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領辦農民合作社
——基于河北省金沙河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典型案例評析

2020-10-21 06:36張天佐,張曉山,趙鐵橋
中國農民合作社 2020年10期
關鍵詞:沙河成員農戶

金沙河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經過近8年的發展,種植規模已從最初的3766畝擴展到近3萬畝,涉及南和縣6個鄉鎮30個行政村共6696個農戶。合作社地處我國小麥核心產區,主要種植優質冬小麥、玉米兩大主糧,畝均產量小麥1100斤、玉米1300斤,糧食年總產量3.3萬噸。2016年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社,2019年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關于股權架構

張天佐:以合作社為平臺,完整匯集了公司、職業農民、農戶各自所掌握的資金、技術、土地等資源要素,實現優勢互補、互利互惠,滿足了公司建設穩定的原料供應渠道、職業農民獲得穩定體面收入、農戶獲得合理收入的需求。

具體做法:合作社現有成員445名,成員身份分為三類:一是企業法人成員1個,即金沙河面業集團;二是職業農民成員72名;三是股權農戶,即以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戶372戶。3類成員的出資形式各不相同:一是企業法人成員以貨幣出資671萬元,負責提供糧食種植的經營性成本投入;二是職業農民成員以自身經營管理技術出資,人均負責管理約400畝土地生產經營;三是股權農戶以其承包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涉及2個試點村的372個農戶約1800畝土地。合作社經營的3萬畝土地除上述1800畝土地外,還有以固定地租直接流轉的2萬余畝土地,以及接手種植大戶因經營不善而棄耕的土地9000多畝,合作社對后兩部分土地農戶支付“雙500”固定租金(即500斤玉米和500斤小麥,按照當年市場價折算成貨幣)。

特色分析:金沙河合作社根據企業、職業農民、農戶等主體所掌握的資金、技術、土地3種不同資源要素,構建起三方均能接受、都能受益的股權結構,使得這些資源要素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為合作社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金沙河合作社股權設置具有兩方面特點:

一是股權要素匯集完整。合作社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生產所需的資金、技術和土地是保障生產、不可或缺的三大資源要素。金沙河合作社正是利用各方所長,整合了三大要素,保障了合作社生產經營需要?,F實中,一些合作社,整合資源不完整,有的有土地,缺資金,生產中往往由于資金斷鏈,而陷入困境;有的有土地又有資金,卻缺乏職業農民這樣的生產經營能手,農業生產做不到精耕細作、節本增效,投入產出不合算,而難以持續。所以,匯集完整的資源要素,是保證合作社發展的前提。

二是股權要素優勢互補、互利互惠。金沙河面業集團是一家經營規模大、經濟實力強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加工企業,有一定的資金實力,企業面臨的需求,主要是在產業鏈上游建立穩定的優質原料生產基地,保障加工高品質產品的需要。職業農民年富力強,具有良好的能力,掌握著種植技術,這些職業農民面臨的主要需求,是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技術能力獲得一份穩定的、體面的收入。股權農戶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種植能力和種植意愿較低,其需求是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獲得合理的收入。金沙河合作社作為一個合作平臺,通過要素融合,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調動了三方的積極性,滿足了三方的需要。企業獲得了優質的小麥,職業農民獲得了較高的經營收入,農戶獲得了土地租金和二次分配的收入。

關于利益分配

張天佐:以職業農民經營土地的產出收益作為利益分配的基礎,建立了“固定租金”和“股權分紅”兩種分配模式。兩種模式中,通過“固定租金”或“保底收益”,確保了農戶的土地收益;明確職業農民成員獲得純收益的50%,激發其“種好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劃定一定分配比例,確保公司資金投入的合理回報。

具體做法:合作社開展小麥、玉米種植生產,最終效益主要體現在職業農民的種植水平上,因此,確定以職業農民為重點的分配制度,是調動職業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關鍵。但由于土地資源在質量、位置、承包期限等方面各不相同,職業農民的技術經驗、管理能力等也因人而異,難以對其貨幣化評估定價。為激勵職業農民成員積極性,合作社以每個職業農民種植管理300—400畝土地為獨立核算單元,“攤股入畝”按比例進行盈余分配。3類成員實行固定租金和股權分紅兩種分配方式(見圖1)。

