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兒童美術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及建議

2020-10-21 11:21匡曉英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7期
關鍵詞:兒童畫趣味美術

匡曉英

摘要:繪畫是兒童的另一種表達認識和情感的語言,兒童畫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同時也是兒童愉快感和個性化的主觀表現,在美術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兒童的藝術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所在。但是當前兒童美術教育存在著一種成人化,模式化的現象,表現在技法千篇一律,畫面感覺大同小異,作品缺乏創造力,要真正表現出兒童所獨有的童趣童真和創造力,美術教師及家長必須轉變意識、轉變教育方式 ,加強兒童自身創作繪畫的欣賞。

關鍵詞:美術;教學;兒童畫;趣味

當代美術風格各異,有著不同的流派和畫種,在這樣的一個大形勢下,我國的美術教育應該有不同的教學模式,但在兒童作品中我們看到這樣一個現象:畫得中規中矩的畫面更受人親睞,那些充滿童趣和兒童想象的畫面反而不是那么引人注目,獲獎作品大多是寫實的作品,雖然畫面感覺漂亮但卻感覺缺少兒童所獨有的童趣童真,使得兒童美術教學中出現了一些誤區。

一、兒童繪畫教學中的一些誤區

1、兒童畫重技能的教學模式

美術教育是人類發展歷史中一個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培養孩子從小建立良好價值觀、發展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徑?!皟和嫛笔侵竷和园l的無規范的沒有任何限定的能表現孩子觀感、思想、感情和想象的創造圖象。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雖能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但有些教師缺少對美術本體語言的認識和理解,在實踐中無法正確的融入繪畫的實際意義,為了畫面效果,他們不注重兒童的生活體驗和豐富多彩的情感表現,把技能技巧的培養作為兒童美術教育的第一目標,這樣壓抑了兒童在繪畫活動中的童真表露,導致兒童的美術活動機械、枯燥。比如在造型上,畫太陽,都是畫一個圓圈,四周幾條光芒;畫樹都是一個樹干加一個大圓樹冠。在用色上,天空全涂湖藍色,太陽純涂紅色,樹干從上到下都涂褐色。在構圖上,中班孩子和大班孩子沒有多大區別,大多表現為零散式和一字排開式。這種概念化的作品并非真正的“兒童畫”,造成這種現象,除教育工作者外,與家長的認識也有很大關系,許多家長認為只要畫的像或者畫的好看就是好的兒童畫,正是基于這樣的標準,使一些教師不敢自由的去引導兒童釋放童趣,去創作繪畫,去感悟繪畫, 據調查,大部分的家長認為色彩鮮艷、明亮,造型完整,才是一幅好畫,而更能體現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的童真童趣反而不被重視,這就造成兒童畫走入重技能的誤區。

2、唯美畫面的主觀評判

兒童美術教育缺少對思維能力的訓練,其主要表現在對想象力和創造性的引導,許多家長和教師有時也關注兒童美術活動中的創造性發揮,但是這種關注是用成人的眼光,很多家長將兒童美術作品“效果”的好壞,歸結于把作品畫的像不像上面來,忽視了兒童美術在兒童的學習初期最重要的功能是培養兒童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創作活動過程中的內心感受與情緒流露。而在一些學校為了得到獎項,教師讓兒童照搬照抄成人的想法和畫法,孩子的美術活動充滿成人強加的功利性,缺乏創作與表現的快樂,這樣長此下去,孩子對繪畫只習慣于接受而不習慣于創作,所以表達的畫面也就愈加呆板無生氣。再一些教師重視先把“范畫”灌輸給孩子,忽視了繪畫前的觀察指導,也忽視了繪畫中與繪畫后因人而異的適時評價指導。對繪畫作品的評價,評價的標準大多是“像不像”,評價的形式大多是完成作品后集體展示,評價的語言大多是 “很美”、“很像”、“真難看”等,沒有根據美術教育特征,從孩子所表達的美術語言切入加以針對性指導評價,評價的面很窄,往往從眾多孩子的橫向比較中挖掘相對具有造型潛能的人才,忽視了孩子發展的縱向性和個體性。同時在繪畫教學中,教師往往由于過分強調選材的計劃性,從而忽視了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學習興趣,沒有考慮孩子的需要和發展,常出現選材脫離兒童生活,內容不能引起兒童興趣等現象。這就嚴重違背了兒童美術發展的規律,使兒童的思維和創造才能受到壓制,兒童成了教師思想的復制“機器”,兒童的畫面也就出現了千篇一律的現象,阻礙了兒童的審美個性、創造能力的發展。

