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中的大國工匠精神的培育

2020-10-21 10:42劉健文
中外企業家·上旬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工匠精神培育

摘要: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同時也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__工匠精神應該成為高職院校職業精神教育的最高目標,學校應全面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素質,將工匠精神融入到整體的教育計劃中,在提升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加大對學生的職業精神培養,培養更多的適合企業需求的能工巧匠。

關鍵詞:人文素質教育;工匠精神;培育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道德文化的體現,包含精益求精、專注、創新等內容。企業對具有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的渴求為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和管理的各個環節中不僅僅要通過優化學生的專業課程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還要通過人文素質教育鑄造學生的工匠之魂,將培養學生匠心精神與人文素質教育有效結合,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科技發展。

1工匠精神在人文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不論一個人的知識有多么的豐富,學問有多高深,如果他沒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精神品質,缺乏職業道德,始終難成大器。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要掌握專業技能,還要習得人文素養。對個人來說,人文素質的提升對自身人格修養有很大的意義,是人在前行道路上的通行證。

為了培養學生有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學校不僅要設置人文素質教育課,還要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以及學工管理等各個方面融人工匠精神的人文素質培養,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還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擁有健康的心態,在日后的生活中會更好的處理身邊的人際關系,減少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在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中結合職業道德教育,營造出精益求精的精神氛圍,形成工匠精神。

伴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改變,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社會在招聘技能型人才時,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具備很高的技術操作能力,還要求學生具有敬業、創新的工匠精神,因此,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是社會發展對高職教育的急切需求。高職院校在人文教育中不僅要提升學生的技術能力,還要注重學生職業素質和道德品質的培養,這樣可為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打下很好的基礎。

培養高職學生的工匠精神,還可以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為了學生不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讓學生能踏實的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在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能夠促使學生在生活與工作方面有良好的積極態度,以精益求精的精神面貌為社會帶來正能量,加快社會的和諧發展。

一般高職院校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際動手能力,往往會忽視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導致很多學生缺乏職業道德素質,影響學生在職業道路上的發展。因此,學校對此應給予重視,在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敬業精神、專業精神的思想教育,督促學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勇于創新,這樣才能為社會輸送高質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2人文教育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方式

在以前傳統的高職教育事業中,施教者往往注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的培養,而忽略工匠精神的培養,這對學生日后的發展及其不利。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從業精神狀態的高職畢業生是無法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立足的。故而,高職院校應當拋棄傳統教學思維,增強對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培養,讓學生不再是只掌握專業技術的“機器人”,而是成為有思想有素質的職業人。此時校方應該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重技術輕素質的教育理念,重新審視大國工匠精神的含義與精神內涵,將人文素質教育融人到專業教育中,培養學生專注、敬業和不斷追求創新的工匠精神,讓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術的同時,習得較高的職業素養,并建設優質的校園文化環境,讓工匠精神扎根在學校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和角落,讓良好的精神面貌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為了讓學生適應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滿足社會人才庫的需求,不論專業課和公共課的教師,還是學工系列的教師和管理人員,要聯合開發出有利于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教學模式,在實踐工作中,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讓工匠精神成為學生自我約束學習的精神目標。高職院校應當實施開放式教學模式,通過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讓學生的實踐中體會工作中的匠心精神。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提高人文素質和職業道德,督促學生在工作過程中要時刻保持愛崗敬業、認真、專注的工作態度,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工匠精神的真諦。此外,校方應該對學生進行精準化教育,將人文教育、專業技能、社會需求相結合,培養專業領域的技術型人才。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正如工匠精神需要人們拋棄迂腐、陳舊的思想,致力于產品質量的提升與創新、不斷追求更完美的產品,作為我國技術型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的高職院校應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將人文素質教育與大國工匠精神進行巧妙融合,在人文素質教育中設計出更加巧妙的工匠精神的培育方式,為加快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強國而培養出數量更多、結構更全、素質更高的新型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磊.校企合作中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和職業道德素養的培育路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8):8-9.

[2]茹夢欣.高職院校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路徑思考[J].新西部(中旬),2018(4):130,104.

[3]王瑞霞.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實施路徑[J].河南農業,2018(6):11-12.

作者簡介:劉健文(1968-),男,湖南省道縣人,副教授,碩士,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教學部主任,研究方向:高教管理。

猜你喜歡
人文素質教育工匠精神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人文素質教育視角下醫學生道德行為習慣培養研究
人文素質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德日“工匠精神”,中國怎么學
政府官員也需要“工匠精神”
凸顯人文素質教育理念在高校語文教學中的貫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