(1)固定租金模式。單個職業農民獨立核算的地塊,在每季種植前支付土地流轉農戶“雙500”固定租金,扣除其他各項種植生產成本后的經營利潤,由企業法人成員與職業農民成員進行“五五分成”。

圖1 金沙河合作社分紅模式

(2)股權分紅模式。同樣以單個職業農民的種植地塊為核算單元,股權農戶成員獲得“保底收益+二次分紅”,災年時保證股權農戶固定租金收益,豐年時所得盈余再進行二次分配,按照5 :3 :2的比例分配給職業農民成員、企業法人成員和股權農戶成員。無論哪種分配方式,都保證農民負盈不負虧。

特色分析:合作社以職業農民經營土地的產出收益作為利益分配的基礎,按照土地、資金、技術3類要素價值的貢獻,確立分紅方式,平衡了各方的利益關系。

一是以確保農戶收益為前提,建立土地租金保障制度。對農民來說,土地無論是折股入社,還是流轉入社,都希望負盈不負虧,獲得“雙500”固定地租,股權農戶還希望獲得二次分紅。金沙河合作社的兩種分配模式,都把土地租金擺在第一位,無論是賺是賠,土地租金都照付不誤。特別是“股權分紅模式”,農民不僅能獲得土地固定租金,還可以參與二次分紅,增加收入。

二是以確保職業農民利益為核心,激發其“種好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合作社的生產中,職業農民是管好土地、用好資金、保障品質、節本增效的關鍵,是最核心的因素。因此,金沙河合作社根據當地生產力水平,將連片的、合理規模的土地,交由一個職業農民成員管理,并作為獨立核算基本單元,這不僅能夠實現適度規模經營,還促使其精打細算,提高土地綜合產出效益。另一方面,金沙河合作社的兩種分配模式,職業農民成員都是通過利潤分成的方式獲得純收益的50%。是否有收益、收益的多少與土地的產出直接掛鉤,產出多、收益就多,產出少、收益就少,這種分配方式有效激發了職業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三是以確保企業回報為基礎,建立合理的資金分紅方式。金沙河面業集團公司作為合作社的成員,為合作社土地流轉、生產經營、職業農民培養等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是土地、人才等各類要素的黏合劑,在激活各類要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理應獲得一定的回報。因此,合作社刨去地租和種植成本后的利潤,在“固定租金模式”中,企業法人成員拿五成;在“股權分紅模式”中,企業法人成員拿三成,另外兩成相當于企業法人成員讓利給股權農戶成員。這也保障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于民主管理

張曉山:采用職業農民代表制,由職業農民代表分散農戶成員參與合作社內部決策管理,是實現合作社民主管理,有效提高合作社經營決策效率的路徑。

具體做法:金沙河合作社農民成員眾多,單個農民成員的權益比例很小,尤其是股權農戶成員的戶均流轉面積4.74畝,不足合作社土地面積的萬分之二,多數股權農戶成員對合作社種植經營決策缺乏專業識別判斷能力,因此,直接參與合作社民主管理和監督既費時又費力,參與意愿和動力不足。為此,金沙河合作社采用職業農民代表制,由職業農民成員代表股權農戶成員參與合作社民主管理。職業農民成員參與合作社日常種植管理全過程,對種植成本、收益核算情況更為了解,他們與股權農戶成員是同股同權的利益共同體,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股權農戶表達權益,股權農戶成員也愿意接受職業農民代為行使民主決策的結果。