3、家長的錯誤導航

兒童的眼睛是最干凈的,他們對世界有著別樣的感知,家長喜歡用常理去欣賞兒童的畫面,如太陽是紅色、小草是綠色、天空是藍色,如果小孩用綠色去涂太陽,家長就會將自己的主觀意識中的紅色強加給孩子,這樣造成小孩習慣性的用色涂色,漸漸的失去了自己的觀察能力。通過三十余年兒童繪畫教學的體悟,其實兒童的想法是很純的,他們不說假話,用心去觀察生活,一次我看見一個小孩畫烏龜,眼睛涂成和皮膚一樣的綠色,我很好奇其他小孩都涂黑色,他卻涂成綠色,通過詢問,他回答我:“因為烏龜在睡覺,所以是綠色的?!边@個回答觸及了我的內心,孩子的內心世界真的很簡單,他們就是用心去勾畫自己的理解,想想如果是位愛強加自我意識的家長,看見老師用黑色,可能就會直接去讓孩子更換色彩,涂成黑色,這樣一來,小孩就會慢慢喪失觀察和想象力,過分依托家長、依托老師。同時家長在給孩子購買繪畫書籍時,市面上的簡筆畫倍受家長的青睞,常買來在家中讓孩子臨摹,日復一日,孩子們眼中的花草魚蟲、建筑人物造型均被定型了,導致孩子的畫面形象出現了概念化的現象,長此下去,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便會被一點一點的給吞噬掉,他們有時的一個精彩的想法就會被各種各樣的模板和規矩套牢,而缺乏一種個性化的體現,導致畫面就是千篇一律的太陽、云朵、房子、小草、樹、小鳥的組合構圖,仿佛這些物體成了畫面不可缺失的語言符號。

4、兒童美術作品欣賞的不足

美術欣賞是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的一種手段,通過不斷的審美教育,可以提高兒童審美趣味,豐富想象力 ,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還能豐富兒童的知識,開闊兒童的眼界,更有助于兒童的繪畫表達。而在幼兒園的教材中很少出現欣賞內容,大部分教師因怕麻煩在平時只重視繪畫活動而不重視開展欣賞活動,只是公開活動時,才會去嘗試搞欣賞活動,這就有礙于兒童豐富的繪畫語言的獲得,不能站在一個更高的平臺上來欣賞各種繪畫作品,即使是好的作品也不知道如何去欣賞它,只會機械的復制作品,不能很好地與他人交流所看、所思、所想及審美的愉悅。

二、對兒童繪畫教學的幾點建議

1、轉變教育意識,培養童真童趣

兒童繪畫學習過程中,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兒童思維方向有所不同,想像力豐富,面對這樣的一群學生,如果教師沒有童心童趣,那在教學中是不會激發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當前我們的美術教育中,普遍存在認識上的偏頗,缺乏對兒童童趣的培養,特別是幼兒的教育中,認為兒童所做的繪畫都是幼稚的沒文化內涵的,或者直接認為兒童的繪畫是一個應該以造型作為評價標準,這樣使教師失去了與兒童溝通的橋梁。那么作為一個成人教師,怎樣才能在美術教育中保持兒童的天真與爛漫,發揮兒童的想象力與審美感知?首先應當是轉變教育意識,兒童美術不是培養繪畫工匠,老師不應該以技法去束縛,而是激發童真童趣、發散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多角度去思考,鼓勵兒童按照他們自己認為的樣子天馬行空地創造。

2、轉變教學方式 ,釋放兒童天性

美術教育應回歸大自然, 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可帶領學生到自然中去觀察去領悟,在自然中,釋放天性,獲得創造性。兒童繪畫也是一種有趣的游戲,繪畫教學中,教師可積極融入一些趣味游戲進去,以避免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蓢L試提出疑問讓兒童思考,肯定兒童的想象,激發繪畫興趣與創造思維。例如在《卡通人物頭像》繪畫活動中,教師可提出疑問“太陽都是紅色的嗎?”讓兒童知道太陽光有七種顏色,用不同的墨鏡看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太陽。當兒童了解、嘗試了的時候,教師及時的加以肯定,會發現兒童選用了不同的顏色畫出了不同的太陽。教師還可以提出疑問:“太陽一直是圓圓的臉嗎?”孩子們會對太陽的外型進行裝飾,圓臉、長臉、三角臉、梯形臉、花型臉、長頭發、短頭發、卷頭發------通過教師對兒童的一些提問,兒童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畫出了夸張、與眾不同的物象。教師肯定孩子的想象,孩子會更加大膽,想象會更加豐富。繪畫活動中教師多提問、多肯定兒童,引導他們將現實的物象任意夸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每個孩子的想象意識,兒童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給人新的啟迪。

3、增加欣賞課程,引導繪畫創作欣賞

兒童在欣賞過程中,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認識及由畫面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評判,從而培養了兒童的想象力與審美能力,美術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提升審美趣味、創新能力和個性品質,當前教師的美術教育課程中主要針對繪畫,對美術欣賞課程設計很少,尤其是對于兒童畫的欣賞重視更是少之又少,兒童的繪畫作品是最能體現其思維和創造力的東西,如果在兒童的教育中缺少對兒童美術的欣賞,那么對于兒童創造力來說也不復存在,更別說去培養兒童美術能力,因此,增加欣賞課程,引導兒童欣賞自己的、別人的繪畫創作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結束語:

有趣的美術活動有助于培養兒童對藝術的興趣,在美的海洋中驚喜并描繪美麗的圖畫。作為一名美術教學工作者,根據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發現兒童美術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兒童美術教學的建議,希望兒童美術不僅要教兒童畫畫基本功,更應該激發兒童的童真童趣,學會表達,學會創造,在美術實踐中發現美、體驗美、創造美。

猜你喜歡
兒童畫趣味美術
美術篇
兒童畫作品展
午睡的趣味
妙趣橫生的趣味創意
趣味型男
讓你HOLD不住的趣味創意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兒童畫為什么不能追求畫得太像》等
兒童畫的誕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