。目前寫作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材料+情境任務”,材料既是審題的出發點,也是立意的落腳點。材料常常呈現出一組或多組存在著反差或者矛盾的關系,準確理解材料以及命題者的意圖,就需要分析材料的矛盾。矛盾切入,就是要通過思考確定寫作者對該矛盾的觀點和態度,進而確定寫作的角度和立意。從矛盾的確立、問題的產生到觀點的提煉,大致要經過下面的四個步驟:①確立材料的范圍,從材料涉及的領域、類別、主體等方面牢牢限制住立意的范圍;②分析材料的矛盾,理清完整的論題和矛盾的集中點;③研究矛盾的內涵,通過現象看本質,提煉矛盾的內涵;④提煉立意的觀點,把分析出來的內容連綴成句,成為文章的觀點。

(2)縱向的主題分解。明晰寫作的觀點,實際上就找到寫作的路徑。接下來要充分調動發散思維、比較思維和逆向思維等思維方式和能力進行主題的分解。證明觀點的正確,不能簡單地羅列幾個素材或現象,也不能粗暴地套用以往作文的既定結構,我們應該把觀點主題進行縱向分解。分析一個觀點,讓一個觀點成立,無非就是來分析其本質、根源、真相,闡述其原因、結果和意義,最終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寫作的說理思維基本可以定向為:事件材料(現象)——觀點(本質、根源、真相)——多角度論證分析。分析原因,可從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兩方面進行分解;分析利弊,可從短期的利弊和長遠的利弊兩方面分解;分析過程還可以用比較思維和逆向思維進行正反對比分析;分析做法,還要注意在解決問題時回扣材料。

(3)橫向的類比對比。在寫作的諸多問題中,對很多高中生而言,較嚴重的問題常常是空洞無物。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材料無技巧不可以成文,無材料空有技巧也難出佳作?!安牧?情境任務”的背景下,一材多用很難有效解決內容空洞材料匱乏的問題。題干材料提供了現象或者道理,寫作時要進行橫向的類比或者對比,否則容易停留在材料本身,往往沒法進行深度挖掘或廣度開拓。類比或者對比,前提是不逾越審題階段確立的材料范圍。在橫向思考之前,應該先有“積累”。所謂“積累”,必須有大量的教材閱讀和課外閱讀,廣種而博收;同時立足生活,挖掘生活道理。寫作的說理思維(橫向)大致定向為:特殊現象(所供材料)——普遍道理——一般現象(相同領域、不同領域、由物及人、由人及物、古今中外)。如果所提供材料現象概念化,那么在橫向拓展時可以將之具體化;如果所提供材料現象具體化,那么在橫向拓展時可以將其同類化。

以上是搭建高中生寫作的思維階梯的基本內容框架,思維階梯搭建好了,就可以按照階梯層級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思維不是憑空產生的,需要我們通過有效訓練逐步獲得和提升。寫作的思維階梯如何與寫作課堂、寫作實踐進一步結合,這將是我們今后需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的內容。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教育科研一般項目《訓練階梯化,寫作常態化——基于學生發展的高中作文教學改革》(課題批準號:2016YQJK062)階段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層次階梯寫作
常識:斜坡與階梯
數學作業多元評價促學生發展
淺談日本職業技術教育體系
淺論小學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如何讓小學生寫作返璞歸真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寫作教學策略初探
爬階梯
藝術創意階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