特色分析:農民合作社實行民主管理,在決議重大事項、作出重要決策時,每個成員都享有一票基本表決權。但在實現方式上,因為有的合作社成員數量多,農戶成員特別是小農戶成員參與積極性不高,在合作社生產經營、組織管理等方面,就不能機械地執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為提高經營決策效率,可以因地制宜探索不同路徑。比如,金沙河合作社采取職業農民代表制,不僅解決了每個成員都參與決策的高成本、低效率問題,還充分保障了每個成員的權益。借鑒金沙河合作社的經驗,對于成員人數較多,覆蓋區域較廣的合作社,可以分區域、分環節等方式選舉成員代表,成立成員代表大會。通過成員代表大會,提高合作社的經營決策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成員超過150人,才可以按照章程規定設立成員代表大會。成員代表大會,按照章程規定可以行使成員大會的部分或者全部職權。此外,合作社依法設立成員代表大會的,成員代表人數一般為成員總人數的10%,最低人數為51人。

有關建議:

第一,職業農民代表制應該履行合法程序。金沙河合作社應該召開一次全體成員大會,在成員大會表決同意的前提下,實行職業農民代表制。第二,成員代表大會是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從組成看,成員代表的組成以職業農民為主體,企業法人應該成為成員代表,同時應補充少量股權農戶的代表。從決策看,成員代表大會是合作社的最高權力機構,承擔對重大事項進行民主決策的職能。

關于財務管理

趙鐵橋:運用信息化技術開發應用“農事寶”,讓成員通過手機APP就能簡便快捷地實時了解合作社生產經營狀況,有效破解了財務管理難、核算難、公開難、監督難等問題,促進了合作社規范化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躍升。

具體做法:為加強社內監督,實現財務公開透明,合作社引進“農事寶”手機應用軟件,實現全流程透明化監管。在“農事寶”的信息化管理下,合作社所有的物資采購、生產成本、銷售收入等財務信息均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程序在線查詢、實時共享,職業農民成員還能隨時了解自己的各項物料領取、農機使用等情況,查閱歷史年份及當季種植的各項開支、收入明細及盈余分配,了解農田種植的作業標準,記錄各項作業的工時、人力等細項指標,對作業質量進行評判打分(見表1)。

表1 “農事寶”軟件應用各主體權限設置明細

特色分析:加強財務核算、管理和監督不僅對合作社經營決策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用,而且也是衡量合作社是否規范運行的關鍵要素。對于金沙河合作社這樣一個擁有445名成員且成員異質性(企業成員、職業農民成員、股權農戶成員兼具)特征鮮明的較大規模合作社而言,一個“農事寶”的開發引進,就有效破解了許多合作社普遍面臨的令人頭痛煩惱的財務管理難、財務核算難、財務公開難、財務監督難的大難題,也給我們帶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第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督,是確保法律規定的成員權利落到實處,提高社務治理智能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掇r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合作社成員享有對本社實行民主管理,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務和生產經營設施,分享本社盈余,查閱本社財務會計報告、會計賬簿和財務審計報告等諸多權利。為確保成員的這些權利能夠落到實處,法律還專門規定,合作社的年度業務報告、盈余分配方案、虧損處理方案以及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在成員大會召開的15日前,置備于辦公地點,供成員查閱。這些規定和要求,在合作社發展初期,成員規模不大時還相對容易辦到。但隨著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成員規模不斷擴大,有的已經超出本村本鄉范圍,甚至出現跨縣跨市跨省的成員,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成員對合作社財務管理監督的成本和難度,成員的相關權利保障也容易被打折扣。當今時代,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合作社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擺脫手工記賬的傳統財務管理方式,善于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收集財務會計信息,并向成員公開。金沙河合作社開發并使用“農事寶”,讓所有合作社成員能夠對合作社財務狀況進行實時監督,合作社成員只需在手機上打開該程序,就能實現對合作社賬目的實時查詢,做到“人人手中有本明白賬”,大幅降低了大型合作社成員財務監督成本,突破了合作社跨域管理的局限性,確保了成員權利的落地生根,提升了合作社社務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第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督,是確保合作社不斷提高綜合經營效益的有力支撐。金沙河合作社善于運用“農事寶”科學分析合作社各項生產經營數據,通過年度數據對比、不同職業農民種植數據橫向比較,把財務管理、財務分析、財務核算、財務監督貫穿于物資采購、成員領用物資、物料庫存、農機作業與維護管理乃至每一地塊的種植信息和收益狀況查詢等成員生產經營的全環節、全鏈條、全過程,這樣就能夠做到及時發現薄弱環節,不斷優化改進生產管理,有效實現節本降本增效,整體提升合作社綜合經營效益。

