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趙孟頫書法用筆帶來的筆墨意趣

2020-10-21 10:21劉海云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趙孟頫書法繪畫

劉海云

摘要:趙孟頫是元代具有重要地位的書法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的畫家,在中國書畫史上可以說影響十分深遠。在繪畫上,趙孟頫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在人物、鞍馬、山水、花木、竹石、禽鳥,各種題材都有所涉及,且樣樣精通。他繪畫在“尚古意”的理念下博采眾長,詩書畫印相結合而后自成一家。尤其是他在書法用筆做出了突出貢獻。

關鍵詞:趙孟頫;書法;繪畫

趙孟頫他是中國美術史上不多見的詩書畫全才。他的藝術思想和書法實踐,對元代書法繪畫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他所提出的“以書入畫”理論,是對后世繪畫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

在中國歷史中,書法和繪畫的密切關系及書法被推崇的地位由來已久。早在唐代的張彥遠就已認識到書與畫的內在聯系。他在《歷代名畫記》中談道:“夫像形必在于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故畫者多善書?!钡捎谠暗睦L畫,線是寫形狀物的主要手段,所以這里邊所說的用筆,主要是指線條的剛勁流暢等,而對書法用筆還沒有人運用到繪畫中去。一直到了元代,書法與繪畫的關系才變的明朗起來,這種關系后來也深深的影響了其他的文人畫家。書法對筆法、墨法的要求極為嚴格,有“藏頭護尾,力在筆中”的中鋒用筆和與之相對應的側鋒用筆。從筆鋒的縱向運動上要講究提筆與按筆,筆鋒的橫向運動要講究轉筆與折筆。從所書點畫線條的外形來說,用筆又可分為方筆、圓筆尖筆等。在行筆的快慢遲速上又講究疾筆與澀筆的關系。在墨法中,有焦墨與飛白、濃墨與淡墨干墨與濕墨、渴墨與漲墨之分。以上這些也是書法中的筆墨意趣的表達。

南宋繪畫方法,他從繪畫的筆墨入手,使人們在觀察物象的同時,更加強調筆墨自身的趣味,無疑這種作畫方式更有利于抒發個人情感,而是要通過物如趙孟頻《疏林秀石圖》中的石頭及枯木,因為書法的用筆,他以一種近乎抽象的方式信筆畫出,從外形看只是略具石的形態,其描繪樹枝更多的是一種線條與線條之間的銜接關系。在轉折處,線條有的連接,有的有意斷開,體現的是書法運用的用筆意銜接。由于中國文人獨特的修養和學識,使得他們追求至善至美的結構形式,畫家在創作中,可以通過筆墨的疾徐、頓挫、曲直、方圓、轉折、剛柔清濁、潤燥等手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趙孟頫不僅使書法中的各種用筆方法成為表現藝術形象的重要手段,而且也使這些藝術形象同樣展示出書法藝術所具有的風姿神彩。這反倒使觀者開始玩味他所使用的線條而不太注意石頭的形態,也就自然地將關注的重點轉移到了他的創作方式上開始重視畫面給人的整體感覺,這也正是趙孟賴灑脫、不受人左右的體現。觀畫人的思維不會受到物象的局限,開始思索畫家所提示的內在情感,所以趙孟顆所要的不是一種具體的再現性的形象.而是一種介于具體和抽象之間的提示著人的情感的形象。但是他在筆墨的轉折、頓挫間并沒有完全放奔塑造物的形象,畫面依然能夠呈現一種真實的感覺。

在趙孟頫所提倡的審美思想中,繪畫對象在線條的作用下存在.線條與造型二者是一個整體。趙孟頫繪畫中的每一筆,都是變化的線條,也可說成是對物象的呈現。以書入畫使趙孟頻不僅解放了繪畫中的線條,也是畫面追求情感的表達,通過趙孟顆一生不斷的探索,他的理論與實踐改變了整整幾代人對繪畫的認識,繪畫從對物體的再現逐漸發展為借物傳情,使得中國繪畫結束了再現性風格統治的歷史,開始了表現性風格為主的新時代。趙孟頫在“石如飛白木如遽,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的落款中也明確地表現了繪畫中寫石法、寫樹法、寫竹法和書法中飛白法、大篆筆法、書法八法相通的關系,更加形象的闡述了書法和繪畫之間的關系。在《研北雜志》中,趙孟頫也曾提到:“唐之畫,實描山水,刻畫中有飛動之意,后人所難能也。這句話體現出其追求線條自生內在的表現力,主張用線條去撲捉山水畫的感覺。使線條在繪畫中不僅作為表達事物形體的語言,又給畫家有更深層地表現心緒的機會,大大增加了其線條在繪畫中的表現力。

由于書法介入了繪畫,使得元代繪畫中線的表現力大為增強。通過這些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線條與藝術形象的巧妙結合,使得元代繪畫具有特殊的氣勢、節奏感和韻律感,這使得宋人的整個創作過程,更重視抒發感情,給人一種清麗高雅的享受。元代以文人畫的成熟與興盛為標志,成為中國繪畫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趙孟頫以其獨特的個人經歷、深厚的藝術學養和書法功底、進行成功的繪畫實踐。他的思想對我們以后的繪畫創作有很大的啟迪,使得我們在今后的創作中更加重視創作中的用筆,更加易于抒發我們自己的感情,對中國繪畫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海銀.趙孟頫詞初論[J].巢湖學院學報,2009(02).

[2]陳熙.趙孟頫“古意”說對現今藝術創作的啟示與意義[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5(06).

[3]《中國山水畫史》陳傳席著,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4]陳云琴.論趙孟頫出仕與其書畫藝術的關系[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03).

[5]李澤厚,《美學三書》[M],天津社會科學院院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6]李來源、林木,《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7]陳傳席.趙孟頫“古意論”研究[A].趙孟頫研究論文集[C].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趙孟頫書法繪畫
杭州六品書院作品展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上篇 筆走龍蛇 冠絕古今
臨帖趙孟頫《洛神賦》
詩書畫苑
書法等
圖說書法(三十九)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