第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督,是確保合作社規范運行,不斷增強合作社凝聚力、向心力的關鍵舉措。規范是農民合作社發展的“生命線”,只有規范發展,才能確保行穩致遠、不偏向、不走樣,才能不斷增強成員凝聚力、向心力,充分發揮出合作社獨有的功能作用,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財務管理和監督做得好不好,是衡量一個合作社運行是否規范的前提和基礎。特別是成員賬戶是否建立健全,盈余分配是否科學合理,都直接關乎合作社規范運行的效果。金沙河合作社通過開發運用“農事寶”,使每個成員都能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看自己個人賬戶中的出資情況、與合作社的農資交易額(領用)和產品交易量情況、收益分配情況等,充分保證了每個成員都能踏實放心地跟著合作社干,無疑又進一步增強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向心力,也保障了農民共同參與決策、管理、監督的民主權利,真正實現了民辦民管民受益。這對成員規模較大的合作社而言,是具有重要的借鑒推廣價值的。

關于風險防范

唐忠:通過應用先進種植技術、延伸產業鏈條,購買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建立風險保障金等多種方式,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全面增強了防范風險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具體做法:為加強風險防范,提高農戶成員的風險抵抗能力,在財政統一繳納農業保險、合作社自行購買火災等商業性保險的基礎上,合作社還建立了風險保障金。當因受不可抗力等特殊因素導致職業農民成員種植經營出現嚴重虧損時,合作社向職業農民發放生活補助。2016年邢臺發生水災后,合作社給予受災地塊的4位職業農民成員每人3萬元補償金。2018年,合作社從風險保障金中拿出315萬元,用于補貼職業農民成員普遍出現的經營性虧損。

特色分析: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同時面臨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如果不能建立健全風險防范和化解機制,一旦遭遇大災,多年的積累將付之東流,甚至被打垮。金沙河合作社通過應用先進技術、密切產銷銜接、購買保險、建立風險保障金等多種方式,增強了應對風險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第一,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防災。一方面,金沙河合作社主動推廣應用先進種植技術,增強小麥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例如,2017年麥收季節遇上大風天氣,合作社所在的南和區小麥倒伏情況比較嚴重,全區1/3小麥出現倒伏。金沙河合作社種植的小麥沒有出現倒伏,主要是因為合作社聘請了技術專家,成立了技術團隊,指導合作社小麥生產。專家介紹,要保證小麥不倒伏,需要在麥稈第1節、第2節生長期內進行嚴格的施肥澆水管理,保證麥稈的第2節盡可能長得粗壯,第1節的長度不高于7厘米,第2節的長度不高于10厘米。另一方面,金沙河集團公司建立了烘干倉儲設施,收獲的小麥直接進入公司的烘干倉儲設施,減少了霉變損失和流通環節,并以穩定的價格進行結算,避免了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第二,健全多元化的保險制度。金沙河合作社實施“兩險一金”三重保險模式化解風險。一是按國家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規定,為合作社種植的小麥、玉米購買了洪水、風災、凍災等政策性保險;二是合作社自己購買了5.6萬元火災等商業保險;三是企業法人成員利用從合作社獲得的分紅建立風險保障金,彌補職業農民成員的經營虧損。三重保障,將洪水、風災、凍災、火災等自然風險,職業農民生產經營面臨的市場風險等囊括其中,構建了較為全面的風險化解渠道,增強了抵御風險的能力。

有關建議:企業法人、職業農民、普通農戶都是合作社的成員,應該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因此,在建立風險保障制度時,保費應由三方合理分擔,這有利于樹立各方的風險意識,承擔各自的風險責任。目前風險保障金全由企業自愿承擔,這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但存在制度缺陷。哪怕職業農民和普通農民每畝只承擔1元的象征性保費,這是風險制度設計的需要,也是培養農民風險意識的需要。

關于節本增效

苑鵬:在規模流轉土地的基礎上,通過統購農資、農機作業、科技種植、直供直銷等方式,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綜合效益,提高了種糧意愿和產出水平。

金沙河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創新點,節本增效是其中之一。

在節本方面,主要是通過規?;洜I而實現,具體體現在:一是土地的規模經營,節省了租金費用。成員承包地流轉入社后,合作社大力開展標準化農田建設,實現了連片化的適度規模經營,解決了原來農戶承包地人為地挖溝立壟、造成田塊分割的細碎化問題,增加了2%的耕地有效利用面積,從而降低了土地的實際租金成本。二是投入品規?;少?,降低了生產投入的物化成本。合作社統一購買農資、農機、化肥、農藥,可以繞過零售商、批發商,直接從廠家進貨,按照出廠價支付,從而降低了物資費用,并且通過技術人員的指導,統一按照生產標準進行施肥、打藥、澆水,降低了化肥、農藥和水的實際用量,節省投入品成本的同時,也實現了實際用量的節省。三是新品種新技術的規?;茝V,降低了人力資本投入,減少了人工成本。技術人員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如果面對小農戶,費時費工,存在突出的規模不經濟問題,而合作社實現了規?;姆N植,技術推廣也相應地實現了規?;?,從而降低了人工費用。四是減少流通環節,節省了流通成本。原來農戶賣糧食給糧庫,到加工廠起碼要過三道手續,從小販到大販,大販到糧庫,糧食幾經倒手,流通成本高,現在有了規?;漠a出量,可以直接與加工企業對接上,糧食一站式拉到了糧食加工點,減少了倉儲、運輸等中間流通費用。五是統一購買商業性保險,降低了保費成本。農業保險主要體現在減少風險和不確定性。合作社規?;a經營后,通過購買農業保險可以規避風險。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合作社是大客戶,通過談判合作社可以獲得優惠的保費標準,從而降低了保費成本。

在增效方面,主要體現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經濟效益方面,主要是提高了“三率”。第一,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合作社的耕地由72名職業農民耕種,一個職業農民平均耕種400畝左右,與原來這些耕地由6700戶左右的農戶家庭經營相比,勞動生產者的生產率大幅度上升。第二,提高了土地生產率。表現在畝均產量和畝均效益的雙增長。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標準化生產、專業化管理、規?;洜I,促進了糧食畝產和畝效益的提升。第三,提高了產品優質率。合作社堅持首先在自己的試驗田上試種多個品種,開展對比試驗,選出最適于當地的優質品種后,進行大面積的推廣,加上科學種田,在技術專家指導下合理施肥、用藥、用水,有效提升了糧食的優質化率。

相比經濟效益,合作社產生的社會效益更為重要和突出。第一,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包括提高耕地、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的利用率,以及化學投入品的利用率,產生了正向的溢出效應,這是規模經營很重要的意義所在。第二,改善了生態環境。通過大力發展綠色農業,控制化肥、農藥的用量,大力使用有機肥,踐行環境友好新理念,促進了可持續發展。第三,增進了消費者的健康福祉。目前從全球發展看,農業觀正被拓展為大農業觀,從傳統的農產品生產、初加工、銷售等延伸到食物消費系統,農業不僅覆蓋食物生產系統,而且包含食物消費系統,并由此引出了大食物安全觀。食物安全已經不僅是控制農殘的問題,而且是與營養、健康連接起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把健康元素主流化,意味著未來將逐步走向實施基于營養安全的糧食安全戰略,在此背景下,改善土壤條件和環境、全面普及良種良法是基礎中的基礎,金沙河合作社現在正是朝著這個方向不懈地努力著。

從宏觀看,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到底怎么走,如何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這個題還沒有真正破解,金沙河合作社的發展實踐,為我們提供了有益的探索,通過實現初級產品生產者的職業化,解決了誰來種地、種什么地、怎么種地的問題,化解了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后,農業兼業化帶來農業副業化,對糧食生產安全的沖擊問題。

關于村社合作

郭娜英:采用村社互動的辦法,發揮村黨支部、村集體、合作社三方優勢,不僅解決了土地流轉中面臨的難題,降低了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交易成本,還帶動村集體增收,實現了合作共贏。

具體做法:金沙河合作社與所在地的村委會加強合作,村委會為合作社提供前期土地流轉整合、種植過程中的村民矛盾調解、水電路設施監督和維護、防火防盜等綜合性服務,降低了合作社與農戶之間的交易成本。合作社根據該村入社托管的土地面積,給村委會每畝地50元/年的服務費,服務費直接支付給土地所在村的“村財鄉管”集體賬戶。2018年,合作社共支付服務費76.58萬元,涉及5個鄉鎮22個村,其中有6個貧困村、97戶貧困戶、181名貧困人口。例如土地規模最大的閆里村入社管理的土地面積達5000畝,僅服務費的年收入就達25萬元。2019年,合作社支付服務費115萬元,涉及30個行政村。

特色分析:土地流轉特別是大面積流轉,往往需要與大量分散的農戶對接聯系,在這個過程中又會牽涉矛盾調處、設施管護等較為復雜的事務。處理好這些事務,離不開村里的參與和支持。金沙河合作社采用村社互動的辦法,發揮村黨支部、村集體、合作社三方優勢,解決土地流轉中面臨的難題。一是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力和組織力優勢。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得到村黨支部的支持。二是發揮村集體組織農民和協調監督的優勢。通過合作社按畝支付服務費的方式,由村集體提供土地流轉整合、村民矛盾調解、基礎設施維護、防火防盜等綜合性服務,解決了合作社與大量分散農戶打交道的難題,有效降低了合作社逐一協調千家萬戶的成本。三是發揮合作社的經濟優勢。村集體獲得的服務費增加了村集體收入。村社互動的方式一舉三得,在“統”的層面對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做出了新的詮釋。

關于職業農民培育

于占海、苑鵬:成立職業農民學校,聘請一線農技專家擔任師資,建立實訓基地,邊學習邊種地,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通過招收有意愿、有能力種地的學員,培訓期間發放工資,畢業合格提供就業崗位,提高了培訓的吸引力、黏合力。

具體做法:面對規?;洜I對種植技術提出的新要求,合作社不等不靠,2015年建成集住宿、餐飲、學習、會議為一體的合作社培訓基地,成立合作社職業農民學校,開辟3000畝的現場教學試驗田,采用全日制的職業化學習管理模式,對“種地老把式”成員開展職業培訓。

特色分析:職業學校有5個特色:一是有過硬師資。學校聘請了邢臺市農技推廣站原站長、土肥站原站長等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熟知當地農情的專家為學員授課。二是有專業學員。學校設置招生門檻,培訓年齡26歲至40歲之間,有種地意愿,并且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農民。三是有實踐基地。合作社將3000畝土地作為學員實訓基地,培訓期間每個學員管理一定面積的土地,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結合起來。四是有固定工資。以3000畝土地的田間實踐收益為基礎,參加培訓的學員每月可以領取1萬元的工資。五是有就業出路。培訓結束后,成績合格的學員可以應聘金沙河合作社,成為金沙河合作社的職業農民成員負責管理一定面積土地,自負盈虧。目前,合作社通過職業農民學校培養出100多個職業農民。

金沙河合作社通過創辦職業農民學校這樣一種模式,初步形成了一條加速推進小農戶現代化轉型的有效路徑,這對于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多樣化的發展模式有著重大意義。它通過培訓農民做專業化、職業化的事,努力打造一支現代農業經營隊伍,促進農業產業競爭力的提升。我們一直在強調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還應突出藏糧于能,即要擁有一支具備現代生產經營技能的高質素農民隊伍,與標準化農田建設、先進農業科技的研發推廣相結合,構成建設現代農業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而高素質農民群體崛起后,將構成農業生產經營類合作社的成員主體,這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換句話說,我國未來農民合作社的發展道路,一定是以專業農戶、家庭農場為主體。中國社科院農發所原所長張曉山學部委員早在十幾年前就提出了,從事農產品生產或營銷的專業農戶成為農民合作社的主體力量,是未來我國農業合作事業走向健康與否的試金石。

關于基地建設

李世武:采取“整地、養地、用地”相結合的辦法,既提升了地力、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充分發揮了土地的功能作用。

具體做法:金沙河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小麥、玉米兩大主糧種植,不斷開發適宜該地區種植的優質糧食品種,在閆里基地3000畝試驗區種植多個類別的小麥、玉米品種,進行良種對比篩選,從種源上提升糧食品質,促進糧食增產增收。合作社種植的3萬畝地全部為高標準現代化農田,全部地塊經土質檢測,因地施肥進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機肥的比重,提高基礎地力,將農戶手中的土地改造為適宜糧食種植的綠色高產田。

特色分析:土地是財富之母。只有保護好土地,才能從土地中獲取源源不斷的收益。金沙河合作社采取“整地、養地、用地”相結合的辦法,在提升地力的同時,保護了生態環境,增加了土地產出效益。主要有3個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推廣。

一是平整土地,實現規?;N植。金沙河合作社地處華北平原,農戶多以田埂、水溝為界劃分地塊,這些溝、埂不僅占用土地,還導致地塊零散。合作社將農戶分散土地集中起來,通過拆埂、填溝:一方面增加了土地面積,每平整100畝就可增加2畝土地面積;另一方面促進了土地規模連片,通過引入現代農業要素,統一作物品種、統一種植管理,統一農技應用、統一農機作業,大大提高了農業經營效率。

二是養護土地,實現綠色化生產。區別于一般種植大戶掠奪式經營,金沙河合作社注重養護土地,發展綠色生態農業。根據土壤檢測情況,施用有機肥和微量元素,減少化肥農藥使用,大幅改善土壤板結和污染狀況;通過秸稈粉碎還田,土壤深松深翻,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整體提升地力;完善機井等基礎性設施,購置可移動式噴灌設備,較普通農戶,種植1季小麥就可節水60立方米,節電27元,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

三是集約用地,實現多功能經營。金沙河合作社在3萬畝經營土地中,專門劃出3000畝作為新品種的試驗田和職業農民學員的實訓田。作為試驗田,合作社與科研院所、種子公司等合作,開展小麥、玉米新品種試驗示范。據此,合作社可以免費獲得不同品種的生長特性,技術規范和產量等信息,優選出適合自己需要的品種。比如,2020年合作社試種的“中麥578”,相比原來品種,不僅強筋、優質,而且高產。作為實訓田,合作社為每個職業農民學員分配50畝左右的地塊,供其培訓期間實踐操作。晚上理論學習、白天實踐操作的培訓方式,極大提高了培訓效果。職業農民學員的工資,主要來自于這3000畝基地的種植收益,不足部分由金沙河面業集團支付。

總的來看,金沙河合作社是一家典型的公司領辦型合作社。通過多年的探索實踐,合作社在股權架構、利益分配、民主管理、財務管理、風險防范、職業農民培育、村社合作、節本增效與基地建設等方面探索出一整套符合實際、務實管用的發展模式,為其他合作社規范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調研組成員

張天佐,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

張曉山,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趙鐵橋,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一級巡視員

唐忠,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教授

苑鵬,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郭娜英,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合作經濟處處長

于占海,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合作社發展中心主任

李世武,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合作經濟處副處長

(本刊編輯部整理)

猜你喜歡
沙河成員農戶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農戶存糧,不必大驚小怪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農戶致富新選擇
讓更多小農戶對接電商大市場
白沙河
白沙河
搶渡沙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